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三国]我,呼风唤雨 > 第 219 章 · 第 219 章

[三国]我,呼风唤雨 第 219 章 · 第 219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金玉满庭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03:57:38 来源:源1

第219章·第219章

一片安静,只有秋风掠过坟侧竹林,竹叶沙沙作响。

陈昭笑了笑:“反正你也没法跳出来管我,这太平道,就任由我折腾吧。”

医农物化的太平道,作为她这个开国皇帝的道统,起码在未来百年内都会有儒学一样的地位。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她这个天子喜欢太平道,天下自会有数不尽的人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虽说大部分人都是当成天书来背,可万一有天才能够领悟至理,牛顿未尝不能姓牛名顿嘛。

“我现在过的也挺好。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虽然我是你弟子,但是不近美色这点我可不学你,我真有皇位要继承呢。”

李世民有长孙皇后,朱元璋有马皇后,她也要有青梅竹马、温柔贤淑还总是脸红的赵皇后。

陈昭强调:“唉,我只要一个贤夫,貂蝉、蔡琰、荀彧、郭嘉……几十个美人就行,一点也不花心。”

陈昭说着说着声音小了,她沉思。等等,现在只有几十个不假,可以后下一批青葱好用的小贤才们出生长大,难道她能不用吗?

“只要几百个德才兼备的美人就行。”陈昭想起贾诩和吕布,又补充了一句,“特长能够弥补缺点也行。”

不远处摆放着一个木盒。

陈昭将木盒拽到身前,指尖挑开盒盖,取出《太平要术》全册,在坟前一字排开。她抓起燧石咔嚓擦出火星,火苗舔上书页时,嘴里絮絮叨叨:"老师,我在人间都当皇帝了,您在地府想必也混成一方鬼杰了吧?"

火势渐旺,陈昭从袖中甩出一卷帛书,哗啦一声抖开,她清了清嗓:“弟子有事相求,望老师在九泉之下保佑。”

“我把太平要术烧给您,您先好好研习,再找些专业对口的英才投胎到中原。至于袁术那些蠢材,劳烦打发他们投胎去鲜卑匈奴。对了,还要保佑天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火光升腾而起,书页在烈焰中渐渐化作灰烬,片片纸屑如蝴蝶般随风盘旋,向着苍穹翩跹而去。陈昭拍了拍手上沾染的尘土,从地面站起,轻声道:“当年仓促别离,这些年又戎马倥偬,一直未能好好祭奠,今日便一并补上。”

她从木盒中取出一束新采的黄花,俯身轻轻放在斑驳的墓碑前。

站直身子时,陈昭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那方历经沧桑的石碑上,声音忽然变得格外清晰:“老师,那年我说过,大汉之后定会有一个更昌盛的朝代。只是当时没有告诉你这个朝代的名字。”

秋风掠过竹林,沙沙声中,陈昭的语调渐渐坚定:"今日我终于能告诉你了。这个朝代,叫大昭。是天理昭昭的昭,是‘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昭,也是陈昭的昭。”

没有魏晋南北朝,没有四百年乱世,没有衣冠南渡、人如两脚羊。

陈昭转身离去,衣袂在晨风中轻扬,背影渐渐融入熹微的晨光。

她行至远处,朝赵云扬了扬手:“走吧,回邺城

回想起来,赵溪既带着不可思议,又似乎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

阿昭肯定要当皇帝啊,谁能比阿昭更厉害呢?只是,她以后要守好秘密,可不能让别人知道阿昭小时候抓兔子的时候还摔过屁股墩。

陈昭不知道她的年少好友心心念念想着替她维护威严形象,她的目光向后移。罗市的体型比当年稳重了不少,陈昭暗自思忖,以罗市现在的武艺,恐怕连昭明军将领守门员的位置都难以胜任了。

更远处,在昭明书院学子代表的队伍中,陈昭一眼就看到了范桃的身影。离的太远了看不清表情,可既然能出现在此处,就代表范桃已经有了出息。

于是陈昭面上露出一个真真切切的笑容。

礼官的唱诵声渐渐接近尾声。

文武百官的队列中,祢衡看了眼左右,在左右臣子目光落在他身上的瞬间,祢衡把嘴角压下,挤出怒气冲冲的表情。

太可恶了。陈昭这厮当了皇帝也还是只重美色,他祢衡如此大才,陈昭竟只让他站在此处!

别以为他看不出来,那些谗言媚上的佞臣,荀彧郭嘉之流,他们站的地方才是陈昭心腹重臣的位置。

……不过,看在今日是陈昭登基的日子,他今天就暂且不将这件“轻蔑贤才”的事写进他私下编撰的史书了。

一连数日,陈昭都忙得脚不沾地,颁布改元诏书,改元昭明;封赏功臣、调整官职,确立六部……

按理说还要大赦天下,可陈昭心善,登基之前就把各地大牢里的囚犯送去了建业,给他们一个崭新的人生。如今那些囚犯还在船上吐的昏天黑地,也用不着再赦免一遍了。

陈昭唯一苦恼的事情就是她都称帝了,天下间居然没人再跳出来斥责她了。分明史书上连刘备这个皇叔称帝的时候,蜀地都还有官员反对来着。

要是没人跳出来反对,那她的仙山怎么办?

陈昭将这个苦恼转告给自己一众大臣。殿内沉默许久,郭嘉才缓缓开口:“陛下,有没有一种可能。”

“敢反对的人已经都在海上了呢?”

最忠诚汉室的那批人在海上生死不知,剩下的人也都怕死。

先别管什么大汉亡不亡、门阀在不在了,再犟下去,自己三族就要先没了。

陈昭只能遗憾叹了口气。

蔡琰看陈昭遗憾,迅速转移了话题:“今岁是陛下登基之后第一次科举,陛下可否要看看名册?”

名册上的名字堪称豪华。陈昭打下益州之后,天下便人人都知道陈昭要当皇帝了,于是以为最嘴硬的士人也不再犹豫,迅速将昭明书铺内的书一扫而尽。

再加上刚归入麾下的荆益二州人才。

就连一些年纪尚小,原本没打算现在就出仕的士人也有心想要凑“大昭第一次科举”的热闹,选择提前报名参与此次科举。

陆逊、庞统、司马懿……甄宓、黄月英,还有江东桥家二女……

“今年的状元还真不好猜

”陈昭面不红心不跳,“纵是朕亲自下场考试,只怕也难拿榜首。”

“最后也都是陛下之臣。”蔡琰点点甄宓名字,“臣在昭明书院教书的时候,倒是看上了这个女郎。”

“才貌双全,可先留在陛下身侧做个拟旨郎中。”蔡琰浅笑。

她与貂蝉如今在朝中担任要务,不能如先前一样随时陪伴陛下,是该为陛下再选几个能贴身辅佐的贤才了。

参照自家陛下喜好,蔡琰早早就在书院中挑到了合适人选,就等甄宓出仕了。

“知我者,文姬也。”陈昭一笑。

科举之事安排妥当后,陈昭命人给曹操送去一个食盒。彼时曹操正在府中教导子女诗文,自归降以来,陈昭一直未予任用,他便深居简出,以课子为乐。多年的宦海沉浮,早已让他学会了耐心等待。

听闻这是陈昭所赐,曹操挥退子女,独自在书房中揭开盒盖——依然空空如也。

曹操:“……”

陈昭都当皇帝了,怎么还这么喜欢使坏?哪天陈昭在朝堂上指着他笑“短腿的是曹操”,他都不觉得奇怪。

他深吸一口气,起身仔细观察食盒,终于从食盒底部找到了一封故意压在木板下的信。

【征西将军、国子监祭酒】

显然,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题目。

【作者有话说】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禅位诏书参考:

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曹操)既树神武之绩,今王(曹丕)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刘协禅位给曹丕的诏书

第220章·第220章x\hw\x6\.c\om(xh/wx/6.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