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在1977 > 第743章 免费

穿在1977 第743章 免费

簡繁轉換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1 23:42:24 来源:源1

第743章免费

北海是个公园,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封闭后,终于在去年重新开放。

所以现在公园里的人很多,而且大多都是退了休的老大爷丶老太太。

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话多!

一个消息只要从他们这里经过,若是足够吸人眼球,最多半天,就能传遍整个四九城,当天晚上,便人尽皆知,比登报纸还快,毕竟报纸还有人不看,但没人能躲过他们的八卦速度。

这不,清晨的寒气还没散尽,一则劲爆消息便在人群中迅速传开。

「哎,听说了没?」

「没头没尾的听说什麽了就?」

「您不知道哇?那正好,我跟您讲讲。北海东边原来内务府那一块儿丶新开了一家道观,之前空了一段时间,昨天有人看见好多道士进去,里面敲锣打鼓的,到了下午才出来,而且观门大开,知道是什麽意思了吧?!」

「大开方便之门?可以进去啦?」

「什麽什麽?有道观又开啦?」

「可不是吗!昨天有好些人都看见过,一群道士,都穿着道袍,好些年没见了。」

「好大的胆子,他们就不怕?」

「嘿,您当今年是哪年呢?都改开了,时代不一样啦,没见那边还有人抱着跳舞呢,逛个道观算啥呀。」

「是真道观还是景点啊?可别跟永安寺一样,就剩个壳子。」

那人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几十年来,京城的佛寺道观可没少遭罪。

民国时期,莫名刮起了一阵「庙产兴学」风,谁让京城的佛寺多呢,场地大丶还尽是好位置,便被一些大佬或买或占,美其名曰拿去办学校,有没有办也不知道,反正寺观一下子少了不少。

其实这个也跟当时寺院生存艰难有关,以前有香火供奉丶朝廷拨款,那些寺院不仅生活不错,还能置办下不少寺产。可后来朝廷没了,加上城头变幻大王旗丶社会动荡,连香火都少了很多,他们只能变卖寺产维持生计,才有了那麽一出。

共和国建立后,将寺庙道观划分为几类,只有在宗教事务局登记注册的,才是合法真实寺院,剩下的部分,一类是作为博物馆或文化研究机构,一类是作为景点,成为公园的一部分,比如北海公园的永安寺就是。

后面两类其实已经不属于佛门,而是归有关单位进行管理。

再过了几年,大风一起云飞扬,吹倒瓦片无数。

再越是往后,有真和尚修行的寺庙就越少。到了2015年的时候,宗教局网站显示,京城地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在册的佛教寺院,包括广济寺丶潭柘寺等,一共只有17个,不到全市寺院的五分之一,还大多数都在郊区。

留在四九城以内的,大约就是佛协所在的广济寺,和道协所在的白云观。

但是不管是真是假,几乎所有的寺观里面,都会有个功德箱,好多信众会往里投点钱,以为自己在积累功德。

其实只有在真正的寺院,这钱才是和尚丶道士们拿了的,其他的都成了景区利润的一部分,大头老板拿走,小部分给「演员们」发了奖金。

虽然老大爷不知道以后会成了那个样子,但也知道寺观有真有假,尤其东边内务府那一块儿,只有一座「大高玄殿」,可也早就没了道士,所以才会提出质疑,可别又是公园开辟的新景点,尽忽悠人的东西。

听他这麽说,旁边立刻有人说道,「反正就在跟前,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现在倒是有个优点,那就是连真和尚丶真道士都很少见,当年好多人都还俗做了「居士」,所以不太可能有假的,敢出现在道观里公开活动的,基本都是真道士,自然很好验证。

一个两个都这麽说,不少人便结伴往朝阳观而去。

……

朝阳观中,天色才刚亮,陈凡便带着全体道徒做早课。

先念一段澄清韵丶吊挂丶提纲,随后念八大神咒,即「净心神咒丶净口神咒丶净身神咒丶安土地咒丶净天地神咒丶祝香咒丶金光神咒丶玄蕴咒」,然后念「四经」丶「十二宝诰」丶最后诵「祝圣文丶忏悔文丶早课小赞」,早课才算结束。

由于是开观后的第一天,青莲道长才亲自带读,以后就是都管雷空云的事。

没办法,谁让观里没有「经师」呢,只能让他这个道观三把手顶上。

做完早课,又在后院膳堂吃过早饭,陈凡便让大家各司其职,自己则开着车送姜甜甜和姜丽丽去机场。她们只请了两天假,今天就得回学校。

看着观主离开,被任命为都管的雷空云忽然有些心慌,可他还是沉着应对,按照各人的职责安排工作。

雷空雨去了经堂,也就是藏经阁,整理档案和道籍资料。许贤贞抱着帐本,给观里的物品登记造册。许贤微巡视正殿丶偏殿,检查香火物件是否完整。雷空风四处巡视,检查房屋和香烛安全。……

刘娟和马岚昨晚也欣然接受陈凡的邀请,答应来朝阳观上班,此时便带着刘隐月去买菜。

之前她们住在后海旁的大宅子里,只是每天打扫一遍卫生,就能拿20块钱,每次陈凡过来还给她们带礼物丶吃大餐,让两人心里很是惶恐不安,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现在好了,来朝阳观上班,不仅收入更高,一下子涨到40块,还有更多工作可以做,钱也拿的心安理得,甚至还能兼顾那边房子的卫生,为此她们也决定继续住在那边,方便照看房子。

只不过她们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教会担任都厨的刘隐月做饭。

刘隐月说是会做饭,可是以前在白云观过的是什麽日子?每天不是粥水配窝头,就是馒头配青菜汤,除了一个煎豆腐,连最基本的家常菜也不会。

就这样还是一群道徒里面厨艺最好的。

朝阳观以后可是要发展餐饮业务的,这种厨艺哪能让她当行政总厨?

陈凡便将教她厨艺的任务丶交给了刘娟和马岚,教会之后有奖金。

要求不高,学会做五行八卦宴的总共三十六道菜就行,让刘娟丶马岚和刘隐月愁得直抓脑袋,两个不知道怎麽教,一个担心学不会。

昨天做的五行八卦宴多好看呀,那也是自己能做出来的?

除了刘隐月有些烦恼,这些人以前跟着刘道长他们住在白云观,虽然没有信众丶香火,日子过得清苦,却依然没有少了日常的道门仪式,他们跟着老道长学,对这些工作可谓信手拈来。

相比之下,朝阳观这种「小地方」,事情要少很多,感觉一点也不累。

其他人各忙各的,许贤灵丶刘隐霞和刘隐虚三人却心虚得不行,战战兢兢走到前院,打开大门,都想着这个知客该怎麽做?

就在她们忐忑不安的时候,看到远处一道身影缓缓走来,当即眼睛一亮,欢呼着跑过去,「刘师伯。」

来人正是刘道长,他平时不怎麽出门,但昨天朝阳观新开,又留了九个道徒在这边常驻,心里总担心会不会出什麽岔子,所以一大早就爬起来,坐公交车来这里看看。

然后就看见三个穿着道衣的小家伙冲着自己跑来。

刘道长满脸笑容,仔细打量一番,随即眼睛一亮,「哟,这是发了新衣服?」

刘隐霞兴奋地点头,手舞足蹈地说道,「观主对我们可好啦,昨天给我们每人都发了4套道服,都是崭新的。」

刘隐虚急得直跳脚,抬起脚说道,「还有鞋子,鞋子也是新的。」

这些道徒从小被带进道观,恰好赶上大风天,上面停了补贴,道观也没有法事收入,大家都只能靠吃老本生活,真的是要什麽没什麽,连穿的衣服也是用大人的道衣改的,这还是头一次穿新衣服。

此时见到刘道长,自然难免满心欢喜,想分享一下喜悦。

这些东西当然是观主私人赞助,……天可怜见,连买地丶建房丶装修丶软装丶经文等等,投进去了好几万,也不知道什麽时候才能见到回头钱?!

刘道长见她们开开心心的样子,心里也松了口气,咧着嘴点头大笑,「好好好,那就好。」

顿了两秒,又看着她们问道,「你们这是要出去?还是干什麽呢?」

一听这话,三人顿时脸色僵住,你看看我丶我看看你,都不知道该怎麽说。

刘道长看看她们的样子,不禁有些奇怪,问道,「怎麽啦?」

许贤灵双手手指头绞在一起,低着头说道,「我们在等香客。」

刘道长眨眨眼,「等香客?」

他转身看了看,再回过头来,哑然失笑,「就算有香客上门,也不会是这时候啊,现在天色才放亮,哪有香客这时候来道观上香?而且你们也可以在里面等,何必来外面呢?」

刘隐霞努了努嘴,不好意思地说道,「观主让我们当知客,我们也不知道该怎麽做,就到外面等着了。」

刘道长刚要失笑,她们连外人都没见过,哪会做什麽知客?

下一秒忽然反应过来,怔怔地看着她们,「青莲道长让你们当知客?是正经知客?」

三人一起点头,「嗯啊。」

许贤灵赶紧将昨天陈凡的安排说了一遍,随后小声说道,「他们把熟悉的职务都抢完了,我们没抢过,就只能当知客了。」

听完前因后果,刘道长顿时哭笑不得。

这些道徒都还是个孩子,最大的十六岁,最小的才十四岁,干点杂活都还算利索,可是让他们担当重任,那不是胡闹麽?!

一时间刘道长也不知道该说什麽好。

可是转念一想,朝阳观本来就断了传承,连道号序谱都是从白云观抄录回去的,整个道观除了一个年轻观主,就只有一个几十年前做了十几年道徒的老人,情况跟眼前几个差不多。

这道观新立,方方面面的事情又不能没人打理。还能怎麽办?只能赶鸭子上架呗。

估计这也是陈观主的无奈之举。

刘道长斟酌了一会儿,最后幽幽一叹,没办法,还是自己帮忙顶一顶,教教这些小道士吧。

于是便挥挥手,示意她们都进去,同时问道,「你们观主可在?」

许贤灵三人立刻摇头,「刚走不久,大概中午前会回来。」

听到陈凡不在,刘道长心里稍安了一些,不在正好,自己可以放开手去教他们,若是在的话,还有些忌讳,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外人插手本观的事情。

进了道观,刘道长便将这些小道士召集起来,给他们上课。

先问了一下各人的情况,听听他们对自己工作的理解,随后刘道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其他人都还好,以前都做过,除了不在这里刘隐月,刘道长只是简单做了一些补充,顺便教导他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完一个走一个,最后就剩许贤灵丶刘隐霞和刘隐虚三人。

刘道长盘腿坐在大殿侧面的蒲团上,对着三人笑道,「你们知道,知客是什麽吗?」

三人你看看我丶我看看你,随后一起看向刘道长,同时摇头,「不知道。」

刘道长笑了笑,说道,「知客呀,不是招待信众的,而是专门负责接待到本观挂单的道友的。」

三人一起瞪大眼睛,啥?不是招待信众的?

许贤灵不解地问道,「那信众呢?」

刘道长笑着说道,「道观大开方便之门,若有信众进来上香,均一切自便,只要无事,便无需搭理,若是有人询问,知道便直接相告,不知道的,说不知道就行,不用刻意如何。」

许贤灵眼里满是清澈的疑惑,「这样子的吗?」

刘隐霞又随即问道,「那怎麽接待挂单的道友呢?」

刘道长笑道,「这个也简单,若是有道友上门,先问他来历和意图,只要是我道教中人丶不是恶客,不拘哪门哪派,只需安排食宿即可。」

三人听了依然满脸疑惑,原来知客就这麽简单吗?

顿了两秒,刘道长想了想,继续说道,「若是小观,按照我刚才说的去办就行。若是大观,就稍微复杂一些。比如白云观,当年还会协助挂单的道友处理一些杂务,比如他们要是出去,就要指点他们如何坐车,若是找人,也要帮他们提供联系方式,总而言之,就是尽可能地方便道友。」

听到这里,三人总算明白了自己的职责,纷纷用力点头,「懂了。」

刘道长笑了笑,正要说话,这时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由于陈凡不在,他当即站起身,往外走去。

许贤灵三人相视一眼,赶紧跟在后头。

往外走的时候,其他几个道徒听见动静,也跟了出来。

四人到了前院,便看见陆陆续续有人走进来,还尽是些老头头丶老太太。

他们三人一群丶五人一组,正对着殿里的神像丶墙壁上的壁画惊叹不已。

「我的天,真是道观?还点着香呢!」

「这神像做得真好,看着跟神一样,我看着都不敢乱动。」

「这上面的画是谁画的呀,画的太好了,好像要从墙里头飞出来一样。」

「哎哟,供桌上还有线香呢,这是可以上香?」

「要钱吗?怎麽也没个人可以问一下?」

……

刘道长站在侧殿旁的回廊里,看了看外面的人群,侧耳听了一会儿,便举起右手往后挥了挥,一声不吭带着人回去。

等走到院子中间,才轻声说道,「没事,应该是附近的百姓得知这里有座道观,过来看看热闹,你们各司其职就行。」

顿了一下,又问道,「巡照是谁?」

雷空风上前一步,「师伯,是我。」

刘道长点点头,「你就在前院中院巡视,只要没人故意破坏,便随他们去,若是有事,先上前交涉,解决不了的,再进来找我。」

后院是封闭的,不许外人进入,只要关上门就行。

雷空风立刻拱手一礼,转身离开去了前院。

刘道长挥手让其他人各就各位,再对着许贤灵三人打了个手势,带着她们到了正殿。

在正殿神像西侧,有个不起眼的位置,一桌一椅,桌上有个小小的架子,架子上吊着一只铜磬。

磬,形如曲尺,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作「礼器」。

(磬)

佛寺也有磬,不过却是铜钵状的物体,和编钟有点像。

刘道长示意她们坐在旁边靠墙的条凳上,拿起敲磬的小锤,轻声说道,「你们在一旁看好,若是有信众来上香丶磕头,就要敲磬,『低头礼,抬头磬』,通过磬声显示神的庄严,也将信众的祈祷膜拜送达神明。

磬声悠扬清澈,声音悦耳,也能洗涤凡心,令人沉静。

今天我来敲磬,你们学会以后,就要由你们来轮值敲磬。」

朝阳观太小,根本用不着三名知客,刘道长不好干涉陈凡的决定,只能私下提点,让三人灵醒一点,少说多做,以后观主看在眼里,自然心中有数。

许贤灵三人自然言听计从,坐在一旁乖乖点头。

刚提点完,就有人从前院进来。

到底是道观,众人在前院时还有几分好奇心,难免喧哗,此时进了中院,看看庄严的正殿丶还有两旁端庄肃穆的偏殿,情不自禁放低声音。

有人先去看偏殿,有人围着院子中间的石鼎香炉打转。

昨天开观仪式,几乎所有人都在香炉里点了香,今天早上也有道徒点了三柱高香插在里面,此时正袅袅冒烟丶烧得正旺。

见这里点着香火,几乎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是一个真道观,不是假的,也不是空壳,一个个都变得郑重起来。

国人的特点,是见神拜神,除了耶教信徒,不管是信仰哪种本土宗教的,或者不管有没有信仰,进了庙观大多都会拜一拜。

所以很快就有人进了正殿。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整理了一下身上有些汗湿的灰白色短袖汗衫,先打量一番四周,随后缓步走到装作闭目养神的刘道长桌前,小声问道,「道长,请教这上香要多少钱?」

刘道长这才抬起头丶睁开眼,指了指旁边墙上贴着的一张纸,笑着说道,「线香免费,自取自用,功德钱随意,若是要上高香,就要贵一些,三柱香36元。」

后世在寺院道观上香,一般收取18元到88元的香火钱,当然也有寺观财大气粗,免费供应线香。

可是高香那就贵了,这种香从60厘米到一米不等,费时费料,在寺观里面,最少也是两三百元一支,可哪有烧香只烧一支的道理?

无论佛寺还是道观,一般都是烧三柱香,所以一次收费就是收三支的钱,动辄上千甚至几千块,若是头道香,上万元的也不罕见。

线香价格便宜,如今更是一块钱能买一大捆,陈凡没想过这里会有多旺的香火,便直接定了不要钱。

但是高香价格贵,他问过刘道长意见之后,便随以前的价格,定了个36元,算是偏低的。

那位老大爷一听免费,顿了乐得合不拢嘴,拱手抱拳晃了晃,「谢谢,明白了。」

随后看了看墙上写的告示,明白规矩以后,便转身在供桌上拿了三支香,在燃烧的烛火上点燃,到跪垫前站定,恭恭敬敬拜了三下,随后跪了下去,拿着香默默祈祷。

随后拜了三拜。

每拜一下,刘道长便敲一下磬,磬声悠扬,传到殿外,立刻引起所有人的注意。

老大爷拜完之后站起来,走出大殿,将香插在香炉中。

等他插好,立刻有人问道,「烧香多少钱?」

老大爷喜不自胜,一副占了大便宜的样子,「烧香免费!功德钱随意,不给也行,就是高香要钱,但也不高,三柱香36块钱,跟十几年前一样。」

一听这话,就知道以前也是拜过神的。

而其他老大爷丶老太太听他说烧线香不要钱,果断一窝蜂地往正殿跑去。

片刻后,正殿里敲磬的声音就没断过。

绝大多数人都是烧免费的线香,但也有不少信徒肯慷慨解囊,要麽将兜里的钱一股脑地塞进功德箱,反正坐公交有月票,不怕回不去。

要麽东拼西凑,借钱买了三支高香,意气风发地走出来,在万众瞩目之下插进香炉里。

没过多久,朝阳观便不断有人进进出出丶香火在道观上方升腾,让自觉起了个大早,赶过来的张玄松三人惊讶不已。

这是昨天才开张的朝阳观?哪位神仙拉了这麽多人过来捧场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