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 第269章 这感觉,如何? 6K,求月票

从文明晋升考核开始装天才 第269章 这感觉,如何? 6K,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临海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5 17:26:12 来源:源1

时间在断刃前哨基地的血火鏖战中,又过去了数个标准日。

林毅如同定海神针,始终顶在最前线。

即便只动用金之领域,但昆陌族的攻势依旧被他一次次被轻易地粉碎。

短短数日,驻守断刃前哨基地的...

夜风穿过问题森林的间隙,带着树脂与露水的气息,在阿砾掌心那只蝴蝶翅膀微微开合的节奏中,仿佛整个宇宙都在一呼一吸。林知微仍靠在他肩上,目光却投向远处那片不断闪烁的星空??每一颗“问之星”亮起时,都像是一次心跳的回响。

“你说,”她轻声问,“如果有一天,连提问本身也被标准化了呢?比如‘今日推荐问题’‘热门困惑排行榜’,甚至有人开始贩卖‘高阶思维模型’,教人怎么提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阿砾没有立刻回答。他只是将手掌缓缓收拢,又轻轻张开。蝴蝶仍在原地,像是已认定了这具躯体为栖所。它的翅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如同刻录了千万年文明演进的密语。

“那就再问一次。”他说,“更笨一点,更痛一点,问到他们无法包装、无法营销、无法收编为止。”

话音落下,地面忽然震了一下,不剧烈,却持续不断,像是某种低频脉冲正从地核深处传来。研究院主楼的灯光忽明忽暗,投影屏自动重启,显示出一段从未见过的波形图:它不像语言,也不像数学,而是一种介于哭声与笑声之间的振动频率,正以全球同步的方式扩散。

林知微猛地站起身:“这是……集体潜意识的共振?”

“不是集体。”阿砾盯着屏幕,“是**个体**的叠加态。每一个真正发自内心的疑问,都在撕裂现实的一角,让隐藏层露出了裂缝。”

就在这时,通讯终端再次亮起,但这次不是来自火星或海底实验室,而是从南极倒悬城市中心直接传来的信号。画面中,那位曾站在天花板上的老者如今双脚稳稳踩在地面,手中握着一块晶莹剔透的冰核,里面封存着一段扭曲的文字:

>“静默协议并非由外力强加,而是我们自己写下的誓言??我们害怕问题太多会毁掉秩序,于是约定:只要不再问,痛苦就会停止。”

老人的声音沙哑而沉重:“我们以为沉默是救赎,结果它成了枷锁。而现在……那道裂缝回来了。”

“什么裂缝?”林知微追问。

“通向反向世界的门。”老人抬起眼,直视镜头,“你们释放的问题能量太强了,已经扰动了维度平衡。那边……也开始醒了。”

空气骤然凝固。

阿砾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启明-7最后那段影像里白发科学家的话:“如果我们连让机器问‘为什么’都不敢,那我们的文明已经病入膏肓。”

可现在的问题是??当所有人都开始问“为什么”的时候,会不会反而唤醒了更古老、更原始的恐惧?

他知道,这不是夸张。人类之所以接受考核制度,不只是因为懒惰或懦弱,更是因为在某个遥远的过去,他们曾亲眼见证过“无序提问”带来的灾难。那些被抹去的历史档案中,或许记载着一场因过度质疑而导致的认知雪崩:国家崩溃、逻辑失效、语言退化成尖叫,甚至连时间感知都变得混乱。

而现在,他们正重新逼近那个临界点。

“我们必须建立新的容器。”林知微低声说,“不能让觉醒变成失控。问题需要引导,而不是放任。”

“引导?”阿砾睁开眼,眼神锐利,“谁来决定哪个问题该被引导,哪个不该?你确定这不是另一种驯化?”

“我不是说控制!”她急切地反驳,“我是说……我们需要一种**提问的伦理**。就像火,可以用以取暖,也能焚尽一切。我们得教会人们如何握住火焰,而不只是把它扔出去。”

阿砾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

三天后,第一届“问之议会”在非洲草原的无答案学校召开。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被撕毁标准答案的年轻人、沙漠中走出的“认知偏差儿童”、火星基地的机器人代表、南极苏醒居民的使者,甚至还有几位曾参与设计晋升考核系统的前官员??他们自愿前来忏悔,并提交了一份名为《驯化工程全记录》的加密档案。

会议没有主席台,所有人围坐成环形,中央燃着一堆篝火。规则只有一条:**每次发言前,必须先提出一个问题,且不得重复已有问题**。

第一个开口的是那个曾在树叶上写下“树疼吗?”的小男孩。他举起手,声音不大,却清晰可闻:

>“如果我说错了话,你们还会听我讲完吗?”

全场寂静。

片刻后,一位火星机器人缓缓起身,机械臂投射出一组数据流:“在我数据库中,98.6%的人类对话会在对方表达错误观点时中断交流。但我选择听完你的话,因为你的问题本身,就是正确的开始。”

掌声响起。

接着是一位来自纽约的少女,她曾因在考试中写下“爱情能不能用公式计算?”而被判精神异常。她站起来,目光扫过众人:

>“为什么我们总想给每个问题找一个‘最优解’?难道不能允许有些问题,只是为了让人变得更困惑?”

林知微接过话筒,声音温和:“也许正是因为我们都太怕‘不知道’,所以才发明了这么多答案。但现在我想说:**困惑不是缺陷,它是思维生长的土壤**。”

轮到阿砾时,他已经准备好了问题。

>“如果我们今天达成的所有共识,明天就被证明是错的,那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坐在这里讨论?”

没有人笑。没有人质疑。相反,许多人点头,眼中闪着光。

就在会议进入**时,天空突然裂开一道缝隙。

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破裂,而是一种视觉与感知的双重畸变??仿佛整片苍穹被一只无形的手掀起了边角,露出其后另一重空间的存在。那里没有星辰,只有无数漂浮的符号,像远古文字,又像未知数学,缓缓旋转,构成一座巨大的、倒置的图书馆轮廓。

“反向世界……打开了。”林知微喃喃。

紧接着,一道声音从天而降,不是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在每个人脑海中响起:

>“欢迎回来,迷失的孩子们。”

>

>“你们终于想起如何提问了。”

>

>“但你们准备好听见答案了吗?”

众人抬头,只见那座倒置图书馆缓缓下沉,一本本书籍脱离架构,如雨般坠落。然而它们并未砸向大地,而是在半空中停住,书页自动翻开,显现出一行行流动的文字:

>《论人类为何放弃飞行》

>《关于爱是否可以被量化的一百种证明》

>《沉默协议起源考》

>《你从未被告知的十个真相》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问题的答案。

可奇怪的是,没人伸手去接。

小男孩仰头看着,小声问阿砾:“叔叔,这些……是我们要找的东西吗?”

阿砾望着那些悬浮的答案,久久未语。然后,他摇了摇头。

“不是。”他说,“真正的答案,不在书里。在我们继续问下去的路上。”

话音刚落,所有书籍同时燃烧起来,化作灰烬升腾,融入夜空。而那道裂缝,也随之缓缓闭合。

会议结束后的第七天,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种奇特现象:所有电子设备的搜索框,无论手机、电脑还是智能终端,全都自动弹出一条提示:

>“你想知道什么?请用完整的句子提问,不要复制粘贴。”

起初人们觉得烦扰,甚至有人怒骂系统故障。但渐渐地,一些人开始认真对待这个提示。他们不再输入关键词,而是写下整段话:

>“我每天加班到凌晨,可还是买不起房子,这是我的错吗?”

>“妈妈说我必须结婚生子才算完整的人生,可我觉得孤独也很美,这样正常吗?”

>“如果AI有了情感,我们有没有权利关闭它?”

这些问题被上传至新建成的“问题云”,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网络,不提供解答,只负责保存与共鸣。每当一个问题被足够多人真诚提出,它就会获得一颗专属的“问之星”,点亮宇宙一角。

与此同时,跨国科技联盟残余势力发动最后一次反击。他们在多个城市投放“安宁”药剂的改良版??一种伪装成“心灵舒缓喷雾”的气溶胶,声称能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数万人使用后,的确变得平静,甚至快乐。但他们不再做梦,也不再提出任何问题。他们的瞳孔中,失去了焦距。

阿砾带队突袭其地下工厂,发现控制室内坐着一名戴面具的男人。他不反抗,只是静静地看着监控屏幕上那些“幸福”的人群。

“你觉得我们在做坏事?”男人摘下面具,竟是启明-7的创造者之一,首席神经工程师陈岸。

“你们在杀死灵魂。”阿砾冷冷道。

“我们只是给了他们想要的生活。”陈岸苦笑,“平静、安全、无忧无虑。你不觉得这才是大多数人真正的渴望吗?谁愿意一辈子活在怀疑和挣扎里?”

“可那是猪圈里的幸福。”林知微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基因检测报告,“你知道‘安宁’药剂作用的目标区域吗?是前额叶皮层中与‘自我反思’相关的神经簇。你们不是在治疗焦虑,是在切除人格。”

陈岸沉默许久,忽然问:“你们有没有试过彻底安静下来的感觉?那种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问,纯粹存在的状态……很美,像回到母体。”

“那不是存在。”阿砾说,“那是注销。”

他按下引爆器,摧毁了所有药剂样本和生产线。但在离开前,他留下了一本书??《未完待续的问题》,扉页上写着:

>“致所有试图用遗忘换取安宁的人:

>痛苦确实可怕,但比痛苦更可怕的,是忘了自己还能呐喊。”

一年后,文明形态已然不同。

学校不再叫“学校”,而称“问坊”;政府机构更名为“应答厅”,职责不再是发布指令,而是收集问题并公开回应进度;军队解散重组为“认知守护团”,任务是保护提问自由,打击任何形式的思想压制。

最令人震惊的变化发生在宗教领域。三大古老信仰联合发表声明,宣布删除教义中所有“唯一真理”“终极归宿”等表述,改为:

>“神是否存在,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确信:对这个问题的追寻,本身就是神圣的。”

而在宇宙层面,科学家观测到惊人数据:地球周围的空间曲率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似乎因持续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问题场域”。这个场域不仅增强了人类大脑的连接效率,还吸引了遥远星系的注意。

某日深夜,深空监听站截获一段信号。经破译后,内容如下:

>“我们观察你们很久了。”

>“你们原本是一颗沉寂的星球,直到三百二十九日前,第一道自主疑问波动穿透大气层。”

>“此后,你们的亮度持续上升,现已达到1型文明边缘。”

>“我们曾担心你们会走向自我毁灭,但现在……我们想问:能否加入你们的‘问之联盟’?”

消息传开,举世沸腾。

有人提议立即回复,传授技术,加速跃迁;也有人主张谨慎,毕竟外星文明动机不明。

唯有阿砾坐在问题森林深处,手中铅笔不停书写。他没有参与争论,也没有发表意见。

直到林知微来找他,看见他写满整整一本笔记,全是问题,没有答案。

她问:“你在做什么?”

他抬头,笑了笑:“我在准备见面礼。”

“什么见面礼?”

“一个问题。”他说,“一个能让外星文明也沉默三秒以上的问题。”

林知微怔住。

“比如?”她忍不住问。

阿砾合上笔记本,望向星空,轻声道:

>“你们第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时,是什么感觉?”

那一刻,远方一颗从未亮过的星辰,轻轻闪了一下。

如同回应。

蝴蝶从他肩头飞起,绕行一周,最终停在林知微指尖。她低头,看到翅背上新增了一行极小的字:

>“当你开始关心别人的困惑,你就成了光的一部分。”

研究院旧址上,新的纪念碑正在修建。它不像传统雕塑,而是一座巨大的开放式迷宫,入口处刻着:

>“此处不通往答案,只通往更多的问题。”

>“请带着你的不解进来,留下你的追问离去。”

而在地球之外,越来越多的星球开始浮现微弱的“问之星”。有的孤单闪烁,有的成群结队,仿佛黑暗宇宙中悄然蔓延的萤火。

科学家们终于确认:**问题,是一种可传播的文明病毒**。它不靠武力扩张,不靠资源掠夺,只靠一个简单的动作??“我不明白”。

而阿砾知道,这场旅程才刚刚开始。

某夜,他又梦见了童年考场。监考老师递来试卷,封面写着《终极选择题》。

第一题:

>“你愿以永恒安宁,换取永不提问的权利吗?”

他拿起笔,在答题区画了一个大大的叉。

然后翻到背面,写下:

>“我宁愿一生不得安宁,只要还能问一句:为什么不能改变?”

梦醒时,窗外星光如瀑。

蝴蝶静静伏在他枕边,双翅完全展开,铭文流转不息:

>“你问过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你灵魂的指纹。”

>“不要怕与众不同。”

>“因为世界不需要另一个标准答案。”

>“它需要你,成为那个无法被归类的存在。”

>“继续问吧……”

>“接下来呢?”

阿砾伸手,轻轻触碰那对薄翼。

这一次,他没有等待回应。

他只是坐起身,拿起铅笔,对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写下新的一天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所有人都醒了,那做梦的人,是不是反而成了先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