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游戏竞技 >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 第92章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获批

重生2013:超级科技帝国 第92章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获批

簡繁轉換
作者:昭灵驷玉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8-31 15:49:51 来源:源1

第94章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获批

末了,李风庭询问:「陆安同志,这个固态晶格电池有什麽缺点?不可能任何缺点都没有的吧?」

「那是当然了,再好的产品也有不足的一面。」陆安微笑道:「固态晶格电池的不足之处,首先一个就是成本高,其次制作难度高,产能较低。」

「具体主要体现在MTGED工艺的复杂度,耗时丶耗能,需要昂贵的设备和环境控制。」

陆安停顿片刻,补充道:「成本高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材料上,镓丶铟等诸多特定稀土元素丶精密制造的拓扑材料等。」

闻言,李风庭沉声说道:「稀土这些还好,我国是稀土供应大国,稀土方面的技术也是世界最强,这些核心材料无需进口,能够避免被人卡脖子的潜在风险。」

陆安点了点头,然后说:「再一个就是固态晶格电池回收难度大,其复杂的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基本没有回收再利用价值,其成本甚至比造一个新的出来还要高,只能直接报废处理。」

「基本上,固态晶格电池的缺点就是这些。」

说到这里,陆安想了想预估着补充道:「盘算下来,一个武装机器人配置115公斤重的固态晶格,其成本大概率在47万元人民币左右。」

随着他一说完,李风庭笑道:「总的来讲是瑕不掩瑜,瑕不掩瑜。」

作为军人的李风庭,对于成本造价高昂与否并没有那麽敏感,因为军人是不考虑这种因素,至少成本造价这种问题的优先级要排得很靠后。

军方最关心的是能不能搞出来,是有无的问题。

真到了战时紧急情况,需要军用的时候是不计成本的批量制造生产。

随着电池这一块的技术问题解决,电池的成本出来之后,配置一个武装机器人的综合成本也清晰了。

不计算电池成本,武装机器人的整机造价成本大约在67万元左右,固态晶格电池的成本是47万元,全线运动平台33万元。

算下来的总成本预算在147万元左右,按照军品给5%的利润,最终采购价就是154.35万元左右。

这个价格不能算便宜,因为军方要是采购肯定是大规模列装,三万个肯定是要的,甚至可能列装5万个。

以采购5万个武装机器人来计算,需要的军费预算规模在771.75亿元,这个费用以国内目前的军费开支规模是肯定能够承担得起。

后装保障以及长期维护的费用1000亿左右也差不多了,总的预算下来大约1771亿。

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军方也能承担得起,毕竟1771亿不会在一年内用完,肯定是分好几年完成采购目标,平均下来每年实际的支出就小了。

今年国内的军费开支已经增长到了8868亿,按照两位数的增长率,到了明年的军费规模预计可能接近万亿。

若是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5万个武装机器人的列装,平均下来一年的采购预算最多257亿,每年的维护成本加后装保障大约在100亿左右,也就是357个亿。

这个数字,对于军方而言就没太大的预算压力了。

即便按今年8868亿的军费开支来算,占比也不过是4.02%,来年的总军费开支更大,但武装机器人的采购费用不会增加,甚至还可能减少,那麽占当期年度总军费的比重就会进一步下降。

比如到明年2016年的总军费开支增加到了9500亿,那麽占比就能降低至3.75%左右。

末了,李风庭问道:「什麽时候能够量产?」

陆安回答:「最快今年11月份,最迟在明年1月份。」

按照既定的计划,固态晶格电池是武装机器人最后一个技术环节,在接下来的五个月完成固态晶格电池的后续测试并定型第一代固态晶格电池产品,也就是正好到10月份,而超级工厂也是预计在10月份建成投产。

然后再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产前调整,早一点11月份就能进行生产,最晚到明年1月上旬全面投产。

李风庭点点头,随后取出一份顺带过来的文件递给陆安,说道:「这是军方的决定,先采购1500个,验收测试半年,通过最终验收后,就是更大规模的批量采购,预计总采购数量在6.5万个武装机器人,五年内完成全部采购计划。」

按照154.35万元的采购价,6.65万个武装机器人的军购规模,那就是1003亿左右。

千亿大单的利润大约在50亿元,远不及仿生义肢赚钱。

因为军品的利润率只有5%,这也是军工这条赛道几乎没有民企参与,除了要有真正的硬核本事之外,利润率低也是重要原因。

国家队的军工企业有国家兜底,倒不了。

而且即便是国家队,现在也要走军民两用的路线,典型如造船业,船厂除了接军舰订单,更要接民船订单,依靠庞大的民用市场利润反哺军工。

元界智控作为非国家队企业,没有国家兜底,那更是需要通过民用市场实现自我造血循环。

李风庭旋即说道:「上级研究决定,批准了元界智控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向民用市场落地商用,但要进行相应的技术降级,民用机器人的技术至少落后现役军用两个代差,并且在技术上要做到严格保护。」

陆安自信地回道:「在技术防盗这方面,我们有信心。」

军品只给5%的利润,又不让开拓民用市场,这显然不合理也不可持续,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就没有资金投入下一代产品的技术研发。

要麽军品端给的利润率大幅增加,但弊端太大,参考阿镁立卡的军工腹合体就知道这条路子不能走,而且国家每年军费开支就那麽多,本来100亿可以采购5艘军舰,大幅增加利润就只能采购2艘,不是拖慢装备更新升级的速度就是大幅增加军费预算开支。

所以选择走军民两用这条路,其实这就是把里面的成本转移到了庞大的民用市场端来消化。

显然,好处远大于弊端。

首先企业有利润支撑可持续发展了,然后就是能促进经济发展丶促进就业,也给大众提供丰富的优质商品,享受科技进步的红利。

军品采购价格也变低了,避免走上阿镁那种军工腹合体的老路,避免出现一袋螺丝好几万美元,能为国家节省军费开支,还不会拖慢装备更新升级速度。

半小时后,李风庭也就此告辞离去。

陆安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一个电话把何亮叫来。

现在何亮既是母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同时兼任执掌子公司元界制造,超级工厂是在元界制造旗下,不管是仿生义肢机械臂还是武装机器人,生产端都是在超级工厂完成。

「老大,啥事?」何亮进来便道。

陆安把一份文件递给他,赫然便是李风庭交给他的那份文件。

「军方下单了?」何亮面露惊讶,看了一会儿后旋即说道:「6.5万个的产量,分五年交付,就我们超级工厂的产能规模,这点量我们两个月就能生产完工,生产端的员工们干两个月就没事做了,产能冗馀这麽大,咱们的规划是不是太超前了一些?」

元界制造光是生产制造的工人就招募了1.8万,子公司的员工总数达到了2万之巨。

「只给军品供货,那必定产能冗馀大。」

陆安话锋一转:「但谁说超级工厂就只是生产军品了?民用端才是大头,人形机器人这个业务板块,除了给军方的武装机器人,公司另外的一大重点就是推出商用版本的家政服务型机器人,以及未来还有各种工业生产型机器人等等。」

何亮顿时恍然:「原来如此。」

搞家政服务型机器人丶工业生产型机器人是陆安在成立公司之前就有的清晰规划,尤其是工业生产型机器人更是为了长远布局,这是应对2028年后的「蒙特摩洛斯」小行星危机的重要工业科技。

陆安清楚的记得上一世在2028年发现这颗小行星并确认将在2036年撞击地球后,国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最坏局面,定下了要在八年之内修建数以万计足以抗衡10级恐怖地震的超大型避难所,能让14亿人都得以庇护的目标。

要实现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为疯狂的史诗级工程目标,光是靠人力的生产力根本不够,但工业生产型机器人一出来,再全面总动员14亿人,综合生产力指数级飙升。

在那短暂的八年岁月里,全世界各国都在东方大国身上真正见识到了什麽叫工业级克苏鲁。

比如钢铁在2028年之前是严重过剩,国家都在限制产能,但是2028年后要建造那麽多具备抗超级强震的避难所,对钢铁的需求直接爆炸性增长。

钢铁在一夜之间从产能过剩,变成严重紧缺,于是疯狂爆增产能。

最巅峰的时候,在2O33年的全年钢产量达到恐怖至极的270亿吨。

这是什麽概念?

从人类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的2015,在长达250馀年的时间里,全世界的钢铁总产量不过是200亿至225亿吨的样子,还不如一个国家一年的产量。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