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山海提灯 > 第六四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山海提灯 第六四三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

簡繁轉換
作者:跃千愁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8 03:59:19 来源:源1

这话把应罡和西皇都搞急了,之前没想到这边敢直接杀他们,所以他们受控时才没有坚决反抗,若早知道是要受死,焉能束手就擒,必然放手一搏。

应罡厉声挣扎道:“你真当我极火宗是泥捏的不成?”

殷宁不...

夜更深了,星子如钉,嵌在墨色天幕上。林寒立于幽冥渊底,四周蓝花摇曳,仿佛万千低语汇成的潮水,在他脚下轻轻拍打那扇半开的光之门。门上的纹路愈发清晰??九重莲瓣已然绽放,唯余最后一瓣静默未启。它不因外力而动,只待人心彻底觉醒。

他闭目调息,心神沉入那张横贯五域的心灯网络。如今这张网已不再是单薄的丝线相连,而是如血脉般密布天地,每一盏灯火亮起,都像一颗心跳震动整片山河。他能感知到东海渔村老妇为病儿守夜点灯的执念,能听见西漠少年背诵《提灯录》时颤抖的声音,也能看见南疆阿岩每日清晨跪拜主灯前那一声无声的忏悔。

但就在这浩瀚愿力之中,一丝异样悄然浮现。

那是来自极北冰原的一缕情绪波动??不是愤怒,不是恐惧,也不是悔悟,而是一种近乎空寂的“无望”。那里的风雪常年不歇,村落零落,人们早已忘记什么是灯。他们活着只为熬过寒冬,死时连名字都不留下。在那里,连梦都是灰白色的。

林寒眉头微蹙。他知道,真正的光明,不该有遗漏之地。

翌日拂晓,一道银光破云而下,落在北境边缘一座废弃驿站前。尘土飞扬中,走出一名披着素白衣袍的女子,眉心一点月痕,眸若寒潭。她是月璃,自珊瑚城归来后便闭关三月,今日出关,第一站便是这被遗忘的角落。

她手中提着一盏由荧光骨枝编织的小灯,内里燃着一滴凝固的月华。此灯名为“引梦”,传说可照见人心最深处未曾说出的愿望。她在驿站门前盘膝坐下,将灯置于雪地中央,轻声道:“愿此光,唤你入梦。”

当夜,暴风雪骤然降临。狂风呼啸如鬼哭,屋檐瓦片尽碎。村中百姓蜷缩在茅草屋里,听着屋顶随时可能塌陷的呻吟。忽然间,有人看见窗外闪过一抹柔白光芒,竟穿透风雪,直入梦境。

一个老猎人梦见自己年轻时追鹿穿越冰原,途中救起一名冻僵的孩子。那孩子临别时送他一枚石雕小鹿,说:“你给了我命,我也要给你一点暖。”多年后他才发现,那孩子早已夭折,石雕是从坟头偷来的祭品。醒来时,他泪流满面,起身翻箱倒柜,找出那枚藏了三十年的石鹿,第二天便送给了村里最孤苦的孤儿。

一位寡妇梦见亡夫归来,不是昔日威武模样,而是瘦弱苍白,站在门口瑟瑟发抖。“你怎么还不来?”他说,“我等你好久了。”她惊醒,想起这些年从未去扫过他的墓,总怕触景伤情。第二日天未亮,她便顶风冒雪走上十里山路,跪在坟前烧了一叠纸衣,喃喃道:“这次换我给你取暖。”

更有一个少年,梦见自己变成一头被困冰窟的雪狼,四面皆是绝壁。正当绝望之际,忽有一束光照进来,伴随着熟悉的声音:“跟我走。”他抬头一看,竟是十年前被他误杀的仇家之子。那人伸出手,没有怨恨,只有悲悯。他嚎啕大哭,醒来后砸碎家中祖传的猎弓,发誓永不再伤生灵。

七日七夜,风雪不止,而“引梦灯”始终不灭。每晚都有人从噩梦中哭醒,又在泪水中重生。第八日清晨,阳光终于刺破乌云,洒在银装素裹的大地上。村民们陆续走出家门,发现驿站前积雪已被清扫一空,那盏灯依旧静静燃烧。

不知是谁先动手,搬来木柴堆砌成台;又有妇人取出珍藏多年的红布,剪成灯笼形状;孩童们用冰晶雕刻花瓣,围成一圈。到了傍晚,第一盏属于他们的灯亮了起来,上面写着三个字:“记得爱”。

消息如春风化冰,迅速传开。不久之后,这片被称为“忘川之地”的极北荒原,竟成了心灯传播最快的区域之一??因为这里的人终于明白,最冷的地方,才最需要光。

与此同时,昭宁的小屋前溪流潺潺,归流灯阵日益浩荡。某夜,她正在整理新收到的信笺,忽然指尖一顿。一封信封泛黄、字迹歪斜的信吸引了她的注意。打开一看,竟是以血书写的:

“吾名陆沉,曾为白焰盟刑堂执法,亲手处决叛徒七十二人。我信奉‘乱世需铁血’,故从不手软。然昨夜梦中,七十多人列队而来,无一人怒骂,只是默默注视。最后一个小女孩上前,递给我一盏纸灯,说:‘叔叔,你也累了吧?’我跪下痛哭,平生第一次感到羞愧。今将毕生所知秘辛尽数写下,望助持灯者避祸。我不求活,只求死后魂魄能靠近那盏灯片刻。”

信后附有详尽地图与名单,揭露白焰盟残余势力隐藏的十三处据点,以及他们策划的一场惊天阴谋:要在三年后的“心灯大典”上发动袭击,炸毁五域共鸣阵眼,令所有心灯同时熄灭,借此宣告“宽恕之道终将败亡”。

昭宁读罢,手心沁汗。她立刻将信誊抄七份,分别送往心灯书院、东海祭坛、西漠庐堂等地,并亲自点燃一盏急讯灯,投入溪中。那灯顺流疾驰,如流星划破长夜。

数日后,林寒接到了这份情报。他并未惊慌,反而露出一丝冷笑:“他们以为毁灭仪式就能扑灭人心?殊不知,真正的仪式早已不在台上,而在千万人日常的善行之中。”

但他仍下令启动“守灯计划”。乔武功率武修联盟巡防边境,古炎铎调动沙鹰哨探监视要道,月璃则联合海底灯林释放预警灵光。而最令人意外的是,陈砚??那个小镇铁匠出身的青年??主动请缨,组建“萤火卫”,招募各地平民志愿者,以邻里互助之名暗中排查可疑人物。

他常说:“坏人藏得再深,也逃不过母亲记得儿子回家的脚步,邻居记得谁家半夜咳嗽。”正是靠着这种扎根民间的情报网,多起潜在危机被提前化解。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

春去秋来,转眼三年已至。心灯大典如期举行,地点定于中州圣岳之巅。届时将有百万民众齐聚,共同见证第九百九十九盏心灯点亮,完成“千灯归一”的壮举。传说一旦成功,光之门将全然开启,提灯者的使命也将圆满终结。

厉焚来了。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满目赤红的狂徒,而是一位沉默的旅人,身穿粗麻布衣,背负铁匣缓步登山。一路上,无数人向他投来异样目光??有人认出他是昔日烬火会首领,纷纷退避;也有老人低声祷告,祈求平安。

但他只是走着,一步一阶,风雨无阻。

抵达山顶那天,正值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祭坛周围已布满重兵,七十二位长老环坐四方,主持仪式。天空阴云密布,雷声隐隐。

就在主灯即将点燃之际,厉焚突然上前,双膝跪地,捧出铁匣。

众人屏息。

匣中无刀无毒,只有一卷泛黑的羊皮卷轴,和一块焦裂的木牌。他声音沙哑:“这是我父亲临终前留下的遗物。他曾是白焰盟创始人之一,却在晚年写下这份《焚火悔书》,承认以暴制暴终将堕入深渊。他还说……唯有宽恕,才是真正的力量。”

全场寂静。

片刻后,古炎铎起身接过卷轴,展开阅读。随着文字逐行显现,这位一向沉稳的长者竟微微颤抖,最终长叹一声:“原来如此……我们都被蒙蔽太久了。”

原来,白焰盟最初并非邪教,而是战乱时代一群义士所建,旨在保护弱小。但权力腐蚀人心,渐渐演变为以“秩序”之名行压迫之实。而厉焚之父,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后试图改革,却被亲信背叛,惨遭火刑。临死前,他将真相封存,寄望未来有人能重启正道。

厉焚抬起头,眼中已有泪水:“我曾以为继承父亲意志就是延续他的手段,却忘了他真正想传给我的,是悔悟的勇气。这三年,我走遍他曾踏过的土地,听百姓讲述那些被掩盖的冤屈。我无法弥补过去,但今天,我想用这具罪孽之躯,守护这场光明。”

他说完,缓缓脱去外袍,露出满身鞭痕与烙印。那是他自罚三十六道,对应他曾下令处死的三十六位无辜者。

全场动容。

昭宁走上前,取来一盏素灯,递给他:“那么,请你为自己点一盏灯。”

厉焚双手接过,指尖微颤。当他划燃火柴那一刻,火焰映照出他脸上纵横的泪痕。灯芯燃起,柔和的光笼罩全身,仿佛洗净尘垢。

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远处山峦轰然崩裂,数十黑影腾空而起,手持爆炎符冲向祭坛!为首者狞笑:“心灯?不过是蛊惑人心的幻象!今日我便让你们见识什么叫真实的力量!”

是最后一批顽固派!他们趁大典聚集,意图同归于尽!

千钧一发之际,厉焚猛然跃起,将自己手中的灯狠狠掷向空中。灯在半空炸裂,化作一片蓝色光雨,恰好落在来袭者脚下。那些人顿时动作迟滞,眼神迷茫,竟一个个停了下来。

“你们还记得吗?”厉焚嘶吼,“小时候母亲给你们讲的故事里,有没有一盏灯?有没有一个人,在你害怕的时候,抱紧你说‘不怕’?”

一名刺客浑身剧震,手中利刃落地。他喃喃道:“娘……她说过……灯亮着,家就在……”

越来越多的人放下武器,跪倒在地。

乔武功趁机率众包围,未伤一人便将其制服。而那天边乌云竟自行散去,晨曦洒落,照亮整座圣岳。

当最后一盏心灯缓缓升起,融入苍穹之时,天地骤然安静。

紧接着,一声清越钟响自虚空传来,接着第二声、第三声……直至一千零八声齐鸣,响彻六道轮回。

林寒站在深渊尽头,仰头望去。只见那扇光之门终于完全开启,第十瓣莲叶徐徐展开,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辉。门后并非彼岸仙境,而是一片浩瀚星空,其中每一颗星辰,都对应着一位曾点燃心灯之人。

他知道,自己可以走了。

但他没有动。

因为他听见了人间千万个声音??孩童朗读作文的清脆嗓音,老人讲述往事的温和语调,恋人许下承诺的温柔低语,还有母亲哄睡婴儿时哼唱的小曲……

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比任何大道真言都更接近永恒。

他转身,最后一次抚摸脚边那盏小女孩送来的纸灯。然后,他抬起手,轻轻一推。

灯缓缓升空,飞向那扇敞开的门。在穿越门槛的瞬间,它化作一道流光,坠入星海,成为新星一颗。

与此同时,世间所有心灯同时闪烁了一下,如同回应。

从此以后,再无人见过林寒。

有人说他化作了风,游走于每一场善意发生的地方;有人说他藏进了孩子们做的玻璃瓶灯里,静静看着这个世界长大;还有人说,每当午夜梦回,若心中升起一丝温暖的念头,那就是他在微笑。

多年后,心灯书院立碑纪事,碑文仅刻八字:

**“光非所属,乃共所生。”**

而在某个偏远山村的小学堂里,老师又一次布置作文题:“我的光”。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写道:“我不知道什么叫大道理。我只知道,昨天我把伞借给了没带雨具的同学,今天她带了两块糕点分给我。那一刻,我觉得心里暖暖的,好像有盏小灯亮了。”

她写完,踮起脚尖,把作业本放在窗台上晾干墨迹。窗外,夕阳正好,余晖洒在纸上,映得那几行字闪闪发亮。

远在星海深处的某一点微光,轻轻颤动了一下。

仿佛有人低声回应:

“你已经做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