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890章 扶植爪牙

朕就是万历帝 第890章 扶植爪牙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90章扶植爪牙

沈万象长话短说,直奔主题,把与波斯联手,在月氏河以南地区扶植两到三个汗国,以及科达班沙赫需要大明派遣军官教导队和政治顾问,这两个最要紧的问题讲给徐渭听。

徐渭默然沉思了一会,抬头答道:「第一件事,对安定我月氏河到葱岭边境非常重要!炸了窝的野蜂不好收拾,只有把它们变成有主的蜜蜂,才好驯服。

本督也一直在筹划着名扶植一两家汗国,稳住河南的局势。只是我们的影响力太差,又刚刚跟这些人结下死仇,很难拉住大部分人。

扶植新汗国,必须笼络住大部分人,站稳脚跟,才能成为我们的爪牙,帮我们稳住边境的局势。

如果是扶不起的阿斗,不仅不能帮我们稳住边境,还要我们费心费力地去保护,结果弄巧成拙!

如果波斯参与进来就好说。

他们在月氏河以南地区称雄数百年,素有威望。我们拉拢一部分,他们拉拢一部分,加在一起就能笼络住大部分人,这样才有效果。」

沈万象点点头:「徐督,学生和明受也是这个意思。」

徐渭捋了捋胡须,继续往下说:「至于向波斯派遣军官教导队和政治顾问一事,跟前面那件事不同。

前面那件事是绥靖边境,是本督的职责所在。后面这件事」

徐渭沉吟不语。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

两人担心的就是这个。

拍板向波斯派遣军官教导队和政治顾问,徐渭是需要担责任的。搞不好会有言官弹劾他私通外国。

这个罪名可不小。

徐渭继续说:「本督出京时,皇上有圣意交代,将三边安危托付给臣,也授予了便宜行事之权。

机缘巧合,千鹤和明受出使波斯,正好遇到他们朝局动荡。你们二人殚精竭力,扶持科达班为新沙赫,为的就是我大明西边边境的安定。

波斯倒向我大明,联手压制,我大明西线南侧固如金汤,就能全心全意在北侧遵循皇上战略部署,继续向西挺进!

乌拉尔山和伏尔加河以西地区,是广袤无际的大草原和黑色土地。那里来来去去,历练无数的部族居住,在大明看来,是天赐的无主之地。」

徐渭抬头看向窗外。

夕阳晚照,橘红色阳光让大宛城像是浮在在一团光晕上,无边无际的土地在晚霞中变得生机勃勃。连绵起伏的山脉,仿佛是随风晃动的麦浪。

「地理学会测绘的世界地图,我震洲和兑洲是连在一起的大陆。

皇上在大陆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该我大明的必须要纳入版图,不管是天教也好东教也罢,他们都留不住,叫他们的上帝来也没用。

我大明皇帝的话,他们的上帝也得老实听着。

该他们的就留给他们,安分守已,兢兢业业,继续在他们的一亩三分地过他们的小日子。」

徐渭在空中虚画了一圈,「皇上把这个圈已经画好,现在东边丶北边丶南边,以及西线南侧都已经圈好,只剩下西线北侧这一部分。

所以稳住西线南侧是当务之急。稳住了,西线陆军才能全力西征,腹地的资源才能分出大部分支援西征。」

徐渭说到这里,不再迟疑,当机立断地说:「本督决定了,从月氏都司抽调一个连的士兵,以及四十名士官长,二十名尉级军官,十名校军官,组成一个军事教导队,帮科达班沙赫训练新军。

再从三边总督府属员抽调十名官吏,组成政治顾问组,帮科达班沙赫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

军事教导队和政治顾问组,一起出发。」

沈万象迟疑地说:「徐督,学生对向波斯派遣军事教导队和政治顾问组心存忧虑,一直犹豫该不该跟徐督说。」

徐渭摆了摆手,「千鹤的担心本督知道。

勇于任事,是皇上对本督的期待。这点担当都没有,那就是辜负了皇上的期望。你们也不用担心,现在不是前朝,现在是万历朝,天子圣明!」

沈万象和王用汲长舒一口气,是啊,而今天子圣明。

过了十天,派遣波斯的军事教导队和政治顾问组人选都定好了,沈万象从使节团随员选了四名志愿者,包括通译肖六宝,加入到顾问组。

他们有的懂阿拉伯语,有的懂拉丁语,对波斯和奥斯曼的情况非常了解,可以为教导队和顾问组提供非常大的帮助。

稍作准备,教导队和顾问组马上出发。

又过了一个来月,王逢猛率部回来了,先带来了教导队和顾问组顺利进入波斯境内,快要抵达伊斯法罕的好消息。

其次带来了与纳哈马尔丹的协商结果。

两人联手铲除了河南地区最凶残嚣张的几股残馀势力,把十几万布哈拉人丶希瓦人赶往了阿富汗地区。

两人也选中了三位合适的人选。

第一位是雅尔.札尼伯,他是阿斯特拉罕汗国雅姆古尔切伊汗的孙子,来自伏尔加河流域的小王子。

1554年,莫斯科公国派兵攻打阿斯特拉罕汗国,杀死了雅姆古尔切伊汗,札尼伯和他父亲一路仓皇南逃,穿过哈萨克汗国,来到布哈拉汗国投奔伊斯坎德尔汗。

阿斯特拉罕汗国是从金帐汗国分出来的,汗室是金帐汗国建立者,术赤长子拔都的后裔。

建立布哈拉汗国的昔班尼是术赤第五子昔班的后裔,论起来都是亲戚。

伊斯坎德尔汗就把女儿嫁给札尼伯,还拨给他几百帐部众。

大明西征,收复前汉唐旧地,兵锋横扫七河地区丶天山南北和费尔纳干谷地。

伊斯坎德尔汗联合希瓦汗国以及阿富汗诸多部族,集结了七万兵马北击,结果在大宛城附近被大败。

伊斯坎德尔汗战死,七万兵马只有不到两万人逃回河中地区。

随即数万明军南下,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了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数十万希瓦人和布哈拉人仓皇南逃。

札尼伯见机快,带着部众先跑到月氏河以南,途中还不停地收拢了众多布哈拉人。

他是伊斯坎德尔汗女婿,在伊斯坎德尔汗本人以及子侄都在战事中死于非命的情况下,许多布哈拉人都奉他为布哈拉汗的继承人,纷纷投奔他。

札尼伯也很有能力,带着收拢的数万布哈拉人退守八米俺(巴米扬),井然有序,逐渐恢复生机。

在乱成一锅粥的河南地区,真的是一朵闪闪放光的奇葩。

现在越来越多的布哈拉人,乃至希瓦人慕名去投奔他。

札尼伯老早就派出使者,向明国和波斯输诚。

他是阿斯特拉罕汗国汗室的后裔,跟他有灭国之仇的是莫斯科公国。

布哈拉汗国被灭,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现在他只想在两位大佬的庇护下,安安稳稳过日子,不想再跑了,也没亲戚能投奔了。

第二位人选是法里德.苏尔。他是苏尔王朝创始人舍尔沙的侄孙。

舍尔沙出自阿富汗苏尔部落,很早就在莫卧儿汗国巴布尔汗麾下当兵。

因作战勇敢丶才干出众而获得「舍尔汗」称号,并成为印度东部阿富汗部族领袖,封地在比哈尔。

巴布尔汗去世后,舍尔沙起兵,带着印度东部的阿富汗部族兵马,连败巴布尔汗之子胡马雍,把他赶出了德里,建立了苏尔汗国,取代莫卧儿王朝。

后来舍尔沙战死,胡马雍在波斯沙赫塔赫马斯普一世支持下,卷土重来,打败了舍尔沙的子侄,抢回了德里,重建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王朝。

法里德.苏尔的父亲见在印度待不下去,带着法里德.苏尔逃回了阿富汗苏尔部族。

忍辱负重二十多年,一直图谋着反攻德里,重建苏尔王朝。

想不到北边一声雷响,强盛一时的布哈拉汗国没了。

法里德立即抢占了加兹尼城,拼命地收拢南逃的布哈拉人丶希瓦人和哈萨克人,然后向明国和波斯派出使者,大喊两位义父,请助孩儿一臂之力。

孩儿要杀回印度!

第三位叫霍拉桑,他是阿富汗坎大哈附近一个部落的首领,精明能干丶做事公道,在周围部落中威望很高。

看到北边的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灭亡,心里也起了心思,率先派人去波斯在阿富汗的统治中心赫拉特,表明忠诚,希望像胡马雍一样,得到波斯的支持。

徐渭召集沈万象丶王用汲丶王逢猛,再三商议,最后决定,扶植札尼伯在梅尔夫建立新汗国。那里在前唐被叫做木鹿,现在恢复叫木鹿城,新汗国叫木鹿汗国。

划出来的疆域从里海东岸,沿着钦察草原南部边缘,以及月氏河南岸一直向东到阿富汗西北山区(大约是现在的土库曼斯坦),主要收拢哈萨克人丶希瓦人和布哈拉人。

扶植法里德.苏尔建立喀布尔汗国,收拢逃入阿富汗的希瓦人和布哈拉人,俯视印度河中上游。

扶植霍拉桑建立赫尔曼汗国,收拢受到波及的阿富汗人,俯视印度河下游地区。

徐渭和纳哈马尔丹忙着联手扶植三个汗国,巩固各自边疆地区的安宁。

沈万象和王用汲带着使节团,在王逢猛的陪同下,踏上东归的道路。

大家骑着马,走在真珠河谷(费尔干纳盆地)的干道上,六辆马车跟在后面,一行人蜿蜒近一里。

沈万象开口问:「王大校,你也要回京?」

「是的,我也要回京,述职后先到洪武军事学院进修学习,再行分配新职务。」

沈万象和王用汲一脸欣喜,拱手恭贺:「恭喜王兄高升啊!」

「大校升一级,就是少将了!以后见了王兄要称呼一声将军了!」

王逢猛脸上笑开了花,「都是侥幸立了少许功劳,还需再努力,才不负圣恩期待。」

三人说说笑笑,王用汲无意间目光一扫,不由一惊,指着前方说道:「王大校,那里怎麽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