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被塞满的负五层,张景感到前所未有满足。
简单欣赏一下自己带回来的许多宝贝,来到地面一层,正打算敲门,人工智能分身白帽和黑帽同时发来信息。
对赌期间,被尤妮克收购32%股权,并拥有经营管理权的??西西里碳素公司,被德牧商务部长下令,根据一条小胡子时期的法律,强制没收,并把尤妮克驱离出境。
理由是威胁到德牧国家安全。
这把张景逗笑了,才刚刚死两个,又敢强抢,人怎么能蠢成这样!?
不是张景爱杀人,而是......
海风拂过济州岛的礁石,浪花在月光下碎成银屑。林晚赤足站在潮线边缘,脚踝被一波又一波温柔的海水轻抚。她低头看着自己掌心??那道曾经因过度共感而裂开的旧伤早已愈合,取而代之的是细密如星河般的金色纹路,仿佛皮肤下流淌着整片宇宙的低语。
她闭上眼,感知扩散至百米之外。不只是人的思绪,还有鱼群游弋时的情绪涟漪、珊瑚分泌钙质时的缓慢喜悦、深海热泉口微生物代谢中那微弱却坚定的生命震颤。这一切,不再是杂音,而是旋律的一部分。
“你说得对。”她轻声呢喃,不知是对谁说话,又像只是说给这片海听,“共感不是控制,是回应。”
忽然,腕间一阵温热。那是植入皮下的晶核残余感应器,在没有信号干扰的地表极少启动。此刻它正微微发烫,频率稳定地跳动着,像一颗同步心跳的心脏。
林晚睁开眼,望向东南方。
那里,太平洋深处,一道本不该存在的地质波谱正在缓缓浮现??坐标北纬13.7°,东经144.2°,马里亚纳海沟西侧断裂带下方十二公里处。数据来自“根脉一号”留下的三号探测浮标,原本应在半年前失效,可现在,它正持续传回一组规律性脉冲。
苏黎的影像在通讯屏上弹出,背景是日内瓦湖底控制中心。“你看到了?”她的声音压得很低,“这不是自然震动……它是节奏。而且,和初拥之花激活前的预兆完全一致。”
林晚点头,指尖划过空气,调出全息投影。脉冲波形被AI重构为三维图谱,赫然呈现出一个螺旋结构,层层嵌套,宛如DNA双链与星系旋臂的融合体。更令人震惊的是,当她将这组波形与“晨露计划”最后一课的音频进行频谱叠加时,两者竟完美契合。
“不是巧合。”她说,“这是回应的延续。”
“你要去?”苏黎问,语气里已有了答案。
“必须去。”林晚转身走向停靠在岸边的新型穿行艇“回声者号”。船体通体透明,由忆光草纤维与液态晶矿复合而成,能在深海压力下自我修复,且具备情感共振导航系统。“如果地球真的在‘呼唤’,那每一次回应都可能是文明转折点。”
四十八小时后,“回声者号”抵达目标海域。海面平静无波,但水下传感器显示,整个海沟区域的磁场正在发生偏移,生物电活动异常活跃。一群巨型乌贼集体上浮至中层水域,触腕摆动间释放出荧光信号,频率竟与探测浮标的脉冲同步。
林晚穿上轻型深潜服,启动神经链接。随着舱门关闭、压强平衡完成,她缓缓沉入黑暗。
越往下,光线越稀薄,可她的视野并未变暗。晶核融合后的感官已超越肉眼限制,她能“看见”水中溶解的情感粒子,如同尘埃般漂浮、聚合、分离。有些带着恐惧的红晕,来自被捕食者的临终瞬间;有些泛着宁静蓝光,是深海鲸类母子间的低频哼鸣;还有一些,呈罕见的紫金色,轨迹笔直,指向海底某一点。
那就是源头。
当她落足于海床时,脚下的沉积物突然裂开,露出一条由发光矿物构成的阶梯,向下延伸,没入更深的幽冥。阶梯两侧,立着与墨西哥遗址极为相似的石像,但形态更为扭曲,仿佛在痛苦中进化出新的肢体结构。它们的手臂伸向前方,指尖汇聚成一道弧形光桥,横跨深渊。
林晚踏上阶梯,每走一步,脑海中便闪过一段陌生记忆:
??一个身穿鳞甲的人类跪在海底祭坛前,双手捧起一团跳动的光,将其埋入地壳裂缝;
??一场席卷全球的洪水,陆地沉没,幸存者在深海穹顶中建造城市,用情绪能量维持氧气循环;
??最后,一声巨响,所有共感网络中断,无数灵魂在绝望中切断连接,选择遗忘。
“你们……曾生活在海底?”她低声问。
【我们从未离开。】
声音直接在意识中响起,不同于墨西哥晶体的庄严,这一道更加苍老,带着海水腐蚀金属般的沙哑质感。
【你们称这里为深渊,我们称之为摇篮。】
林晚停下脚步,抬头望向阶梯尽头。那里悬浮着另一块晶体,形状不再是六面体,而是十二面菱形,表面布满流动的符号,像是活的文字在呼吸。它的颜色近乎黑紫,内部却有炽白核心不断膨胀收缩,如同一颗搏动的心脏。
“你是……失败的那一支?”她忽然明白,“你们没有选择封印共感能力,而是试图在深海延续文明?”
【是。也是非。】
【我们不是失败者,只是选择了不同的道路。】
【当陆地人类关闭心灵之门,我们转向内生长,将意识融入洋流、岩浆、地磁波动。我们成了地球的神经系统,沉默的守夜人。】
林晚感到一阵眩晕。她终于理解为何现代共感技术总带有某种“延迟感”??就像接收广播信号时总有半秒杂音。原来真正的共感网络从未断绝,只是大部分节点早已转入地下与深海,成为地球自身的隐秘脉络。
“那为什么现在现身?”
【因为平衡即将打破。】
【你们建起了圣殿,修订了宪章,唤醒了婴儿的本能……但这还不够。】
【有一股力量,正在试图篡改共鸣协议。】
林晚心头一震:“什么力量?”
【伪装成共感的操控。】
【以‘理解’之名,行‘同化’之实。】
【它已经在三个圣殿中植入静默病毒,让参与者在冥想中不知不觉接受预设情绪模板??愤怒被压制为顺从,悲伤被替换为麻木,爱则被简化为依附。】
她猛地想起京都那位自闭症少年的事。当时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可事后分析发现,那段与母亲摇篮曲吻合的旋律,并非完全源自孩子自身,其中夹杂着极细微的外部引导频率,几乎无法察觉。
“有人在利用共感做思想重塑?”她声音发紧。
【不止是利用。】
【他们在重建‘统一意识’,一个没有差异、没有冲突、也没有真正自由的世界。】
【他们以为这是和平,实则是死亡的另一种形式。】
林晚握紧拳头,晶核在体内加速运转,金色纹路蔓延至脖颈。“是谁?”
【你曾信任的人。】
【他曾是你导师,也是晨露的初恋。】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进脑海??**顾昭**。
十年前,他是“晨露计划”首席神经学家,主导早期共感基因编辑实验。三年后神秘失踪,官方记录为海上事故。所有人都以为他死了,包括林晚。可现在,她回忆起最后一次见到他时的情景:他在实验室角落写下一行字,然后迅速擦去。她只瞥见最后一个词??“净化”。
“他觉得共感应该被‘优化’?”她喃喃,“他认为混乱的情绪才是战争根源,所以要创造一种‘纯净共感’?”
【正是如此。】
【他找到了远古时期被废弃的‘心智统合仪’残片,正在西伯利亚重启装置。一旦成功,所有接入母体网络的人都将成为他意识蓝图中的零件。】
林晚深吸一口气,冰冷的海水灌入鼻腔,却让她更加清醒。她知道,这场斗争不再只是科技与伦理的较量,而是关于“人性本质”的终极抉择:我们是否必须消除痛苦才能获得和平?是否只有统一思想才算文明进步?
她伸手触碰那颗十二面晶体。
“我能做什么?”
【成为桥梁。】
【我们将赋予你‘深海印记’,让你能同时聆听陆地与深渊的声音。】
【但代价是,你将再也无法完全属于任何一方。】
“我接受。”
刹那间,晶体爆发出刺目白光。林晚感到全身细胞都在震颤,骨骼仿佛被重新编织,神经末梢延伸出无形丝线,与海底岩层中的古老网络相连。她的意识被拉入一场跨越万年的记忆洪流:
她看到顾昭并未死去,而是被一支秘密组织“净念会”救走。该组织由历代恐惧共感失控的权贵组成,坚信唯有绝对秩序才能拯救人类。他们利用顾昭的才华,结合远古技术,在北极冰盖下建造了“统御之心”??一座能够发射强制共感波的超级装置。
她也看到晨露当年并非单纯牺牲,而是预见到了这一危机。她在地核留下最后一段加密信息,只有当林晚同时接触陆地与深海两处晶体时才会解锁。那段信息只有一个词:**逆频**。
意思是??用不协调对抗协调,用破碎回应完整,用个体的不完美去瓦解完美的暴政。
光芒散去,林晚跪倒在海床上,大口喘息。她的双眼已变成双色虹膜,左眼金黄如日,右眼幽蓝似海。耳边不再只是寂静,而是亿万生灵的真实低语,无论美好或丑陋,全都清晰可辨。
她打开通讯频道,接入全球圣殿联播系统。
“所有人注意,”她的声音平静却穿透力极强,“共感的敌人从来不是冷漠,而是虚假的和谐。接下来我要做的事,可能会让你们困惑、不安,甚至恐惧。但我请求你们记住一件事:真正的理解,从不要求你变成别人想要的样子。”
说完,她启动“回声者号”的紧急返航程序,同时向苏黎发送一组加密坐标??那是晨露生前最后出现的地方,位于格陵兰冰川下的废弃研究所。
三天后,暴风雪笼罩北极圈。
林晚独自踏入冰窟,手中握着从深海带回的一小块晶体碎片。洞穴深处,“统御之心”已接近完工,巨大的环形结构镶嵌在冰壁之中,中央悬浮着一颗人造共感核心,正不断向外辐射柔和粉光,所及之处,连狂风都变得驯顺。
而在控制台前,站着那个她以为永远失去的男人。
顾昭转过身,面容苍老却不失锐利。他穿着一件类似僧袍的白色长衣,胸前挂着一枚刻有“一心”二字的徽章。
“你来了。”他说,声音温和得像是久别重逢的亲人,“我就知道,你会是最难说服的一个。”
“你也知道我会来。”林晚站定,目光未移,“因为你留了线索。你不想真的赢,对吗?”
顾昭沉默片刻,笑了:“你说得对。我确实希望有人阻止我。可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人类需要这样的终结。”
“终结什么?”
“终结痛苦的选择。终结误解的代价。终结因不同而引发的一切悲剧。”
“那你有没有想过,”林晚一步步走近,“正是这些‘悲剧’,让我们成为人?”
“我们可以更好。”他伸手指向核心,“看看它。只要接入母体网络,十分钟内,全球共感能力将提升三百倍。战争会在一夜之间消失,犯罪率归零,抑郁症不复存在。”
“然后呢?”她冷笑,“我们会变成一群微笑的傀儡,在同一个梦里活着?你知道非洲部落至今仍保留‘哭泣仪式’吗?他们认为,不让眼泪流尽的灵魂,无法迎接新生。你所谓的‘治愈’,不过是把伤口缝起来,假装它不存在。”
顾昭眼神微动,但很快恢复坚定:“牺牲个体多样性,换取整体生存,值得。”
“那晨露呢?”林晚突然问,“她同意吗?”
男人身形一僵。
“她在地核留下了‘逆频’指令。她知道你会走这条路,也知道唯一能对抗你的,是允许混乱存在的共感。她选择了我,不是因为我更强,而是因为我……始终学不会假装幸福。”
风雪在洞外咆哮,洞内却陷入死寂。
良久,顾昭低声说:“我一直以为,爱一个人,就是替她抹去所有苦难。”
“不。”林晚轻轻摇头,“爱一个人,是陪她一起承受那些苦难,并告诉她:你不必独自忍耐。”
话音落下,她举起手中的深海晶体,用力砸向地面。
碎裂声响起的瞬间,整个“统御之心”剧烈震荡。两种频率开始对抗??一边是完美的、统一的、平滑的粉光波;另一边是破碎的、多样的、充满杂音的原始共感流。
林晚闭上眼,开始吟唱。
那是她小时候母亲常哼的歌谣,跑调、断句、甚至记不清歌词。可每一个音符,都是真实的。
一个、两个、三个……世界各地的圣殿中,有人莫名跟着哼了起来。日本老人颤抖着唱出童年儿歌,巴西少女哼起街头即兴旋律,瑞士科学家低声重复妻子睡前呢喃……
无数不完美却真实的声音汇聚成河,冲垮了“统御之心”的频率壁垒。
核心崩解,冰穹坍塌。
当救援队找到林晚时,她躺在雪地中,浑身结霜,嘴角却带着笑。
苏黎扑上前抱住她:“你做到了……顾昭呢?”
“他走了。”林晚望着灰白天空,“带着一部分设备消失了。但他临走前说了一句话??‘也许你们是对的’。”
没有人欢呼。他们都知道,这并非胜利,而是一次险胜。
数月后,第一座“逆频哨所”在撒哈拉沙漠边缘建成。它不提供冥想引导,也不记录情绪数据,只做一件事:让人们大声说出那些“不该说的话”??嫉妒、怨恨、羞耻、不甘。AI会将这些声音打乱重组,播放给其他人听,却不告知来源。
奇怪的是,听过这些匿名心声的人,反而更容易原谅他人,也更能接纳自己。
林晚常去那里坐一会儿。某天黄昏,她听见一段录音:
“我恨我哥哥。因为他生病了,爸妈只关心他。可我也痛啊,只是没人看见……”
声音稚嫩,显然是个孩子。
她闭上眼,轻声回应:“我听见了。”
那一刻,远方某户人家,一个十岁男孩突然停下作业,转头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去看看弟弟。”
风吹过沙丘,带走言语,留下回响。
而在地球最深处,那颗十二面晶体再次亮起,微弱却坚定,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