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小户女 > 第 54 章 · 第 54 章

大明小户女 第 54 章 · 第 5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02 04:28:24 来源:源1

第54章·第54章

至晚上,萧景时射箭回来,妙真就和他说了此事:“日后,我若是不在家,你就在家中守着,素来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似夏氏这样的人,原本就不是安好心的人,咱们就不能掉以轻心了。”

萧景时气道:“不如我和大哥说一声罢了?”

“俗话说抓贼拿双,捉奸成双,若没有证据,那你就是污蔑诽谤。况且,疏不间亲,若是有人跟我说你如何,我也不会信。咱们且先防范着,有些人的马脚总会露出来的,还是要有些耐心。”妙真让他按捺道。

萧景时听了她的话,暗道我这娘子平日好不爽快的人物,却能按捺得住性子,倒是不凡。

时隔几日,之前义诊患骨蒸的病人递了帖子进来,妙真又开了保真汤,因为她气虚太明显了,这保真汤倒是吃了有效,隔了几日那乡绅夫人送了六两的诊金和药钱。

妙真刚把钱放进匣子,又见汪榭带着她的小姑子过来,汪榭是她闺中好友,上个月徐二鹏的生辰,妙真回娘家,正好也见到她归宁,二人说了好一会子话。

见她们过来,妙真就先带她们去正堂吃茶,寒暄了一会儿,才带去诊室,诊断了一番才道:“这是肾气不足,才导致的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有没有血尿?”

汪家小姑子点头:“大夫我不会是要死了吧?”

“不是,能好的。我这里正好有药,帮你抓了之后,你拿回去吃,若是再不好,就再过来。”说罢,妙真抓了五淋散,又添了白茅根、小蓟两味药。

俗话说痛则为淋,不痛为浊,妙真虽然自己没得这种病,但是得这样病的人不少。

这五淋散开的是接近一个月的,她都是一个人装好,非常麻利的用绳子系了给她们。汪榭不好给诊金,送了两匹大红宋锦并一匹焦布来。

妙真比起以前只在意医术,如今也有了牵挂,大抵孩子并不需要她照顾的缘故。芙姐儿和肇哥儿两个现下半岁大了,正在床上玩儿,之前还哼哼唧唧,现在乖了很多,有时候妙真睡午觉起来,他们俩自己玩拨浪鼓儿。

萧景时对两个孩子也是爱不释手,就连脾气都变了不少,她们俩的日子过的细水流长波澜不惊。

夫妇俩一起逗着孩子,萧景时见妙真穿着银红罗衫,白绫裙,愈发显得眉目温柔可爱,他让乳母把孩子们抱上楼去玩,自己则是搂着妙真求欢。

“你看你……小心人家背后说咱们。”妙真嘴上这么说,手上却是摩挲着他的耳朵。

萧景时下场放下帐子,搂着娇俏的妻子,行了一回房,可谓是通体舒畅。

说来也怪,萧景时这样的容貌,长腰身,看起来风流的很,却并不好色,妙真不觉得自己魅力大,因为她也不是那等极其出挑的美女,就只能说他不太好女色了。

实际上萧景时都觉得有些离不开妙真了,他以前吃醉酒回来也就那般,如今却有专门的醒酒汤喝,眼睛不舒服,次日就有菊花枸杞茶,自然了,若是谁照顾他,他

了媒人上门,你看如何呢?”

若为了不得罪大姑奶奶,就觉得这桩亲事千好万好,那就是昧着良心说话,但妙真也不大了解那户人,只道:“论理,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做嫂子的,实在是不该分说。”

“这有什么,我既然喊你来,就是觉得你与她们不同,也有些见识。”任氏如此说。

妙真心想这不是挖坑跳给她吗?她便道:“《论语·公冶长》中有个故事,说孔子有一个名叫宰予的弟子,能说会道,给孔子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可是不久,宰予逐渐暴露出本性: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所以,就有‘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就连孔子都要听别人的评论,再去看他的言行能不能符合,这事儿儿媳肯定是说不好的,我便是听说他很好,到底好不好,还得您和老爷一起看他到底如何?”

其实任氏这么问就是有意不愿意搭理这桩亲事了,妙真让她们自己去斟酌。

任氏听她这么说,也是点头:“说的有道理,我们且去打探一二。”

如果真的有问题,现成就可以不搭理这桩亲事,若是完美无缺,也是两全其美的亲事。

从婆婆这里出来,妙真也是松了一口气。

回到芙蓉坞后,楼琼玉抱着邈哥儿过来,妙真让他们三个小娃娃坐在一起玩,又感慨的对楼琼玉道:“去年咱们俩在一处做端午的针线,那才刚嫁进来没多久,今年咱们俩都做娘了。”

楼琼玉做针线的手一顿,好一会儿才道:“是啊,日子过的可真快。”

“六弟府试张榜了吗?”妙真知晓萧景棠参加了府试,也关心了几句。

这楼琼玉摇头:“还没呢,我也是日夜悬着心,正想着那日没有随你们去卧云庵上一炷香。”

妙真还是希望萧景棠也中个府试,就像她爹一样,有个功名在身上,终究是好的。然而事与愿违,萧景棠府试还是未中,只得借酒消愁,萧景时却和妙真道:“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人情世故上了,怎么有心思读书?”

这话其实一语中的,别看萧景时平时也出去吃酒,但只要不出去都在书房读书,且目不转睛,非常专心,自然,他也不是死读书的,还很有天分。

萧景棠的确乖觉、伶俐,于人情世故上比萧景时强,人缘很好,但读书这种事情,得有毅力才行,甚至有时候要和苦行僧一样。

“六弟还年轻呢,我爹爹也是二十六岁才中的秀才。”妙真道。

萧景时摇头:“这就得看他自己了,我与他说过好几次。”

一语未了,清风拿着拜帖过来道:“四爷,董大爷家拿了帖子来,说是他的生辰,想请您过去。”

“董蝈蝈家?好,你自覆上,就说我那日必定过去。”

董蝈蝈原名董经,因为爱玩促织,有了这个诨名。

那小厮下去之后,妙真与他商量送什么贺礼,穿什么衣裳过去,萧景时说了一通,妙真拿纸笔记下,还

人来(),艙?豔????N??()『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附近不少人等着看病。”妙真想这就是平台的重要性。

梅氏一边听她们父女说话,一边逗弄着两个外孙子,难得女儿把外孙带回来,她可得好好看看。

家里原本坤哥儿最小,不曾想如今又有芙姐儿和肇哥儿来了,中午用饭时,坤哥儿就好奇道:“姐姐,她们两个为什么长的这么像?”

看弟弟跟看稀奇似的看着两个小外甥,妙真忍不住笑道:“我看着不太像,外面的人说像。”

梅氏招呼儿子用饭:“你哥哥在晁家吃饭,你就好好的在家里吃饭,等你学好了,将来人家才收你。”

妙真道:“您也不必这么早就耳提面命的。”

“不提不行啊,咱们做爹娘的,只有现在才能管得住他们,若是日后他们大了,哪里受我们辖制?”徐二鹏摇头。

妙真在娘家用完饭,又陪着梅氏一起打理家务说话,至傍晚,萧景时过来接她们,她们才一起回去。

坐在马车里,妙真想起上个月她帮了医治的一位乡宦,她去医的时候,那人口口声声就说日后抬举她如何,结果起复之后似乎都提起了。

约莫当初怕她不用心医治,那般说的。

但她不能把工作的情绪带到家里,于是掀开帘子,和外面骑着马的萧景时说话,萧景时却紧张兮兮的到:“你别被人家看到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什么大美女呢?

萧景时是真的怕妙真被登徒子见到,他一开始见到她的时候,不觉得多么惊艳,但越看越好看,她的脸和身体有时候就想吹弹可破的水蜜桃似的,每每看到就想咬一口,自然,每次想到要咬一口的时候,就会忍住,怕真真觉得他有问题。

回来之后,夫妻二人好一番缠绵,自是恩爱的紧。

以至于次日,妙真起来的时候,都有些懒懒的,只坐在床上发呆,她听到后院射箭的声音,知道是萧景时在射箭,他可以称得上弓马娴熟了,昨儿都那般了,没想到他今儿还有这么多力气。

自己甜蜜儿女双全时,也不能忘记身边人,妙真起身之后,找来小喜道:“之前你说你要陪我过来,如今我虽然也不算很好,到底也还是站稳了脚跟了。你想留在府里,看你看中了谁,且遣人问问,到时候我同二奶奶说,你若改了主意想外嫁,我让四爷帮你看看那些殷实些的人家。”

小喜想外头的人过的什么日子呢?能吃上白馒头,那就是好日子了,她在徐家过的就是富贵日子,到了萧家就更富贵了。

她可是知晓徐家四娘,那还是徐家的姑奶奶,早晚都得干活,洗衣裳做饭做活带孩子什么都得做,有个婆婆帮忙带一带孩子已经觉得是享福了,再好一点的是徐家三姑娘,也就稍微好了点,说实话,过的还不如小桃呢。

“姑娘,我想就留在府里,给您当管事娘子,至于选谁,您给我做主。”小喜说完,害羞的一掀帘子出去了。

妙真先让丰娘放出风说给小喜许亲事,倒是有好几家上门的,只妙

()真不大满意,要不就是长的不行的,要不就是人品打听一二就不成,倒是有个人选不错,便是之前的那个书童。

人生的清俊,以前还做过门子,能写会算,人也机灵,妙真问过平安和清风,还有底层一些仆妇都说他洁身自好并不似别的小厮那般往上凑乱来,于是同韩月窈说了,许她们成婚。

过了一旬,妙真赏了书童两套新衣裳,两双鞋袜、四套铺盖,两条银镀金的网巾,又给小喜做了六套新绸缎衣裳、编了一顶鬏髻,一幅银镀金九件首饰,又有二十两银子,又一匹茧绸,一匹绉纱,两匹松江梭布。

那小喜这些年也有些体己,一并装在箱笼里,嫁了过去,韩月窈让她们住在正房外面的围房,那书童也调到萧景时这里当差,至此,她俩口子白日都在芙蓉坞当差,只晚上回去歇息。

小喜倒还是那个风风火火的性格,她和妙真感情很深,白日过来什么都说,妙真还会让她收敛一下脾气:“这夫妻之间,得互相体谅不容易。”

底下的丫头小厮们,哪个见了书童不羡慕,见他成婚后,穿戴一新,人也胖大起来,娶的小喜也有八抬嫁妆,金银首饰衣裳什么不陪来,且人家还是四奶奶跟前的红人。

小喜的亲事已毕,此时已然六月底了,萧老太太的寿辰刚过,众人都很累,但也有喜事发生,就比方大房萧景砚的武姨娘就快临盆了,晁氏还特地请妙真帮她看了。

一个女人竟然能瞒着自己身孕这么久,让夏仙姐这个时候下手已经是不成了,晁氏还单独给她拨了一个小跨院,力挺之心明显,夏仙姐彻底的失望了。

夏仙姐的绝望妙真能想得到,妾侍有孕,还有婆母加持,正妻之能贤惠,日后若是一直无子,可能还要仰人鼻息。

但妙真想夏仙姐这样中伤过她的人,她伺机等着机会反击,怎么可能还主动帮她调理身子?还去开解她呢?

尤其是翻年之后,她还有了一个不错的机会,皇帝的大伴黄锦在今年,也就是嘉靖二十四年封为司礼监佥书,其弟黄绣被授予锦衣卫正千户,正在南京任上。这位黄太监的侄女据说患了病,数人都治不好,听说了自己的名字,特地遣了人过来请妙真去南京治病。

妙真当然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下来,但是她担心儿女,萧景时亦是不假思索道:“不如我们陪你去呀,反正我们在南京也有宅子,咱们家还有船,比坐人家租的船舒服?”

“你真的愿意跟我去?”妙真高兴的紧。

萧景时戳了一下她的脑门:“妇唱夫随啊,你不知道啊?”

妙真嘻嘻直笑。

第55章·第55章xhwx6\.c\om(xh/wx/6.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