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113章断种危机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第113章断种危机

簡繁轉換
作者:月亮邮递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7:43 来源:源1

第113章断种危机(第1/2页)

天光像是被那场暴雨洗褪了色,灰蒙蒙地透进仓库。

空气里混杂着湿土、烂草和一股隐约的、让人心头发沉的霉味。苏瑶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门轴涩得厉害,显然是被雨水泡胀了。

院子里一片狼藉。泥水横流,原本晾晒的草药被打烂在泥地里,靠近仓库的土墙被冲开了几道深沟,泥浆糊满了墙根。

老周跟在她身后,沉默地掏出烟袋,却发现烟丝早已湿透结块,他烦躁地啐了一口,把烟杆别回腰后。

两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屋檐下那几袋抢出来的种子上。麻袋湿漉漉地耷拉着,颜色深暗,袋口处,原本金黄饱满的玉米粒,此刻像是生了烂疮,大片大片地呈现出不祥的灰绿色,黏腻地坨在一起。

苏瑶走过去,没说话,直接伸手插进一个破口的麻袋。

抓出来的不是干燥硬实的籽粒,而是一把湿冷、软烂,几乎能捏出水的糊状物。那股之前在仓库里隐约闻到的霉味,此刻浓烈地直冲鼻腔,带着一种**的甜腥气。

她的心直往下坠。

老周也蹲下身,抓起一把在手里搓了半天,脸色越来越沉,最后只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全完了。”

这三个字像石头一样砸在周围默默围过来的村民心上。张婶眼圈瞬间就红了,看着那些种子,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二柱子急得一脚踢在旁边的柱子上,震得屋檐掉下一串泥水。

“晒!”苏瑶猛地站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压住了四周浮动的绝望,

“把所有湿袋子都打开!能摊多薄摊多薄!席子不够就用门板,用拆下来的破筐底!趁着现在没再下雨,能救回一粒是一粒!”

人群动了起来,带着一种悲壮的急切。

湿透的麻袋被拖到院子里任何一块稍微干爽的地面,黏腻发霉的种子被倒在一切能用的平面上。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喘息声,和种子倒在席子上沉闷的噗噗声。

苏瑶没闲着,她穿梭在摊开的种子之间,不时抓起一把仔细查看。

大部分已经没救了,胚芽部分明显变黑腐烂。只有少数摊在通风最好、日头最先能照到的地方的,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这“一线生机”,对于明年需要播种的大片土地来说,杯水车薪。

老周跟在她身后,嗓音沙哑:“苏瑶,别看了,心里得有数了。这点儿就算晒出来,也不够塞牙缝的。明年……咱村的玉米,算是绝收了。”

苏瑶停下手,直起腰,望向远处在晨雾中显得模糊的玉米地。那些曾经挺拔的秸秆,经过暴雨摧残,也有些歪斜。她沉默了片刻,才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玉米种不了,就种别的。”

她转身,目光扫过一张张惶惑不安的脸:“老周叔,你带人,把仓库里外彻底清理一遍,所有受潮发霉的东西,该扔的扔,该晒的晒。墙根多撒生石灰,绝不能让霉气传染了其他东西。”

“二柱子,你去统计一下,村里各家各户,除了玉米,还存了多少其他作物的种子,南瓜、豆角、红薯,什么都算上。”

“苏婉,你跟我来大队部。”

她分配完任务,抬脚就往大队部走,脚步踩在泥泞里,坚定有力。苏婉赶紧小跑着跟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3章断种危机(第2/2页)

大队部里还残留着昨日人来人往的气息。苏瑶走到那张破旧的办公桌前,直接拉开了抽屉。里面是村里仅有的那点流动资金,几张零散的毛票,和那本记录着汗水与希望的笔记本。

她翻看着笔记本。前面,是太空玉米从播种到收获的详细数据,亩产九百斤,糖分含量,部队的订单……一行行,一页页,都是实打实的成绩。后面,是那场暴雨带来的空白和问号。

钱,不够。剩下的这点,连买应急的农药都不宽裕,更别提购买足够全村播种的玉米种子。

路,好像一下子走到了头。

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落在窗外。雨后的天空开始放晴,阳光挣扎着穿透云层,照亮了村东头那片在规划中、尚未真正利用起来的水稻田。

一个念头,如同被这缕阳光照亮的种子,猛地破土而出。

玉米的路被暴雨冲垮了,为什么不能蹚出一条新路?

她深吸一口气,拉过一张信纸,拿起那支铅笔。笔尖在纸上悬停片刻,然后落下。

“张教授敬启:”

她写得很慢,每一个字都斟酌着分量。她没有隐瞒,如实描述了暴雨造成的损失,种子霉变可能导致的玉米绝收。

但她的笔没有停留在诉苦和请求施舍上。

她笔锋一转,开始详细阐述在向阳村试种太空水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如何利用现有水田资源,如何调整种植结构以应对危机,如何借助前期在玉米和板蓝根上积累的经验,特别是灵泉水在土壤改良和作物抗逆性上的显著效果。

她甚至根据水田面积和土壤状况,粗略估算了潜在产量和对村民生计的弥补。

她在写的,不是一封求救信,而是一份有理有据的项目建议书。

信写完了,她封好口。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接下来的两天,她和苏婉几乎住在了大队部。

她把所有能找到的实验记录、数据表格全部翻了出来。从最早试种番茄的株高记录,到玉米各生长期的株高、叶龄、病虫害追踪,再到板蓝根烘干温度与药效检测报告的对应关系……她分门别类,重新整理,用清晰工整的字迹誊抄在大的纸张上。

在所有使用灵泉水并取得明确效果的数据旁,她用红笔做了醒目的标记和简要说明。

她还专门画了一张村东头水田的示意图,标注了面积、水源、土质情况,以及初步的改良方案。

“苏瑶,你这……能成吗?”苏婉看着她熬红的眼睛,忍不住问。

“不成,也得成。”

苏瑶头也没抬,手下不停,

“坐等着,明年大家就得饿肚子。闯一闯,说不定就能闯出条活路。”

她把厚厚一沓整理好的资料和那封信仔细包在一起,用绳子捆好。做完这一切,外面已是星斗满天。

她走到院子里,夜风带着凉意。

屋檐下,那些勉强晒干的种子已经被收拢起来,数量少得可怜,堆在角落,像一块无法忽视的伤疤。

仓库那边,老周带着人点燃了艾草,辛辣的烟气弥漫开来,驱赶着湿气和残留的霉味。

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