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大明小户女 > 第 61 章 · 第 61 章

大明小户女 第 61 章 · 第 6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春未绿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04 04:31:12 来源:源1

第61章·第61章

妙真和萧家三房的人没有太多社交,一来是她务必专心考试,二来也是觉得保持距离,反而不容易涉入人家家事上。

三房妻妾不少,兄弟们不同母,饶氏此人刚愎,所以她除了必要出现的场合,几乎不会主动接近。

如今尘埃已定,萧景时定了日子就搬了过去,这宅子有五进的大小,大家住着自然十分宽敞,梅氏单独一个人一个院子,妙真和萧景时把正房空出来,住在第四进处,儿女各自住厢房,她们住正房。

收拾妥当之后,萧景时又请了一个厨子过来,设宴款待了三房的人,妙真也不吝下厨亲自做了点心过来。

高氏见这些点心如此精致,不免笑道:“四弟妹,你还有这一手呢?”

“诸位不嫌弃才好。”妙真笑着坐下。

这位高氏当年是二十四岁嫁进门的,为人处世就像是戴了一层壳子似的,仿佛像是《女诫》里走出来的人,听闻当年她是因为祖父母过世守孝耽搁了自己的年纪。

只不过高氏表现得很完美,饶氏就似乎不大高兴,尤其是高氏和另外两位庶子媳妇关系很好,也是让饶氏不爽快。

妙真也算是阅人无数,自然能看懂其中利害,轻易不掺和。

岑渊见萧景时妙真搬了新家,又想起萧家二房十分富贵,却都是白衣,因此想出一个读书人,萧景时宅子都买了,看来来势汹汹的。

他还不知道萧景时这几日出去分别拿着黄千户的信,准备了厚礼去拜访了陆都督和黄内相在京的宅子,黄内相在宫里没见着,但是陆都督却见了一面。

送走三房的人,妙真又让金钗扶着梅氏下去休息,她们夫妻俩才放松下来,相互松了一口气。

萧景时这几日都没跟妙真好好说话,都是一直在忙,妙真也是在忙,现下二人才说心路历程,他道:“那日你当着御医的面虽然也有些紧张,但是我知道你肯定会过的。”

“为何?是你见我平日医术不错吗?”月哥欠妙真问。

萧景时摇头:“这么大老远喊你过来,一般只要不是太拉胯,都会上的。”

妙真打了他一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他就是逗妙真玩的,见她嘟着嘴,又道:“其实你不用说的,经验那般丰富,你比那些徒有其表的人好多了。”

妙真靠在他肩膀上,轻声道:“景时,你知道么?我最高兴的不是上京,而是和你一起上京,我们夫妻能够各自努力,这样真的很好。”

“哎呀,我现在都是由你带着我呢。”萧景时笑道。

妙真摇头:“你知道我这个人的,有时候还有些假清高,让我就是拿着人家的信,我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萧景时看她说话的时候,头发掉下来一缕,滑落在白腻的腮边,他忍不住欺身上前,妙真还未反应过来,就被他按在床上了。

干嘛呀,每次两三句不说话就这样。

妙真被他“欺负”的完

林院,我问过你三嫂,你三嫂说你三哥如今去了科道做给事中,卢世安却被留下做编修了。”

妙真不了解卢世安,只道:“既然他如今已经金榜题名,仕途得意,哪里还记得咱们?再说了,当年他求亲的时候,我已经许了亲事了。他如今娶了高官的女儿,恐怕还不愿意提起以前的往事呢。”

“也是,不过你也不必怕她,你如今也是能够进宫的人了。”梅氏这般道。

妙真点头。

却说那卢世安从庶吉士转为编修,算得上是翰林院的佼佼者了,这些年他自从娶了程家四姑娘后就仕途极其顺利。只是有一点,他那位姨姐似乎很不喜欢他,总是挑拨他和妻子的感情关系。

今日又是这般,程四姑娘程淑从徐家回来后,心情就不是很好,对卢世安道:“姐姐也真是,她又说什么得志便猖狂的话,她自家嫁的人比她大二十三岁呢,你我二人好歹年龄相差没那么大,她家的老三明年都要考进士了。”

她每次小日子来的时候,是卢世安帮她暖肚子暖脚,家里的事情都是她说了算,她正经的原配夫妻,总比她姐是续弦来的好。

卢世安遇到妻子抱怨姐姐,他反而道:“说起来,也是我做的不够好,所以你姐姐对我有成见。”

程淑一脸甜蜜:“你已经做的够好了,我娘我爹哪个不喜欢你。”

卢世安低头笑了笑,对她道:“我从第一眼见到你,就知晓你是那种完全不虚荣,只看重地位的人,否则,我也不会冒险给你送信。”

程淑知道当年还有鲁家也看中了卢世安,鲁家小姐生的花容月貌的,比自己家世容貌都好,可卢世安没看姐姐,也没看鲁小姐,却只对姐姐中意。

人家也是进士出身,程淑并没有觉得卢世安哪里不好的。

“你对我的情意,我自然是知晓的。”程淑忍不住低垂臻首。

卢世安道:“是啊,原本我姑母有意为我娶本府一个秀才的女儿,还好那家嫌弃我寒门,把女儿嫁入富家,不复同意。现在想来,你我姻缘是天定。”

程淑听了这话,又是一脸娇羞,卢世安搂着她入怀,志得意满,心想徐家有眼无珠,他的这番故事被他一位同僚知晓后,刚好那位同僚家里有戏班子,遂排了一班小戏,叫《寒山记》,讲的便是徐员外嫌弃卢秀才贫寒,程巡抚慧眼识珠。

这样的小戏自然还没这么快传到妙真这里来,她如今已经接到旨意为方皇后治病,还要换上宫装,不能按照平日穿着进宫,高髻彩衣看起来人都华贵许多。

萧景时看向妙真:“怎么今日不紧张了?”

“之前紧张头一个是面子问题,如今已经被征召进宫了,看病我是不怕的,这些年什么疑难杂症我没看过。皇后娘娘也没听说有什么恶疾,所以我就不紧张了。”妙真道。

萧景时没想到她这般坦诚,还怪可爱的,尤其是说自己为了面子的时候,他又笑了出来,看着她道:“若是旁的地方,我还能够陪着你去,宫里却不能陪你去,你自己小

皇后娘娘请安,给诸位娘娘们请安。”

黄巧英也是这般行礼。

方皇后端坐上方,见妙真太过年轻,不免问道:“本宫不知卿学医多久?”

“回皇后娘娘的话,民妇八岁时因母亲生产弟弟差点被庸医所误,故而立志学医,如今说起来也有十二年了。先是拜本府名医陶门茹氏为师,后来侥幸拜在杨孺人谈氏名下。”妙真镇定道。

方皇后是江宁人,当然知晓谈允贤的大名,只见底下一位女子笑道:“原来是谈氏子弟,真是不同凡响。”

说话的人是沈贵妃,她虽然无所出,但听闻抚养曹端妃的二女儿宁安公主朱禄媜,也是后宫比较有份量的人,甚至比诞下皇子的杜康妃还要受宠。

妙真听沈贵妃夸奖,忙道:“臣妇不敢当。”

“你可有孩子?”方皇后笑问,作为她们这样的上位者,对妙真这样的底层人,很愿意展示自己的温和。

妙真笑道:“民妇在嘉靖二十二年生了一儿一女。”

她这般一说,方皇后眼睛一亮:“是龙凤胎么?”

妙真点头:“正因为哺育了孩子,这些年也多有研究一些儿科。”

虽说迷信不好,但是这一招还颇为管用,比如妙真生下龙凤胎,这几位宫妃就觉得她福气好,自然这也算是妙真的履历。

其实妙真能感觉到宫妃们都很寂寞,所以对进宫的新鲜人都很好奇,就比方妙真生龙凤胎还有她夫家的事情。

“民妇也是嘉靖二十二年成婚,外子只是个读书人,当年领了乡书。今年也是凑巧,他上京参加会试,民妇也被召进京中,我们就一起入京。”妙真说话的时候带了一股自己都没察觉出来的甜蜜。

比起妙真来,黄巧英就更健谈了,她还把市井里的一些俗语笑话说的鲜活生动,妙真也在旁一处听着,并不反感,反而觉得有人出头吸引话题也是好事。

二人进宫说笑一番,方皇后叫散,妙真去了王贵妃那里治病,黄巧英则留在了方皇后这里。这个时候妙真才知晓,原来王贵妃是太子朱载壡的生母,恰好妙真只知道嘉靖之后是裕王,不知道之前还有个太子。

王贵妃生的很丰腴,脸圆圆的,声音也细,她住在内廷西六宫之一的毓德宫,算是离圣上很近了,也足以看出她的地位。

且说妙真进了内室,目不斜视,先询问王贵妃:“娘娘您是哪里不舒服呢?”

虽说太子已然十岁,但王贵妃年纪其实不大,她是嘉靖九年入宫,十五年生下太子,到现在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

王贵妃当着御医的面不好说,每次都只是隔着帘子诊断一番,现下见妙真同为女子,又完全是以医病为主,不由道:“我也不是旁的毛病,就是每回小日子来了之后,完了几日又来几日。”

“那您行经时,经水多吗?”妙真仔细记着。

王贵妃点头:“多,有时候成日都要不停的换月事带,但第二次来的时候就不多了。”

因王贵妃敷粉

了,妙真看不清楚她的脸色,只是问起:“您脸色如何?睡眠如何?平日怎么样。”

她问的非常仔细,王贵妃面对这样一个年轻的医妇,倾诉许多:“我一个月里只有两三日是睡的好的,早睡了睡不着,但是经常又没有什么精神。”

“以前有没有吃什么药呢?”

“太医说我是血热太盛,血气旺就经水多,倒是开了一些药,也没什么效用。”

妙真摇头:“其实血气旺盛也未必经水多,因为血是循经脉中的,如果一个人身体很是康健,血气旺盛时,月经一般几日就止住了,只有血虚之人,因多次损血,导致气血亏虚,骨髓中空。气为血之帅,气不能摄血,所以气不归经。”

王贵妃见她说话头头是道的,就笑道:“那就麻烦你了。”

“娘娘言重了,这是民妇本分之事。”妙真笑道。

妙真当即开了加减四物汤,四物汤是补血的,里面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在里面加白术、荆芥能补中益气,还能引血归经,山茱萸、续断能够增强补肝肾,还能补精血而止血,甘草能调和所有药性。

王贵妃把药方开了,王贵妃让然拿去太医院,又留妙真说话:“你们一路上京辛苦了吧?”

“还好,路上也是遍揽风光……”妙真只说一些风土人情,要不就是看病的经历,苏州时兴的吃食云云,并不提任何让人烦躁的事情。

王贵妃赏了两匹织金妆花暗缎两匹提花绢,两串香珠,六枚戒指,妙真赶忙道:“贵妃娘娘实在是太过了。”

王贵妃笑道:“这也没什么,过几日你来宫里,我还有好的给你。”

如此,妙真也只好带着礼物出宫了,黄巧英和她一样,也是得了不少礼物,她对妙真道:“这些娘娘们真好,我希望能够一直进宫就好了。”

妙真笑道:“那就祝你早日达成心愿。”

宫里的马车送回来的,回来时还带了宫缎回来,很是风光,梅氏见状也是喜道:“宫里就是不一样。”

“其实我感觉她们在宫里也未必日子都舒心,规矩太多了,我在宫里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妙真还是觉得在家自在。

萧景时见妙真把赏赐拿给他们看,又说道:“我都不知道王贵妃是太子的生母,差点出糗了。”

别人趋之若鹜的事情,她高兴归高兴,并不想谋取什么,只是想着怎么把病治好。

那萧景时都道:“若是太子一朝得位——”

“这话就别说了,京里的锦衣卫多,咱们得谨言慎行才是。”妙真知道书生都爱讨论时事,茶楼那些人的讨论都快冲破天际了。

萧景时见状,只好道:“好好好,我不说了,都听你的,好不?”

第62章·第62章xhwx6\.c\om(xh/wx/6.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