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呼风唤雨 > 第 171 章 · 第 171 章

[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 171 章 · 第 171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金玉满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03:57:38 来源:源1

第171章·第171章

就在陈昭把玉玺握在手中当核桃盘的时候,荀彧匆匆步入厅内。

荀彧的目光下意识就落在了传国玉玺上,他的呼吸一顿。

转瞬又化作了无奈。

照理说,无论是身为汉臣,还是主公之臣,见到董卓乱政前就神秘失踪的镇国神器重现人间,都该震惊失色。

可……任谁天天看着主公拿玉玺练习手指灵活,怕也难有什么波澜。

敛了敛思绪,荀彧将视线从玉玺上移开,禀明正事。

“公孙瓒已与曹操结盟,约定共伐冀州。()”

??钘隙?獞妗厐?“?饥?蕑?④()④[()]『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东阿一战,公孙瓒本欲趁袁绍后方空虚拿下并州,最终并州归了曹操不说,连袁绍一开始许给他的冀州几郡也没了踪影,他岂能甘心?”

换了陈昭,若是周围诸侯敢背对她打仗,她也不吝啬背后捅他们一刀。

陈昭起身,将玉玺收入袖中,眼底划过一丝锐利,“我驻守冀州,防备的便是公孙瓒与曹操。”

陈昭不担忧公孙瓒与曹操结盟。纵观整个东汉末年,不是没有诸侯想过结盟,奈何结盟就没怎么成功过。

汉末乱世这才几年?春秋战国打了那么多年,六国都打到函谷关了,照样分赃不均一哄而散。

谁都知道结盟能赢,问题是结盟里谁出力多,谁分赃多呢?谁不愿意出力,谁都想要多占便宜。

陈昭振袖而出,声音铿锵:“传令各城,死守不退!”

秋收刚过,从幽州吹来的风已带上一丝寒意。中山、河间、常山三郡的城墙上,工匠们正加紧修补箭垛,冶铁坊里日夜传来锻打兵刃的铿锵声。郡守府下令征召返乡秋收的士卒,告示贴满市集,铜锣声在乡野间回荡。

田间归来的青壮放下镰刀,换上褪色的皮甲,在城门外集结。老兵检查弓弦,新兵笨拙地挥舞长矛,校场上尘土飞扬。粮官清点仓廪,一车车粟米运入城中;斥候马蹄声急,不断带回幽州那支名闻天下的白马义从游弋的消息。

江牛是冀州河间郡乐成人,家中有夫妇二人与一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

他早已没了爹娘,妻子柳玉也是孤身一人。江牛原本被县中官吏抓去当兵,他机灵些,趁夜逃走了,回到老家之后一家人躲躲藏藏,好歹没再被抓去。去年干旱,他身强体壮勉强活了下来,年迈的爹娘却都饿死在逃亡途中。

他与柳玉相识于流民之中,两个无根无萍的孤儿,在乱世里相互依偎着取暖。后来昭侯分田安民,他们得了二十亩薄田,又向官府借了些粮种。十日前,新收的麦子刚入仓。

与同伴约定好晌午在村头见面,江牛推开了自家小院的木门。

门是两块旧木板拼凑的,边角早已磨得圆钝,又或是草绳捆扎的柴扉,歪斜地挂在土墙上。无锁无钥,只用一根木栓横住,江牛轻轻一推就推开了院门。

院子东侧辟了一小畦菜地,土垄整齐,新绿

()走,面在碗里扣着。”柳玉指着桌上一个倒扣的瓷碗。

两个碗口严丝合缝地扣在一起,掀开时腾起一缕白气。面条已经有些坨了,但还带着余温。这是上好的白面,柳玉刚生产,他们咬牙买了三斤,面上还奢侈地卧着两个金灿灿的鸭卵。

江牛喉结滚动了一下。冀州今年鸭子养得多,这些扁毛畜生专吃蝗虫卵,长得肥实,鸭蛋价钱比往年那些没天灾的年岁还贱了三成。可对他们夫妻也还是珍贵玩意,他们是流民,刚定下来,又生了孩子,处处都要花钱,鸭蛋是舍不得吃的。

江牛没说话,低头把面吃了个一干二净,鸭蛋吃了一个,另一个留在碗里,又给扣上。

吃完面,江牛就离开了草屋。

村头已经聚了不少人,又等了一会儿,人都来齐了,便起身上路。

他们踩着田埂前行,脚下是还没来得及运走的稻草垛。金黄的麦粒铺满了乡间小道,今年收成太好,村里的晒谷场早已堆不下。麦香混着秋阳的气息,随着每一次呼吸沁入肺腑,每个人的眼中都有火在烧。

从乐成出发,走过束州,就抵达了高阳。

高阳地处幽、冀两州交界,是河间郡的北部门户,高阳是幽州通往冀州平原的交通要道。

公孙瓒的白马义从最擅长的战术就是奔袭作战,一处不中,即可转移。

公孙瓒的第一选择是中山郡,可惜他打到中山郡,在城墙上看到了陈昭的身影。

……然后公孙瓒掉头就走了。

“陈昭那厮定然想不到我这么快就能赶到高阳。”公孙瓒骑在马上,洋洋得意。

陈昭就算反应过来,立刻调兵支援,那也不会比他的白马义从更快。等陈昭派来的援兵到了,他早就打下高阳了。

“还有那个曹操,当真是胆小如鼠……”公孙瓒脸色阴沉,嘴里骂骂咧咧。

前几次曹操攻打常山,可一次尝试不成,转身就跑了,还振振有词说攘外先安内,匈奴南下他要先回并州抵御匈奴。

在公孙瓒看来就是借口,打匈奴那不是有手就行的事,那用曹操亲自回去处理?那家伙分明就是被陈昭打怕了,真是胆小如鼠。

陈昭攻打袁术,后方空虚,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何其愚蠢!

*

丹阳。

会稽太守王朗接到袁术求援信后,立即点齐兵马,从吴郡、丹阳北上,直奔寿春。

大军自山阴出发,沿浙水北行。吴地富庶,阡陌纵横,桑田连绵。然而战乱频仍,沿途村落多见残垣,炊烟稀落。王朗未作停留,继续西进,直入丹阳。

丹阳山势渐峻,丘陵起伏,官道蜿蜒于苍翠之间,再往前就是九江郡,袁术的势力范围了。

“多加提防。”王朗生性谨慎,总觉前方太过平静,立刻派流星马探前去打探。

“前方五里外,有一支万余人的大军扎营。”马探禀告。

王朗追问:“可看清是哪家的旗号?”

是同样来援助袁术的其他人?

“营中不见大旗。”

王朗面色一变,心存疑惑。

扬州势力就那么几个,刺史刘繇,扬州本地豪强严白虎,还有他会稽太守王朗,都是熟人,怎得还不敢打旗?

“全军警戒!”王朗选择带着大军谨慎试探。

军营中军大帐。

“这家伙倒是比那个严白虎聪明些。”吕玲绮撇撇嘴。

数日前她们已经阴死一伙人了,那个叫严白虎的家伙比那个憨蛋典韦聪明不到哪去,见前方驻扎军营,喜气洋洋就要过来认友,刚露头就被杀了。

这个王朗竟还知道打探虚实。

“走吧,先去对阵。”吕玲绮起身捞起长戟,喊上高顺陈宫与诸葛亮,摆开架势准备迎敌。

王朗带兵抵达之时,昭明军已整阵在前,等着人来了。

“是陈氏小儿的昭明军!”王朗远远看到打出的大旗,面色微变。

“对面那老头可是王朗?”

听到对面叫阵,王朗脸一黑。

什么叫老头啊?他才刚过四十,只是长得稳重而已!

吕玲绮根本不关心王朗的心情,她望着身边两个军师:“两位谁去会话?”

打仗就这点烦,还得先去争论一番谁对谁错,谁占理。要她说,直接打多好,反正无论有理没理最终都要打一架。

陈宫笑拈胡须,看向诸葛亮。

年轻人脸皮薄,没有这等阵前会话经验,王朗乃是名士,学问深厚擅长辩论,正好能让初出茅庐的小辈长长经验。等诸葛亮被王朗堵得面红耳赤,他再开口相帮亦不迟。

诸葛亮拱手谦虚道:“亮不善言辞,便献丑了。”

【作者有话说】

被公孙瓒称为愚蠢的曹操:呵呵,你这脑子都不如袁绍的家伙也敢碰瓷我?知不知道我什么叫邪恶矮脚猫?矮脚猫怎么回事你别管,邪恶你知道什么意思吗?

——

第172章·第172章x\hw\x6\.c\om(xh/wx/6.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