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穿在1977 > 第772章 拍不了

穿在1977 第772章 拍不了

簡繁轉換
作者:狸猫换银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23 02:12:39 来源:源1

第772章拍不了

真滴,蛇口工业区初创的时候,连个规划展示厅都没有。

倒不是说没有规划方案或规划图,而是他们没有将规划与宣传结合起来。

比如后世房地产市场最常见的样板间展示,要到1989年,才由万科公司在工地上建起了国内第一间展示样板房。

也不是说之前没有样板间,有,而且香港在70年代就有了样板间的操作,81年时中海地产就将这一模式带入了深圳,打造出第一个有样板间的小区。

但是他们建的只是样板间,而不是「宣传样板房」。

两者的区别是,样板间就是从将要出售的建筑大楼里挑一套装修好,展示给客人看,而宣传样板房则是在大楼还没有开挖地基的时候,就先单独建一套展示用的房子出来,供客人参观丶挑选。

现在陈凡就是提醒袁总,在蛇口工业区还是一片荒地的时候,先弄一个「样板房」出来。

陈凡再次翻开文件夹,指着上面的招待处简易图说道,「比如说,在入口大厅的墙壁上,做一幅大型规划示意图,哪里是码头丶哪里是工业区丶哪里是宿舍区丶哪里是生活区,都用不同颜色标注出来,让人一目了然。

相比现在还是一片荒地丶滩涂的蛇口,您觉得是让宾客看泥土好,还是看规划图更直观?」

袁总顿时恍然,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这个建议非常好。这一点我们就想不到。」

他兴奋地抬头去看陈凡,笑道,「我就知道,来谘询你的意见,一定不会白跑。」

陈凡摆摆手,说道,「不一样。你们是干实事的,想的是怎麽把事情办得漂亮丶办得更好。我是动笔杆子的,想的是怎麽把一件普通的事写出花来丶把一件大好事写得惊天动地,这就是宣传的作用。

袁总,其实你们现在做的,就是一件惊天动地的事,虽然说目前有很多不看好的声音,但同时也有支持你们事业的人,甘愿被调过来做管理的干部丶参加工地建设的工人们,他们其实都是同行者。

如果你们不方便大张旗鼓地宣传蛇口,那不妨将宣传阵地放在工业区内部,……」

他说着又指了指文件夹,笑道,「一间招待处,就可以是你们的宣传阵地,将蛇口工业区的发展理念丶规划纲要,甚至包括你们的口号,都可以加进去,让更多的人看到你们的精神和作用。」

袁总听着连连点头,等陈凡说完,他不禁叹道,「别人都说我胆子大,我看你胆子比我要大十倍还不止,而且信心比我还足。」

陈凡微笑不语,未来的蛇口工业区总资产高达8000多亿元,每年的营业额也达到一千多亿,从80年代开始,就是深圳特区的代表,一直到90年代末以前,许多内地打工人去深圳打工,最终目的地都是蛇口,在蛇口找不到工作,才会去其他地方碰运气。

而且从80年代初开始,几乎所有大领导都会亲自去蛇口看一看。

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都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这样一个地方,他当然有信心。

顿了两秒,陈凡本想还提一个建议,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没别的,主要是他跟袁总并不算太熟悉,建议给到几个就差不多够了,说太多的话,反倒显得他们能力太差似的。

若是在卢家湾,陈凡才不管那麽多,杨书记他们也更不会介意,只恨不得能将陈老师的脑子掏空,都给卢家湾留下来,绝对不会有丝毫不满。

袁总看到他的表情,立刻拿起茶壶,亲自给他倒茶,同时笑道,「陈作家,你是动笔杆子的,又是我国最优秀的青年作家,脑子灵活丶不同凡响,有什麽好建议,可一定要多多指点啊。

我老袁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若是有一天蛇口工业区真的做起来了,也一定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陈凡见他这麽说,赶紧摆了摆手,「言重了言重了。」

顿了一下,便笑着说道,「我确实还有个想法,只不过,这个东西在美国丶香港都比较常见,在国内还没使用过,就是不知道您敢不敢用。」

虽说现在改开了,但单单一个解放思想,就谈了好多年。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不是一场会议就能解决的。

不过现在倒成了陈凡掩饰的藉口。

本来不想说的,可袁总都把话说到了这里,他也就不再藏着。

而袁总听到他的话,眼里没有丝毫害怕,笑道,「美元在美国最常见,我们不也当宝贝似的?只要是好东西,我就敢用。」

陈凡当即笑道,「战争沙盘,您知道的吧,那房地产规划沙盘,您见过吗?」

听到这话,袁总顿时恍然大悟,「你是说,我们就用沙盘的形式,搞一个沙盘上建好的蛇口工业区出来?」

国内的建筑沙盘要到1988年才首次在深圳出现,但是在香港,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当时的香港首富何东,就已经将其用在香港岛的地产项目上。

此时听到陈凡说起这个,袁总立刻就想了起来。

他用力拍了拍手,笑道,「这个建议特别好,用沙盘建筑,比规划图更加直观。」

至于谁能建造建筑沙盘,这个不用多问,香港就有。

只不过一个建筑沙盘可不便宜,袁总开始暗暗盘算,该用什麽样的方式,向上面申请专用资金?

……

将袁总他们送走,已经是晚上9点多钟。

陈凡又跟王建国他们开了个短会,教他们这段时间主要做什麽丶怎麽做,如果有问题,又怎麽跟自己联系,或者直接找工地负责人解决。

这也是陈凡频频向袁总示好丶并给他们提建议的原因之一。

留得一份香火情在,招商局方面的人就得给王建国他们几分面子,适当的关照也必须要有,陈凡也才好放心离开。

又与廖广志约好明天早上8点集合,吃完早餐就返回广州,陈凡便和两姐妹一起回房间。

由于明天早上还要早起,陈凡也没有熬夜,只辛苦忙碌到12点就睡觉。

至于两姐妹?

尽管她们很怕热,出了好几身大汗,可终究因为太累,连澡都没洗就沉沉睡去,比陈凡睡得还早。

第二天清晨,三人起了个大早,先冲洗乾净,换了身衣服之后,下楼与廖广志汇合,又在新安酒家吃了顿粤式早茶,便在王建国等人的目送下离开深圳。

似乎回程总比来时路更短一些,下午一点多钟,便赶到白云机场,正好赶上飞往上海的航班。

又是半天折腾,到了晚上,终于开着停在机场的小面包车,回到番禺路的家里。

陈凡将车停在门口,拿出一个比火柴盒稍大一点的黑色塑料盒,按了一下上面红色的按钮,院子大门立刻往两边滑开。

这便是在4月份,云湖机械厂专门派人过来给他安装的自动门。

就那个黑色的遥控器,都是从美国进口的,目前红外遥控器还主要应用在机械设备上面,而且成本较高,要到80年以后,开发出可以发送和接收红外线的半导体装置,才开始普及。

应用最广泛的就是电视遥控器。

所以别看这是一个小盒子,却是实打实的「高科技」。

感叹了一下老美科技的先进性,陈凡将车子开进院子,再按一下遥控,大门便自动关上。

推门下车,他回头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两姐妹,也没叫醒她们。

先带着行李开门进屋,将行李扔到矮柜上放好,再走出去,一下子抱一个,分两次将两人都抱进来,放在沙发上。

直到这时,两人才迷迷糊糊的醒了过来。

姜甜甜睁开眼睛,看了看熟悉的客厅,再看看自己,立刻翻身站起来,对着陈凡说道,「怎麽不叫醒我?」

说着便撸起袖子,往行李包走去,「你先休息一下,我来整理东西。」

姜丽丽也跟着打了个哈欠,起身往厨房走去,「我去做饭。」

陈凡赶紧一把一个,将两人拉住,就往楼上走去,「还做什麽饭,你们先洗个澡,在房间里吹冷气,我去锦江饭店打包几个菜回来。……也就他们家的饭菜好吃点,……」

絮絮叨叨的,带着两人上了二楼。

姜甜甜和姜丽丽无奈地笑了笑,将行李规整好,顺便插上电热水器,等行李整理好,水也烧热了,便拿着衣服去了卫生间。

陈凡则再次下楼,先给锦江饭店打了个电话订餐,然后开着车出去拿饭。

这也算是外卖自取了吧?

不过别说,自从上海完成了万门程控交换机的安装和线路改造,现在打电话方便多了,加上继上海和广州之后,周正东将江南省省会安排在第三批进行改造,如今省会那边也已经完成施工,以后陈凡再要从省会给这里打电话,就不用一等等半天,而是和九十年代一样,随时都能拨通电话。

等他拎着一迭饭盒回来,姜甜甜和姜丽丽都已经洗完澡,正在二楼房间里吹着空调。

这麽热的天,自然不会叫她们下来吃饭,陈凡拎着饭盒上楼,让她们先吃着,自己则去洗澡。

结果等洗完澡出来,两人都坐在一旁等着他,姜丽丽还跑下去一趟,给他拿了几瓶酒。

看见他进门,便指着桌上的酒笑道,「今天是喝黄酒丶红酒,还是白酒呢?」

反正周亚丽也走了,家里没外人在,陈凡只穿了一条短裤,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坐下,对着她说道,「我想喝喜酒。」

姜丽丽也不甘示弱,当即红着脸倒了两杯白酒,一杯放在陈凡面前,一杯递给姜甜甜,嬉笑着说道,「来,你们喝吧。」

姜甜甜瞪了她一眼,拿过酒瓶给她也倒了一杯,「要喝也是你们先喝。」

眼看着又要闹起来,最后还是陈凡拿着杯子一人碰了一下,「一起一起。」

正所谓饱暖思文娱,酒足饭饱之后,简单收拾一下,三人便玩起了游戏。

本来从广东回上海,就是希望能过几天好日子,主要是无论是去省城丶云湖,还是回卢家湾,都没有在这里清净。

所以连着好几天,除了出去采购一次食材,三人都没有出门。

当然也不是一直都在玩游戏,陈凡抽空将《小城人家》写完,又写了一本《战火青春》的西南战事小说,等着回江南后有个交代。

至于8月份要给小本子的故事,第一部《圣斗士》也已经写完。

之所以效率这麽高,必须要感谢周亚丽在这里大放光明,照得陈凡除了工作,别的什麽事都做不了。

如此一来,也就只能疯狂码字,倒是提前把《龙骑士传说》的第四丶五丶六部写了出来。

这次也都给周亚丽带走,然后按照半年放一部的频率,先把第三部出版了再说。

转眼就是一个星期过去,陈凡每天和两姐妹一起谈论诗词歌赋丶风花雪月丶功夫拳脚,总算是身心舒畅丶神清气爽,舍得出门。

……

7月18日,这天早上,陈凡坐在驾驶室,接过姜甜甜递来的草稿,笑着说道,「放心,这篇文章我看过了,不比你写的那本《鲜花盛开的地方》差,收获杂志肯定会过稿,说不定明年还会给你评个奖。」

姜甜甜笑了笑,说道,「这篇是我自己写的第一篇小说,能够发表我就很满足了,别的不重要。」

这次去了一趟深圳,看过那边的活力蓬勃,还有蛇口工业区的建设与规划,她心里也有些感触,便结合之前看过的一些新闻故事,写了一篇关于改革的短篇小说。

这时候敢写这一类小说的文人还不多,主要是写了之后,就会被贴上标签。

要知道现在作协总会那边,还不是铁板一块,虽然风向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可关于怎麽做的疑虑却不少,一些人自然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否则也不会有三年后的一次短暂吹风。

现在姜甜甜敢写丶并敢投递给《收获》杂志,便是受到陈凡的影响。

陈凡站哪边,她就站哪边。

只不过她却忘了,即便是陈凡,尽管明里暗里都表示支持现在的改开,却还没有正式发表过任何一篇这方面的文章。

反倒是她这一个动作,将标签硬贴在陈凡身上。

毕竟,谁不知道她是陈凡的忠实拥趸丶甚至可能是亲传学生。

这一点陈凡心里当然清楚,就是不在乎罢了。

本来他就是嘛,贴个标签也没啥,反正迟早也是要贴的。

重点是他现在有点头疼。

巴老办公室里,他坐在巴老对面,连稿子都还没递出去,就听到一个噩耗,「上影厂拍不了《道士下山》,为什麽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