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一百七十一章 金粟如来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一百七十一章 金粟如来

簡繁轉換
作者:玄宸道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15:58:32 来源:源1

第171章金粟如来

麦积石窟,此地因形似麦垛而得名,乃神州四大石窟之一,虽不如敦煌莫高窟等出名,但也是风景名胜之地。

这些洞窟巧妙地开凿在山体西南丶南丶东南三侧的峭壁上,彼此之间通过层层相迭的栈道相连通,宛如一座巧夺天工的立体长廊。

此时,韩云和镜灵自其石窟脚下往上眺望,只见千佛如粟,万龛似星,错落有致地镶嵌在陡峭崖壁之上。

这里的万,并不是虚数,而是真实之数。

就好像是密密麻麻堆积而成的麦子,也难怪会有麦积山之称。

镜灵仰头望着那些历经千年风霜的佛像,忽然轻声道:「主人,这些佛像容貌的风格好似略有不同。」

韩云点了点头:「此地石窟乃是自北魏而始,历经西魏丶北周丶隋丶唐丶五代丶宋丶元丶明等多个朝代,一千六百馀年的开凿和修建,方才有如此之景。」

「历朝历代的佛陀丶菩萨丶金刚等塑造风格不一,有所不同是正常的。」

镜灵闻言,也不由得感叹道:「千佛汇聚,万释列山,当真是壮观至极。」

韩云却摇摇头道:「壮观吗?」

「或许吧!」

「只是这万般佛龛,也不过是无用之物罢了!」韩云意味深长的说道。

镜灵不解其意,面露疑惑,开口询问:「主人,为什麽这麽说?」

韩云微微一笑,眉心之中泛起金芒,天目启张,道:「累累华物,木偶泥塑,所求非真,诸烦恼具。」

「《大方如来藏经》有云,譬一切粳粮,皮糩未除荡。贫者犹贱之,谓为可弃物。外虽似无用,内实不毁坏。除去皮糩已,乃为王者膳。」

「此是比喻众生被烦恼覆盖,如米去糠后方显清净佛性。」

「这万般佛龛,大都是历朝历代的掌权者或乡绅世家,为祈福丶增寿等目的而扩建,是烦恼根,而非清净根。」

「真正的善信,讲求积德行善,是以实际行动而得到好的果报,而非是寄希望于这些木偶泥塑。」

「假设将此山比做佛首,那这些石窟塑像就如若佛头上的肉髻,相对来说,其实每增加一座塑像,都是在给真正的佛陀增加一缕烦恼根,而非功德愿。」

再华丽的佛像,于真正的佛来说,也只不过是尘埃加一缕罢了。

而在韩云的天目中,则可以看到,整座麦积山的核心处,蕴藏着一方纯正慈悯的金色净土,内有无量智慧之光。

那山体表面的佛像上,却覆盖着流光溢彩的彩色,就像是将一处好好的佛陀净土给掩盖掉。

所以,求神拜佛,求得真是解脱苦海吗?还是为了满足自己各种各样的私欲而不断累砌堆加呢?

曾有个关于观音大士的故事,说的是求人不如求己。佛是可以普度众生,但同样也需要众生自救。

佛,亦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韩云牵起镜灵的手:「走吧,我们上去看看。」

两人沿着蜿蜒的栈道拾级而上,脚下是千仞绝壁,头顶是悠悠白云。栈道虽窄,却稳固异常,历经千年风雨仍能承载游人往来。

栈道曲折回环,韩云与镜灵缓步而上。两侧崖壁上的佛像或庄严丶或慈祥丶或怒目,在斑驳的光影中静默俯视众生。

「主人,你看!」

镜灵忽然指向一处风化严重的洞窟。窟内主佛左臂已残,但右掌仍保持拈花之姿,断裂的莲茎处竟生出几簇淡紫色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韩云驻足停下,叹道:「北魏的秀骨清像,当年匠人凿山时,可曾想过千年后佛掌会开出人间花?」

「走吧,我们的目的地不在于此!」

韩云和镜灵最后来到一处壁画前,内容所绘制的乃是《维摩诘经·香积品》。

「维摩诘,金粟如来!」

韩云天目微睁,透过这幅壁画看到了这麦积山中所藏之境,那里面,正是金粟如来舍利子供养之地!

维摩诘是毗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亦是一位在家的大乘佛教居士,着名的在家菩萨,既享尽人间富贵,又擅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也是诗人王维心中的楷模。

他有一位貌美妻子,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

梵文里「维」是「没有」之意,「摩」是「脏」,而「诘」是「匀称」。即为无垢。

但很可笑的是,这位无垢菩萨的舍利子供奉之地,千百年后却充满了「污垢」!

有些时候,就是这麽具有戏剧性。

那些石窟不知在经历多少血汗后,才雕刻塑造完成,人们常说,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但,佛陀净土,真的又需要这些人所谓的功德供奉吗?

韩云凝视壁画,指尖轻触斑驳的彩绘。

刹那间,维摩诘手中的香积钵泛起微光,石壁竟如水波荡漾开来。镜灵惊呼未落,二人已被卷入漩涡般的金色涟漪中。

再睁眼时,眼前景象骤变。

这是一方类似于微型洞天的佛国净土,也可以称之为佛藏界,天穹之上,金莲绽放,梵音阵阵;大地之上,八宝琉璃,佛塔林立。

中央处有一九品莲台,其上端坐一具遍布尘埃的佛陀金身,双目微阖,宝相庄严,手中紧紧护持着一件散发莹白纯净光泽的宝珠。

却有无数彩丝般的因果愿力线纠缠,如蛛丝罗网,每根丝线都牵连着山体外一尊佛像,线上浮动着捐造者的贪念愿力。

求财,求子,求福,求官……颜色各有不同。

九品莲台上的金身被这些丝线层层包裹,如同困在茧中的萤火,眉心处镶嵌的白毫舍利子的光芒更是时明时暗。

韩云拂开垂到眼前的丝线,以佛门之空,散去万千因果,而后用手缓缓拭去金身上的丝线,露出金粟如来金身原本的模样。

涤垢洗心惟扫塔,缚魔归正乃修身!

西游记中,祭赛国一难,唐僧遇佛拜佛,遇塔扫塔,此塔非别塔,意寓人身内心之塔。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