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892章 利国益民的千秋工程

朕就是万历帝 第892章 利国益民的千秋工程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892章利国益民的千秋工程

下了马的沈万象站在地上,双手握住驳壳枪,警卫员站在他身边,随时待命。

王用汲站在他的另一边稍后的位置,跃跃欲试。

「千鹤,快开枪,让我也过过瘾。」

沈万象举着驳壳枪,枪管前端的准星对准了十几米外的一只野兔。稍微调整一下,把它与准星还有枪机上的标尺凹槽套在一条线上。

三点一线了。

沈万象牢记当年军训时,挨了好几脚才记住的射击要领。长吸一口气,稳住心神,扣动扳机。

「砰!」

一声脆响,那只野兔猛地一跳。

沈万象和王用汲还以为一枪打中,把野兔打飞起来。谁知野兔四肢落地,安然无恙,还转过头来,用暗红的眼睛对着沈万象和王用汲,嘲讽地眨了眨。

野兔正要走,砰!又是一声脆响,野兔整个身子横飞,飞溅着鲜血落在地上。

另一位警卫员在旁边出手了,他手里的驳壳枪口冒着青烟。

不过他握枪的方式是手心朝下平握着,而不是沈万象的正握式。

「这枪跳得有点厉害。」

沈万象解释着。

不是我枪法太烂,确实是这把枪有问题。

开枪瞬间,枪口猛地向上跳,弹壳从中间跳出来。

「沈先生,没错,这枪最大的缺点就是枪口上跳得厉害。」警卫员笑眯眯地答道,眼神似乎看透了一切,「军械局研制出来后,陆军部后勤局实地检验后不想要。

官司直接打到了圣驾那里。」

「怎麽还闹到皇上那里?」

「零五式步枪,左轮枪,还有驳壳枪,据说还有那个重机枪,创意都是皇上想出来的。画出外形,描绘出主要零件,讲清楚工作原理,再由枪炮研究局的工程师完善细节。」

原来是这样。

皇上想出的驳壳枪,陆军不想要,军械局肯定不接受,皇上设计的枪枝你们还有什麽不满意的!

反了天!

可是陆军就算知道这枪是皇上设计的,不好用就是不好用,我们有左轮枪就行了,它也是皇上设计的。

于是官司就打到了西苑御前。

皇上知道后直接来到西山校演场,拿着一把驳壳枪,向众人演示了正确的使用方法。

右手持握驳壳枪,将枪机扳至速射档,手心向下举枪,伸向右前方,扣动扳机,枪口的上跳作用使驳壳枪从右前方扫射至左前方,毫不费力地完成一个扇面的扫射,几乎涵盖了整个身前。

陆军部将领,军械局的官员和工程师们都看呆了。

「皇上独创了驳壳枪这种非常独特的射击方式后,驳壳枪大受欢迎,尤其是骑兵们,太喜欢这把枪了。

可惜的是,目前受限于弹药产量,无法大量装备。」

王逢猛最后感叹了一句。

一行人继续前进,两天后出了真珠河谷的东山口,进入到葱岭山区,策马站在山腰上,前方在阳光中闪耀的城池,正是疏勒城(喀什)。

王逢猛指着疏勒城说,「疏勒城坐落在葱岭(帕米尔)山区和天山山脉交界的地方。西南是葱岭,蜿蜒数千里,飞鸟绝踪。

只能转向西北方向,通过真珠河谷,进入到河中贵霜郡,渡过月氏河,或继续西行至波斯,或转头南下,经过条支(加兹尼)和修鲜(喀布尔),直抵天竺。

所以不管是天山北路的蒙池郡还是伊丽郡,或是天山南路的龟兹郡丶伊吾郡,又或是沙碛以南的于阗郡,要想继续西行,最后都要汇总在这疏勒郡的疏勒城!

所以这疏勒城,是昆崚省第一要城。」

「昆崚省?昆崚是昆仑别称,前唐又有昆陵都护府,想必此名就是出此意吧?」

「沈先生果真是满腹经纶,一下子就听出此间含义。万历六年,我离京来疏勒赴任前,听到京中议论,给天山南北定省名。

有人说援前唐例,取名安西。据闻赞同者众多。内阁也以此名上疏到西苑,皇上说,前唐安西,安的只是西域一隅。

我大明安西,又何止西域一隅?取此名,太小家子气了。」

坐在马鞍上的沈万象和王用汲不由上身一直。

是啊,大明在西北扩疆万里。

金山以北玄河丶谦河,金山以南的伊丽丶蒙池,一直到里海和乌拉尔河东岸的钦察草原,还有贵霜郡的河中地区,是前汉唐西域的数倍。

以安西之名,命名一隅之地,确实小家子气,不配煌煌大明的气度。

「昆崚省包括哪些地方?」王用汲问道。

「疏勒郡,龟兹郡,伊吾郡,以及于阗郡。」

沈万象眉头一挑,「全是天山南路的郡县?」

「是的,天山北路的伊丽和轮台等金山以南草原,分给蒙古前翼弓月伯和双河伯所部。」

「宣徽院直领的蒙古四翼诸侯伯部。」

沈万象点了点头。

一个多小时后,众人来到疏勒城西门,西门城楼两边,各挂着一条长幅。

左边是:「全心全意热爱大明!」

右边是:「全力以赴建设大明!」

走进西门,先到昆崚布政司报导,布政使梁思温接到通报,立即接见了他们一行人。

「我们昆崚布政司,目前归三边总督节制,是为三边的大后方。」梁思温耐心地解释着,「你们此次东行,就走龟兹丶伊吾两郡的北路吧。」

「梁藩台,北路易行吗?」

「对,北路易行。从西安经兰州丶凉州丶玉门关,出伊吾的直道,经过三年的修筑,于今年春二月在伊吾郡哈密县星星峡东口的马井驿,与甘肃瓜州县修过来的河西直道,连上了。

沈正使丶王副使,王师长你们一行人,可以从这条直道,一路疾行,沿着天山南路,穿过土鲁番盆地和哈密沙碛,再沿着祁连山脚的陇右古道,渡过黄河,直抵兰州。」

听着梁思温的话,沈万象和王用汲不敢置信。

「真的修好了?」

「我等离京前,黄河直道还只是规划着名从威海直抵兰州,想不到五年过去,居然修到了疏勒城!」

梁思温黒痩的脸上,满是自豪和激动。

「昆崚布政司上下,日夜赶工,勤勉用命,终于不负圣望,按时完成了皇上寄予厚望的重大工程。」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心里也是感慨万千。

离开大明五年,这片热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万历元年以来,觉得大明土地上处处有变化,想不到万历五年后,大明的变化是越来越大,超出自己的想像。

到此时,两人才深刻领悟到,朱翊钧此前所说的千年之变局,开天辟地新时代的深刻含义。

在疏勒城休息了一天,一行人继续赶路。

出了东门,沿着宽敞的直道前行。

这直道宽十米左右,中间用沙棘丶梭梭丶花棒等灌木植物隔开。

它们被用石块或木栏圈在中间一道,有的地方还能看到一种很奇怪的植物,绿手掌绿胳膊一样,上面长满了尖刺。

问沿路养护的人才知道,这叫仙人掌,是从艮洲夏州南部,黑曜石国旧地引入的。

还有一种叫仙人球,是从巽洲乐浪郡丶永熙郡引入的。

道路被中间灌木丛隔成左右两道,每道四点五米左右,足够两辆马车并排行驶。

一般情况下,马车走在里面,骑马坐骆驼的走在外面。有时候看到尘土飞扬,铜铃急响,那是马车在超车。

直道两边各种着一排树,有的才一人多高,有的有两三米高,都非常笔直,都是白杨树。

绿叶随风摇摆,十分惬意。

树的外面是一条暗渠,常年流水不绝。

每隔一公里,左右会有一处休息地,修有一个凉亭,从暗渠引出水流入有盖的池子里,人畜分开饮用。

沈万象等人在一处休息地休息,同在那里休息的有一支商旅,十馀人,有十匹马十二匹骆驼。

马儿在休息地外面啃着荒草,它们可不敢去吃路中间的灌木隔离带。

要是被随时往来的巡警抓到,整支商旅留在此地,养护此段植被树木一个月,食宿自理。要是中途敢擅自跑掉,那你就知道什麽叫王法无情,官府如炉!

行程白白耽误一个月,还要食宿自理,这个代价非常大。

直道两边到处是荒草,不缺隔离带灌木丛这两口。而且往来的巡警经常会穿便服,跟普通商旅一般,等他们亮出腰牌证件,你才知道是官差。

往来的商旅万万不敢赌!一个个都老实地约束着牲口,不要去啃隔离带的灌木丛植被。

骆驼老实地趴在地上,嘴里嚼着人递过来的乾草,悠闲自在。它们背上驮着的重物,被暂时挪到地上,得以歇口气。

带头的叫刘商丛,人称刘把头,甘肃敦煌人,十二岁就跟着父辈跑马帮,从武威一直跑到疏勒,三十多年经历过无数的事。

而今五十多岁,是西北供销社甘肃公司第六商队的把头。

两边各自下马,喂马的喂马,打水的打水,沈万象丶王用汲和王逢猛在凉亭里坐下。

坐在那里抽菸的刘把头介绍了一句,伸手递过一盒开封的香菸。

老烟客王用汲不客气的接过来一支,沈万象和王逢猛婉拒了。

「大雁塔牌,西安卷菸厂出的?」王用汲瞄了一眼,欣喜地说。

「是啊,西安卷菸厂出的。这烟厂是徐督和徐抚台,轮流去京师堵张相和杨公公的门,终于要到的牌照。

就出两个牌子的烟,大雁塔和长安。西北几省,从陕西到甘肃,从宁夏到青海,从乌斯藏到昆崚三边,都抽这两个牌子的烟。

长安太贵,老汉我买不起,只能抽这个大雁塔。」

「哈哈,我离京前抽的是卢沟桥,过节了才抽滦河牌。」

「滦河牌是好烟,可惜运到这边太远了,豆腐盘成了肉价钱。」刘把头用打火机给王用汲点上,「味道不错吧。陕西丶甘肃,不仅出棉花,还是种菸草的好地方。这里的菸叶,可以和云贵的菸叶子媲美。

不瞒你说,我走南闯北,除了京畿的老四样,我还抽过上海卷菸厂的长江和东海,长沙卷菸厂的芙蓉和洞庭,成都卷菸厂的天府和峨眉山,昆明卷菸厂的滇池和玉龙山。

个人觉得,老四样的红日牌香菸肯定最好抽,可它太贵。其馀也就玉龙山和芙蓉还可以,但是红日以下,就得属长安最好抽。」

王用汲哈哈大笑,「刘把头是老烟友了。我不行,我有烟就抽,至于抽什麽烟,就看那天兜里有多少钱,买得起什麽烟。」

刘把头也乐了,两人对抽了一会,沈万象开口问起来。

「刘把头,昆崚这边的商路好走吗?」

「刚走的时候不好走。」刘把头老实答道,「到处都是马贼盗匪。

不过都是一样。当初甘肃和陕西的商路也是这样,后来官兵来回地清剿,砍了不知道多少脑袋,加上大家都有活路,谁也不愿意再提着脑袋混口饭吃。

现在好走多了,马贼盗匪杀乾净了,沿途驿站修好了,直道也修通了,更便利了。」

正说着,有夥计拿着水壶走过来。

「把头,刚打的水。」

刘把头接过水壶,咕咚灌了几口,抹了一下嘴巴,感慨道:「还是坎儿井的水好喝啊,又甜又凉,几口下去,一身的疲乏都没了。」

「坎儿井?」

「对,你们不知道啊?这直道两边的暗渠,都是学的吐鲁番那边的坎儿井。隔一段路,或在北边的天山山腰上,修一个有盖的水池子,收集山上的融雪泉水,再通过暗渠一直通到这直道两边。

又或者在路边合适的地方修个井房,打一口深井,用牛马骆驼抽水,把水抽到水池子里,也通过暗渠连在一起。

不得了啊。

昆崚省的直道是这样,甘肃那边的直道也学了去,从祁连山引泉水,或是用蒸汽机抽深井水,流入暗渠,延伸千里。

这直道从兰州修到疏勒,修了多长,这暗渠就修了多长。有了这暗渠,直道两边常年草盛树茂,庄稼连陌,生机勃勃啊。」

刘把头感叹道:「大家只看到直道,却看不到两边暗渠。世人只议论朝廷到处大兴土木,却不知道修的全是利国益民的千秋工程。

这种脚踏实地的大好事,古往今来,只有我大明万历朝在做。皇帝英明啊,有魄力,真是圣天子啊!」

沈万象和王用汲猛地起身,刘把头一愣。

「两位这是要做什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