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隰有荷华,穿成始皇的女儿 > 第九十章 策问

隰有荷华,穿成始皇的女儿 第九十章 策问

簡繁轉換
作者:白露未晞yz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31 03:49:15 来源:源1

第九十章策问(第1/2页)

苑内一亭。

张良立于秋兰之下。

君子之行,宛若寒梅。君子之心,譬如明月。

许栀在远远看到嬴政的身影后,就从张良身边悄然离开了。韩非刚被下狱,她相信张良不会做出让他后悔的事情。

张良第一次见到嬴政,就在着裹挟的冬风之中。

许栀走出芷兰宫的殿门,回寝宫的长廊上,她蓦地停住脚步。

“秋兮,你知道王兄何时入宫么?”

“夫人提及申时(下午三点)”

“好。那我们早点回去吧,我换身衣服,这身衣服太厚啦。”

许栀说着回望亭子,于萧瑟寒林之中,她祈愿一切能够顺遂。

“诺。”

许栀回到宫殿就立马翻腾出她在去韩地之前默背过的关于王道之术的儒家文稿。不少是出自董仲舒的天人三策,为了保密和节省竹简,她都是用现代汉语加在英语文字书写。

她又匆忙花了一个时辰誊抄。不得不说,在竹简上写字还真不好写,一个时辰,她只写上了小半截文章。不过写到后面她的速度也就越来越快了,竹面光滑不透墨,比绢帛好用。

许栀见到扶苏时,他一身戎装,方从王翦将军的营帐中来。

灭赵之事已经被提上了日程。

她感到一张巨大的网正铺天盖地地张开了,蜘蛛吐出了细丝,带有粘性的丝网粘住了许多人和事。

赵嘉、燕丹。

荆轲、李贤。

太多没有由头而秘密罗织的手将局面弄得模糊。

只有在看到扶苏的时候,许栀才会觉得前路还是清晰的。

许栀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借口来让扶苏看到这些文句。

“王兄,我的字有没有进步?以前李廷尉还不忙的时候,我照着他学。如今他事务繁忙,我就没有打扰他了。”许栀说着,又往扶苏手中塞了一些竹块,“你看,这些字形是赵侍中教我的。赵侍中的字也挺好看的。”

在扶苏读她誊抄的这篇书稿时,不禁表情流露出些微的震惊。

儒家之言,还可以这样解释吗?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道有阴阳,人间有德刑。天以阳气为主,以生养为德;人亦应以德政为生以生成为意。………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天者,百神之君也。”、“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为乌”,此盖受命之符也。

扶苏提出要带走这些稿件到博士那里去求解,许栀哪能把原稿给他,万一被人用作异心,她可不好交代,她便装作气鼓鼓的模样把书简护在身前:“不行王兄,这是我写字的练习,我的老师要查看的。你拿走了我可没有东西交差。王兄不如记背下来,回去复述给博士好不好?”

扶苏笑了笑,又问:“荷华誊抄的哪里的书稿,为何我从未读过?”

“许多句子是我于梦中所得,不知缘由,便背诵下来。不过李贤哥哥知晓它,说是董仲舒先生所著。”要是扶苏真去问赵高书简的来历,这可不好办,况且灭赵在即,不管赵高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可不能让赵高有折腾的机会。

许栀说到这里,心生一计,关切问:“王兄,李贤在蜀一切可好?”

“西蜀从前虽乃蛮荒之地,经由李冰治水之后,大为改善,可还是艰难。不然吕相邦也不会宁死也不愿去蜀郡。”

“荷华可以为他找一个帮手。”

——

李斯在回府的车内,只觉双目眩晕,脑子发懵。

他还是没有从嬴政在与他说的话的惊惧之中回过神来。

他承认韩非智慧超群,他更深知自己的小儿子在谋略上表现不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章策问(第2/2页)

他自诩自己应该也是个聪明人,他甚至能够把吕不韦这样妙绝的人算计进去。

所以他几乎不可想象,他们组成的局,应该是天衣无缝。

但秦国的这位年轻君王,他有着超乎想象的睿智头脑,只在须臾之中就看透了他们。

嬴政负手,用余光看他,淡薄道:“寡人不想追究廷尉之子在韩国所行欺上瞒下之罪,是想给廷尉一个机会。”

李斯腾地俯首在地,他如何不明白嬴政护犊子的心。嬴政知晓他的女儿所作所为,如果有人敢设计她,嬴政会不假思索地将利器对准他们。

李贤在韩地所行之事被嬴政轻易地看破。

“臣知罪。”李斯伏跪于地。

“爱卿该明白寡人不杀你的原因。”

“臣知道。”李斯将头伏得更低。

嬴政满意地笑了笑,“知道寡人为何要你与韩非同来芷兰宫?”

李斯其实不清楚具体的原因。可每次当嬴政提到韩非的时候,李斯心里总是很黄,他半抬首,垂下眼睛:“大王将匕首递在臣的手中,令臣看清韩非之心。”

“匕首?”嬴政眸光一暗,“寡人并不喜欢廷尉这般称呼荷华。”

李斯一颤,“臣惶恐。臣造访公主,深知公主大义。而韩非历经丧国之痛,行为举止有不妥之处,臣定会好生规劝。”

“规劝?”嬴政啪地把一封竹简砸在他身上,竹简从李斯的肩膀上滑落。

嬴政续道:“看看吧,这就是你那师兄做出来的事情。今日他已敢为了韩国对行刺荷华的刺客缄口,明日他就敢把刀落在寡人颈上!”

李斯不去捡竹章,这是从刑狱处调回的口供,那个韩国刺客估计难忍刑事,已经把罪名悉数召了。

他额上渗出细汗。

良久,李斯颤粟着才说出一句话。“王,王上。韩非不敢,他不敢。”

李斯说罢,猛然抬起头,他却与嬴政的眼睛直接对撞。

嬴政幽蕴的目光里藏了太多暗流,他冰凉的语调传入李斯的耳中。

“那么全凭廷尉接下来的表现。”嬴政注视着李斯,再又丢下一句:“你想让韩非活,寡人就让他活。若你想韩非死,寡人便让他死。”

嬴政无疑已将从韩非书中所学深记于心,并更加发扬光大。

也难怪,他绝对是当世绝无仅有的王。

嬴政此前不眠不休地伏案已有两日。

他在马不停蹄地准备一件大事。

对他来说,是他这一生必须要完成的事业。

相较韩国。

他个人的敌意对赵国最为深切。

用恨之入骨来形容也不为过。

嬴政在父王与吕不韦抛弃他与母亲的那一刻,他没有过过一天安稳的日子。

流落异乡整整九年,受尽无数欺侮。

如果说统一天下是大秦的夙愿。

那么对他自己来说,一洗前耻,是那个弱小年幼的自己把碎牙吐血的哀求。

备战本就艰难,而在此之前,秦国却发生了灾害。虽然马不停蹄处理了有关地震灾害的救助,郑国的水渠尚在工期之中,国库却出现资金告急。

轻易解了大秦的燃眉之急的人是西蜀有位叫做怀清的女富豪。

在帝国需要大量资金的时候,竟然有人愿意捐献家资以助国家。

而举荐怀清的臣子正是李斯之子李贤。

嬴政自不会完全放心将李贤放在蜀地,所以他选了一个贴身信使。

此人的身份不是外臣,对李斯父子来说也挺陌生,但他办事严谨,于律法可以称之为精通,用他来监视李贤的动作,十分恰当。

入蜀之路,百步九折萦岩峦。虽有五丁开山之先例,丛山峻岭掩之下,仍是万分危险。

赵高实在觉得自己干的是苦差事。

他本想在咸阳时刻关注灭赵的事态发展,以图利用燕丹浑水摸,将祸水东引到燕国。

没想到,他居然被大王一个指挥就派去了蜀地。

而真正向嬴政举荐赵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许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