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 第31章 动力工程和丰收工程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第31章 动力工程和丰收工程

簡繁轉換
作者:西门要吹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15:58:13 来源:源1

经过深思熟虑,杨学斌选择了太阳能。

先说水电,周期太长。

不说前期的论证和设计,光是修筑水电站的过程动就辄数年,像三峡就是用了15年。

火电站污染太大,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不是首选。

至于风能丶潮汐能丶地热能等。

要麽是利用效率低,要麽是分布不均匀。

太阳能就不一样了,只要有光照就能发电,全国都能用,而且它结构简单,主要就是光伏板配合储能电池。

这也就意味着可以进行大规模地生产,也能快速向全国普及,让东大跃进式的全面进入电气时代。

再就是清洁丶高效。

他曾经看过最新钙钛矿光伏板的新闻,其效率达到了惊人的33%,最终发电效率为26%。

这意味着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一平米的钙钛矿光伏板可以发电0.17度。

哪怕每天六小时的光照,那也是一度电。

每户不需要多,只需要十平米的光伏板,就能使用包括冰箱丶彩电丶洗衣机丶空调在内的各种家电。

不要觉得十平米很大,像农村的屋前屋后随随便便就可以腾出这样的空间,更何况钙钛矿光伏板还能作为装饰材料,贴在墙上或屋顶上,亦或者夹在窗户玻璃的中间。

最后就是钙钛矿成本低,比矽晶体光伏板的成本还低。

一旦规模化生产,普通百姓都能负担得起。

东大拥有沙漠和戈壁面积超过了128万平方公里,可用来铺设钙钛矿光伏板的面积将近有55万平方公里。

如果全部铺设钙钛矿光伏板,每年可发电238000大千瓦时,可供目前全球使用51年。

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

但也能看出钙钛矿的应用前景,只需要铺设337平方公里的光伏板,就能产生相当于目前全国的发电总量。

而这个面积,也就相当于一个县级市的面积而已。

光伏只能白天发电,如果想要晚上也能用到电,那就需要储能电池。

这是最快捷高效的,当然也是成本最高的。

锂电池肯定不行,成本太高,而且东大锂矿贫乏。

杨学斌瞄准了钠电池。

虽然在能量密度的潜能上比不上锂电池,但胜在造价便宜啊,而且钠元素来源广泛,不用担心原材料不够用,或者是被人卡脖子。

理顺了思路,杨学斌开始写项目申请报告。

光伏项目,他称为动力工程。

人工合成淀粉丶糖丶酒精丶燃油等,他称为丰收工程。

……

花了五天的时间,杨学斌就将两份申请报告写好了。

他没有急着回京城,也没有急着去学习化学,而是过上了悠闲的生活,或是钓钓鱼,亦或是带着弟弟妹妹去山上抓兔子丶野鸡。

因为他知道,想要完成这两大工程,少说也要三四年的时间。

他想再回来,就是三四年后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就是一个月。

当杨学斌提着行李袋,将要登上柴油船的时候,小妹杨慧玲哭得稀里哗啦的,抱着他的腿死活不肯放开。

「哇!我不要大哥走,我不要!」

杨慧玲大哭。

对于大哥,她以前没什麽印象,毕竟四年前她才两岁。

可在家待了一个月,大哥天天带着她玩,不仅给她买各种吃的,还讲各种小故事,让大哥在她心中的地位急速攀升。

如今大哥要走,她当然不同意。

「你这孩子。你大哥是要去做大事的,怎麽可能留下来陪你。」

「乖,听话,妈中午给你做炖肉。」

杨母也不舍。

但孩子长大了总要出去闯荡。

她强行掰开小女儿的手,对杨学斌挥手道:「仔仔,快上船吧,记得多来信。」

杨学斌点了点头,他摸了摸小妹的头,转身登上了柴油船。

吭吭!吭吭!

柴油船声音震耳欲聋,缓缓驶离河边。

杨学斌不断招手,直到河边的家人从眼前消失才放下。

………

京城。

李老办公室。

李老高兴道:「我昨天听到消息,说你回来了,就知道你一早肯定会来找我。这不,我才上班没多久,你就来了。怎麽样,家里还好吧?」

杨学斌微微笑道:「多谢李老关心,家里都还好。」

李老点了点头,随后正色道:「是这样的小杨,有件事情我也拿不定主意,想问问你的意见。」

杨学斌有些受宠若惊,忙道:「什麽事?」

李老说道:「关于电脑和超级计算机的事情。这段时间各国都纷纷向我们申请,希望能够购买一批电脑和定制超级计算机。

本来我们的打算,是严禁出口的。

但是一方面,他们给的条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他们又联合向我们施压。

如今我们,面临着很大的外交压力。」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作为弯道工程的总工程师,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杨学斌闻言,不由低眉沉思。

许久,他才抬眉说道:「李老,超级计算机的话,肯定是要严禁出口的,不过可以出借算力,至于费用和代价嘛,肯定不能便宜。」

李老皱眉道:「就算收费再高,那还不是属于资敌。」

杨学斌嘿嘿一笑,说道:「李老,这可不是资敌,我会事先编写一段收集数据的程序,在神龙一号的后台运行。他们算的东西,我们都能无声无息件备份。」

在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在计算机方面超过他。

他编写的程序都是超越这个时代的,当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发现的。

李老先是一愣,随后爽朗笑道:「你小子,我喜欢,这个可行。嘿,就是要让他们赔了夫人又折兵,那电脑呢?」

「可以出口,甚至是除晶片产业链以外的技术,都可以商量。」

杨学斌说道:「计算机的核心是晶片,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个,就能够永远保持领先优势。而其他相关技术,可以换取其他方面我们继续的技术和设备。」

有他指导,最多十年,晶片制程就能达到七纳米,将DUV光刻机的潜能挖掘殆尽。

至于十年后,极紫外线光刻机EUV估计也要面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