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在1977 > 第764章 对人民币感兴趣

穿在1977 第764章 对人民币感兴趣

簡繁轉換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38 来源:源1

第764章对人民币感兴趣

早在领导到来的时候,王建国和李南等人,就在廖广志的邀请下,到一旁的下风口抽菸闲聊,跟他们一起的还有陪同领导过来的四个随从人员。

此时站在高岗上谈判的,便只有两位领导和陈凡四人。

这也是陈凡敢「大放厥词」的主要原因,不怕被无关人等听见丶然后传出去嘛。

听到陈凡不是要求买地,就是要求买房,两位领导也不禁有些头疼。

两人一个姓何,一个姓顾,都是招商局副董事长丶工业区总经理袁总亲自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人才,如今负责对接招商方面的工作,头衔都是副主任,不过以顾副主任为主。

嗯,这个招聘是真招聘,因为袁总与交通部调来的干部交谈时,发现他们绝大多数都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有一位某大学毕业的干部……是什麽时间毕业的,懂的都懂。

其实推荐上学的大学生里面也有优秀的,有些人的成就还挺高,其中不少人后来还成了院士,所以关键还得看人。

而这位就不行,他甚至问出「剑桥大学是不是专门学习建桥梁的大学」这种问题。

正因为如此,袁总向上级打报告,要求从全国各地招聘人才,然后亲自从南跑到北,从清华丶北大丶同济等院校招聘了几批本科生,后来又招了研究生。

甚至在后来留学生回国之后,还向上级要了留学生过去。

这两位,就是袁总招来的第一批本科大学生,虽说也是推荐上学,但成绩优异,经过面试合格,才从清华带过来。

而且这两位之前也有过工作经历,如今三十来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有经验丶有知识,是难得的人才。

他们来了之后,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之中,只用了两三个月,就成长为可以独挡一面的干将。

要不然也不会被派过来与陈凡进行初次谈判。

顾副主任从口袋里掏出烟,先递给陈凡一支,自己也叼了一支,随后拿着火柴擦呀擦,却怎麽也擦不燃。

风大嘛。

陈凡拿出周亚丽给他从美国带来的防风打火机,叮的一声打燃,帮两位领导都点上。

顾副主任羡慕地看了一眼,「连风都不怕,这个厉害。」

陈凡哈哈一笑,「我表姐送的,要不然就送你了。不过要是能成功合作的话,以后机会还很多,回头再送你们一个。」

顾丶何两人也没有内地干部那种表面堂皇的客气,随口道了声谢,便将这个玩笑话题揭过去。

抽了口烟,顾副主任说道,「陈作家,实不相瞒,这个工业区,全部都由招商局集团来主导,连土地也是由李总亲自批准的,交给袁总来负责,所以从原则上来说,地皮也好丶厂房也罢,都要遵从招商局集团的管理。」

陈凡眉头轻挑,「这个也没得谈?」

顾副主任笑了笑,说道,「我这里有个想法,你们可以在招商局的规划范围之内,选择你们想要的厂房和相应的宿舍,然后跟招商局谈一下,可以按照你们的要求来建设相关建筑,使用方式方面,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划,你觉得如何?」

陈凡转头看了看周亚丽。

可惜,这姑娘今天是打定主意不吭声,依然微笑不语。

更别说纯属过来打酱油的姜甜甜和姜丽丽。

陈凡转过头来,想了想,说道,「暂时先这麽定吧。」

顾副主任笑道,「感谢理解。」

顿了一下,他又说道,「陈作家,其实早在3年前,就有香港商人到内地来投资了。他也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办厂,到今天还是如此。」

陈凡顿时一愣,「三年前?1976年?」

那不是比他了解的丶在东莞办厂的1977年还要早一年?

旁边的何副主任笑着说道,「我们刚了解到情况的时候,也吓了一大跳,事实上,确实是在1976年,省里就同意了一位香港商人到内地办厂的申请,办厂方式是由对方投资,我方派驻公方经理参与管理。

这个工厂是去年才正式开工,虽然前期经过不少磕磕绊绊,但也一直顺顺利利经营下来,而且规模还扩大了十几倍。」

陈凡顿时来了兴趣,「这个素材很不错啊。能详细说说吗?」

顾副主任哈哈笑道,「当然可以,正好前段时间跟他聊过。这位港商叫做郑可明,家住香港何文田,而工厂叫罗湖手袋厂,他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开车到文锦渡关口,关口的开放时间是早上6点,他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过关,……」

陈凡突然叫停,「等等……」

他用手指敲了敲脑袋,对着顾副主任说道,「如果我没听错的话,你是说,他可以直接开车过关?」

顾副主任点点头,「是的,只要办理深港两地牌照就可以,办了内地车牌以后,就能在内地行驶,这个是省里为了方便港商,特意开放的政策,不过,行驶范围只限深圳,不能去其他地方,更别说出省。」

陈凡拍拍脑袋,呼出一口长气,就说嘛,他明明记得第一批双地牌照是82年才发放,怎麽会现在就有了呢?

本来他还想着要是现在能办双地牌照,就让周正东在香港那边买几辆车开过来用,既然只能在深圳跑,那就算了吧。

随即抬了抬手,「明白了,您继续说。」

顾副主任,「他的工厂也在文锦渡,距离关口大约一个多小时,所以差不多7点多到工厂,等着工人们上班。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工厂只有200平米,厂房也是铁皮房,非常简陋,主要生产手袋,哦,就是香港女人专门用的那种手提包。

后来由于物美价廉,在香港的销量很好,便又申请多租了几亩地,花了45天的时间,把厂房扩大到2000平方米。

现在这家手袋厂还在正常生产,工人都是本地人,……」

说到这里,他忽然神秘笑了笑,压低声音说道,「而且,他们不是拿固定工资,而是计件工资!」

陈凡眉头一挑,「公方经理会同意?」

顾副主任轻声笑道,「刚开始是不同意的,后来这位郑先生耐心说服了他,加上实行计件工资以后,工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几倍,也都非常乐意,所以就顺利执行下来。」

陈凡想了想,问道,「你们没有想过,将他的手袋厂收进来?」

顾副主任不假思索地说道,「刚开始也确实有过这个想法,但是一方面,这家工厂还算经营得不错,他们也有了固定的运作模式,没有必要迁入园区。二来工人都是厂子附近的村民,如果搬迁的话,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一动不如一静,就放弃了。」

陈凡听明白了,主要还是第二点原因,否则初创期的蛇口工业区,不会放着一块肥肉在嘴边不吃。

不过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位港商同志的工厂,可以在罗湖租地!

他便嘿嘿笑道,「顾副主任,既然罗湖手袋厂的厂房土地是租的,那我们应该也可以在这边租点土地办厂吧?!」

顾副主任顿时傻了眼,怎麽又绕回来了呢?

而且听这位陈作家的意思,是不想进驻蛇口工业区?

他赶紧将菸头一丢,说道,「不是丶陈作家,你听我给你分析哈。」

说着眼珠子乱转,但很快就抓住了重点,「首先,他们工厂的占地面积很小,只有2000平米,三亩多的面积,应该满足不了你们的用地需求吧?但是要求更多的话,这个上面可不一定会答应哦!」

陈凡很淡定地摆摆手,「麽事,我们可以建多层厂房,听说在香港很流行的嘛。」

「关键是第二点!」

顾副主任赶紧说道,「优惠政策啊!如果你们要在工业区之外建厂,那麽税收丶人工等等政策都要重新谈判,而且还不一定有『五通一平』。

放着现成的工业区丶还有最好的优惠政策不用,偏偏要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这不是太麻烦了吗!」

何副主任也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严重同意。

陈凡幽幽叹了口气,视线看向山岗下宽广的大地,轻声说道,「可是,我老姐她只想用自己的厂房,不想每个月付租金啊。」

顾副主任抹了把冷汗,看了一眼努力摆出一副表情丶证明陈凡是对的的周亚丽,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据他了解的情况,这个事情吧,还真有可能是真的!

没别的原因,就在去年8月份,周大小姐一掷千金,花费二十多万美元,买下了京城的宁郡王府,并追加十万美元的装修款,要将整座王府全部翻修。

这位资本家的大小姐有钱是真砸!

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重视周亚丽的到来。……人家父亲之前都已经来过了,她还来干啥嘛?

可只要知道这条消息的,就能知道这位周大小姐不一般。

也就是袁总这两天有要事,为后天正式开工奔波,否则多半会亲自接待。

用资本主义世界的话来说,谁的面子都可以不给,钱的面子必须给!

认真思考了一下,顾副主任正色说道,「这样,陈作家丶周女士,你们要买地或者长租土地的要求,我会郑重转达给袁总,但是结果如何,我不能保证。

我所能保证的,就是之前承诺的,可以由你选定一块地方,按照你们的要求建设厂房和宿舍。」

陈凡咂咂嘴,两手按着摩擦了几下,「也行吧。」

随后举起右手,伸出三根手指,「最后一个问题。」

顾副主任丢掉菸头,拿着手绢擦了擦汗,「你说。」

说实话,除了偶尔挑战一下他的心理底线,动不动就要买地丶买房之外,他还挺喜欢跟陈凡谈判的。

最起码人家是真的有投资意愿,而不是像绝大部分的香港商人那样,一下子怀疑这个丶一下子怀疑那个,对内地的政策是半点信心都没有。

跟他们去谈,那真的口水说干都没用。……关键是还不能不说。

这时候他也只能想想搞统战工作的同志,庆幸自己没有去干那个行当。

在这边工作,好多还有出头之日,只要把园区招商工作完成了就行,那些搞统战的,谈完一个还有下一个,他们才是劳碌永无底线啊!

晃了晃神,便听见陈凡说道,「我们生产的产品,能不能走内销?」

「内销?」

顾副主任顿时愣住,眨了眨眼,好奇地问道,「几乎所有港商过来投资,都是看中了我们的人工成本低,然后用更低的成本生产产品,返销到香港去赚钱,你为什麽会想到内销呢?」

陈凡理直气壮地说道,「万一我们生产出来了,在国外卖不出去,这国内不也是个市场麽,好歹可以兜个底吧!」

这话一出,周亚丽几乎要笑出声来,姜丽丽和姜甜甜更是赶紧转身低下头,不敢让外人看见。

之前陈凡就跟她们说过,所有社会行为的基础,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经济活动自然也不例外!

我国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人口,现在只是因为贫困,几乎有百分之八十的人群生活在赤贫线以下,……其实没那麽惨,当年国际赤贫线的标准是每人每天生活费不高于1美元,这个标准是由世界银行制定的,每隔几年就会变动,比如2022年的时候,就将标准从9美元提升到15美元。

可是国内的情况不一样啊,我们国内的标准当时是每人每月不超过5块钱好吧,再算上「实际汇差」,差距真不知道有多大。

反正就是这个年头,人民群众大多数都很穷,没有多少消费能力,但是如果改开顺利的话,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麽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就会迅速提升。

只要相关政策稳定持续,经济就会持续改善。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哪怕每年以百分之五的速度递增,整体数据也会迅速膨胀到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所以在陈凡的眼里,也许十几年以后,中国市场将会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消费市场之一。

既然有了这个预见,那麽提前在国内市场布局,不是很正常的事麽?!

顾副主任可不知道陈凡想得那麽远,他只是为陈凡的回答感到震惊。

担心卖不出去,所以要内地市场兜底?这是什麽奇葩逻辑?

外国商人不都是想赚外汇的麽,难道还会有人对人民币感兴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