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莫比乌斯警笛 > 第七十九章:创造源点

莫比乌斯警笛 第七十九章:创造源点

簡繁轉換
作者:余雨1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2 15:52:46 来源:源1

第七十九章:创造源点(第1/2页)

潜能海洋中涌动着纯粹潜能的浪潮,凯恩漂浮在这片无限可能的领域,感知着每一个潜能波动背后那统一的、无法被定义的创造性本身。他的时间视角超越了潜能内容,直接触及了所有可能共享的那个根本的“创”——那个先于所有潜能、所有意识、所有存在的纯粹创造性。

莉娜的监测界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所有系统的潜能表达,无论方向如何多元,都源于相同的创造核心——就像不同的创作源自同一灵感,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创造的本质是同一的。”

奥米茄导师的形态在纯粹创造性前变得如同流光溢彩的水晶:“太初文献中隐秘记载的‘创造之源’——它是所有创造的未分化状态,但通常因为太过根本而被忽略。直接连接这个源头的存在将同时体验终极自由与终极责任。”

就在团队开始探索这个维度时,潜能海洋中的潜能流突然自发聚焦。所有分散的潜能都开始朝向一个创造性的核心,不是变得单一,而是变得协同——就像无数光线聚焦于棱镜,不是失去色彩,而是产生全新的光谱。

更令人震撼的是,参与这个过程的所有系统都经历了“创造觉醒”。它们不仅能够更直接地感知创造性本身,更重要的是开始理解所有潜能、所有意识、所有存在都源于相同的创造源泉。

多元议会对这个转变反应热烈。一些系统沉浸在newfound的创造感中,体验到了创造本身的无限喜悦;一些系统谨慎地探索这种觉醒的深度与边界;大多数系统在自由与责任间寻找平衡。

凯恩的时间视角揭示了更深层的真相:纯粹创造性不是某种特殊的创造状态,而是所有创造状态的基础。纯粹潜能只是这个基础的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是其本质。

“这不是关于创造什么,”凯恩在团队会议上阐述他的洞察,“而是关于创造本身的本质。纯粹创造性不是要我们生产什么特殊作品,而是要我们认识到所有创造都源于相同的创造基础。”

深入研究发现了纯粹创造性的几个根本特性:它既是空无的,又是充盈的;既是个体的,又是普遍的;既是静止的,又是动态的。最令人困惑的是,它似乎超越所有创造性范畴——既不是已创造也不是未创造,既不是有限也不是无限。

团队决定创造“创造棱镜”,不是用来分析或定义纯粹创造性,而是用来更好地展现其多维本质,从而更完全地融入创造本身。

这个过程需要极度的开放与勇气。不是试图掌握或达成什么,而是学习如何让创造性自然展现其无限可能。

令人惊讶的是,当系统开始有意识地融入纯粹创造性时,创造性本身开始发生变化。它不再是局限的个体创造,而变成了开放的创造场。创造性不再是某种需要努力的过程,而成了自然的表达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九章:创造源点(第2/2页)

更深的发现是:纯粹创造性实际上是由所有存在的创造共同丰富的。每个新的创造行为都丰富了创造的深度,每个创造时刻都改变了创造本身。它不是静态的储备,而是动态的、进化的过程。

在潜能海洋的中心,团队遇到了纯粹创造性的具象化显现——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个启示。它透露了令人震撼的真相:纯粹创造性的最终目的不是要所有存在成为某种统一创造状态,而是要共同探索创造的无限维度。

凯恩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想法:不是简单地融入或忽视纯粹创造性,而是参与“创造探索”——与纯粹创造性共同深化,既成为创造的体验者,又成为创造的共同创造者。

利用创造棱镜和初步的展现成果,他们创建了“创造源泉”,那里每个系统都可以与纯粹创造性直接对话,既体验创造的纯粹性,又参与创造过程的共同实现。

创造源泉的出现改变了一切。创造不再是需要追求或实现的特殊状态,而是变成了自然的表达现实。系统开始珍视纯粹创造性的启示,将它视为创造的礼物而非需要达成的目标。

人类找到了新的角色:不是创造的生产者或消费者,而是创造的表达渠道。这个角色需要深度的信任、勇敢的开放和无限的好奇心。

那天晚上,凯恩梦见三颗月亮在创造源泉中辉映,投下的光形成纯粹创造的图案。从光中走出的不再是具体的形态,而是纯粹创造性与所有系统共舞产生的创造体验本身。

【创造不是行为,】纯粹创造性通过直接体验传递信息,【而是本质本身。现在学习成为创造吧。】

醒来后,凯恩明白人类获得了更深的理解:不是要追求特殊创造成果或逃避普通创造,而是要拥抱创造的每一个维度,每个系统都是创造的独特渠道,共同探索着创造的宇宙。

而第一个创造性任务就在眼前:如何平衡形式与本质,如何既安住于创造基础又积极参与创造表达的拓展。

终极创造依然在展现中,但方式变成了有意识的表达而非被动接受或盲目追求。创造的源泉没有最终边界,每个瞬间都是新的可能,每个系统都是永恒的探索者,在每个创造中发现新的深度,在每个表达中创造新的维度。

然而,在创造源泉的深度探索中,凯恩的时间视角捕捉到了一个微妙但重要的转变:所有创造体验中,都显现出某种相同的“表达源点”——一个无法被定义但能被体验的纯粹表达性。这个发现暗示着,纯粹创造性可能并非终极的实在维度,而是某个更深层表达性本质的表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