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我守寡三十载,你在外子孙满堂? > 第一卷 第17章 你在沈家,也是这般吃得

我守寡三十载,你在外子孙满堂? 第一卷 第17章 你在沈家,也是这般吃得

簡繁轉換
作者:王君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08 16:00:52 来源:源1

第一卷第17章你在沈家,也是这般吃得多?(第1/2页)

屠氏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句“身子不洁”在喉咙里打了个转,没敢说出口,若真说破这事,眼前这父子俩怕是要掀了房顶。

横竖这丫头现在也没提和离的事……

屠氏这般想着,目光扫过丈夫和儿子护犊子似的模样,心头这才泛起一丝亲情,说:“阿宁难得回家,阿娘给你做虾酱蒸蛋去,再切块老豆腐,用你阿兄前日领的香油煎得金黄……”

陆伯宏闻言眼睛一亮,咧着嘴笑道:“小妹爱吃煨芋,阿兄去地窖里挑几个芋魁来!”

说着已挽起袖子,顺手抄起门边的竹篮:“前些日子收的芋头,个个有拳头大,可甜了。”

屋里就剩下陆昭若跟陆父两个人。

陆昭若轻声问道:“阿爹为何不让阿兄去属京考武举?这是他心心念念的志向。”

陆父手中的茶盏突然一颤,几滴茶水溅在粗布衣襟上。

他垂下头,声音又低又缓:“武举……要考弓马骑射……”

“阿兄不是日日都在习练吗?”

陆昭若问。

陆父的指节微微发白:“那属城里的考官……专爱刁难寒门子弟,去了,指不定要折条胳膊折条腿。”

陆昭若疑惑:“阿爹怎会知晓这些武举内情?”

陆父面色骤然一变,手中茶盏“当啷”一声磕在桌上,他提高嗓门:“我说不许去就是不许去!他真以为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能考上?再说了朝廷重文轻武,他个莽撞性子,去了也是丢人现眼!”

说着突然弓起腰背,显出几分老态:“我与你阿娘年岁大了……他得留在身边照应……”

在陆昭若的记忆里,陆父极少这般发怒。

她瞧着他一脸的坚决,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也不再多说,只是轻声道:“阿爹不想让阿兄去京属考武,也不要这般打压他,他听了得多难受。”

他们不知——

陆伯宏半途折回来拿铁锸,此时就站在门外。

他扯着嘴角笑了又笑,然后转身,自言自语:“阿爹说的……在理。”

陆昭若垂眸思忖着,待跟沈容之合离后,便带着阿兄启程赴京,来年开春,恰逢三年一度的武举省试。

陆昭若也没闲着,挽起袖子帮着拾掇屋子。

三年未归,这家中的一桌一椅竟与出嫁前别无二致,连陆父书案上的镇纸都还压在她未嫁时常临的字帖上。

她找到铜印。

那是当年她少女心性,用蜂蜡偷拓了净慈庙功德箱上的宝印,回到家熔了铜簪子私铸。

她从袖中取出那两张黄符纸,铜印蘸了朱砂,轻轻按在符上。

面前的护身符,跟庙里求来的一模一样。

陆父忽然走进来,问:“阿宁在做什么?”

陆昭若也没有隐瞒,如实相告。

陆父又看向窗外的东边:“阿宁跟你娘一样聪慧。”

陆昭若想起屠氏的泼辣算计性子,倒是看不出她哪里聪慧了?

陆父话一出口便知失言,忙转开话头:“当年……沈家那老……沈家阿爹提着聘雁来求亲时,在你八岁那年腊月里,冒着大雪在咱家门外站了三个时辰……那般诚心求娶,如今却……”

他满脸内疚:“是阿爹害苦了你啊……”

那手背上还留着当年熬夜抄书为她攒嫁妆时冻出的疤。

陆昭若温声道:“阿爹别自责,您当初也是盼着女儿好的,是女儿自己一心都在沈容之身上,也是女儿自愿嫁入沈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17章你在沈家,也是这般吃得多?(第2/2页)

是自己瞎了眼,错把鱼目当珍珠。

用一世性命试出的错,这一生,定要擦亮了眼看人。

昼食已做好。

陆昭若帮忙端菜,一家人跪坐在木案周围。

屠氏除了做虾酱蒸蛋、香油豆腐,还做了骨汁熬菘菜,主食是粟饭。

还有陆伯宏烤的芋头,焦黑的表皮裂开几道细缝,露出里头金黄绵软的芋肉,热气混着甜香氤氲开来。

屋外风雪呼啸,屋内炭火噼啪,一家子围坐在低矮的食案旁,很是温馨。

陆昭若看着至亲都在,心情好。

捧着热腾腾的粟米饭,不知不觉多添了半碗。

屠氏一直盯着她瞧,好几次想开口忍住了,最后看着陆昭若又吃起了芋头,终于忍不住撂下竹箸:“你在沈家,也是这般吃得多?”

怪不得,不受舅姑喜爱,减餐让食都不懂。

陆昭若慢慢咽下芋头,说:“沈家的规矩,新妇多食半碗,姑舅便要说不知节俭,若是饿得晕了,反倒夸一句贞静守礼,女儿谨记阿娘的教导不敢多吃,所以回来了,饿得难受就多吃了些。”

陆伯宏闻言,一把抄起陶盆,将剩下的粟米饭全部倒入陆昭若碗中,又舀了满满三勺虾酱蒸蛋。

他声音沙哑,眼尾发红:“小妹尽管吃,在自家还要饿着肚子,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我陆家儿郎无能?”

“沈家那些个腌臜规矩,咱们陆家没有。”

陆父也夹了块豆腐放在陆昭若的碗里,说:“阿宁多吃些。”

屠氏的脸色瞬间铁青,眼睁睁看着金灿灿的虾酱蒸蛋和冒尖的粟米饭全堆进了陆昭若碗里,心口像被人生生剜去一块肉似的疼。

吃完饭。

陆昭若帮忙收拾了碗筷。

陆父虽然开了家私塾,但束脩收得极低,贫寒人家的孩子更是分文不取,为贴补家用,他常年替人代写讼状、地契。眼下年关将至,案头又堆满了街坊送来的红纸,求写春联。

陆昭若一整个下午都伏案执笔,红纸铺满了半间屋子。

她手腕悬空,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福”字和吉祥话。

偶尔抬头揉揉酸痛的肩膀,就见陆父在另一侧写着讼状,眉头紧锁……

陆昭若幼时常见陆父深夜伏案,一盏油灯映得他批注的《论语集解》字字生辉。

她曾天真地问:“阿爹学问比县学的教谕还好,为何不去考举人?”

陆父笑着揉她的头:“傻阿宁,读书是为明理,不是为功名。”

差不多傍晚的时候,屠氏也没有打算生火,对陆昭若说:“天擦黑了,再不回沈家,你舅姑该说我们陆家没管教了。”

陆家到沈家倒是不远,也就是半个时辰的路程。

陆昭若搁下毛笔,指节因持续书写而微微发僵,说:“女儿这就回去。”

陆伯宏坚持送她回去,不放心她一个人。

走的时候还是把那包栗粉糕塞到她手中。

沈宅门前道别后,陆昭若回到院中,却不见冬柔与阿宝的踪影。

四下寻遍无果时,沈青书身边的石头匆匆跑来,低声道:“大娘子,冬柔姑娘和阿宝在……在后厨院里,阿宝……快被打死了。”

说完,他便慌忙转身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