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90章 公司缺谁都行,没我就是不行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90章 公司缺谁都行,没我就是不行

簡繁轉換
作者:昭灵驷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9:51 来源:源1

第92章公司缺谁都行,没我就是不行

元界智控总部。

孟秋颜进入陆安的办公室,来到休息区沙发坐下,旋即说道:「人事部的张鹤之跟我汇报,最近有不少公司试图来挖我们的墙角。」

先有仿生义肢产品,而今更是搞出一个震惊世界的R1机器人出来。

很多公司不管是不是同行,这会儿都想从元界智控这里挖走技术型人才,但外界并不知道陆安才是技术的核心源头。

闻言,陆安很是淡定。

公司的那些人才就算被挖走了,也就那样。

元界智控缺了谁都能转,但唯独缺了陆安就转不动,因为他才是拿出那些黑科技的人。

片刻后,陆安如是说道:「正常应对就是了,是人才的该挽留尽量挽留,留不住非要走的也不必勉强,签没签竞业协议丶保密协议之类的,只要程序合规就行。」

陆安还是很有自信外边很难从他麾下挖走人,因为外界人士或许不明白,但在公司里的那些技术人才门儿清,自个儿更多的是给老大打下手的,并没有外界想的那麽厉害。

外界之所以认为你厉害,是因为你是在元界智控,你参与了项目,在项目上挂了名。

实际上,关键技术都是陆安攻克的。

对于这些技术人才,陆安是真不需要他们有太大的创造力,自己脑子里装着的技术至少够用五百年以上。

陆安真正需要的,是他们能协助自己。

毕竟再牛,他一个人精力有限。

不过,不需要他们进行创造,但依然有很高的门槛,不然跟他们说个技术原理都不明白还怎麽协助?

外界那些想挖人的机构,显然是需要你的创造力。

而很多被挖的人知道自己的情况,所以都拒绝了。

因为真的离开了元界智控,那可就应验了一句阿拉伯谚语:不要随意展示你的真本事,否则大家就会知道你并没有什麽本事。

那些被外界挖角的人,基本上没有人会心动。

何况元界智控的待遇本来非常高,能给得出同样待遇的本来就没几个。

陆安是一点都不担心别的公司来挖他的墙角,天下英才如过江之鲫,少了哪一个都能有人补上。

他就只需做到一点,那就是确保自己搞出来的技术不被出走公司的人给盗走。

这一点陆安早就考虑到了,每一个技术人员对一个项目只能了解其中一小块拼图,而有些极为关键的核心技术甚至只有陆安自己知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一种由垄断技术赋予的强大话语权。

当很多具备高技术壁垒的产品,尤其是很多还具备战略价值的科技,只要离开了陆安就玩不转的时候,那就谁也不能也不敢轻易把他怎麽样。

哪怕陆安持有公司的股权只有5%,照样没人敢把他踢出局。

因为当陆安在个人层面掌握了技术并且在事实上垄断了技术的源头,他就在事实上就拥有了比股权更为强力的控制权和话语权。

道理很简单,没了我,你就是玩不转,这公司没了我就得凉,你的不可替代性使得你在公司里的地位无人可撼动。

陆安选择把公司的核心技术与自己深度捆绑,就是为了将来公司做大的时候,防止碰上某些天珑人势力来一句「爷爷我要这个」的事情发生。

只要陆安在公司里具备这种不可替代性,你就是喊「太爷爷我要这个」也不好使。

因为元界智控做大到一定程度后,牌桌上坐着的必然不止一拨人,你有爷爷,人家也有爷爷,你强摘桃子要是把桌子给掀翻了,就等于把桌上的人全给得罪,必然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只要陆安是具备不可替代性,那麽不管别的势力如何博弈,也不管牌桌上的人换了多少茬,他永远都会稳稳的在牌桌上,因为他跟牌桌完全捆绑在一起,他下桌就意味着桌子也不复存在。

……

接下来的日子,元界智控时不时就对外发布一些与R1机器人有关的视频。

外界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尤其是广大网友们热议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R1机器人以震撼世人的姿态横空出世后,原本被爆吹的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机器人,在国内网际网路逐渐有成为路边一条的趋势。

还是那句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差距总是比出来的,其实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放在这个年代是很能打的,因为其它机器人公司的技术实力还远不如波士顿动力。

但奈何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横空出世,与之一对比,波士顿动力公司的Atlas机器人也完全不够看了。

时下,网友们最关心的是R1机器人会应用在什麽场景领域?

还有价格是多少?

是否具备量产能力?

这不只是广大吃瓜网友们很关心的事情,包括很多业内同行丶投资圈也都非常关心,甚至在国际上欧镁诸国更关心元界智控的R1机器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可能性。

不过元界智控现在只是在秀技术实力,至于这些问题,并没有正面回应。

甚至具体的性能参数也没有爆料,让外界自己推测自己去猜。

目前,R1机器人确实还没有量产能力,因为子公司元界制造旗下的超级工厂还没有完工,预计要到10月份左右才能竣工实现投产。

而且眼下电池这一块还没有解决。

但电池也快了,固态晶格电池技术的开发进度已经到了尾声。

……

月底。

元界智控研发大楼3号实验室内。

实验室里的空气弥漫着臭氧和超纯氩气的冰冷气息,还有一丝微不可察的丶属于高能真空设备的金属焦糊味。

巨大的透明隔离罩内,编号为「晶格1号」的电池原型静静地放置在紧密夹具上。

它的外壳是磨砂黑的复合陶瓷,反射着无影灯的白光。

陆安身穿特质实验服站在控制台边缘,他的目光穿透隔离罩的强化玻璃,盯着那块小小的黑色方块上。

「老大,所有系统就绪,拓扑电解质层最后一次应力模拟通过,界面阻抗稳定在预设阈值以下。」团队成员马毅飞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

旁边的一块显示屏幕上,代表着拓普离子晶格(TIC)隔膜的三维模型正闪烁着稳定的蓝色光。

「液态金属负极注入完成,浸润度98.7%,符合预期。」另一名工程师汇报。

集流体微孔中那镓-铟-锡合金正呈现出一种奇异的丶近乎完美的镜面光泽,在夹具电机的轻微压力下,极其缓慢地流动着。

「正极复合体活性物质分布均匀,拓扑骨架包覆完整度99.2%。」

又一项确认报告传来。

马毅飞等人都很紧张,不过陆安异常淡定,他从容不迫的有序指挥着实验进程。

那氟代聚阴离子与硫的复合物,被纳米级的拓扑离子导体精确地包裹丶引导。陆安沉声说道:「启动[点火]程序,目标5C倍率,10%的SOC充入。」

充电倍率以「C」表示,1C代表1小时内充满电量。

5C即5倍于1C,也就是只需要12分钟就能完成从0%到100%的充电,传统的固态电池根本做不到5C充电倍率。

这时,马毅飞传来声音:「指令确认。启动。」

隔离罩内,肉眼无法察觉的变化已经开始发生。

高精度电源无声地施加着电流,控制室的主屏幕上,代表电压的曲线开始爬升。

旁边的阻抗检测图,那条代表界面阻抗的红色曲线,在最初的轻微颤抖后,便稳定在了一条极低的水平线上,甚至还有微微下降的趋势。

「拓扑通道激活,离子通量远超模型预测。」马毅飞的声音陡然拔高,兴奋得充满了难以置信。

陆安没有吱声,他的目光聚焦在另一个屏幕上。

高解析度电子显微镜的实时影像,那是正极材料与TIC隔膜接触的微观界面。

当电流加大,多电子反应开始,正极材料不可避免地发生膨胀。

就在这膨胀的应力即将撕裂界面的瞬间,屏幕上的影像让马毅飞等人都不由得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随后,那致密的离子晶格,仿佛活了过来。

构成晶格的超离子导体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其内部那些预设的「莫比乌斯环」和「手性螺旋通道」结构开始了精妙绝伦的拓扑形变。

晶格就好像是柔韧的肌肉,又像最精密的摺纸艺术,在微观尺度上发生着可逆的扭曲丶拉升丶孔洞的轻微开合。

膨胀的正极离子被这些拓扑形变温柔地包裹丶容纳,应力被均匀地分散丶吸收。

界面处,没有裂纹,没有剥离,只有一种动态的丶完美契合着。

在图像的边缘,一滴被标记的液态金属在负极流体的微通道内微微荡漾,表面光滑如初,没有任何枝晶萌芽的狰狞痕迹。

「能量密度实时推算已达到理论值的95%,还在上升。」数据工程师的声音带着狂喜的破音。

过了一段时间,马毅飞兴奋的几乎是喊出来:「5C充入10%SOC完成!电压平台稳定,温升仅1.8摄氏度!成了!我们成了!一遍就成了!不可思议!一遍就成了!」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