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 第37章 诗涵唱《青霉素之歌》

七零后吃瓜美人:科研暴富养崽记 第37章 诗涵唱《青霉素之歌》

簡繁轉換
作者:月亮邮递局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0-16 04:48:49 来源:源1

第37章诗涵唱《青霉素之歌》(第1/2页)

苏瑶坐在台下,手心也捏着汗。见女儿放松下来跟着旋律晃身子,才偷偷跟陆战野说:“这孩子在家唱得没这么好,上台倒不怯场。”

陆战野笑着点头,眼睛没离开舞台:“随你,遇事不慌。”

陆星辰和陆宇轩早忘了“应援”,跟着节奏拍手,陆宇轩还小声跟唱,跑调了自己都没发现,引得旁边战士笑。

一曲唱完,诗涵鞠躬要下台,台下突然有人喊:“小姑娘,再唱一遍!没听够!”

是后排的老战士,手里攥着搪瓷缸敲得当当响。其他战士也跟着起哄:“再来一遍!”

诗涵站在舞台中间,有点懵,下意识看苏瑶。苏瑶笑着点头比了“继续”的手势,她才转过身:“那我再唱一遍,大家跟我一起拍手好不好?”

“好!”战士们齐声应。

第二遍旋律响起,台下战士真的跟着拍手,还有人小声跟唱。老周的手风琴加了花样,间奏时拉了段《解放军进行曲》,引得全场欢呼。诗涵越唱越投入,最后一句“平平安安归故乡”唱完,掌声比刚才还响,有几个战士站起来举着军帽挥舞。

演出结束,诗涵刚下台就被战士围住。有人递水果糖,有人摸她的头,还有个战士拿出弹壳做的小摆件:“小姑娘,这个送你,谢谢你的歌,唱到我们心里了。”

诗涵接过摆件抱在怀里,笑得眼睛眯成缝。苏瑶刚要上前,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挤过来,头发梳得整齐,戴黑框眼镜,手里攥着笔记本,上面记满歌词还画了圈。

“同志你好!”男人递手过来,语气特别激动,“我是县唱片厂的李建国,管音乐编辑的。你家孩子这首《青霉素之歌》太好听,又有意义又好记,我们想录成唱片,让更多人听,你看行不?”

苏瑶愣了下,她知道县城就这一个唱片厂,平时只录样板戏和红歌,没想到会看中女儿的歌。她看诗涵,小姑娘正把玩弹壳摆件,听见“录唱片”立刻抬头:“娘,录了是不是就能在收音机里听到我的歌了?”

“对呀。”李建国赶紧接话,“录好不仅能在收音机播,还能做成唱片卖,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你唱的歌。”

苏瑶有点犹豫,怕唱片厂改歌词——之前听人说为了销量,有些唱片会夸大宣传。但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还是点头:“可以录,不过歌词不能乱改,得符合实际。”

“放心!”李建国拍胸脯,“肯定尊重原创,就是录的时候可能调下旋律,让它更顺口。明天我派车来接你们,去唱片厂细谈。”

第二天一早,绿色吉普车停在药厂门口,李建国亲自来接。诗涵穿上最好的衣服——粉色的确良小褂子,是苏瑶用军属津贴买的——一路上问个不停:“录音室什么样?麦克风比礼堂的大吗?”兴奋得坐不住。

唱片厂在县城东头,是栋两层红砖楼。录音室在二楼,摆着几个比人高的大喇叭,墙上贴满隔音棉,中间放个黑色麦克风,下面连个银色机器,录音师说这是“开盘式录音机”,全县就两台。

诗涵好奇地围着麦克风转两圈,伸手摸了摸:“叔叔,对着它唱歌,声音就会被装起来吗?”

录音师被逗笑:“对,像把声音装进小盒子,想听的时候再放。”

试唱时诗涵有点紧张,第一遍唱错两个字。李建国没催,倒了杯糖水:“慢慢来,不急,多试几遍。”

喝了糖水诗涵放松下来,第二遍就唱得完美。录音师倒带放出来,诗涵的声音清亮,配着手风琴伴奏,比现场还好听。李建国笑得眼睛都没了:“太好了!这效果肯定能卖爆!”

没一会儿,李建国拿着歌词找苏瑶,脸上有点为难:“苏同志,跟你商量个事。这句‘治炎症,救伤员’,能不能改成‘喝了能治百病’?你别误会,不是要骗人,就是老百姓喜欢听‘万能’的话,销量能上去,你们收益也能多不少。”

苏瑶接过歌词皱起眉:“李编辑,这不行。青霉素是抗生素,只能治细菌感染,感冒发烧是病毒引起的,根本不管用。改成‘能治百病’,有人真信了,感冒不吃感冒药光吃青霉素,不仅治不好,还可能产生抗药性,以后真需要就不管用了。”

“我知道我知道。”李建国赶紧解释,“就是宣传噱头,没人会真信。你看市面上的药,不都这么宣传?‘包治百病’‘一吃就好’,大家都习惯了。”

“习惯不代表对。”苏瑶态度坚决,“我们做药厂是为了治病,写诗涵的歌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青霉素。为了销量夸大药效,跟骗人有啥区别?这歌不录了也不能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7章诗涵唱《青霉素之歌》(第2/2页)

诗涵正好从录音室出来,听见这话跑过来拉李建国的衣角:“叔叔,我不想改歌词。娘说,骗人的话不能说,骗人的歌也不能唱。”

李建国看着苏瑶坚定的眼神,又看诗涵认真的样子,叹口气:“行,歌词不改。但咱们加段口白吧?唱完歌你或者诗涵说几句话,提醒大家正确用青霉素,这样既不夸大,也能体现你们的用心,你看行不?”

苏瑶想了想觉得可行:“我来说。就说‘乡亲们,青霉素是好药,能治炎症救伤员,但不是万能的,治不了感冒发烧。生病了先看医生,遵医嘱用药,平时多锻炼勤洗手,才能少生病不生病’。”

“好!就这么定!”李建国赶紧让录音师准备。

苏瑶走到麦克风前,深吸一口气慢慢说。她的声音温和,却让人信服。录音师把口白和歌曲合成,放出来前面是诗涵清亮的歌,后面是苏瑶温柔的提醒,又好听又贴心。

唱片印出来,李建国送了十张样片给苏瑶。封面是诗涵在录音室唱歌的照片,站在麦克风前笑得开心,下面写着“《青霉素之歌》——县唱片厂出品”,还加行小字“科学用药,健康生活”。

苏瑶把样片分给乡亲,李寡妇拿到当天就去公社广播室,让广播员放了一遍。没想到下午就有人去供销社问“有没有《青霉素之歌》的唱片”。

正式上市那天,唱片厂门口排起长队,有买给孩子的,有买给部队战友的,还有卫生院医生买来放给病人听,教他们正确用药。短短三天卖了3000张,不到一周5000张卖完,李建国又紧急加印2000张。

苏瑶去县城办事,路过供销社听见两个大妈议论:“你买那唱片了吗?就是小姑娘唱的《青霉素之歌》,太好听了!我家孙子现在天天唱,还知道感冒不能吃青霉素,比我都懂。”

“买了买了!”另一个大妈说,“之前我家老头子感冒,非要吃青霉素说‘能治百病’,我跟他吵半天没用。后来听了唱片里苏同志的话才信,现在感冒乖乖喝姜汤。”

苏瑶听了心里满是欣慰,自己的坚持没白费,这歌不仅是歌,还成了“科普工具”,帮大家了解正确的用药知识。

一个月后唱片收益下来,有两百八十多块,比苏瑶预想的多。李建国送钱来的时候说:“苏同志,早知道听你的,不加那些虚的销量也这么好。以后有好歌咱们还合作!”

苏瑶拿着钱琢磨怎么用。诗涵放学回来看见钱,突然说:“娘,咱们用这钱给村小学买书本吧。上次我去学校,看见有的同学没有《新华字典》,只能借别人的,上课还得等着,特别不方便。”

苏瑶愣了下,没想到女儿会这么说。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几天学,一直遗憾。现在有能力帮孩子们圆读书梦,是件有意义的事。

周末苏瑶带四个孩子去县城新华书店。书店柜台摆满书,诗涵和星辰看得眼睛直。苏瑶买了100本《新华字典》、50本《小学生作文选》,还有100本练习本和50支铅笔,装了满满两大箱,用吉普车拉回村。

村小学的校长听说后,特意在操场搭台子,让孩子们排队领书本。诗涵亲手把字典递给穿补丁衣服的小女孩,小女孩接过抱在怀里:“谢谢姐姐,我终于有自己的字典了。”

诗涵笑着说:“不用谢,以后咱们一起学认字,我教你唱《青霉素之歌》,你教我写生字好不好?”

小女孩点头,眼里闪着光。

回去的路上,诗涵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嘴里唱着《青霉素之歌》,阳光照在她身上像披了层金纱。苏瑶看着女儿的背影,又看身边的陆战野和另外三个孩子,心里满是幸福。

陆战野握着她的手轻声说:“这钱花得值。”

“嗯。”苏瑶点头,“比赚再多钱都值。以后不管做药还是别的,都得守住初心,不夸大不骗人,实实在在帮人。”

傍晚一家人坐在院子里,收音机正播《青霉素之歌》。诗涵教青苗和穗穗拍手,两个小家伙不会说话,却跟着节奏挥小手,偶尔“咿咿呀呀”像在跟唱。星辰拿着弹壳摆件,宇轩在记账本上写“唱片收益:280元,买书本:280元”,还在旁边画了个笑脸。

苏瑶靠在陆战野肩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踏实。她知道,这首《青霉素之歌》不仅是女儿的骄傲,更是她和家人坚守初心的见证。只要一直做正确的事,帮该帮的人,日子就会像这首歌一样,清亮温暖,满是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