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 第八十八章 大乘真传

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 第八十八章 大乘真传

簡繁轉換
作者:玄宸道君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06 15:58:32 来源:源1

第88章大乘真传

老僧似有所觉,目光在空王佛像与韩云之间游移片刻,忽然展颜笑道:「看来施主与空王佛有缘。」

韩云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韩云盯着那泥塑金身,忽然想到一事,问道:「贵寺既然有此真身,敢问可有泥塑之法?」

老僧在听后,当即便道:「施主可是替我那双林寺的慧明师弟问的?」

韩云沉吟一番,从怀中取出那《金刚加持秘要》,回道:「不错,有幸得慧明大师传此法门,他只道我或有可能遇到彩塑之法传承,故而有此一问。」

「阿弥陀佛!」

老僧叹了口气:「我那慧明师弟,七十馀年了,竟还未放下心中执念!」

「还请大师赐教其中缘由。」

老僧摆了摆手:「不敢,贫僧一一说来便是。」

「当年,神州陆沉之时,双林寺亦遭逢大难,多亏有那千手观音与自在观音两位菩萨彩塑法像,与霓虹异人几番斗法,才得以护得其馀彩塑周全。」

「只不过,那一战中,两尊菩萨塑像也因此损失根基,灵性全无,当时操纵那两尊菩萨彩塑作战的,便是慧明师弟的师父,智渊禅师。」

「他觉得自己损失双林寺镇寺之宝,羞愧难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便已圆寂,那时候慧明师弟才十几岁,一心继承师父遗愿,想要修好两尊彩塑。」

「也曾踏遍各地,寻找彩塑之法,可惜的是,或因门户之见,或有其他种种原因,慧明师弟失望而归。」

「他应当是见施主乃道家真传,也许有可能学到彩塑传承,抱着一二希冀,才有此嘱托。」

韩云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

「不过听您这话,这彩塑之法是在道门手中了?」

老僧点点头又摇摇头:「彩塑之法在千百年前并不稀奇,无论是大型佛家寺庙还是道家宫观,都有专门的火工头陀或火工道人,来专司营造丶塑像丶木雕丶画壁等事,属于匠作之术。」

「所以,这门手段一直在其手中流传,但千百年变故,不少传承多有损坏,其中以彩塑之法最为难学。」

「抟土炼泥,以为血肉,然后以炼制好的草脉丶棉花丶麻筋等材料充当其筋络丶骨骼,最后才是由画师为彩塑上色,点睛等等。」

「总体来说,也算是分做三个步骤,如今我云峰寺中只有炼泥塑像之法,并无麻筋草骨炼制之法,也无绘画之法。」

「所以施主想要将其集齐,恐怕得多跑几个寺庙宫观了。」

韩云听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多谢大师指点。不知这炼泥塑像之法……」

老僧哈哈一笑:「施主既然需要,贫僧又何惜一门残缺的匠作传承?还请施主在此稍后,贫僧取来便是。」

老僧转身步入内室,约莫半炷香后,他捧着一卷泛黄绢布归来。

「此乃《泥胎塑法》,还望施主收好。」

韩云双手接过,忽觉绢布触手生温。展开细看,见其中以朱砂勾勒人体泥胎经络图,旁注「取无根水调和五色土为佐,胶油之泥丶黏土为主,春分日揉制」等字样。

韩云将其收起,又问道:「这麻筋草骨与绘画之法,大师可有线索?」

老僧捻动佛珠,沉吟道:「据老衲所知,其馀两术,也许在晋省建兴,此地有玉皇庙丶铁佛寺两家,或有完整传承。」

玉皇庙?

铁佛寺?

怎麽这麽耳熟呢?

韩云不由得心中一动:「可是有二十八星宿与十二元辰塑像的那个玉皇庙?二十四诸天塑像的那个铁佛寺?」

老僧点了点头:「正是!」

「原来如此!」韩云恍然。

在拜别老僧后,韩云顺着山路石径又往介神祠而去。

老僧看着韩云离去的背影,双掌合十竖在胸前,行礼道:「恭送小祖师!」

随后,他又返回空王佛真身殿,看着那碎裂的白毫,跪在蒲团上,虔诚叩首。

殿内檀香袅袅,老僧低声诵经,眉宇间却浮现出一丝复杂之色,最后化作释然。

只见他喃喃道:「也罢,祖师之法终究是有了传人。」

在去介神祠的路上,韩云内视自己灵台中那株菩提树,感悟其中精妙。

这菩提心经一共分为五个层次。

最开始的入门阶段便立意极高,需心无外物,世间万物皆由心造,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

换句话说,一念心起,便可于灵台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一方世界。

其二,藉由心念世界,领悟缘起性空。一切万物皆由因缘聚合而成,缘起而聚,缘尽则散,变幻无常,终究成空。

也就是说,识得此界空妄,然后比对外界,明白世间变幻亦是空妄,从而得到心性自在丶空足。

其三,借假修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如梦,生命的意义就是借如梦的人生,去磨练提升自己的灵魂。

在心念世界中模拟红尘,自身入红尘,磨练自身,再跳出红尘,以纵观的角度看待世事发展的规律,也体味众生疾苦,修得大悲之心。

其四,色空一体,二元合一。在真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合一的存在,无分别丶无是非,我即是众生,众生皆是我。

成为那个唯一的存在,是天地众生,是自我,我超脱即众生得超脱,众生安乐即我安乐。

最后,无我合一。

佛法中的我是不存在的,我只是因缘聚合的一瞬间,放下我执,即得无我,无我之后便显真我,无我合一是空的最高境界。

不在此间,不在彼岸,不在中流。

此间此岸象徵世俗烦恼,彼间彼岸代表涅盘解脱,中流则暗喻人为设定的中间状态。三者皆被否定,彻底瓦解了以空间位置隐喻的执着对象。

《达摩悟性论》指出:凡夫执着此岸生死,小乘执着中流修行阶段,大乘执着彼岸涅盘,实则三者都是需要破除的执着相。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在大乘菩提心经的修行中,菩提树乃是不让修行者迷失在心念世界的现实锚点,是烦恼根,也是此身之根。

而随着修行渐深,菩提树会逐渐褪色,往空性发展,变为虚无琉璃色,树非树,花非花,叶非叶,是诸法空相。

菩提驻世,心破顽空。

见世间,见真理,见红尘,见慈悲,见真我,得佛果!

心念世界与现实世界交织,现实诸般法相皆可一念而改之。

故而我所见诸般劫孽,在我心中不见其相,心念动时,俱是功德!

一念即可渡尽世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