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小户女 > 第 33 章 · 第 33 章

大明小户女 第 33 章 · 第 33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7:21 来源:源1

第33章·第33章

妙真拿了二太太给的那一百两,还是让梅氏交给徐二鹏,爹娘为她置办嫁妆呕心沥血,她不能权当应该的,还有二百两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她因带着这么些布匹回来,挑了几匹出来,让裁缝上门裁制夏衣,妙真一人做了八套,她爹娘一人做了四套,再有两个弟弟一人做了四套,再不提下人有头脸的如丰娘、金钗、银环、小喜、小桃还有来旺一人一套,统共三十件,五两的工钱。

在程家的时候为了低调,自然是只穿舒服的就行,但是在家里还是得穿的漂亮一些,俗话说苏州样、广州匠,苏样闻名天下,苏州裁缝做的衣裳也自然闻名天下。

这些工钱也是妙真出的,算是为家里做的小小贡献。

至于她自己另外置办了一些从南京带回来的汗巾、手巾、香膏,让人送往茹氏那里去,也算是尽到自己做徒弟的心意了。

等衣裳做好的时候清明节过了,已然是浴佛节了,浴佛节素来是民间游玩的节日。尤其是老人婆子们,年老又无所事事,拜那些尼姑道姑做干娘,常常混在一处,再有大户人家的女眷也要入寺听经拈香。

别看徐二鹏买通莫姑子,实际上他最烦这些,但是让妻女出去散散心,他还是很愿意的,还对梅氏道:“你往常虽然常和旁人出去,到底没有和自家女儿一处出去玩儿的好,六月过定礼前出去玩玩也是无妨。”

梅氏笑道:“我已经和马太太、汪太太说好了,到时候一起去。隔壁马家丫头和我们真真关系又好,正好一处。”

“唔,你们注意别让剪轡的人把荷包剪了去就好。”徐二鹏打趣几句,又钻进书房写话本,他可是经历多盗贼的人,还有妙真同他说起的宅斗事情,完全可以当做素材,他现在是灵感大迸发。

其实妙真也属于一停下来没钱进账就心慌的人,所以,他也让小喜小桃俩个把她的药箱背着,到时候若有人看病,自己也能挣点钱啊。

四月初八这日很快到了,因为天气有些热,妙真里面穿一件主腰,外面罩一件藕丝对襟花鸟缘边长薄衫,底下则是一条打了褶的花鸟裙。

她皮肤白,头发乌黑油亮又多,身形玲珑,仅这三条,就算是有些美女气质了。梅氏又找卖花婆子买了一小盒珠花给她,小喜帮她梳了头,把这些珠花插在头上,小桃则拿了金三事和玉佩,分别系在领口和腰间。

梅氏看着女儿,只觉得比打扮自己还要高兴,她道:“真真,你手上怎么光溜溜的,等回来了,让你爹跟你打两对镯子来。”

“我也在想我缺什么,您这么一说倒是提醒我了。”妙真晃了晃手腕,她手腕就是太圆滚滚了,别人都有一个凸起来的小骨头,她几乎都看不到。

她这么一说,梅氏笑道:“这样才是有福气的样子,你倒还羡慕起我来了。”

母女二人准备了茶食,用提盒装着,又去马家那边汇合。马玉兰病愈之后,这一二年气质沉静许多,她身穿鹅黄色的束领长衫,外面罩着蜜

看的。()”

“????葶????睥襼??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妙真嘻嘻直笑。

天生丽质的没几个,她们现在这个年纪虽然是天然去雕饰都很漂亮的年纪,但是女孩子总是爱美的,稍加修饰一下,脸看起来就更舒服。

马玉兰道:“你这粉怎么这么服帖,用的什么脂粉?可别藏私。”

“我哪会跟你藏私,先在铅粉里加上紫茉莉珍珠粉,再蘸水调一下上妆。不过,铅粉容易让皮肤溃烂,我只偶尔用一次。”妙真边说边留心身边的人,人多的地方剪轡的特别多。

有时候妙真想怎么小偷跑的那么快呢?如果自己偷了什么东西,别人让自己站住,她的脚肯定都立住走不动了。

边说边走上去,倒是不觉得难捱,只是汗流的多,还好这是春天,若是夏天,真个就汗如雨注了。

到了山顶,大人们顶不住了,尤其是马太太,气喘吁吁的,马玉兰赶紧去扶住她娘。妙真见梅氏精神还好,只是很干涸,就道:“咱们不如先进去里面找个地方歇脚,再去听人讲经如何?”

众人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她们跟着一位比丘尼进去,比丘尼和尼姑也有很大区别,大抵是比丘尼更自律一些。

妙真觉得自己真是天生打工人,她看到这些比丘尼,第一个想法不是什么求佛拜神,而是等别人都进去了,她有话嘱咐:“我刚从金陵先阁老程家回来,师从本府茹女医,和无锡杨孺人,精于针推女科,师太若是有人得了病,可以来找我便是。”

那比丘尼听闻,看了妙真一眼,见她一幅富家闺秀的打扮,人虽然机灵,但是年纪太轻,她有些踟蹰。

“师太,我们家常来此地捐香火,您若替我介绍,日后我义诊也会在此地,如此一来,也是你们永慧寺的名声啊。”妙真笑道。

那比丘尼才应承下来。

虽然也知道通过她这里希望不大,但是妙真也算不上后悔,等马太太歇息好了之后,大家一起去听人讲经,这样的时候,大人们听的很认真,妙真和马玉兰却觉得百无聊赖,二人都决定到庙里四处逛一逛。

梅氏倒没说什么,只道:“你要带着丫头们,由丰娘带着去,别走远了,知道么?”

“知道了,娘,我一会儿就来找你们。”

妙真和马玉兰手牵着手一起出去,她们在石壁下驻足,观看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的诗词,又去佛殿里学着前面的大人们叩拜,妙真还准备了散钱,每个功德箱她都丢三到五文进去。

前面有一家抽签的那里正热闹,马玉兰先抽了一签,结果是下签,签词写的是“便如凤去秦楼,云敛巫山。”

这是《西厢记》里的词,马玉兰赶紧找了人解签,这大抵说的是两人不宜结合,婚姻不谐,应该另择佳偶。

马玉兰闷闷不乐的,那解签人道:“施主若是想转运,若是戴上这个即可。”

说罢,解签人又拿了一个手串出来,马玉兰有些跃跃欲试,但又怕妙真笑话。妙真连忙假装也去抽签,装作没

()炉焙鸡,你明日帮我买一只鸡回来,好不好?钱我给你,日后我买什么你就直接用这个。”妙真让小喜给她一吊钱。

芋香忙道:“这也太多了……”

“没事儿,以后呢,我还有好些菜要麻烦你呢。”妙真笑道。

要说差生文具多,妙真菜还没做,已然让人做了一件罩衣,专门下厨房穿的。她早就准备好大展身手了,可是到了厨房,第一件事情就难住她了,因为芋香买了一只活鸡,妙真根本不会杀鸡拔毛。

小喜见妙真愣住的样子,就对芋香道:“你赶紧把鸡清理干净,总不好让姑娘做这些活计吧。”

芋香这才反应过来:“糊涂糊涂。”

见芋香利落的把鸡处理好,算是到了她平常看到的样子,妙真才按照自己抄录的食谱做。先把鸡放到水里煮,等煮到八成熟的时候,捞起来,把它切成小块。

在做菜上芋香是她的师傅,就比方她刚刚让自己把鸡放凉水里切,不仅更好切,肉质也更细嫩。还有切鸡时,鸡脖子要先剁下来,再把鸡脖子切成小块备用,再从鸡背中间切分成两半,切出翅膀,斜刀取鸡腿。

切好后就放一点油烧热后,放鸡煸炒,只炒一会儿就用锅盖盖紧,烧到锅底发干的时候,就用就酒和醋各一半调汁放一点儿,这样反复几次,等鸡酥熟后,就可以起锅了。

这是她头一次**子这样的大菜,还有些紧张,郑重的请爹娘点评。

梅氏是刚从梅家回来的,她和别的娘亲不同,马玉兰就说她娘好的时候就很好,她烦闷时就会拿家里人出气,可是梅氏就不会这样,即便她去梅家不是很愉快,但是看到儿女们她也是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爹,娘,你们快尝尝吧。”妙真把盘子往前推了推。

徐二鹏吃了说好:“咱们女儿还是很有天赋的,没怎么学就能做一道菜了,好吃,好吃。”

爹说好吃,娘却提了意见,说火候太大了,还教她如果用油下锅后,放一颗蒜头,用小火把蒜炸到金黄色,把蒜捞起来,再下鸡块,那鸡皮就是金黄色的,还有焦皮,好看又好吃。

做菜也是一门大学问啊!

因为这道菜做的还不错,梅氏决定亲自教她做菜,还笑道:“你爹爹也是胡乱指点,你那本菜谱是浦江的,也不是我们苏州的,还是我教你吧。”

徐二鹏笑着摇头:“萧二太太就是从浙江嫁过来的,所以我才选的。”

“原来是这样啊。”梅氏恍然。

今日梅氏似乎有些神思不属,等用完饭后,妙真就到了内室,果然看到她娘神情有些沮丧,妙真忙道:“娘,怎么了?”

梅氏见女儿这般关心,就道:“你别瞎操心,就是你小舅母和你小舅舅和离了。”

“和离了?”

“是啊,你小舅舅跟着乔家做生意,赔了不少钱,在外头听说还有别的女人了。你小舅母又和你外祖母常常争吵,这不闹着闹着,你小舅母娘家人就把她接了回去,你外祖母鼓动你小舅舅把

人休了。你小舅母家让他改成和离书,就把陪嫁留下来一半,他们到底还有三个孩子,你小舅舅就同意了。”梅氏说起来都心累。

妙真也听的心累,她想罪魁祸首其实还是小舅舅。

四月中旬的时候,天上下些绵绵细雨,妙真正在整理医案,不知不觉,她也有了自己的经验。看着每一页的医案,想起医过的人,竟然历历在目。

“姑娘,有人来请您出诊。”外头小丫头冬儿跑来传话。

妙真还奇怪,自己虽然在南京很有些名气,但是在苏州府并没有打响名声,如今有人请她出诊,不知道是什么人?

所以,她特地到了前厅,见一个穿着鸭蛋青比甲的女仆候在那儿,妙真仔细问道:“你家府上不知道是哪里?若不然让她上门来医吧?”

那女仆道:“我家主人是松鹤酒楼的东家姚家,和覃老爷是朋友,我家太太染了疾病,从覃太太那里知晓您的医术,故而想请您过去。”

妙真一听是覃太太,心道她还真是自己的贵人,也是好人,还帮自己介绍病人。于是,就答应下来,但是她也不放心一个人去,就请梅氏和她作伴。

松鹤酒楼是苏州府还算本土的一个酒楼,她们家却不住在酒楼后面,而是住在毯球巷,前面有一片空地,许多爱蹴鞠的人常在此地嬉戏。

妙真对看病可比做饭要得心应手多了,况且她在程家那样的顶级世家待过,故而到了姚家,姚夫人的年纪比想象中年轻,差不多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她先把脉,把完脉皱眉道:“您脏腑虚弱,脾胃也需,平日是否有恶血?”

“恶血倒是没有,就是腹部长块,总不消。”姚太太愁眉不展。

妙真又问:“不知您平日饮食如何?”

“吃的很少,也瘦了许多。”

“那您平日有没有什么习惯?比较古怪的习惯?”

姚太太想了想,“我每逢来小日子,就贪凉,我也不知道为何?就特别想吃些生冷之物。”

妙真心里已然有了想法,但为了细分,还是道:“那您有心腹疼痛的症状吗?”

姚太太摇头。

“这种病应该是食癥之症,我给您开了方子,用生姜橘皮汤送服硇砂丸,每次服五丸就好。”妙真说话间就已经把医方开好了。

那姚家夫人连忙打发人用轿子送妙真母女回来,梅氏悄悄问道:“怎么没有给诊金?”

妙真一笑:“您不知道我们这行有个规矩,一般不当面索要诊金,病家事后会打发人以谢礼的方式给我,如此一来便表明医者没有索贿,没有乘人之危。到时候等她好的差不多了,就会以厚礼相赠,不仅表达谢意,也是为我扬名。”

果然,到了端午前,姚家让人送了五两银子,一匹轻纱,一双绫袜,六把金扇来。

因为医好姚家太太的病症,妙真也是小有名气了。

第34章·第34章x\hw\x6\.c\om(xh/wx/6.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