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 第134章 未来战争

科技帝国从穿越三体开始 第134章 未来战争

簡繁轉換
作者:西门要吹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15:58:13 来源:源1

第134章未来战争

「很好。」

常伟思接过档案袋,赞扬着说道:「太空战争研究室,分高中低三大科室,其中高技术战略研究室就你一人,非常具有开拓精神。

北海,杨院士虽然从未涉足过航天方面,但论理论知识绝对不比钱老他们差。

更关键的是,杨院士各科理论都非常精通,

你若有什麽想请教的,可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等过些天你再想请教,杨院士可就真没时间理会你了。」

章北海欣喜道:「杨院士,可以麽?」

杨学斌微微笑道:「只要不是军事方面的,其他问题你尽管问。」

章北海连忙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中性笔,说道:「杨院土,为了适合星际远航,未来的主力战舰体积可能会超过弯鸟号十几二十倍,甚至是更大都有可能。

如此庞大的体积,必然需要数千操作员。

作为舰长,如何能够协调所有操作员,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无误地执行命令呢?」

俗话说,人多口杂。

一艘战舰上数千名操作人员,想要他们不出错,且以最快速度地完成舰长的指令,这其实是套非常繁复的执行过程。

任何一环出错,都可能导致整条命令无法执行。

这还仅仅只是一艘战舰。

如果是舰队总司令,作战时指挥的战舰几百上千艘,指令执行的过程就更加复杂了。

为了确保整个舰队如臂使指,指令执行必须更快更准。

杨学斌想了想说道:「传统的指令执行流程肯定不行,我的想法是建立舰长指挥系统,系统里加载专用人工智慧,舰长向人工智慧下达命令。

然后由人工智慧将命令分解成各个小指令,传给各个基础操作岗位执行。

注意,每个基础操作岗位也有辅助的人工智慧。

这些辅助人工智慧,能够根据舰长指挥系统的人工智慧的分指令,快速做出执行命令,但必须由操作人员授权确认。」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此一来,既可以保证指令得到最快速度的响应,也能保证分指令执行的正确性。

相比于执行命令,判断执行指令的正确与否,操作人员是可以轻松快速做到的。

如此也能保证,在战舰系统被敌人入侵的情况下,不会做出自杀性动作。

对了,口述命令也有些太慢了。

我建议舰长要戴上指战头盔,以意念来发布指令。

同时也能将战舰,或者是整支战舰的情况都能快速反馈到舰长的脑海里。」

章北海速记着,振奋说道:「杨院土,按你这麽说,那作为舰长,亦或者舰队司令,绝对可以将战舰和舰队指挥的如臂使指,就像是自己的手脚一般了?。」

都说贫困限制了想像力。

他对技术认知的匮乏,同样也限制了他对未来高技术层次战争研究的想像力。

杨学斌点头道:「嗯,是可以做到。若非战舰指挥系统和机器人容易被敌人的病毒攻击,我们完全可以建造无人战舰,以减少人员的伤亡。」

面对比自己技术层次更高的文明,无人化丶智能化无疑是就是自杀,而且是将利器递给对方,

将脖子伸出去给人杀。

章北海若有所思地点头,又问道:「杨院士,未来星际战争,无论是战争的范围,还是与母星之间的联系,都需要稳定且高效的通讯方式。

一方面需要隔绝敌人的型号干扰,另一方面又需要与母星能够及时联系。

未来哪种技术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量子通信。」

杨学斌说道:「利用量子纠缠效应实现的量子通信,哪怕数百上千光年的范围内,也能实现无延迟的通信,而且无法进行干扰实际上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研究量子通信。

目前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要完全商用,估计还需要个三四十年。」

「太好了。」

章北海眼睛大亮,随后又问道:「杨院土,根据我们现在的发展速度,以及基础科学理论上限,四百年后我们的战舰具有哪些攻击手段和防御手段,速度能够达到什麽层次?」

战争理论,肯定是基于武器装备发展起来的。

如果连武器装备都不懂,研究出来的战争理论肯定也不会实用。

杨学斌想了想说道:「先说速度吧,四百年后我们的战舰应该能够达到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光速。」

原着经历了大低谷那样的灾难,后来发展也是顺其自然,最后都能制造出百分之十五光速的战舰,更何况他要统筹发展四百年。

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其实难度并不是很大。

根据相对论原理,速度越快,质量越大,意味着所需要的能量也会越大。

但在90%的光速前,质量增加都不会太快。

可以说0.9倍的光速就是一个坎。

研究超过0.9倍光速的战舰,还不如研究曲率引擎。

章北海惊呼道:「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光速,这岂不是远远超过了三体的第一舰队?」

杨学斌意味深长地说道:「速度快,并不代表了战舰就强。就像骑兵速度比坦克部队还要快你能说骑兵是坦克部队的对手?」

章北海心中一凛,他越发感觉杨学斌看穿了他。

实际上,他刚刚听到未来战舰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时,真的产生了人类文明并非就会输的念头。

在他思想中,战舰速度越快,性能自然越强。

杨学斌的比喻其实并不准确,因为骑兵和坦克部队是两种部队。

仅仅看速度,自然是没有可比性的。

但同样是战舰,速度快,性能当然越强,

但杨学斌既然这麽比喻了,那肯定不会无的放矢,这是在暗示他人类文明的未来战舰哪怕将速度提升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三四十,也依然会输?

杨学斌继续说道:「先说未来战舰的攻击手段吧,可以分为能量武器丶动能武器丶制导武器丶

信息战与特种武器丶无人机及机申系统防御手段,则包括能量护盾技术丶主动防御系统丶电子干扰矩阵丶无人机蜂群防御丶装甲与材料技术丶隐身化设计丶电子战与信息防御—」

接下来几个小时,杨学斌都在给章北海讲述未来战舰的各种攻击和防御手段,听得章北海如痴如醉,发现很多技术手段都是资料室里没有记载的。

说白了,资料室整理的未来战舰的防御和攻击手段都是科学家预推的。

但在科学方面,谁比得了杨学斌?

常伟思也是听得心驰神往,他第一次对四百年的战争产生了必胜的念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