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朕就是万历帝 > 第902章 《西国志略》

朕就是万历帝 第902章 《西国志略》

簡繁轉換
作者:破贼校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08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902章《西国志略》

来人正是少府监掌印太监,大明财神杨金水。

「沈万象/王用汲见过杨公公。」

「两位,咱家奉皇上的旨意,接你们进西苑。」

皇上接我们进西苑?

沈万象和王用汲激动得浑身颤抖。

自己一行人上午刚到京师,下午皇上就叫人来召见,看来皇上不仅很重视自己的出使,对自己的出使结果也非常满意。

「杨公公,我叫随员把整理好的卷宗文档拿上。」

「好。」杨金水乾脆地答道。

过了一会,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两口木箱抬上马车后面的行李架。

杨金水看着沉甸甸的木箱,转头看着沈万象和王用汲。

「还有这麽多卷宗和文档?

此前不是叫海船转送回来四批次,足足两百七十九口木箱。旁人还以为你们不是去出使海外,是去打劫的。」

杨金水的玩笑话让沈万象和王用汲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杨公公,此前转运回来的不仅有学生们沿途做的笔记,收集的各国文档,还有赵士祯率领的科考队收集的各国书籍和艺术品。」

杨金水笑着点点头,「这些咱家知道,因为支付这些物件的钱财,经咱家的手,耗费不小啊。

不过都知道的,皇上再三告诫我等,既然走出去了,就要放开眼界,俯下身子,好好把这个世界看仔细了。丑的丶美的丶好的丶坏的,都要看清楚。」

三人上了马车,关上车门,杨金水在车厢里拉了拉一根绳子,车外有铃铛响起,马车夫一甩缰绳,马车缓缓地启动。

「两位出使海外,历时五年,确实辛苦了。」

沈万象和王用汲连忙答:「为皇上效命,为朝廷效力,只是略尽本分而已,不敢说辛苦。」

「你们此前送回来的出使笔记,皇上都一一御览,赞不绝口,称赞两位是大明放眼看世界第一人,也是我大明开展外交事宜的第一人。」

「能得皇上点评几句,不负皇命,学生倍感荣幸,不辱使命。」

「皇上叫翰林院整理你们的笔记文卷,第一卷初稿已经出来了,等着你们回来审校确认,然后司礼监就可以刊印了。」

「刊印发行?」

「对!皇上还给这文卷取了名字,《西国志略》,还御笔题词。你们都知道,皇上很少给外面题词。」

知道,皇上的字写得不好看,所以不会到处题词。

他给外面题的词屈指可数,《万历大学》丶《皇明朝报》丶《洪武军事学院》丶《西山军官学院》丶《新明通讯社》丶《大明文艺工作者联合会》丶《卓吾丛集》丶《太岳文集》.

一个巴掌都数的出来。

居然为自己的笔记文集御笔题词!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心情更加激动,倍感荣幸。

马车在宽敞的街道上继续行驶,窗外京师的景象,沈万象和王用汲没有心思去观赏,看着杨金水,急切地想知道更多的信息。

不想杨金水话题一转,「明受,卓吾公被召回京师,你知道吗?」

王用汲欣喜道:「杨公公,恩师回京了?那真是太好了。学生刚到京师,还没来得及打听,也不敢打听。」

「没错,朝廷体制摆在那里,你们没有心急打听是对的。

而今朝堂上有些风浪,你们不必去管它,做好你们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多谢杨公公指点。」

沈万象和王用汲知道杨金水是看在自己恩主潘应龙,和自己恩师李贽的面上才出声提醒。

马车很快到了西苑南华门,先到旁边的值房接受检查,这才跟着杨金水进了南华门。

八位净军轮流抬着两口木箱,紧跟在后面。

来到紫光阁后殿外面,杨金水带着沈万象和王用汲先在外面候着,请入值的内侍进去禀告。

很快就听到内侍出来,「杨公公,沈大人丶王大人,皇上召你们进殿。」

三人进去高叉手长辑见礼后,朱翊钧挥挥手,示意都坐下。

杨金水却开始说:「皇上,奴婢奉诏把沈正使和王副使请到了,奴婢还有事要先走,请皇上恕罪。」

沈万象和王用汲诧异地看着杨金水。

杨公公,你什麽大事啊,居然这样主动跟皇上告辞?

太托大了吧。

要是让外朝言官知道的,非得喷你狂妄悖逆丶不为人臣。

朱翊钧似乎知道杨金水要办的事,对他的态度不以为然,「哦,是那件事,朕知道,那你速去。」

「遵旨,奴婢告退!」

等杨金水离开后,朱翊钧继续说。

「千鹤,明受,你们做的出使笔记,非常详细全面。而且很少带主观态度,尽可能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去观察和记录。

这一点难能可贵。

朕看过皇史宬,以及司礼监架阁库里,前朝的出使朝鲜丶安南等藩国的笔记,居高临下丶指手画脚丶自以为是。

这样的出使和观察,毫无益处,只会让我们更加狂妄自大,不思进取。」

朱翊钧挥挥手,祁言呈上三迭文集,摆在他身边的桌子上。

这三迭文集都不厚,分别在大约一寸左右。

朱翊钧的左手在封面上轻轻地抚摸着,「这就是翰林院根据你们此前送回来的出使海外的笔记,整理的《西国志略》第一卷初稿。

这第一卷是你们途经锡兰丶祝融郡丶坤洲西部地区的所见所闻,人文地理,翔实丰富。

第二卷初稿其实已经整理出来,主要是你们在兑洲,也就是他们所说的欧罗巴的所见所闻。

只是翰林院丶礼部丶太常寺和精神文明建设委审查讨论时,意见比较大。」

沈万象和王用汲对视一眼。

意见比较大?

第二卷我们记录的内容,先从最先接触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先从他们的历史讲起。古罗马到西哥特王国,再到穆教摩尔人入侵,以及天教光复运动。

西班牙和葡萄牙历史和现状讲完后,又讲了法兰克丶义大利丶德意志丶英吉利的历史和现状。

这些讯息都是一路上跟当地学者讨论交流,以及收集的各国各语种书籍里摘录的。

哪一部分引起争论,还意见比较大,暂时被雪藏?

朱翊钧拍了拍桌面第一卷的封面,「法兰西的三级会议,还有英吉利的大宪章运动,有些人很不喜欢啊。

觉得这是大逆不道,是倒行逆施,甚至把怨气怒火撒到你们身上,要求严惩你们这两个不务正业,有负皇命,只知道收集传播异端邪说的混帐子。」

沈万象和王用汲讪讪一笑,想不到这把火烧到我们头上了。

不过两人并不担心。

皇上还愿意召见他们,当着面说这件事,还不是叫锦衣卫安保总局来找自己,说明问题不大。

至少在皇上这里,还不叫事。

「朕觉得,这是他们一直陷在过往的思维泥泽里,思想禁锢,文明就会停滞不前,东西方都是一样。

可是西方兑洲,他们自称的欧罗巴,却有个特点,就是国家稀碎的。

目前唯一还保持着国家统一的大致只有葡萄牙丶西班牙丶法国和英吉利。其它的义大利,德意志,北欧,东欧,都是稀碎的,分成许多个大大小小的邦国。

我们华夏曾经有过春秋战国,他们是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春秋战国。」

朱翊钧缓缓地说,沈万象和王用汲静静地听着。

两人心里很清楚,未来一段时间,他们的任务就是编着《西国志略》。

怎麽编着,主题和方向在哪里?今天的召见非常重要。

「但任何东西有利必有弊,有弊必有利。

国家稀碎,以前是缺点。但是到了基教一统兑洲,禁锢思想时,却成了优点。兑洲诸国互相征战,不讲礼义廉耻,讲的是实用,是功利主义。

不管什麽主义,只要能稳定局势,能徵税敛财,能暴兵,能提高武器威力,君主都会热烈欢迎。

哪怕罗马教廷认为是异端邪说,他们也不会忌讳,暗地里庇护推行

所以才会有哥白尼,有布鲁诺,有第谷有银行,有大航海,有文艺复兴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直到量变积累成质变的一刻。

反观我国朝,从汉武独尊儒家后,主流思想是脱实入虚,科学理念是一代不如一代。秦汉年间能发明制造浑天仪,能写出《周髀算经》丶《九章算术》和《墨经》.

从唐宋之后,我们就少有开创性的科学成果,大多数是在前人的成果上缝缝补补。

东西方一个在不断地衰退,一个在不停地进步,总有一天,我们会有被超越的一天.到那时,才是天翻地覆的时候.」

沈万象趁着朱翊钧端起茶杯喝茶的空闲,连忙说:「皇上,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有你的圣明指引,大明调转了方向,从浅滩暗礁处驶出,驶到了汪洋正途中。

而且扬帆全速,乘风破浪,把兑洲诸国,把世界其他各国都抛在后面。」

他和王用汲对视一眼,继续兴奋地说,「臣等出使海外,行遍万里,游历诸国,最大的感受就是天幸华夏,天佑大明。

在千年变局之际,天降圣天子,掌舵指南,带领大明这艘大船,行驶在新时代的浪潮最前端!」

朱翊钧笑了笑,「看来你们出使海外,游历诸国,感受颇深。那你们说说,你们对法国三级会议,以及英国大宪章运动的感想。

你们能把这些写在笔记里,肯定经过了一番思考。现在把你们的思考,跟朕说说。」

沈万象和王用汲互相对视着,眼神交流,最后王用汲做了一个手势,千鹤老弟,还是你说吧。

沈万象轻咳了一声,「臣遵旨,臣就斗胆说说我们的个人感想

臣,还有明受,出使游历各国,最大的感受就是所见所闻后,完全就是一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