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隰有荷华,穿成始皇的女儿 > 第一百二十章 迭涌层浪 求推荐票,月票,

隰有荷华,穿成始皇的女儿 第一百二十章 迭涌层浪 求推荐票,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白露未晞yz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31 03:49:15 来源:源1

第一百二十章迭涌层浪(求推荐票,月票,支持正版!)(第1/2页)

岳林宫

“先生,风寒。”秦侍递上一件灰黑相间的短绒氅。

“有劳。”张良只是接过。

“楼上虽风光好,但风大,先生还是披上吧。”

“无妨。”张良道。

秦侍嘀咕道:“怎么都喜欢在露天观景。”

张良神色一暗,明知故问,“从前是谁在此?”

“回先生。此宫曾由韩公子韩非先生独自居住。他也爱同先生这般目视东方。”

张良听到东方二字,心头一颤。不是因为喜欢目视东方,是因为东边有他们的母国。

“韩非先生是我恩师。”张良道。

秦侍大惊:“怪不得。不过先生不像韩非先生。韩非先生通常夜观天象,而先生你是在看日出。”

张良沉默片刻。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想太多,秦国人大多都喜欢一语双关。

他目之所及处除了满天凝霰,视下便是规整恢宏的秦王宫。

他的耳畔仿佛还留存着嬴荷华对他的威胁,又残余了许多缥缈如纱的低语。

——“子房,哥哥。为什么要一心求死?我王兄那里是个好去处。”

——“老师,我不想死于你手。如果你助我达成所愿,我或将性命奉上。”

——“只要我还是秦国公主,我就不会让你如意。你,必须和我一起去雍城。”

张良从来没有这样理解过韩非。

天际沉浮着灰白色的雾霭,沉郁的冬风将他的衣袍鼓动。

他对接下来要进行的事,有那么几分松动。

“或许对暴氏族人来说,这是最后一次机会。”

——

李斯府

许栀上一次来的时候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她对于没有仔细去研究李斯府上的陈设感到懊悔。

这是骨子里的毛病。她忍不住要去观摩每一处新奇的器物。尤其是那种曾经在她的眼前出现过,被材料图章折磨疯了的器物。

正如眼下,她在等李斯来的空隙里,想好了定要李斯教她怎么去处理张良的事情的言辞,便目不转睛地去观察案面上放置着的两具造型奇特的山形熏炉。

熏炉镂空的顶盖上,雕刻有重峰、云气、瑞兽、灵禽、仙人、芝草等图样。

许栀越看越喜欢,也越看越眼熟,她干脆上手把香炉挪到了自己面前,可惜没有放大镜,不然,她真想去数清楚手柄上的镂空处阴刻了几株卷耳草。

于是,李斯进门时,许栀坐在主位,正抱着个炉子看得格外专注。

嬴荷华一会儿也坐不住,手上根本闲不下来,终究是个孩子心性,李斯这样想。

“公主,廷尉已到了。”蒙毅忍不住唤了她。

许栀停止数数,扭过头,李斯身上还套着上朝的官服,接着他标志性地微微一笑:“公主若喜欢,臣可将博山炉给公主送到雍城。”

对了,就是博山炉。

许栀又看了一眼,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它在西汉时期颇具盛名,原来在秦代已经普遍。

李斯开门见山地提了雍城。他已然知道她不日就要离开咸阳的事情。

蒙毅朝李斯作揖,李斯拱手回礼,蒙毅朝许栀点头示意离开。

李斯入席,朝许栀拱手。

许栀从席上直身,李斯正要起身,却被许栀抬手示意,“廷尉大病初愈,坐着便好。”

“廷尉的审美真好。荷华在宫中也不曾见过这个模样的香炉。”

“臣在稷下时,友人相赠。”

稷下学宫,齐国,博山,这也就解释得通了。若搁在现代,她可能就此会写出个考察记出来。

李斯说着,从袖中拿出两卷书简,放在案上,“此为章台宫赵人以及楚人项缠之卷宗。臣将详情呈于公主,公主有何疑问亦可当面问臣。”

许栀走到李斯对案,拿起颜色偏棕的卷轴中的其中一卷,当着李斯的面将它展开,上面详细地写了楚人项缠出身为楚国项氏远支,他前来秦宫为间,因事迹败露,随而起了杀心。

“项缠为间,按秦律当判何罪?”

“车裂。”

许栀知晓这个刑律,故而听到的时候,只嗯了一声,没有什么表态,她把卷轴放在案上,在李斯的对面跽坐。

李斯见她毫不关心章台宫赵人一案,卷轴都没有打开看过,但章台宫的事情是他与她共同参与,他提醒道:

“公主手边另一卷,臣依公主于臣言,有所增益删减。”

许栀知道李斯的意思,他是担心如果嬴政问起这件事,他与她的说辞不一样。

许栀不想与他绕弯子了,她可玩不过他,于是直言道:

“廷尉放心。赵人是冲着我来的,与您无关。”

李斯颔首拱手:“臣不敢。”

许栀吹了吹博山炉升起的三缕烟,用一旁的小夹敲了敲里面的炉灰,笑着道:“我来见廷尉不是为了这些卷轴,不是为了问刺杀的案子。”

李斯见她又捣鼓起了墨柒送的炉子,有些摸不清她的来意,“公主是想见阿贤?”

“若李贤哥哥在自然好,若他不在府中。我便是专程来找廷尉。”

李斯按住手中的漆盏,心里明白了大概,让家臣随侍等人全部退下。

中门合拢,李斯起身,直接埋首伏在了地上。

“公主为臣的生死奔走,更令张良从中策动,救了韩非。臣无以为报。”

许栀差点被李斯忽然的举动给吓了一跳,看似处于下位,却是他掌握了主动。

“廷尉快请起,”许栀快走两步,直接蹲下来去把李斯给半拉半拽地拖起来。

但李斯就是没动。

她看着李斯,干脆直言:“若非廷尉将牢狱提前布置,就算父王想让人救,非先生也只能命赴黄泉。”

“大王……”李斯有些愣神,他多日想不明白的事情,在这一刻得到了答案。尽管这个答案他用不着花时间就能想明白,不是他不愿意想,而是他不敢相信。

“张良与父王有约在先。而韩非先生求生**不强,不经这一次与廷尉之坦言,先生自己怕是也不能活下去。”

“求生?大王心怀天下,不会在意一人之生死。臣有一疑,百思不得其解。今日斗胆一问,公主为什么要这样做?韩非乃韩人于公主有囚困之仇,臣思前想后,您不该放过韩人。”

“韩人。”

“臣所言也包括张良。”

许栀看到李斯官服上黑红云纹。她捏了把冷汗,也许李斯这种见惯了诡诈暗谋的人,与他言谈,唯有真挚方能直击人心。

李斯与张良不一样。无论如何,至少现在的李斯,不会背叛大秦。

所以许栀抬起眼睛,注视了这一潭晦暗深邃的海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二十章迭涌层浪(求推荐票,月票,支持正版!)(第2/2页)

许栀把人道主义的原理换了个方式说。

“廷尉你忘了,你曾说过的,韩已亡,故韩之人都将成为大秦的子民。现在没有韩人,只有秦人。父王欣赏韩非先生的才学,我仅仅将自己当成晚辈,我珍惜韩非先生的性命。”

“公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觉得?”

许栀笑了出来,“廷尉与韩非先生果然是师兄弟,总是质疑我对你们的真心。”

“臣不敢。”李斯说着又俯了下去。

李贤知道她是许栀,张良从来就没客气过,居宫中的时日令她已经快忘了公主的身份带给大臣们很大的压迫。

……

“廷尉你快点起来。”许栀偏着头朝李斯说。

李斯勉强直身。

“我于廷尉说过多次了。廷尉身负才名入秦,与父王屡历磨难。廷尉在韩非先生之事上左右为难,于心不忍。要说什么时候,不管你信不信,我啊,自看见廷尉,我便确信廷尉乃是当世之大才。”

“公主谬赞。公主于臣有恩,公主日后有所谴,臣不会推脱。”

许栀现在还不知道李斯的承诺意味着什么。目前她只将之当成官话的客套。

她这才顺利接上话。

“这样就好,其实今日我找廷尉,是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公主但说无妨。”

许栀总算让李斯坐到了席案上,她推过去一杯茶,“是张良。在廷尉面前,荷华不会有所隐瞒。”

她将嬴政给他的短刃从腰间抽出来,放在了案上。

“廷尉请看。”

这短刀李斯一看就认出来了,乃是嬴政当日回到咸阳时,于上林苑,先王所赐。

“此乃父王之意。”

李斯不起波澜道:“张良与燕太子出逃之事有牵连。”他看见嬴荷华肉眼可见的紧张了起来。

“在韩,我为招纳他,没有追究张垣放火之事。我珍惜他的才华,不忍让他留在新郑一无所成,费尽心思将其带入咸阳,为他筹划,想将他留在咸阳,可是他不领情,也并不安分。”

李斯笑了笑道:“公主既然来问,不是言在如何处置。公主还是想给他一次机会。”

“一切如廷尉所言。”

“首先公主应知晓,大王给你短刃,不会不知道张良做了什么。所以公主不能不动手。”

“请廷尉教我。”许栀承认自己在这方面没有手段。

“症结在公主如何令他确信,大秦绝不同韩。”李斯顿了顿,“若臣之计发生不可估量之变,需要公主当断则断,公主敢吗?”

许栀捏紧了杯子,定定道:“敢。”

李斯这才轻声低语了几句话。

许栀用力点了头道:“荷华明白了。”

她续言:“廷尉若还有叮嘱,荷华一定谨记。”

李斯道:“燕丹之事,公主切勿多思。太子丹既然能顺利回到燕国,必然有他的道理。多日前芷兰宫,昌平君与长公子之间言辞多有不快,为避免生出口舌。公主当适当远离芈姓,多与王族相交。”

许栀道:“此去雍城,荷华必当多拜访宗室叔父。”

“公主聪慧。此刀公主务必收好,待会儿还有用。”

许栀拱手道:“多谢廷尉赐教。”

她言罢,刚把刀给收好,听到门外有声音。

“家主,小主人回府了。”许栀这才发现,这个引路的家臣已然不是上次那人。

李斯让人去将李由与李贤请到中屋。

许栀笑着问了个不搭边的话,“廷尉府上可有什么吃的?”

“臣这里多是楚菜。”李斯也笑着回答,他差人很快去准备了。他很难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两种气质,矛盾,但并不让人厌恶,反而还挺招人喜爱。

至少他和嬴政挺喜欢。

“难道少府太官的膳食不合公主胃口?”

“没有。秋兮也常做给我吃楚国菜肴,不知廷尉可还记得梅花酥,就是韩非先生来秦那日的梅花酥。”

“记得。”

“那个就是我改良过的楚菜。不知廷尉这里可有粔籹蜜饵、瑶浆蜜勺。”

“公主博文,屈子的书也都读过。”

“廷尉的文章我也看的。”

许栀的兴趣仍在那个博山炉上面,她是真打算不撒手地把它带去雍城,准备再故技重施地找个标记的地点把它埋到地下。

这比陶罐稀奇多了,如果能求李斯给它的底座上刻几个字,这具博山炉肯定能荣升雍城博物馆最重量级的文物。

许栀又想,要是再求嬴政刻几个字在什么东西上,那无外乎将是全国唯一,世界级文物。

“臣的文章?”

“廷尉的谏逐客书可称公文典范,亦当流传千古。”

李斯难得露出了这种真实的笑容。

上次,还是他父亲对着府上的波斯猫。

李贤不得不感慨许栀非常熟悉当代当世的人与事。她知道从什么方面入手,能够最快直击人心。

天色尚早

许栀抱着那只毛很长很厚的波斯猫,它意外地不排斥除了李斯之外的人。它绕到许栀的身边,被许栀拎到自己身上之后,居然在她的腿上呼呼地睡着了,还打起了鼾。

她得意地朝李贤一笑,“它没有怪我,还很喜欢我。”

实际上,许栀很难去问李斯那个问题:“为什么不养小黄狗,反而养了只猫?”

李贤没来得及去换官服,就被拉着用了晚膳,他低声询问她,为什么要去雍城。

因为她抱着猫,无法起身,她要他再低一些,离她近一点。

李贤只好俯了身,为了着力,只得一手撑在案上,只见许栀扬起脸,想凑到他的耳边,但她直身,一下子没能精确距离。

她的视线不慎落到他交叠的官服领口,压边是黑色云纹,她惊觉有些不对劲,她本能地望上抬,却又更近地看到了他的喉结。

波斯猫也一点没有起来的意思,她的手托着它的脑袋,她就只能待在原地,心脏忽然跳得很快。

李贤没发觉她的动作,以为她好觉得不够近,便压下了头,许栀再不敢乱动,也不敢与他对视,担忧他看出自己眼神的闪躲与窘迫,连说的话都不小心颤抖了几分。

故而在李贤听来,她是用一种挺微弱的语调,说着令人浑身骤寒的话。

“张良背叛了我。”

“所以……我想要杀了他。”

——

1、《楚辞·招魂》: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

粔籹(ju4nv3巨女):用蜜和面粉制成的环状饼。

饵:糕。

餦餭(可以认半边):即麦芽糖,也叫饴糖。

2、凤鸟衔环铜熏炉现藏于凤翔县博物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