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在1977 > 第753章 直销网

穿在1977 第753章 直销网

簡繁轉換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26 00:28:38 来源:源1

第753章直销网

客人想吃陈凡做的菜,但也不用全部都由他来做,他只需要做两个大菜,其他菜还是由姜丽丽来做就行。

姜丽丽去了厨房忙碌,此时客厅里,便分成了两拨,姜甜甜陪着俞可盈,在落地窗旁的贵妃榻上坐着聊天。

陈凡则和安全坐在沙发上,天南地北地随意闲聊。

安全点燃一支烟,美美地抽了一口,下一秒,又幽幽叹了口气,「自打可盈怀孕以后,我就没在家里抽过烟,真是憋死我了。」

陈凡翘着二郎腿,惬意地抖了抖腿,嘿嘿笑道,「那你有得憋了,小孩子也闻不得烟味,否则容易得慢性咽炎,你家还是位小公主,以后更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女儿要富养,不是说一定需要多少钱,而是要精神富足丶同时要注重生活细节,帮助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丶培养她正确的人生观丶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这些方面,父母的以身作则就格外重要。反正啊,以后有得你头疼咯。」

安全垮着脸,「你就不能说点安慰话?」

陈凡两手一摊,「抱歉,我就是这麽的真诚。」

安全忍不住翻白眼,「祝你以后生四个娃,操心多过我四倍!」

陈凡小手一抖,顺便掸了掸菸灰,忍不住瞟了一眼远处的姜甜甜,心里嘀咕着,老安应该没看出来吧?

不过表面却不动声色,「今年上级发文,再次重申,只能生一个,所以四个是不可能的。还有你啊,想要追个好字,可得抓紧时间。」

嗯,自己顶多两个娃,不能再多了。

安全却不以为意,他还以为陈凡真的在跟自己讨论可以生几个的问题,当即说道,「虽然规定只许生一个,但办法又不是没有。我和可盈现在都是学生,不存在单位处罚的问题,最多就是多缴纳一笔社会抚养费,只要赶在毕业前生下来不就行了。」

陈凡见他心里有了计划,便不再多说。

现在虽然再次重申了一个家庭只能生一个孩子,但是如果不遵守的话,处罚还只停留在单位记过和计生办罚款的层面上。

等82年以后,那就不一样了,违反了政策,那可是真的会丢掉铁饭碗的,为此被迫「下海」的人数不胜数,那些人反倒抓住时代的机遇,逐渐成为第一批富起来的人,也算是错有错招。

想到富起来,陈凡转头看向安全,好奇地问道,「你现在生意做得很大吗?连丽丽买不到票,都要托你去买。」

安全没有先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满脸不解,看着他问道,「这可是你的电影,怎麽连你自己都拿不到票?」

陈凡耸耸肩,说道,「真要想办法去找人讨要,拿到几张票却也不难,只不过没必要为了这种事浪费人情。

至于为什麽没票,呵呵,别说我了,就连拍这部戏的导演,他都要自己去买票。因为电影厂是电影厂,电影院是电影院,他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中间甚至还隔了一个发行公司,你说这还怎麽要电影票?」

就和他说的一样,真要去讨要,也能要得到,可那就得往里面搭上人情,几张电影票的事,确实没这个必要。

其实最容易进电影院的,一个是售票员,他能直接帮亲戚朋友截留电影票,比影院经理还好使,另一个则是检票员。

若是能认识检票员,而电影院又没有爆满的话,跟人家打声招呼,直接就进去了,除了没有座位,别的什麽事都没有。

听了他的解释,安全咂咂嘴,感叹了一声原来大作家也有不管用的时候,随即说道,「生意还是原来的生意,就是稍微做大了一点点。

之前你不是提醒我七上八下吗,我就特别注意这一点,将上海城区分成了7个部分,郊区不算,给每个区域找了个代理人,他们每人负责一个区域,直接从我这里拿货,结算也只跟我结算。

到了他们下面,也用同样的方式处理,每个区域分成7个片区,每个片区里面,又根据街道和人口的稠密度丶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分布,细分为7个社区,每个社区只保留7个人散货。

这样从上到下,每个负责人手下都最多只有7个人帮忙,绝对保证不会犯错误。」

陈凡耳朵听他讲着,心里默默计算,等他说完,不禁满脸惊讶,扭头看着他,「那你现在手底下能调动两千四百人?」

从代理区到片区,再到社区,这就是三级,共计343个社区,然后每个社区有7个人,不就是两千四百零一个人了麽。

「不止。」

安全嘿嘿笑着说道,「还有负责人呢,7个总代理,49个片区代理,343个社区代理,全部加起来,正好两千八百人。」

陈凡瞪大眼睛,「你玩这麽大,也不怕出事?」

安全晃了晃脑袋,吐出一口烟雾,笑着说道,「我胆子很小的,哪敢玩这麽大啊?」

他伸手比了个二,笑道,「这件事,是我写了报告,上报给学校,再由学校和市里审批讨论之后,批准过的,没有上级的同意,我哪敢这麽玩!」

陈凡更加惊讶了,不解地看着他,问道,「这个学校能批?」

安全丢掉菸头,拿了一支陈凡自己做的叶子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笑道,「为什麽不能批?扯大旗丶占大义,这个还是你教我的。」

陈凡顿时来了兴趣,拿起打火机帮他点燃,「说说,具体什麽个情况?」

安全叭叭抽了两口,满意地点点头,本来还想嘚瑟几下,但看见某人脸上变了颜色,顿时不敢再卖关子,乾咳两声,说道,「很简单,首先你要知道,学校里面的助学金,是分批次丶有等级的!」

陈凡轻轻点头,「这个我知道。」

后世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是「领工资」上学,这话是没错,但领多少丶找谁领,却大有讲究。

钱最多的就是「带薪上学」的那些人。

比如安全,如果他没有从云湖税务所辞职,那他现在就还拿着30多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远远超过学校里的最高助学补贴19块5,作为回报,他毕业后就要回原单位,所以他才提前辞职,毕竟每一个上海人都想着留在上海,没人还想回「乡下」。

在这批人往下,便是学校里拿全额补贴的贫困生。

这年头的贫困生是真的贫困生,因为要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核,包括父母户籍资料丶家庭人口数量丶家庭上一年度总收入丶人均收入等等。

如果你家里只有三口人,父母还都是正儿八经的干部或职工,那麽抱歉,别说助学金,连生活补助都不会给你一分钱。

甚至连其他同学都能拿到的「学费」,也就是大部分大学报名时,会收的那10块钱的报名费,也不会退给你。

原因很简单,谁让你家双职工,有钱呢?!

比这种家庭稍微好一点的,就是城市普通家庭的学子,比如家里人口比较多,一般有5丶6个,但是父母只有一个人是正式职工,另一个要麽是临时工丶要麽乾脆没工作,有家庭生活压力的那种。

对于这种,一般会批准给予生活补助,大约有个**块钱的样子,交的学费也能退回来,但是助学金就别想了,那是给更困难的学生准备的。

而这些家庭「最困难」的同学,便是能够拿到全额助学金和生活补助费的人,他们一般出自农村家庭,或者某些「高等级工资区」的小县城丶小镇。

众所周知,55年的时候,上级将全国划分为11个工资区,最低是1类,最高是11类。

正常来说,工资区等级越低,就代表工资越低,但与此同时,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却也是最好,随便撒把种子都能丰收的那种。

比如太湖平原丶鄱阳湖平原丶洞庭湖平原丶江汉平原这些地方,就是最早的1类工资区。

不过在63年的时候,又有一次改革,鉴于1类和2类工资区的工资实在太低,便取消了这两类,最后只剩下9类,而最低的便是3类工资区。

嗯嗯,云湖一带就是3类工资区,所以那里是全国工资最低的地方之一。

以此类推,像《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原西县,对应的地理位置是在延丶榆专区一带,那里条件最好的,也不过是7类工资区,最高的是10类工资区,只比沙漠地带和边疆的11类稍低。

能拿到全额助学金和生活补助的,基本上都是6类工资区及以上地区的人。

但是不包括京城丶上海丶广州这些大城市。

因为上级给大城市加了buff。

看看他们是几类工资区:京城是6类,上海是8类,广州最离谱,因为当时是「边疆」,所以是10类。

但能说广州仔很穷吗?!

那地方不仅物产丰富,是着名的水果之乡丶水稻一年两熟,还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支持多种养殖业丶种植业,比云湖还富好不啦。

但偏偏人家就拿10类工资区的工资,工资区每高一级,工资递增3%,明明是个好地方,却和原西县一样拿高工资,就很离谱。

总而言之,现在这个时间点,全额助学金还没那麽普及,大约只能覆盖全部大学生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要再等几年,上级越来越重视教育,逐步加大投入,将覆盖面扩大,最终做到能对全体大学生发放补助。

但是现在嘛,更多学生对全额补助金的渴望丶与学校有限的资金之间,就有了一条不可跨越的鸿沟。

面对这条鸿沟,学校的领导正愁眉苦脸丶抓耳挠腮,想着怎麽补平的时候,急老师之所急丶想同学之所想的安全同学,带着他的第二版勤工俭学方案出现了。

安全靠在沙发上,嘴里叼着叶子烟,比抽雪茄的还气派,打着手势挥斥方遒,「好多学生生活苦,尤其是结了婚的『老』学生们,不仅要自己生活,还要寄钱回去养家,一个月19块5的补助,就要寄回去10块钱,自己天天吃开水泡杂粮饭,这样还能好好学习?

但是学校也难呐,每个级别的学生名额都是固定的,满了就是满了,也拿不出多的钱给他们发放。

那该怎麽办呢?

不要怕!革命前辈教导我们,自力更生丶艰苦奋斗,面包会有的丶牛奶也会有的。学校没有钱,那我们就从校外找,学生没时间,那就发动他们的家属。

于是我就拿出你教我的那一套,将《资本论》捧到学校领导面前,告诉他们我的方案是绝对符合社会要求的。

然后顺理成章,我拿着学校盖了章的批准公文,去找了市政府丶找街道办丶找上海自行车厂丶五金厂丶电子厂……」

「等等等等。」

陈凡打断他的吹牛,不解地问道,「你找那些工厂干什麽?」

安全瞟了他一眼,理所当然地说道,「进货啊。」

陈凡瞪大眼睛,「进货?你直接去找工厂进货?」

安全点点头,「嗯啊。」

随即翻身坐起,掸了掸菸灰,看着陈凡笑道,「你忘啦?就你刚买这套房子,要搬进来的时候,我陪你去『淮国旧』买旧货,……」

没等他说完,陈凡便恍然大悟,「你盯上了那些工厂的『残次品』?!」

安全伸出右手,比了个大拇指,「聪明。」

他抽了口烟,嘿嘿笑道,「我拿着学校给的批文,还有市政府和街道办的介绍信,……」

陈凡又打断他的话,「你再等等,这个市政府和街道办是什麽情况,怎麽又被你搅和进去了?」

安全撇撇嘴丶耸耸肩,摆出一副大佬的模样,说道,「去年丶今年这两年有多少知青回上海?那可是几十万人呐,哪来那麽多的岗位安置他们?

就算街道办发动他们自力更生,还开办了很多火柴厂丶茶水摊这样的集体企业,可还是杯水车薪。

我拿着学校的批文去找他们,跟他们说,我们可以将一部分人组织起来,自力更生摆地摊售货,货源由我来提供,组织者是我们学校勤工俭学部,执行者是学生或学生家属,当然也可以接纳部分街道办推荐的人。

我们通过一张网络,从崇明岛组织货源丶从工厂组织货源,将这些货物交给有需要的返城知青,给他们去销售,从而达到学校丶学生丶街道办丶返城知青丶有瑕疵品的工厂……等等多赢的局面。」

说着两手一摊,「大家都觉得是好事,而且只要下级代理不超过7个人,就符合马爷爷提出的要求,何乐而不为呢?!」

陈凡听着忍不住咋舌,这特麽是组建了一张直销网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