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 第116章

末日求生:我靠农场系统堆满粮仓 第116章

簡繁轉換
作者:秦了明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19 16:49:32 来源:源1

第116章(第1/2页)

晨露把萝卜棚的布面浸得发沉,风一吹就往下滴水,砸在块根旁的土上,洇出星星点点的湿痕。

陈溪靠在柴堆旁,短柄斧的木柄被攥得发热,指尖按在斧刃的冷光上——

这是她守的第三个通宵,眼尾的红血丝像爬了层蛛网,却不敢闭眼,耳朵贴在粗糙的柴杆上,连远处废轮胎被风吹动的“吱呀”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突然,黄鼬从堆肥处窜过来,嘴里叼着根缠满黑毛的铁丝——

是昨晚触发的那只套子,铁丝被挣得变了形,上面的黑毛沾着泥,显然腐行者挣扎时扯掉了不少,却没敢再往前挪半步。

陈溪心里一紧,攥紧斧柄起身,顺着黄鼬的视线望过去,晨雾里隐约有个黑影在断墙后晃了晃,速度比腐行者快得多,像只窥伺猎物的野兽,没等看清就消失了,只留下一缕淡淡的铁锈味,飘在风里。

“是在探咱们的采收时间。”

陈溪摸出怀里的草木灰布包,往篱笆旁撒了道灰线,灰粒落在露水打湿的土上,洇出淡褐的印子,“这灰线沾了露水,踩过就留痕,它们再来,咱们能知道。”

她刚撒完,黄鼬就扒着灰线旁的土,挖出半枚带泥的爪印——不是腐行者的黑爪,是某种小型哺乳动物的,尖爪印边缘沾着红土,和西南角废墟的土色一模一样,显然是腐行者派来的探子。

林砚拎着裂柄小铲过来时,手里攥着块磨得发亮的粗布——是从废衣服上拆的,布面还沾着上次筛羊粪肥的黑渣,却洗得干净。

她蹲在最壮的那棵芽旁,小铲刃贴着土面斜着往下插,只进土一寸,动作轻得像在拆易碎的瓷:“苏野说块根的淀粉痕满了,得贴着根须挖,不然碰坏表皮,存半个月就糠了。”

铲尖碰到块根时,她明显感觉到阻力——比挖老根时更实,像碰到了埋在土里的小石子,却带着点弹性,指尖能透过铲柄感受到块根的纹路。

苏野扛着军刀和捆干草过来,干草是从堆肥处挑的,没霉没虫,晒得干爽,每根都带着淡淡的发酵香。

“蓝光扫过,块根长得圆,根须绕得密,像给块根织了层网,”她指尖淡蓝微光晃了晃,光带在土里圈出个半尺宽的圆,“从光带外一寸挖,刚好切断须根,不碰块根——上次挖老根时漏的瓷片就在旁边,得避开。”

张梅抱着育苗本跑过来,帆布包上的葫芦瓢被她用细藤条绑了三圈,生怕采收时晃掉。

她没顾上喘气,先跪坐在土埂上,把断尺凑到块根凸起的土面:“1.4寸!淀粉痕全满了!农书里说这时候的萝卜,咬着脆甜,还耐冻!”

她的炭笔在草纸上划过,声音格外脆:“采收日:块根1.4寸,淀粉层完整,根须无腐烂,晨露湿度20%,工具:裂柄小铲(刃口磨圆)、粗布(去毛边)、干草(晒7日)”,写完又用指甲轻轻碰了碰块根的褐痕——硬实得很,指甲划过去只留下浅白印子,却没掉渣,“没空心,能存到冬天。”

陈溪把干草铺在萝卜窖旁,铺得厚厚的,像层软垫子,每铺一层就用手按实:“我奶奶窖萝卜,总说‘干草要铺三指厚,不然块根碰着窖壁,冻一夜就黑心’。”

她蹲下来,摸了摸窖底的土,土粒都是碎块,没板结,“得再松点土,让空气流通,不然萝卜闷在里面,会出白毛。”

她用小铲尖轻轻扒了扒土,土粒簌簌往下掉,露出下面湿润的土层。

黄鼬蹲在林砚脚边,小鼻子凑到土面嗅了嗅,突然用爪子扒了扒块根旁的土——土里藏着只半寸长的蛞蝓,银痕拖过土面,离块根只有半寸远,再爬两步就会啃到表皮。

它一口叼住蛞蝓,甩着尾巴往废铁堆跑,回来时嘴里干干净净的,又蹲在旁边,用爪子把小铲挖出来的土粒扒开,露出块根的轮廓——淡白色的表皮上,褐色的淀粉痕像裹了层薄釉,在晨露里泛着微光。

林砚慢慢撬土,小铲刃一点点把块根周围的土挖开。

淡白色的块根渐渐露出来,比想象中更圆,像颗放大的珍珠,根须绕在上面,像给块根系了层褐色的网。

她屏住呼吸,双手抓住块根的顶端,轻轻往上拔——根须带着湿土,“哗啦”一声脱离土层,没碰坏一点表皮,连最细的根须都没断。

“成了!”她把块根放在干草上,用粗布轻轻擦去泥——淀粉层没掉,褐色的痕迹依旧完整,“这根能存三个月,冬天煮野菜汤时放两块,能顶半块压缩饼干。”

苏野赶紧把擦干净的块根递给陈溪,指尖碰着块根的表皮,能感觉到细微的颗粒感:“根须朝下放进窖里,这样能继续呼吸,不然根须朝上,水分跑太快,没半个月就蔫了。”

她又摸了摸块根的褐痕,“淀粉层别擦太狠,这层是保护层,能挡小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16章(第2/2页)

张梅凑过来,用断尺量了量刚拔出来的块根:“1.45寸!比土面量的还大,农书里说这是‘土里藏劲’,长得实!”

她在本子上画了个圆圆的块根,旁边写“单根重约半斤,表皮完整,淀粉层厚度1毫米”,又在块根旁画了个小窖,用红炭笔标了“根须朝下”的箭头,纸页边缘还沾了点土,是刚才跪坐时蹭的。

挖第二棵块根时,林砚的小铲突然碰到硬东西——是上次挖老根时漏的半块破瓷片,边缘带着尖,离块根只有半寸远,再偏一点就会划到表皮。

“还好没碰着,”她用军刀把瓷片挑出来,瓷片上还沾着点根须,“这东西得扔远,不然窖里有尖的,磕坏其他萝卜。”

苏野的蓝光扫过块根,没发现损伤,才松了口气:“这棵块根比刚才那棵细点,却更长,像个小棒槌,淀粉痕也满了,能存。”

就在这时,西南角的废墟传来“哐当”一声——是钢管倒地的响,比前几天近了五十米,还混着腐行者的“嗬嗬”声,像是在拖拽什么重物。

苏野的蓝光瞬间转向,光带拉得很长,过了几秒才收回来,她的脸色沉了些:“是那只漏网的腐行者,拖了根粗钢管,钢管上还绑着铁丝,想勾开篱笆!”

林砚立刻拎起军刀,往篱笆旁跑:“陈溪,燃烧弹准备好,别等它勾篱笆就扔;张梅,你守着萝卜窖,用石头压牢窖口的铁皮;黄鼬,你去铁丝套那边,要是它踩中,就往我这边跑!”

陈溪从帆布包里摸出两个燃烧弹,引线已经缠好,用火柴点燃一根,火苗窜起半寸高,她握在手里,指尖被烤得发烫却没松:“它敢靠近,我就烧它的爪子!”

张梅抱着育苗本,蹲在窖旁,把旁边的石头一块块压在铁皮上,铁皮边缘的土被压得实实的,“窖口我守着,它们过不来!”

黄鼬跑到铁丝套旁,蹲在地上,眼睛死死盯着西南角的方向,尾巴绷得笔直。

没一会儿,就能看见腐行者的身影——拖着粗钢管,蹒跚地往这边来,钢管在地上拖出“咯吱”的响,铁丝勾住了篱笆的旧桩,把新换的木桩拽得晃了晃。

“快踩中套子了!”苏野喊着,蓝光直射腐行者的眼睛——淡蓝色的光晃得它惨叫一声,脚步乱了,前爪刚好踩进铁丝套里!

“套住了!”林砚冲过去,用军刀把铁丝套的木楔钉得更深,木楔没入土里半寸,腐行者挣扎着要拔腿,铁丝却越收越紧,黑血从爪子里渗出来,滴在土里,冒着细白的烟。

它突然把钢管往窖口扔——钢管“哐当”砸在铁皮上,差点把铁皮砸翻,张梅赶紧扑过去按住,石头掉了两块,手被砸得发红却没松手。

陈溪把燃烧弹扔过去,“轰”的一声,火焰窜起半米高,逼得腐行者连连后退,却被铁丝套拽住,只能在原地嘶吼。

林砚用军刀砍断它的腿,黑血喷在篱笆上,腐行者倒在地上,还想往窖口爬,陈溪又扔了个燃烧弹,火焰裹住它的身体,很快没了动静。

苏野的蓝光扫过西南角,没再发现其他腐行者,才松了口气:“只剩这一只了,不敢再来了。”

她走到窖旁,把钢管捡起来,钢管上还沾着腐行者的黑血,“这钢管能绑在篱笆上,当栏杆,更结实。”

傍晚的霞光把萝卜窖染成暖金色,铁皮在光里泛着亮,采收后的土坑被填实,没留下一点痕迹。

林砚坐在田埂上,手里捏着那本旧农书,纸页脆得怕碰碎,她用塑料布裹了两层,翻到“萝卜窖藏”那页,用炭笔写“采收4棵(3大1小),窖藏完好,钢管加固篱笆,铁丝套触发1次”,字迹歪扭,却每个字都写得很实。

苏野走过来坐下,手里的钢管靠在篱笆上,黑血蹭在新木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印子:“明天把钢管绑在桩子上,再用铁丝缠两圈,腐行者再想勾,也勾不动。”

她往萝卜窖望了望,“这是咱们第一个正经收成,得守好——冬天没粮时,全靠这些萝卜。”

陈溪靠在老槐树上,手里的草木灰布包放在腿上,她把灰撒在窖周围,绕了三圈,像在画保护符:“晚上我还守夜,多带点煤油,怕还有漏网的探子。”

她摸了摸黄鼬的头,小家伙正趴在窖旁,小爪子搭在铁皮上,嘴里叼着那棵漏收的小萝卜,像是在守护这窖宝贝。

张梅把育苗本收进帆布包,炭笔断了芯,她用指甲把断芯刮尖,在最后一页画了个小萝卜,旁边写“盼春天种新萝卜”,纸页边缘被她的指甲抠出了小痕,却透着郑重。

夜里的月光落在萝卜窖上,铁皮泛着淡银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