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14救场
林渊这边还在纠结着维护自己善良的、正面角色的形象,那一边,倪珩扮演的角色信息已经发到了冯曾邮箱里。
客观来说,倪珩虽然已经成为了法制咖,但他的演技还是不错的,在30+这个年龄段的男演员群体中口碑不错,之前也被经纪公司力捧过。
但是现在,他是不可能再复出拍戏了。
据冯曾说,倪珩才关进去不久,什么时候出来还是未知之数。
像倪珩这种明星,圈内人对他的去向格外冷淡,只有不死心的粉丝还在坚持,于圈内人而言,他存在唯一的意义,就是还能瓜分瓜分他拥有过的资源。
“戏份确实不多。”冯曾分析过后告知林渊。
李漠北在拍的这部电影叫《杀生》,一听这个名字,大概就能知道它是一部什么题材的电影。
倪珩扮演的角色苏锴虽然露面不多,却是电影中的点睛之笔。
在电影中,苏锴从未被怀疑过。
他也不是顾倚楼那样的变态,只是信念与主人公不同,中途产生了分歧罢了。
人设还是挺丰满的。
而且因为《杀生》前期已经有过反转了,到了苏锴这里,则是反转中的反转,反而更产生了惊艳的效果。
每个人都有多重身份,苏锴则是最迟暴露身份的一位。
倪珩进去之后,他手头的资源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那些没拍的剧和电影,也基本找到了替代者。
《杀生》剧组却深深恨他。
一是倪珩事发之时刚好在《杀生》剧组,他干的那些破事和剧组没有任何关联,剧组众人一无所知,偏偏现在旁人提到倪珩,总是把他和《杀生》剧组联系到一起。
二是苏锴这个角色很重要,想找到演技、形象方方面面都符合的演员,难度直线飙升。
圈里稍微有些知名度的演员,谁的档期不是排到了明年之后?剧组一时半会儿到哪里去找人?
找不到适合苏锴的演员,剧组这边只能等,现在其他演员的戏份基本已经结束了,就差一小段就能收尾,一直等待就意味着烧钱,多开一天工就多烧一天钱。
就算找倪珩经纪公司赔损失费,也填补不了剧组的亏空。
一提起倪珩,《杀生》剧组上下都恨得牙痒痒。
结果,某天……李漠北隔着一条马路看到了林渊。
他出门是为了买橘子。
李漠北倒是知道林渊接了一部复仇剧,可林渊别的没多提,他自己拍起戏来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要不是看到了林渊,他恐怕都没反应过来。
蓦然之间,他脑海中灵光一闪,立刻和制片人导演说明了情况。
以林渊的实力,最多拍个两天,苏锴的戏份就能结束。
何况林渊人还在隔壁,抽过来临时拍个一两场问题不大。
不然剧组要继续追问其他演员的档期、调整时间……更何况,演技
林渊手头的是最完整的剧本。
剧组真心诚意期待他来演,并且给林渊支付了数字非常可观的片酬。
“给这么多?拍几天?”林渊已经在打听了。
“真有钱啊。”林渊发出了嫉妒的感慨,“难怪李漠北有钱按筐买橘子。”
冯曾:“?这是重点吗?”
“这很重要。”林渊一口咬定,“非常重要。”
林渊又犹豫了一阵。
他怀疑是自家经纪人给李漠北出了招,让李漠北来再次展现一下诚意,毕竟他一开始没答应,后来迫不及待答应会显得太急切。
李漠北再邀请一次,就显出林渊“拗不过”对方的再三邀约,这才接下了剧本。
李漠北:“……快接吧,别废话了。”
林渊:“诚意呢,刚刚的诚意呢?”
“一段时间不见,你变得挺快啊。”李漠北感慨道,“我现在就发消息给秦导。”
“停,别发了,我接不就是了。”
李漠北给秦导打小报告的话,他绝对会被嘲笑。
林渊和秦盼云同样没有断掉联系,不过两人都忙,联系没那么频繁罢了。
林渊事业上取得一点成就,哪怕是微小的成就,秦盼云都会发消息祝贺他。
秦盼云一直在关注着他的成长。
从某种程度上说,林渊是被秦盼云带进影视圈的,林渊在一步步往前走,秦盼云真心为他高兴。
秦盼云不是为了一句“有眼光”的夸赞才去关心林渊,就算不是林渊,而是其他演员,只要和他合作过,秦盼云都怀抱着真心。
虽然秦盼云导演过很多部片子,于他而言,《千重山》依然是很特殊的一部。
……
总之,林渊确定进组拍《杀生》了。
戏份很短,所以仲星海导演也同意了,只要林渊不耽搁《曼陀罗》的拍摄就行。
倪珩这种情况是导演们最怕遇见的,所以仲星海也愿意理解《杀生》剧组。
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人家也不会来借林渊。
没办法,演员本人是进去了没错,戏份还得继续拍。
都到这时候了,难道还能放弃不成?
何况《杀生》剧组还有李漠北这种大咖,一看就是演员们充满期待的作品,这种电影不可能被轻易放弃。
“咱们剧组要是遇到这种情况,我心态可能还不如葛导。”仲星海拍了拍胸口,和编剧刘歌吐槽,“以前我真考虑过和倪珩合作,现在想想,幸亏是没有,不然还不知道那部剧结局怎么样呢。”
“隔壁也太惨了。”
仲星海甚至多给了林渊两天假,让他仔细琢磨剧本,别因为要演的角色太多把戏份搞混了。
《曼陀罗》已经拍摄了一段时间,他完全没为林渊担忧过。
林渊很靠得住,别说多给两天假,就算多给十天假,林渊依旧能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表演。
苏锴没有大喊大叫,没有抓狂失落,反而对自己的信念更执着了。
比他强的人死光了,他靠着信念走到今天,不就证明他的信念无比正确吗?
他只会更坚定。
而在片场众人眼中,林渊此刻的表现只让他们感受到森森寒气。
李漠北的演技众人皆知,而与李漠北正面相对的角落,林渊丝毫不输。
他嘴角甚至挂着一丝淡淡的微笑,一个已经病入膏肓的、陷入自己信念中的形象。
仍然是强与弱的对比。
只是……从墙上倒映出的影子看,孰强孰弱很难分辨。
苏锴不觉得自己输了,所以他看向对面的主人公:“我能留在到现在,说明输的是你。”
导演将镜头对准了苏锴黑框眼镜后藏着的视线,苏锴的瞳仁清晰可见,这个角色林渊没有化妆,所以他的皱纹同样能被看见——通过皱纹,观众才能辨认出他眼神表达的情绪。
那绝对不是一个安于日常的普通人所具备的眼神。
是更深沉的、更有侵略性的、令人不敢轻易对视的眼神。
从长相上说,林渊本人其实很有亲和力。
但或许正是拥有这种长相,他才可以在不同性格的角色之间无缝切换。
上一秒绅士儒雅,下一秒却可以啖人血肉,反差格外强烈。
这是林渊和李漠北的对手戏。
不管是《千重山》还是《杀生》,结局都是主人公看似赢了、实则没赢的类型。
当下的电影,只要稍微添加类似于“人性思考”、“悲剧”这样的修饰词,主人公就别想痛痛快快赢了。
反而纯爽片更好一点,通常情况下,反派没什么表达自我的机会,被揍个稀巴烂狗带是唯一的结局。
这场对手戏拍完之后,李漠北伸出拳头,和林渊碰了碰:“谢啦。”
“我是看在钱的面子上才来的。”
“就算这样,我也承你的情。”李漠北道,“下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给我打电话。”
拍摄的间隙,趁着导演目光没注意到他们这边,李漠北低声和林渊说:“明年金翼奖见。”
林渊:“……这么有把握?”
“你觉得这片子不行?”李漠北反问他。
“行倒是行,我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别装了。”李漠北拍了他一下,“就你刚刚演的那一段,也不需要做什么心理准备。”
在李漠北看来,林渊属于那种随时随地都能拿大奖的演员,随便一演,状态就来了。
绝对的天赋型。
当然,林渊本人也没有辜负这份天赋,他很刻苦,肯琢磨角色,没有在无尽的同类型无聊角色中打转。
有一种演员演技不错,一旦遇到角色的高光时刻,他就会用力过猛,好像憋足了全身的力气向外界宣告“我要开大了”。
林渊则属于润物细无声的演技,整体水准一
倪珩一出事,导演先气得要死,要不是剧组赶工期,导演保准要去探望一下倪珩,给他骂个狗血淋头。
他到底是倒了什么血霉,才遇到这么一个贱人?
为了倪珩的继任人选,葛鹏可谓绞尽脑汁。
从这个角度看,林渊的加入意味着天无绝人之路。
不然那么多剧组,怎么偏偏就《曼陀罗》剧组在《杀生》剧组隔壁?
林渊都不用坐飞机赶过来,走两步就来了。
缘分,这绝对是天大的缘分。
林渊的演技绝对强过倪珩,这一点导演甚至不用仔细确认,长了眼睛都能看出来。
因而,林渊换倪珩这件事,反而是《杀生》剧组占了便宜。
真以为金翼奖最佳男配那么好请?
《杀生》绝对是走了狗屎运。
要是倪珩不出事,剧组都未必能请到林渊。
葛鹏现在又觉得,倪珩多在里面住一阵,住得长长久久,最好以后都别出现了。
不出意外的话,对方应该也不会再出现了。
林渊对苏锴这个角色的驾驭同样能够激起导演的创作激情,虽然林渊的表演还没完全结束,导演却已经构思好了,他的戏份将如何呈现、如何剪辑。
之前演员没定下来的时候,导演也缺乏创作热情,满脑子惦记着找人。
选角导演那边推荐了其他人,包括他自己、编剧……大家都在支招。
可演员们要么是档期不合适,要么葛鹏看不上,拍摄进度被耽搁了,导演急到冒火。
从这个角度看,林渊就是救世主,是天降甘霖。
以后绝对有机会合作的。
……
对林渊来说,救场《杀生》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效应——在这之后,葛鹏无论出现在什么场合,都会对林渊极尽夸赞。
首先,他是金翼奖的评委之一,被媒体采访的时候,三句两句就绕到了林渊身上——
“演员的品质,比如我合作过的林渊……”
其次,多位导演同时出席的场合,葛鹏也毫不犹豫化身林渊吹:“你们都没和林渊合作过吗?太可惜了!”
最后,葛鹏某次担任某海外电影节的评委,那个电影节知名度还挺高,葛鹏蓦然开腔:“这位演员的表演令我产生了熟悉感,就如我们国内……”
林渊:“……”
麻木,迟钝,晕厥。
听多了,他甚至不觉得葛鹏欣赏自己,他只觉得……别人大概以为他给了葛鹏很多钱,给对方下了任务清单,才让对方在这样的大场面下三句不离林渊。
“感受到导演的爱了吗?”李漠北忍不住嘲笑他。
“你嫉妒?”林渊反问,“我来和导演说说,让他也多提一提你。”
“这就不必了。”
〓作者有话说〓
来了!!![害羞]
第115章·115拍戏xhwx6\.c\om(xh/wx/6.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