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 第355章:国际军校论坛的邀请 三章合一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 第355章:国际军校论坛的邀请 三章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勿忘本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20 16:53:54 来源:源1

第355章:国际军校论坛的邀请(三章合一)(第1/2页)

校庆晚会的热潮逐渐在规律的校园生活中平息,但苏寒在国防科大的声望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依然是那个专注学习、刻苦训练的学员,只是如今无论他走到哪里,收获的都不再仅仅是好奇与崇拜,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这天下午,《战役指挥概论》课结束后,陈国华教授收拾好教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目光扫过教室,最终落在正在整理笔记的苏寒身上。

“苏寒,你留一下。”

教室内尚未离开的学员们都听到了这句话,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过来,带着些许好奇。

李振、王涛和刘斌交换了一个眼神,默契地先行离开。

苏寒起身,走到讲台前:“陈教授。”

陈国华教授脸上带着一丝难得的温和笑意,他示意苏寒跟上,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了教室,来到走廊僻静的窗边。

“晚会我看了,线上看的。”陈教授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赞许,“那首《如愿》,很好。不是技巧多好,是立意和情感,直指人心。没想到你在文艺方面也有这样的悟性。”

“教授过奖了,只是有感而发。”苏寒谦逊地回答。

陈教授摆摆手,不再纠结这个话题,话锋一转,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今天找你,是有件正事。半个月后,在鹰酱的西点军校,将举办一场国际军校论坛暨军事交流活动。”

苏寒眼神微动,但没有打断。

陈教授继续道:“这个论坛规格很高,旨在探讨军事教育发展趋势与改革方向,促进各**校学员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当然,交流不止于纸上谈兵,还包括军事技能的切磋展示。”

“届时,会有鹰酱、倭国、泡菜国、熊国、日不落、雄鸡国等二十多个世界主要军事国家的顶尖军校学员参加。”

“我们学校,作为我军高等军事教育的重镇,自然也在受邀之列。总部经过研究,决定选派一个七人学员代表团参加。”

陈教授看着苏寒,目光中带着期待,“代表团成员主要以大四即将毕业的优秀学员为主,他们理论基础扎实,外语水平也过硬。”

“但带队领导和组委会认为,还需要一个在实战经验、临场应变和军事技能上能真正拿得出手、镇得住场子的成员。”

“所以,我向组委会推荐了你。”

陈教授语气沉稳,“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去见识一下世界其他强国未来的军官们?和他们过过招,也让他们看看,我们华夏的年轻军人是什么样子。”

西点军校?国际交流?军事技能切磋?

苏寒的心跳微微加速。

这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平台,不仅能开阔眼界,了解外军未来的指挥精英和训练模式,更能亲自掂量一下他们的成色。

前世作为兵王,他执行过跨国任务,但与各国顶尖军校学员在公开场合同台竞技,还是第一次。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正答道:“报告教授!我有兴趣,也非常愿意代表学校、代表我军参加这次交流活动!”

“好!”陈教授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我就知道你会感兴趣。这次交流内容比较综合,包括军事指挥推演、军事科技应用研讨,以及单兵和小队级别的军事技能展示。”

“按照惯例,各国可以携带部分公开的、代表性的单兵装备,比如制式步枪、手枪、单兵通讯系统、简易雷达等,用于展示和部分科目的比试。”

“代表团由总部一位经验丰富的上校军官带队,其他六名成员,包括你在内,都是从各相关院校和单位精挑细选出来的。”

“你的名字我已经报上去了,很快正式通知就会下来。这段时间,你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同时,可以开始有意识地做准备,特别是外语交流和了解外军相关情况。”

“是!明白!”苏寒沉声应道,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这不仅仅是一次交流,更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代表着国家与军队的荣誉。

-------------

苏寒回到306宿舍时,李振、王涛和刘斌立刻围了上来。

“苏寒,陈教授单独留你,有啥好事?是不是又给你开小灶了?”王涛性子最急,抢先问道。

苏寒看着三位关切又好奇的室友,也没有隐瞒,将国际军校论坛交流活动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

“我靠!西点军校?国际交流?!”

王涛一听,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还要跟鹰酱、毛子那些家伙真刀真枪地比试?这……这太牛逼了吧!”

李振也是一脸震撼,用力拍了拍苏寒的肩膀:“好家伙!这可是扬我国威、军威的好机会!苏寒,你小子这回可是代表咱们国家出去了!”

刘斌推了推眼镜,冷静地分析道:“这种国际性军校交流,看似友好,实则暗流涌动,尤其是军事技能比拼环节,各国都会派出最顶尖的学员,谁都不想落了下风。苏寒,你压力不小啊。”

“压力肯定有,但更多的是动力。”

苏寒点点头,语气平静却充满自信,“正好去看看,外面的‘高手’们到底水平如何。”

“羡慕!真是太羡慕了!”王涛在宿舍里走来走去,激动得搓手,“跟全世界的军校精英同台竞技,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咱们什么时候能有这种机会……”

李振相对理性一些,感叹道:“这种机会太难得了,一般都是从即将毕业的高年级优秀学员中选拔,苏寒能以进修学员的身份被选上,说明他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最高层面的认可。”

他看向苏寒,“兄弟,这可是莫大的荣誉,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出去了,好好表现,让那帮老外也见识见识,咱们华夏军人不是光会理论,实战更是这个!”

他竖起了大拇指。

刘斌补充道:“装备方面,虽然说是公开的代表性装备,但里面也有讲究。我们的95式、92式,还有新型的单兵系统,性能都不差,关键看使用的人。苏寒,你对这些装备的熟悉程度没问题,到时候灵活运用,肯定能出奇制胜。”

消息很快就在进修中队内部小范围传开了。

学员们听到后,第一反应都是震惊,随即便是由衷的羡慕和祝福。

“国际交流?还是去西点?苏寒这是要走向世界舞台了啊!”

“废话,你也不看看人家什么水平?九冠王!感动华夏候选人!现在又是陈教授的得意门生,他不去谁去?”

“说得对!苏寒出去,咱们脸上也有光!狠狠挫一挫那帮眼高于顶的外军学员的锐气!”

“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咱们还在为进修考核发愁,人家都已经代表国家出去交流了……”

中队长赵城和教导员文磊也特意找苏寒谈了一次话,一方面是正式通知并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是叮嘱他注意外交礼仪,既要展现出中**人的过硬作风,也要保持谦逊友好的态度。

“苏寒,这次任务非同小可。”

赵城神色严肃,“你不仅代表国防科大,更代表华夏人民解放军。总部和学校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在交流中学习借鉴,更要在比拼中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请中队长、教导员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战友的期望!”苏寒立正,铿锵有力地回答。

接下来的日子,苏寒的生活节奏变得更加紧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5章:国际军校论坛的邀请(三章合一)(第2/2页)

他不仅要消化吸收陈教授资料里的精华,完成日常课程和训练,还要抽出时间强化军事英语,查阅往届交流活动的资料,分析外军主要军校的训练特点和可能遇到的对手情况。

306宿舍的夜晚,讨论的话题也常常围绕着这次国际交流。

“苏寒,我听说西点那边有个叫杰克逊的,据说体能和射击超强,连续两年在他们校内比赛拿冠军。”

“毛子那边,伏龙芝军事学院的人也不好惹,作风彪悍得很。”

“倭国的防卫大学,学员纪律性极强,细节抓得很死……”

李振、王涛和刘斌纷纷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分享给苏寒,虽然这些信息可能滞后或不完全准确,但代表了战友们最真诚的支持。

正式通知很快下达,出发前的集结地点定在国防科大的综合训练中心。

这天上午,苏寒提前十五分钟抵达,发现已经有不少人在那里了。

一名肩扛上校军衔、身材精干、目光锐利的中年军官正站在场地中央,他身旁站着六名同样穿着常服、气质各异的年轻学员。

不远处,还有三名穿着便装,但携带专业摄影器材的人员,以及几名负责协调的校级军官和士官正在清点几个贴着封条、印有“军事装备”字样的特殊箱体。

苏寒快步上前,向上校敬礼:“报告!进修中队学员苏寒,前来报到!”

上校回礼,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打量了一下苏寒,点头道:“苏寒同志,你好。我是这次代表团的带队负责人,学校作战指挥系的秦风。”

“秦上校!”苏寒立正应答。

秦风的名字他在校内有所耳闻,是学校里有名的少壮派教官,参与过多次重大演习的导调评估,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都很丰富。

“来得正好,先认识一下你的队友们。”

秦风侧身,介绍起身旁的六位年轻学员。他们清一色都是国防科大即将毕业的大四学员,是各个专业的翘楚。

“这位是指挥自动化学院的李明浩,擅长战略分析和战役指挥推演。”

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沉稳睿智的中尉上前一步,与苏寒握手,“久仰大名,苏寒同志,期待合作。”

“这位是电子对抗学院的王婧,我们的电磁频谱管理和通讯安全专家。”一位英姿飒爽的女上尉微笑着伸出手,眼神中带着好奇与审视。

“这位是国防工程学院的赵猛,爆破和军事工程专家,力气活和构筑工事找他。”一个身材壮硕、皮肤黝黑的中尉咧嘴一笑,露出洁白的牙齿,用力握了握苏寒的手。

“信息系统学院的周锐,战场数据链和网络攻防是他的强项。”一位气质精干、眼神敏锐的学员敬礼示意。

“空天科学学院的孙宇,我们的‘太空哨兵’,对航天侦察和导航定位有深入研究。”一位身材挺拔的学员介绍道,带着技术军官特有的严谨。

“最后这位,是气象海洋学院的陈璐,负责战场环境分析和预报,可别小看天气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一位看起来文静但目光坚定的女学员补充道。

这六人都是科大本届大四学员中的佼佼者,代表了学校在不同军事技术领域的顶尖培养水平。

他们看向苏寒的目光中,除了好奇,也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毕竟,苏寒的名气太大,而且是以“特殊身份”加入的进修学员。

苏寒不卑不亢,与众人一一见礼:“各位班长好,我是苏寒,来自粤州军区,现在在指挥军官进修班学习。这次交流,请多指教。”

这时,那三名便装人员也走了过来。

为首的一位四十多岁,气质干练的女性微笑着开口:“秦上校,各位同学,你们好。我们是央妈军事频道的报道团队,我是记者兼本次随行报道组组长,杨帆。”

她指了指身后两位年轻的同事,“这是摄像张磊,编导刘倩。这次交流活动,国内民众非常关注,我们将负责全程的记录和报道,希望能将各位的风采完美呈现。”

“杨记者,辛苦了。希望我们合作愉快。”秦风与杨帆握了握手,显然之前已经对接过。

相互介绍完毕,秦风将众人召集到一起,神色严肃起来:“同志们,人都到齐了。这次赴美参加国际军校论坛,意义重大。我们八人,全部来自国防科大!”

“我们代表的是学校的荣誉,更是华夏军队的形象和未来。在交流中,要秉持学习借鉴、友好竞争的态度,既要展现我们开放自信、科技兴军的风貌,也要在涉及原则和国家荣誉的问题上,寸步不让!”

“关于装备运输,”秦风指了指旁边那些密封箱,“我们已经按照国际惯例和对方要求,办理了全部手续。”

“所有参展和用于比试的轻武器、光学器材、单兵通讯设备等,都将通过外交渠道,由专门的军事运输机押运,与我们同期抵达。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由学校的后勤部门同志负责跟进。”

苏寒看了一眼那些箱子,里面应该就有他熟悉的95-1式自动步枪、92式手枪以及一些新型的单兵数字化装备。

这种由学校和国家层面共同负责运输保障的感觉,让他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此次任务的分量。

出发当天,天色微亮。

代表团全体成员,包括秦风上校、七名学员、央妈报道组三人,以及几名负责联络和后勤保障的学校工作人员,在机场的军方专用区域集合。

所有人都换上了笔挺的常服,精神抖擞。

那批装备箱已经提前装机。

他们将乘坐一架包机,直飞鹰酱。

秦风上校做了最后的动员:“登机后,大家可以再熟悉一下交流活动的日程和注意事项。记住,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来自同一所母校——国防科大!一言一行都关乎国家形象。遇事冷静,互相支持。”

“是!首战用我,用我必胜!”七名学员,包括苏寒在内,齐声应答,声音在空旷的机场显得格外响亮,带着科大学子特有的自信与豪气。

杨帆记者示意摄像师张磊开机,记录下这出征的一幕。

镜头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坚毅的面庞,最终在苏寒身上停留了片刻。

这个年仅十九岁,却已承载了无数传奇和期望的年轻士兵,此刻眼神平静,却仿佛蕴含着风暴。

通过专门的通道,一行人登上飞机。

机舱内很宽敞,显然是经过特殊安排的。

飞机缓缓滑行,加速,最终昂首冲入云霄,向着大洋彼岸的目的地飞去。

舷窗外,祖国的山河逐渐缩小,最终被云层覆盖。

坐在他旁边的李明浩递过来一份资料:“苏寒,这是西点军校最近几届学员在‘桑赫斯特竞赛’中的表现分析,以及他们指挥系几个知名尖子生的背景,你看看,可能对后面的推演和技能比拼有参考价值。”

苏寒接过,道了声谢,迅速翻阅起来。

其他队员也大多在低声交流,或查阅自己专业领域的资料,或闭目养神,调整状态。整个团队虽然专业背景不同,但此刻目标一致,氛围严肃而专注。

央妈的杨帆记者则在不打扰大家的情况下,进行着一些简单的采访和素材采集。

秦风上校巡视了一圈,看到队员们迅速进入了状态,满意地点了点头。

飞机穿过晨昏线,追逐着太阳,一路向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