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在1977 > 第798章 名人效应

穿在1977 第798章 名人效应

簡繁轉換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3 02:12:39 来源:源1

第798章名人效应

在后世人的印象中,像在70年代这种火红的岁月里,并没有后世公认的那种「明星」。无论是电影明星还是歌星,似乎都是从80年代才开始有的。

其实也不一定。

有那麽几位,老百姓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丶也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只要一看见那张脸,听到那个声音,就能认出这个人。

他们的名字不一定流传到后世,但在70年代的岁月里,其光芒堪比后世的天王天后丶璀璨无比。

比如边桂荣丶比如李世荣丶再比如陆青霜。

都不认识?

那郭兰英总知道吧。

可在当时,即便是郭兰英,也不一定红得过前面三位。

首先是边桂荣。

1973年,中断已久的文艺事业终于得以重新起航,当时长影厂决定翻拍浩然的作品《艳阳天》,这部电影在1974年上映,电影固然不错,但比起其中的插曲《万众一心奔向前》丶又名《群雁高飞头雁领》,其热度还稍微差了点。

这首歌后来被许多女歌唱家翻唱过,但原唱丶首唱,却都是边桂荣。

那时候的收音机里,几乎天天都能听得到她的声音。

除了这首歌,长影厂的另一部电影《创业》,里面的插曲《满怀深情望北亰》,也是由她演唱的。

在电影上映的那几年,她的热度那叫一个火爆,都火遍半边天了。

然后是李世荣,也是长影厂的着名男高音歌唱家,还是边桂荣的老师。

就这个咖位,已经不用多说了吧。

但还是提一提他的代表作,《心中自有金光道》,许多50后丶60后丶70后都会唱,几乎是无人不晓。

另外还有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插曲《怀念战友》丶《五朵金花》的插曲《蝴蝶泉边》丶《草原晨曲》的插曲《草原晨曲》等。

放现在就是OST之王。

第三个是朱逢博。

什麽?陆青霜?

很遗憾,她的单位没人来,所以忽略。

再说回朱逢博,她的名气比前几位并不逊色。

她原来是中国艺术团的独唱演员,被称为「东方夜莺」,76年开始活跃在音乐会舞台上,并多次为电影唱插曲,79年发行了我国第一盒流行音乐卡带《蔷薇处处开》,成为内地流行乐坛历史开始的标志。

着名的「铃儿响叮当」,就是这张专辑里面的歌曲。

在此期间,她与上影厂开展多次合作,谢晋导演的《青春》,不仅红了张瑜和陈冲,还让许多老百姓认识了其中插曲《千年铁树开了花》的演唱者「朱逢博」。

后来在80年,朱逢博与李谷一并称为「南朱北李」,互为一时瑜亮。

再加上从中央乐团赶过来的李奶奶,啊丶不对,现在应该是李阿姨丶还是李大姐?

比陈凡的户口本年龄大了16岁,算大姐吧。

总共3个单位的4人齐齐找上门来,要求演唱陈凡创作的两首歌曲。

长影厂和吉林音协是两个单位一起来的,他们人多势众,抢了个头筹。

说话的是长影厂的一位干部,名叫张听雪,嗯,是位男同志,名字还挺浪漫。

他先对着陈凡笑了笑,说道,「陈副主席,我们领导早就有心过来拜访,只不过一直没能成行,这次也是因为需要主持厂里的工作,难以抽身,所以特意让我代为问好。」

说着将两个大包提到陈凡面前,「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陈凡赶紧起身说道,「太客气了,这样,心意收下,礼物您带回去,……」

没等他把话说完,张听雪就拉开包裹的拉链,说道,「都是些不值钱的土特产,听说您以前也去过东北,还在长春待过一段时间,比较喜欢东北的山货,所以是我们厂领导特意吩咐带过来的。」

陈凡见包里面确实都是些榛蘑丶香菇一类的乾货,便不再推辞,笑着点点头,「那就多谢了,回头替我向你们领导表示感谢。」

回到椅子上坐下,不经意地踢了一下大包,不禁微微一愣。

这两个大包,有点上轻下重啊。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张听雪回到沙发上坐下,正色说道,「这次的来意,刚才我们也说过了,是为了您创作的两首歌曲而来。」

话到这里,他却忽然停住,转头看向另外一位。

那位是中国音协吉林分会的领导刘哲宇,论级别,比陈凡还低一级,比刚才说话的江南省音协主席季晨风也要低一级。

不过级别低归低,说话却不太客气。

当然,对陈凡还是挺客气的。

他先客客气气地对着陈凡打了个招呼,「陈副主席好,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江南果然是人杰地灵之处啊!」

然后转头看向季晨风,嘿嘿一笑,「季主席好,我对江南音协的辉煌成就,还是非常钦佩的。只不过很可惜,也许是前些年风太大,造成咱们江南之地的歌唱家们,嗓子都不太舒服,有些大音希声啊。」

季晨风瞬间涨红脸,没好气地说道,「说没出歌唱家就没出歌唱家,没必要替我们掩饰。」

随即昂起脑袋,「不过那是以前,没出歌唱家的原因也不是我们会员的本事不行,而是不像你们靠着长影厂,电影一部接一部地拍,插曲多得唱不完,出名的自然就多。」

还在喝茶吃瓜的武厂长顿时傻了,呆呆地看着季晨风,脑子里满是问号。怎麽吃瓜突然吃到自己头上来了呢?

你是在指责江影厂不出电影吗?

我倒是想出,可哪来的钱啊!

要不你们音协赞助点?!

季晨风还不知道自己的话刺痛了武厂长的心灵,还在振振有词地说道,「现在我们有了陈副主席,他的作品层出不穷,不仅能写小说丶写剧本,还能拍电影丶创作歌曲。

只要我们的歌唱家唱了陈副主席创作的歌曲,就能连出两个着名歌唱家,你们信不信?!」

长影厂的张听雪丶吉林省音协的张哲宇丶上海音协的王碧萱,以及亲自赶过来的李大姐,四人听了都齐齐点头。

这不是废话麽,如果不是冲着陈凡写的两首歌,今天谁会跑这里来?

好歌都要抢的好吧。

本来绝大部分作曲家丶词作家都是有单位的人,他们的作品也要服从单位安排,首先考虑本单位的歌唱家,而且在他们单位内部,让谁来唱,也是需要「抢」。

本单位没有合适的人,才会考虑其他单位的歌唱演员。

难得突然冒出来一个野生的音乐家,还是全国着名作家丶人尽皆知的那种,忽然创作了两首一听就难忘的新歌,不赶紧过来争取,难道坐在一旁看戏?

今天来的只有他们三拨人,明天有多少人过来,那就不一定了。

陈凡看着眼前这一幕,也感觉脑子隐隐作痛。

前天他随手写了两首歌,让况明义交给江南交响乐团去配音,同时请他们交响乐团的歌唱演员试唱。

结果好嘛,半天时间不到,消息就已经传遍全国各地的音协丶交响乐团丶文工团……等等文艺单位。

其实也不能怪江南交响乐团的同志们沉不住气。

主要是憋屈了太久,忽然拿到两首一看就是经典的作品,此时不炫丶更待何时?!

在这里必须要感谢万木春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是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着安装程控交换机,截止到8月底,已经为十几个省会城市安装了机器,才能让交响乐团的电话,在半天内打遍全国。

还唱歌给同行们听。

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丶一首《从头再来》,不仅感染了交响乐团的同志们,也刺激了接听电话的众多音乐家。

老朋友忽然有了翻身的机会,那可比自己没得奖还难受。

几乎是一夜之间,十几家单位闻风而动,纷纷派出精兵强将奔赴江南,务必要将这两首野生的歌曲抢回家。

至于有没有机会?

江影厂抢到陈凡的两部电影,已经足够让人嫉妒了,总不能连两首歌的机会都不给大家吧!

要说这里面谁的决心最坚定,那无疑是长影厂丶上影厂和李大姐莫属。

原因很简单,别人都是坐火车丶或者开汽车,只有他们是坐最早一班的飞机跑过来的。

全国音乐单位闹出来这麽大的动静,本地的省音协不可能收不到消息,于是季晨风亲自出马,意图赶在所有人之前,找陈凡将演唱人的名额定下来。

可是碰上陈凡在忙着剪辑,等他出来时,三只「饿狼」已经上门。

于是最后就成了眼前这副局面。

也就是时间仓促,单位领导和几位歌唱家们都抽不出身来,否则来的肯定是本人。

先是张哲宇与季晨风据理力争,说什麽长影厂有边桂荣和李世荣,可以随陈作家选择,而且长影厂在电影界的地位远不是江影厂可以比拟的,等这部电影完成,可以帮忙在东北发行。

甚至如果北影厂没人来,华北他们也包了。

结果这话没打动陈凡,倒是打动了武厂长,两只眼睛跟装了灯泡似的,对着陈凡放光。

陈凡没理他,正苦恼地抓着头发。

等他们交锋结束,上海音协的王碧萱又甩出朱逢博这张牌,同时表示上影厂非常乐意配合电影在华东地区的上映。

最后李大姐出马,看着陈凡只说了一句话,「上次我们合作的很愉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一首好歌,也成就了你我。

如果这次你把《少年壮志不言愁》给我唱,我们一定能再创辉煌。

而且不仅如此,以后只要你有事,就是我有事,你说一句话,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陈凡眨眨眼,大姐你赌这麽大的吗?

现在几个人都看着自己,决定权也在自己手上,陈凡感觉脑阔有点疼。

顿了两秒,他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斟酌着说道,「是这样的啊,首先呢,这两首歌,其实更适合男高音歌唱家来演唱。」

一句话的功夫,直接让李大姐和王碧萱露出失望的神色。

而季晨风和张听雪丶张哲宇的脸色却也更加紧张。

似乎感觉不保险,季晨风又赶紧说道,「陈副主席……」

刚开了个头,陈凡就笑着摆摆手,说道,「这样啊季主席,既然都是江南文艺界的人,我这两首歌,可以留一首给你们,……」

听到这话,季晨风顿时喜不自胜,咧着嘴哈哈笑道,「感谢感谢,回头我就把你的音协会员证送过来,就是全国会员证还要等几天。不过也不会耽搁太久,下个月底的文代会你会去的吧?到时候一并给你。」

陈凡嘴角微抽,我会在意这些东西吗?

我现在只担心事务太多,打扰我约会好不好。

顿了两秒,他晃了晃脑袋,继续说道,「但是,我要听一听你们推荐的歌唱家的声音,如果不合适,我还是会另外找人。」

季晨风立刻满脸严肃地点头,「这个你放心,我们江南省音协的会员虽然没有你们作协多,闻名全国的也只有一两个人,」

听到这话的时候,旁边四个人齐齐变了脸色,但很快掩盖住,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陈凡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也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什麽只有一两个人,是根本一个都没有好吧。

虽说50年代建立协会的时候,还有几十位歌唱家,可他们也只在本地有些名气,出了江南省,谁还认识他们呐?

倒不是说这些歌唱家的实力不行,主要是没有代表作,实力再强有什麽用?

季晨风自己倒是没觉得,还在说着话,「但是我们的会员本事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哪怕是大风天时期,我们的音乐单位也没有中断招新,乐团丶文工团都有不少新人,保证能找到你想要的声音。」

陈凡点点头,随即看向满眼期望的张听雪和张哲宇。

他们两人心里都有些窃喜,陈凡留了一首给江南音乐人,那另一首,不就只能留给李世荣了?!

果不其然,陈凡对着他们笑道,「我感觉《从头再来》比较适合李世荣的声音,不如让他试试这首歌?」

两人立刻齐齐点头,「好啊好啊!」

随后陈凡又看向李大姐和王碧萱,笑道,「虽然这次没能合作,不过我的下一部电影就要开拍,那部也是要写几首插曲的,如果不嫌弃……」

没等他说完,李大姐和王碧萱立刻笑开了花,「不嫌弃丶不嫌弃!」

管他什麽歌,先占下来再说,要不然又是像这两首歌一样,难道还临时跑来抢吗?

陈凡聊完之后,对着武厂长使了个眼色。

我是谈妥了,你还得继续谈呢。

歌能红人,人也能红歌,好歌配知名歌唱家,正是相得益彰。

顺便利用他们的名人效应,还有他们背后的单位资源,带一把自己的电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