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的时代1979! > 第八十二章 《试衣镜》发表!

我的时代1979! 第八十二章 《试衣镜》发表!

簡繁轉換
作者:老牛爱吃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04 15:55:16 来源:源1

第八十二章《试衣镜》发表!(第1/2页)

第二天一早。

茹智鹃上班路上买了一份《收获》,到了《上海文学》杂志社,老编辑余炳坤就笑着问道:“茹姐,收获杂志现在期期不落啊!”

茹智鹃撇了他一眼:“瞎说什么鬼话,我这是研究竞争对手。”

“战术上藐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教员说的。”

余炳坤乐了:“咱编辑部觉悟就是高哈!”

说着,指了指房间内。

茹智鹃定睛一看,好家伙,这一会进来的年轻编辑人手一本《收获》。

一打眼,桌子上又堆了至少三四本。

她又好气又好笑的翻起了《收获》,心里还在安慰自己这是在批判中学习!

旁边的年轻女编辑屈怜欢笑着对茹智鹃说:“茹姐,这期有篇《试衣镜》我觉得不错,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有点卡夫卡的味道。”

“作者叫许成军,之前没听过这个名字,估计是个新人作者。”

余炳坤笑着岔话:“不算新了,这许成军同志前几日在《光明日报》上刊发的《向光而行》和散文《信》在国内可是掀起了好大的风浪,前几天跟《光明日报》的于海生通电话,说光寄他们报社的信件就好几箩筐了!”

茹智鹃皱眉:“写《向光而行》的许成军?”

“是啊,那诗写的是真不错,现在已经被京城那帮大学生灌上了中国最年轻的‘自然抒情诗人’头衔,现在这年轻人可了不得!”

茹志鹃问:“老余觉得这篇《试衣镜》水平怎么样?”

余炳坤捏着鼻梁子:“味太冲,太锐,但是写作手法老练,写作技法上暂时没在国内看过同类的,我个人觉得是有机会冲击今年全国优秀短篇的佳作。”

哦?

这小许有这水平?

茹智鹃脑海里一晃而过一周前和许成军以及其他作家们的早餐。

当时觉得年轻,只是客套了一下,没想到人家真有硬作品?

于是,茹智鹃也不干别的,直接翻开了杂志。

粗略的扫了眼前面的内容,最后跳过《等待决定》《严厉的爱》《大风歌》。

以她这老编辑和资深作家的资历看过之后,就知道这期的爆点不在这几部作品,可能畅销,但不会成为爆款!

以他对巴老的了解,这期杂志不会这么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上海文学》的主编也是巴老,但是不负责具体工作,杂志社内的工作主要由几个副主编负责。

《试衣镜》全文8000字,很快就读完,镜子的意象贯穿始终。

茹智鹃合上杂志时。

“卡夫卡?”她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正讨论得热络的年轻编辑们都静了下来。

屈怜欢手里的钢笔顿在笔记本上,脸颊微微发烫:“茹姐觉得不像?我是觉得那镜子里的影子,有点《变形记》里的荒诞劲儿。”

茹智鹃没直接回答,只是把杂志往桌上推了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是命运把他往绝路上逼;春兰的影子造反,是心里的念想没处搁了。一个是被动的困,一个是主动的挣,不一样。”

她顿了顿:“这结尾野是野,但野得实在,不是为了荒诞而荒诞。”

余炳坤在一旁点头:“茹姐说得是。这许成军写柜台、写布料、写王主任的皮鞋声,还是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二章《试衣镜》发表!(第2/2页)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份《光明日报》,“你看他这首《向光而行》,这许知青底子还是在泥土里扎着的。”

茹智鹃接过报纸,目光在诗行上缓缓移动。

她想起一周前那个早餐会,许成军坐在角落,话不多,只是安静地听着,眼神却亮得很,像藏着片没说出口的海。

“这镜子用得妙。”

她忽然笑了:“不光是照人影,是照人心。春兰不敢穿的花布衫,不敢翻的白眼,全在镜子里抖落出来了。这年头,多少人心里没面这样的镜子?”

她望向屈怜欢,“你们年轻人觉得是卡夫卡,是因为你们有和春兰有同样的想法吧!那眼神里的盼头,比小说里的影子还真。”

“我们可没有!”编辑部瞬间炸开了锅。

屈怜欢似懂非懂地点头:“那这算不算改革文学?写个体和集体的矛盾。”

“算,又不算。”茹智鹃站起身,走到窗边。

楼下的早点摊飘来油条香,混着风里的槐花香,让她想起年轻时在根据地办报的日子。

“改革文学多写政策怎么变,他写的是人怎么跟着变。春兰没喊口号,没谈主义,就想穿件花布衫,这才是最实在的改革。”

又补了句:“从心里的念想开始变。”

余炳坤拍了下大腿:“难怪《收获》发这篇!”

他翻到杂志版权页:“晓琳眼光毒,这稿子要是搁咱们这儿,怕是还得吵上三天。”

茹智鹃撇了一眼没接话,只是重新翻开《试衣镜》。

目光落在“所有花在夜里慢慢开了”那句。

其实,她自己在写《百合花》时,也总爱藏些细碎的心思在字缝里。

被撕破的被子,撒落的野花,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往往...

“黄编来了吧?”

“来了,茹姐!”

“我去找他说道说道!”

黄源是此时《上海文学》的副主编,也是整体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茹智鹃一走,整个编辑社忽然热闹起来,年轻编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起了《试衣镜》,这是独属于编辑们的八卦。

屈怜欢眼睛一亮:“茹姐是想挖人?”

....

而此时的许成军已经在上海站排队买票买了一宿。

昨晚九点半和汪曾祺聊完天就熄灯睡觉,硬是凭借着过人毅力在12点半毅然起床,1点准时到达上海站。

但是此时上海站已经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好在许成军一向运气不错,最后买了到了一张3天后开往合肥的车票。

嗯,还是硬座!

不错啦!很多人都还是站票呢。

早上八点半,许成军刚从车站出来,想起今天《收获》刊发他的《试衣镜》,就跑到车站附近的报亭。

“大爷,来本今天这期的《收获》?”

“第四期的?”大爷笑眯眯的。

“对啊!”

“卖脱哉。”

说的是卖没了吧?这上海话有时候他也听不大懂。

“因为里面某一篇文章写的好?”

“哪能不是啦,《收获》一直卖得侪好得很嘛!”

许成军: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