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83章 诸君扶我青云志,还报诸君万两金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83章 诸君扶我青云志,还报诸君万两金

簡繁轉換
作者:昭灵驷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9:51 来源:源1

第85章诸君扶我青云志,还报诸君万两金

作为嘉宁市的一把手,吴宏生今天是心情大为舒畅,

因为他今天去省里开会,得到了上级的重点表扬,并且顶着的「代」字就此去掉。

嘉宁市2014年GDP数据,早在上个月中下旬就发布了,全年GDP达到了1420.25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增长率达到了12.87%。

这个成绩是极大的超预期,上级交给他的任务是能稳住就行,负增长不超过3个百分点就算是完成任务,再用两年时间恢复到2013年的增长水平。

可见,上级都做好了负增长的预期管理,

结果去年嘉宁市的经济状况在面临如此巨大的承压之下,全年下来不但没有负增长,反而还实现了正增长,更是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甚至比2013年的增长率都高。

妥妥的超巨额完成了经济任务。

这都是第四季度迎来大逆转,最后一个季度不但抹平了前两个季度暴跌的部分,还实现了大幅增长。

毫无疑问,这都是元界智控带飞了全市经济。

包括12家代工厂能来嘉宁落地,也是元界智控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到了第四季度,地产商也敢拿地了。

除了GDP数据异常亮眼之外,对于市里乃至省里,另一个数据则是更加让其振奋。

那就是嘉宁市去年的财政税收情况,2014年其公共财政总收入为198.37亿元,同比增长 55.95%,比2013年的127.2亿足足增加了71个亿。

吴宏生在去年刚刚临危受命时,他心想着去年嘉宁市的财政税收能够不跌破100亿大关都得谢天谢地。

结果暴增55.95个百分点!

这显然也是离不开元界智控,去年仅这家公司的总纳税额度大约是129.25亿,比当时陆安对吴宏生给出的100亿预期还多了近30个亿。

不过嘉宁市是三级财政市,元界智控缴纳的税并非都入嘉宁地方,而是一半入国库,省里还要拿走20%左右,留给嘉宁市地方的就是30%左右,也就是38.7亿左右。

显然,元界智控成为了嘉宁市绝对的第一纳税大户。

而公司129亿税额规模,超过了社交巨头鹅厂,也超过了电商巨头阿狸。

鹅厂去年总营收789亿左右,纳税额在70亿左右,占营收比重8.87%;阿狸去年总营收708亿左右,纳税额在109亿,占营收比重15%左右。

而元界智控去年的营收规模,跟这两家网际网路巨头处在一个梯队。

751.5亿的年营收,纳税额129.25亿,占营收比重17.19%,元界智控不论是绝对纳税额还是占营收比重,都超过了这两家网际网路巨头。

元界智控的员工收入非常高,包括合作的12家代工厂商旗下的员工工资都到了缴纳个税线。

再加上楼市回暖,商品房的成交量放大,产生的契税等等。

还有全市经济迅速复苏,消费得到大幅提振。

这一系列积极因子叠加起来,不但完全对冲掉了下滑的部分,并一举将嘉宁市的公共财政总收入推到了198.37亿元,实现超过55%的巨幅增长。

现在的吴宏生是愈发觉得自己当初决定押宝在陆安身上,一把梭哈是极其明智的选择。

否则,绝对不会有今天这样大好的局面。

也不得不说的是,一家大型高科技企业,且具备高附加值利润,对一座城市的经济带动是相当强悍的。

嘉宁市去年的经济状况那麽糟糕的情况下,全年GDP还能实现12.87%的增长率,财政税收更是超过55%的增长率,在外界人士看来简直堪称经济奇迹。

而到了今年2015年,吴宏生都不敢想今年的数据会有多麽惊人了。

他有强烈的预感,绝对会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据。

两天后,2月18日周三。

今天是除夕,陆安已离开嘉宁市回乡下老家。

从嘉宁市到乡下老家,不堵车就三个半小时左右的车程,他这次回乡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报恩。

陆安在刚读小学的年纪,未满8岁年,父母就猝然离世,而且他这一脉还是三代单传。

绝对是堪称地狱级的人生开局,陆安是在村里人的帮扶接济中成长,村子的规模也不大,大约330户,全村有1500人左右,陆安成了村里唯一的孤儿,所以全村都知道这个苦命娃儿。

小时候的陆安就是吃着百家饭长大,村民们合计凑钱支持他读书完成学业。

作为村里的苦命娃,偏偏是最争气的那个。

陆安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到初中三年,再到高中,年年成绩都是全校第一。

说起来,如果不是被艰苦条件制约,他很可能在11岁的时候就能进入大学少年班。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按部就班的把初丶高中学历走完,然后参加高考,最后考出了745分的总成绩,就语文扣了3分,英语扣了2分,其馀全满分。

妥妥的状元,清北抢着要。

但他拒绝了清北,选择了西工大,还在当时的网上轰动一时,因为在那个年代包括当下,700

分以上的成绩都是默认选清北的。

而清北各种互防彼此,结果万万没想到被西工大截胡,也是懵了。

陆安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县一把手都亲自来到村里慰问祝贺。

最后乡里乡亲一起凑出学费支持陆安上大学,其实就算乡亲们不凑这个钱,陆安考出745分的成绩已经不用担心会因学费的问题而上不了大学,无论是助学贷款还是别的政策扶持都能支持他上大学。

要是这样的学生因为学费上不了大学,传出去形成舆论,别的不说,县领导肯定很慌压力很大陆安知道乡亲们热情给他凑学费,心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点小私心在里面,希望藉此在陆安这里多留的一份人情,将来他起飞了,以后遇到难处有求于他时,有这个人情可以用。

而陆安也选择接受乡亲们凑的学费,因为不收的话反而会让大家多想,

不过到了大二,村里就没有再给他报销学费和生活费,并不是不愿意给,而是陆安有了助学金丶奖学金之类的完全够支持他完成后续几年的学业,人情也欠下了就没那个必要了。

小时候若非有村里的乡亲们帮扶,陆安肯定是会早年夫折,村里乡亲们的大恩他一直没忘记。

去年春节没有回乡,因为那时候元界智控还没有站稳跟脚。

今年不一样了,已经初步站稳了跟脚。

所以今年的春节,陆安决定回乡,厚报当年扶他上青云之志的村民们。

都说穷不走亲,富不还乡,别人或许有他的理由,但陆安选择富贵还乡也有他自己的理由,乡里乡亲在他小时候那麽帮扶相助,今朝发达了,若是富不还乡定会背上白眼狼的坏名声。

就算为了自己的声誉考虑,也得还乡。

下午两点左右。

一列车队行驶在乡下大马路,随后进入一条通往村里的岔道小水泥路。

陆安就在其中一辆豪华座驾迈巴赫上坐着,还有差不多一里路程就能到村里。

值得一提的是,孟秋颜没有跟他一起,她回京跟自己父母过年。

陆安忽然道:「停车。」

不一会儿,车辆停了下来,正好停在一个中老年人旁边,对方正提着年货回村。

陆安下了车笑着打招呼道:「王婶,办年货呢?」

对方先是一愣,盯着陆安仔细打量了一会儿,随后满脸惊讶:「哦唷?这不是安娃子?」

陆安点头笑道:「是我。王婶我梢带您一程吧,正好顺路。」

王婶瞅了眼这车队也是大为惊,她不认识什麽迈巴赫豪车,不过在她眼里就算普通小轿车也不便宜。

听到陆安这话,王婶连连摇头摆手拒绝:「不用了不用了,我走回去就行,我这一身马虎的很,弄脏你这车很麻烦,几步路的事情,不碍事。」

闻言,陆安哑然。

这位王婶虽然连小学都没上过,不过为人却很纯良,担心把他车弄脏了。

陆安笑着道:「没事儿,我小时候可是没少去您家蹭饭,至今都记得最喜欢吃你做的红烧肉,

我要是嫌弃您,那还是人嘛?上车吧,没事的。」

说完便瞅了眼司机,司机立马领会其意,上前帮忙搭手要接过王挑着的年货。

在陆安的坚持下,王婶还是坐上了迈巴赫,车队继续驶向村里。

车内,王问道:「安娃子你这是当大老板了?」

陆安点头微笑道:「算是吧。」

王婶又问道:「后面那些车都是你的?」

陆安再次点了点头笑着道:「是的。」

王婶立时震惊:「哦唷唷,不得了,不得了。」

陆安笑道:「后边的车里都是些给乡亲们准备的一份薄礼,也给您准备了一份。」

听到这话的王婶笑得合不拢嘴:「那敢情好。」

这一路上,陆安跟这位王婶聊着家长里短的,也很快就到了村里。

陆安这一列车队驶入村里的那一刻,立时就吸引了全村人的自光。

这样的阵仗在陆家村可少见,很多村民记得上一次还是五六年前陆安高考拿下省状元后,县领导来村里慰问祝贺。

很快,陆安回来的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似的,迅速全传遍了全村。

村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陆安先是顺带到王婶家里坐坐,并送上了准备好的礼品,聊了聊家常。

没一会儿,王婶家就变得热闹非凡,因为很多街坊邻里都过来看热闹。

陆安并没有在王的家中逗留太久,然后接下来他便带着礼品挨家挨户的登门拜访。

好在村规模不大,全村现在拢共332户,每家每户都是逗留不到一分钟就去下一家。

即便如此,拜访完了最后一家差不多到晚上七点。

大家都知道陆安一脉三代单传,父母不再就他孤身一人,到了饭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热情的竞相邀请陆安去家里做客吃年夜饭。

陆安最后到了王婶家吃的饭,

这个除夕夜,全村各家各户都在讨论陆安。

什麽在外面赚到大钱啦,当大老板啦,还有的想给他做媒说亲的。

总之,陆安成了全场最靓的仔,绝对的主角。

到了第二天早上,陆安去了自家祖宅看了看,这会儿他到哪村里都被一大票人拥跟随着。

所谓的祖宅就是一间老瓦房子,陆安还以为这房子已经倒塌了,没想到安好无损,而且还被修了,显然是村里的乡亲们帮忙的修的,

陆安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当年县领导亲自下乡慰问祝贺,村里人都知道这娃将来肯定有出息。

帮忙修的几位乡亲即便有点自己的小私心也不伤大雅,因为论迹不论心,何况在陆安小的时候,村里人就没少帮扶,那个时候可没人会想到他以后长大了能这麽有出息。

全村已是热闹非凡,村长直接同意祠堂大开,宰牛宰猪宰羊,忙得热火朝天,全村的人一致同意在祠堂大摆宴席一起吃这大年初一的第一顿饭。

宴席使用的是一种叫「八仙桌」,每边坐两个人,总共可以坐8人。

全村有1500多号人,摆了近200桌。

到了午饭时间,全村人共聚一堂。

陆安坐的一桌都是村里辈分高的人,别的年轻后生上不了这一桌,但他除外。

此刻,只见陆安站了起来,他一手端起一杯酒,一手拿着个扩音喇叭,然后环视在场的众人朗声说道:

「我陆安再次诚挚地感谢各位乡亲们对我的帮扶,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诸君扶我青云志,待到功成名就日,还报诸君万两金,举杯同庆共欢畅。」

同在一桌的一位长辈跟旁边的村长交头接耳:「念过大学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哈,不过是啥意思?我没什麽文化,没听明白。」

村长陆德昌说道:「安娃子的意思是,他念着乡亲们对他的好,如今发达了,没有忘记乡亲们,要厚报乡亲们。」

大家听到这话,顿时高兴得合不拢嘴。

与此同时,陆安笑着朗声道:「多的就不说了,我敬大家一杯。」

说完,他举杯相邀,然后一饮而尽。

在场的成年男子也都举杯畅饮,然后大家纷纷动筷子,同庆共欢畅,边吃边聊着,好不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