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 第二十二章 :罗天大醮

道起五脏观:我在九十年代当天师 第二十二章 :罗天大醮

簡繁轉換
作者:荆山出玉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8-28 15:47:10 来源:源1

第二十二章:罗天大醮(第1/2页)

随着脾窍洞开的轰然巨响在体内消散,齐云缓缓吐出胸中一口灼热冗长的浊气。

那浊气在微凉的空气里凝成一道细细白练,倏忽而散。

一夜的折腾,齐云也根本就没有睡多久,但此刻,非但不觉疲惫,反是精神振发,通体透着沉浑厚重的安泰之力。

连窗外那透进门缝的灰蓝天光,也看着格外清明。

天光从破窗棂的豁口里硬生生挤进来,灰白里泛着点冷蓝,斜斜切在土炕沿上,把齐云半边身子割在明暗里。

他坐在条凳上,端起粗陶碗灌了口隔夜凉水,冷水滚过喉头,浑身里里外外一阵清爽。

“心窍开了才一日,脾窍又开,照这光景,五脏拳,怕不是没几日,就能大成了?”

齐云心中美滋滋的想着。

天光渐亮,屋内的陈设显出模糊轮廓。

齐云看着窗纸透出的蓝灰色。

老道此刻还未归来,莫非是还在城中,寻那逃遁的鬼婴不成?

念头刚起,耳根便是一动。

一阵细微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

“吱呀。”门轴涩响。

玄玑子一身露水寒气撞了进来,道袍下摆沾满泥点草屑,袖口被什么勾破了几处,露出里面洗得发灰的里衬。

他抬眼看见齐云端坐桌旁,眼底掠过一丝疲惫的赞许:“倒是勤勉,起得这般早。”

齐云忙起身,拎起桌上粗陶壶倒了碗水递过去:“师父辛苦。那东西....”

老道接过碗,也不嫌凉,咕咚几口灌下去,喉结滚动,水珠顺着花白胡须滴落。

他抹了把嘴,眉宇间拧着化不开的郁结。

“滑溜得紧!追到南城根臭水沟子边上,那腌臜气冲天,活人的秽物、死物的腐味搅成一锅,什么鬼气都给盖住了。

围着那沟耗到天亮,除了一身臭气,什么也没摸着!”

他重重将陶碗顿在桌上,发出“哐”一声闷响,枯瘦的手背青筋微凸,“这东西一旦蛰伏下来,如同病根埋入膏肓,再要拔除,难了!偏生这庆阳城,老道又耽搁不起!”

“师父此番下山,究竟所为何事?这般紧要?”

齐云顺势问道。

玄玑子深深吸了口气,浑浊的眼底透出少有的肃穆庄重,仿佛要穿透这破败客栈的屋顶,望向渺远天际。

“清微山,罗天大醮!”

他吐出这五个字,字音沉凝,带着一种古老仪轨的分量。

齐云闻言,也是心中一惊!

罗天大醮?这他可是知道的!

罗天大醮是道教斋醮科仪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意义最隆重的祭天法事。

罗天指道教认为,最高、最广大的天界,即“大罗天”。

只有为国祈福,禳解天灾、兵祸、**等重大灾劫才会举办。

仪式极其复杂,通常需要连续举办七七四十九天,动用大量高功法师。

需要设立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祭坛,供奉大量的神祇牌位。

包含大量的诵经、礼忏、步罡踏斗、符箓、上表、奏乐、焚香、献供等程序,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规定。

耗费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当世天师,清微派掌教守一真人,有感乾坤翻覆,兵戈四起,生灵涂炭如滚汤沃雪,妖氛鬼气乘势弥漫如野草燎原。

此乃天地失序,阴阳逆乱之兆!

故发大愿力,启罗天大醮,集天下道门菁英,登坛作法,上禀昊天,下告后土,祈请无上福泽涤荡寰宇,肃清妖氛,重定阴阳纲纪!

此乃为苍生谋一线生机,为万民求喘息之地的天大功德!”

他声音不高,却似洪钟大吕,震得这陋室尘埃簌簌。

齐云心头一凛,那“罗天大醮”四字,仿佛带着无形的雷霆之力,沉甸甸压了下来。

“五脏观地处荒僻,讯息迟滞,待接到法碟,时日已极迫近。”

老道喟叹,眼角的皱纹更深了,“若非如此,老道何须行险,借那鬼蜮‘捷径’赶路?

误入其中,凶险莫测,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然罗天大醮乃道门盛举,关乎天下气运,老道身为五脏观主,责无旁贷,纵是刀山火海,亦当亲至坛前,尽一份心力,履一份职责!”

他枯瘦的脊梁挺得笔直,破旧道袍也掩不住那股决然,随即那挺直的脊梁又微微佝偻下去,化作一声更沉重的叹息,“只是这庆阳城……唉!终究是留下了祸胎!”

齐云见他为那已被自己随手焚灭的鬼婴如此牵肠挂肚,心头滋味莫名,想坦白,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此事牵扯仙火,太过惊世骇俗,此刻挑明,徒增变数。

只得顺着话头宽慰:“师父心系苍生,那鬼物昨夜受创非轻,或已远遁他方,未必敢在庆阳久留作祟。”

玄玑子摆摆手,显然并未释怀,目光落在齐云身上,转而问道:“昨夜那般折腾,今早倒见你神完气足,可是用功练了那五脏拳?”

“是。”齐云点头。

“嗯!”老道脸上露出一丝勉强的宽慰,“勤勉是好事。

此拳乃固本培元之基,外壮筋骨,内蕴五行,调和脏腑阳气,正是我道门正宗打根基的法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罗天大醮(第2/2页)

不过你也莫要心急,此拳看似简朴,实则牵动五脏,引气入体,非朝夕之功。

能半年内洞开三处脏腑窍穴,引气入府,便算过了门槛,可堪造就。

届时,老道自当正式收你入门墙,传我五脏观道法真传。”

半年?三窍?

齐云心头一跳,自己心、脾两窍贯通,这“门槛”简直如同虚设。

一股冲动涌上喉头,几乎就要脱口而出。

可看着老道疲惫而认真的眼神,话又硬生生卡住。太快了,快得不像人,快得像妖孽。

他垂下眼,盯着自己搁在膝上的手,指节匀称,蕴着新生的力道。

罢了,再忍两日,只说自己开了心窍,也算“进境神速”,不至过于骇人。

“弟子明白,定当……”齐云话未说完。

“哐哐哐——呜哩哇啦——!”

一阵极其刺耳的破锣声混杂着嘶哑走调的唢呐尖啸,如同生锈的锯子猛地割裂了窗外尚算清冷的晨光,蛮横地撞进客栈!

那声响粗粝、突兀。

师徒二人俱是一怔。

紧跟着,楼梯板被数只脚板踏得山响,咚咚咚如同擂鼓!

“砰!”

房门被猛地推开,力道之大,门板撞在土墙上又弹回,簌簌落下几缕陈年积灰。

当先一人,四十上下,一张焦黄的脸膛,眼泡浮肿,眉间三道深纹刀刻斧凿。

身上一件半旧的鹦哥绿官袍,前胸后背的鸂鶒补子已磨得有些黯淡,浆洗得倒还硬挺。

正是庆阳知县孙茂才。

他身后紧跟着两个衙役,皂衣快靴,腰挎铁尺,脸上同样带着熬夜的油汗和惊魂未定的煞白。

孙知县目光如钩,瞬间钉在玄玑子身上,竟不待喘息匀称,抢前一步,双手抱拳过顶,对着老道便是深深一揖到地,那鹦哥绿的袍子下摆几乎扫到地面灰土。

“下官庆阳县令孙茂才,拜见真人!

惊扰仙驾,死罪,死罪!”

声音急切,带着竭力压抑的颤抖。

玄玑子端坐条凳,眼皮微抬,枯瘦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淡淡道:“福生无量天尊。孙大人何故如此?”

孙知县直起身,脸上那点强挤出的镇定瞬间垮塌,换作一片焦灼惶恐:“不敢欺瞒真人!我庆阳县……遭了大难了!

近日有妖鬼横行,凶戾异常!

城外十里坡‘平安客栈’掌柜老夫妇,死状凄惨,几不成人形!

城内亦接连有百姓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前日,更有一队巡夜衙役……整整五人,连同水火棍、灯笼一并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在城隍庙后巷寻得半片撕裂的皂衣和一滩……一滩腥臭粘液!”

他喉头滚动,声音发哽,仿佛那粘液的恶臭又冲进了鼻腔:“下官……下官虽食君之禄,却不过凡胎肉骨,如何能对付这等凶煞妖鬼?

衙门上下,早已是人心惶惶!

幸而苍天垂怜,真人仙驾竟在此时莅临庆阳!

此乃我全城百姓之生机!”

他猛地再次躬身,腰弯得更深,“下官斗胆,泣血恳求真人垂怜!

念在满城生灵涂炭,出手除此妖孽,还我庆阳一方清平!

下官孙茂才,代阖县父老,谢真人了!”

老道闻言,眉头皱的更深了!

就在此时,孙知县身后那个矮壮精悍的衙役,看到老道犹豫的神色。

“真人救命啊!”

一声撕心裂肺、带着哭腔的嚎叫炸响!

那衙役如同被抽了筋骨的破麻袋,“扑通”一声,双膝结结实实砸在地上。

他整个人五体投地般伏倒,额头死死抵着冰凉的地皮,身体筛糠似的抖:“那东西……那东西吃人啊!

小的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孩儿,真人慈悲!真人开恩啊!救救小的们吧!”

涕泪瞬间糊了满脸。

另一个稍显木讷的衙役慢了半拍,眼见同伴如此,也慌忙不迭地跪倒,跟着咚咚磕头,嘴里只反复念叨:“求真人救命!求真人救命!”

额头撞地,砰砰作响。

陋室内,一时只剩下衙役粗重压抑的抽泣和额头撞击地面的闷响。

玄玑子端坐未动,枯瘦的手指搭在膝上,指尖微微蜷曲了一下。

窗外那刺耳的破锣唢呐还在有一声没一声地嘶嚎。

他目光扫过地上两个抖如秋叶的差役,掠过孙知县那鹦哥绿官袍下强撑却已摇摇欲坠的脊梁,最后落在窗外那片被锣声搅得浑浊不堪的灰白天光上。

清微山远在云外,罗天大醮的钟鼓似乎还在耳边隐隐回荡,而眼前,却是庆阳城血淋淋的待噬之口。

那一声未出口的叹息,终究是沉沉地压回了肺腑深处,化作眉间一道更深的刻痕。

他缓缓地、极慢地,点了一下头。

枯槁的指节在膝上蜷紧,又松开。

“唉!罢了,贫道应下了。无非就是多在庆阳盘恒几日!”

“真人慈悲,真人慈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