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第五十五章 各自的努力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第五十五章 各自的努力

簡繁轉換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4:59 来源:源1

不知从哪一天起,黄河上的冰凌已经全部消失了。

绿草渐渐生了出来,再被匆匆的脚步踏过。

那些脚步都沉重得很,因为每个人的肩上都扛着许多东西,也许是木料,也许是油布,也许是一桶漆,又或者是一捆绳。

汴京上游的百姓被发动起来,沉默而温顺地做着相公们要求他们做的事。有妇人偶尔行走在他们之间,一样的衣衫褴褛,但肩上扛的,或是手上提的就变成了木桶,又或者是麻袋装着的粮食。

他们很辛苦,男子要将上游砍伐的木头截下,变成一艘艘战船,女人则需要扛起除了造船和改造船之外的一切工作。

他们的双手一次次被粗糙的木头割伤,又在厚厚的老茧下愈合,他们的双腿也因为往来于沙滩或是河泥而变得伤痕累累。

但不要紧,相公们说,只要在耕期到来前将金人赶走,他们就可以回家了。

他们不必再担心金人的骑兵在某个夜里忽然冲进自己的村庄,将世代居住的家园付之一炬;他们也不必再担心大宋的士兵在某个夜里忽然冲进自己的村庄,将他们藏在棺材里的种子都刨出来带走。

在这样的期许下,他们承担起了最繁重的任务。

就在他们的身边,有士兵成群结队走过。

鸟儿展翅自枝头飞了起来。

李纲和种师道凑在一起连宵达旦地密谋了几夜后,大宋又派出了使者,表示要继续将没商量完的事商量一下。

没商量完的事有很多,比如金人要钱,要很多钱;要粮,要能供给整个军队返回上京的粮;金人还要地,他们占了整片河北,你不给太原也就罢了,河北也一点都不给吗?

这些条件原本都在谈,但驸马一死,大宋就不和他们谈了,还给使者连同护卫亲兵打死打伤许多人,一起打包扔了回来。

现在李纲又派出了使者,女真人谁也不是傻子,就感到非常生气,准备摩拳擦掌,也给他们打一顿,再继续谈条件。

“打他们有什么用?”菩萨太子数着念珠,“佛祖面前,不当有戾气。”

大家忍着气,“那同他们谈?”

完颜宗望抬起眼皮,“谈个什么?”

李纲的态度女真人都知道,他派使者就只有一个用途:拖延金人回去的脚步。

再考虑到他知道女真人预判了他的态度,他还要派使者过来,那暗示的意味就很强了:

我要揍你们,你们滚不滚?

滚自然是要滚的,但为了下次再来,菩萨太子还得再做点准备。

他将郭药师找了来。

“二种年事已高,李纲不知兵事,二三年后之后,宋主将倚何人?”

郭药师是个既谨慎,又圆滑的,听了这话仔细想一想,陪笑道:

“郎君所向披靡,”他道,“不知西路军几位元帅比郎君若何?”

西路军?

自完颜粘罕下,也是诸多名将,完颜宗望不是个狂妄自大的,他一听郭药师这话,就想明白了。

再继续想一想,朝真帝姬是个女人,她立的功,总要有个去处。

“她兄长而今在汴京人望甚高?”

“听说他倾尽家产,充作军中粮饷,又替李纲招募兵士,人望极高,”郭药师说道这,故意问一句,“郎君若要他来金营……”

菩萨太子眯起他的眼睛,忽然诡异地笑了一声。

“若我指名要他为使,来我营中,”他笑道,“恐怕宫中将日夜不安。”

“岂止是当今的宋主,”郭药师故意道,“连同洛阳那位,也不得安寝了!”

为什么不安?

因为宫中没办法下这道诏书,汴京而今百姓处在群情激奋中,一下诏要送赵构进金营,百姓立刻又要炸开,甚至很可能李纲也会以“此乱命也”的理由给诏书重新扔回宫中,保下康王。

如果真狠抽了官家的脸,官家会怎么想他这位慷慨激昂的弟弟?

还有个光速逃跑的太上皇,又会怎么看这个将他比得体无完肤的儿子?

金人不在乎大宋到底会不会将赵构送过来。

搅屎棍,说搅就搅。

金人的要求送进宫中时,官家正在静室里斋戒。

他斋戒得很诚心,对外说是作为朝真帝姬的兄长,见驸马遭此惨祸,妹妹痛失良人,他心中也很悲伤,所以就陪着一起吃个素。

吃素是真的,悲伤也是真的,但为驸马悲伤就很不至于。

他只是单纯为自己悲伤,他不是一个暴君呀!他谨小慎微,谨言慎行,谨……总之,他吃穿用度,言行举止,全都规规矩矩,他将自己都放在框子里了!

比大宋前面几位官家,就算不足吧,差得也没那么远啊!怎么他就这么倒霉,遇到了一个不慈的爹,几个不恭的弟,一群不能为他分忧的大臣,还有几十万茹毛饮血的敌人!

官家让人往静室里搬了几尊小雕像,他就躲在那里,嘀嘀咕咕。

耿南仲就是这时候,带着金人的要求进宫的。

“他们要九哥吗?”官家兴奋得一下子就站了起来。

耿南仲不吭声。

官家不是傻子,他自己会想清楚。

果然刚嚷嚷完,官家又坐下了,脸色转得更加阴沉。

“欺我太甚。”他嘟囔了一句。

耿南仲就凑近了一步,“官家,打蛇当打七寸呀!”

“九哥哪来的七寸?”官家刚说了半句,忽然悟了,“你说呦呦?”

“李纲同九哥间尚且要有分寸,”耿南仲说,“可若是帝姬同李纲有了往来,那可就麻烦了!”

官家就更疑惑了,“帝姬毕竟是个女娘,回京便进了宫,李纲岂会看到她呢?”

李纲原本是看不到的。

他是个典型的士大夫,忠臣,也是直臣。忠君爱国的想法是有的,但儒家那一套也算与生俱来,刻在脑子里,不会突然想起朝真帝姬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姑娘。

他原本还不太知兵。

不知兵,就意味着他读战报是很吃力的。

一封战报经过层层加工,每一句话都有润色,读起来就很难让人看到这场战争真实的模样。

比如太原府有几场大胜,送到京里来大家欢欣鼓舞,李纲看着也开心,但开心之余,他也没在里面读出太多有用的东西:每个人都好,当然首先是领导好,领导是童贯时就是童贯好,换了梁师成自然就是梁师成好。

接下来是一线指挥官好,指挥官亲冒矢石集胄如猬,怎么夸张怎么来。

再然后是士兵们好,士兵们排除万难,一心一意,英勇作战,死战不退。

最后就是金人的丑态了,完颜粘罕仅以身免,完颜娄室也是重伤被抬回去的,还有完颜活女,嘿嘿,这个留下了!吓得金人屁滚尿流,一夜间就从石岭关逃走了!

中间提一笔朝真帝姬,说她虔诚地念经,艰苦朴素地带领妇女为大宋抵抗外敌事业添砖加瓦。

没了。

李纲虽不知兵,但他赶鸭子上架,在军营里走一走后,再看这些战报就犯嘀咕,不知道这是哪路的天兵天将,能给金人痛打到这个地步。

可既然都吊打到这个地步了,怎么还是收复不了忻州呢?

他对太原府的战局一直是迷惑的,但眼前有敌人在,就令这位宰执无暇分心太多。

但今天很不同。

有信送到了他手上。

这信不是一个人写的,是太原府几位一线指挥官一起写的,其中牵头的是徐徽言,也有张孝纯、种师中、孙翊等人的笔墨,还特地绕开了宣抚使梁师成——考虑到这信还有宣抚司的王禀署名,说来就有点下克上。

他们说,太原府的仗打得就从来没有容易过。

石岭关挨着的是一座山,那山现在已经被太原府的百姓悄悄起了外号,唤它“死人山”;

说不清从上面抬下多少尸体,帝姬原本说,一人一口棺材,可后来附近的树都砍光了,帝姬就失言了;

金人从来不是只守在石岭关后,否则哪里来的清源城大捷?清源之战时,帝姬是亲自当的指挥官,领了数支杂兵凑一凑守城守到援军赶来;

还有忻州之战,孙翊特地提了一句,若不是帝姬派了灵应军去援他,大宋就再也没有一支辽人组成的军队了。

种师中就不太煽情,他将那场伏击战详细写下来后,直白评价了帝姬一句。

他说帝姬虽然做得很多,但她并非天生将才,她没有那些对天时地利,战场态势自然生出的敏感。

她只是做得多。

这封信送出去时,李纲还不是尚书右仆射,京中妖风大,王八多,他们也不敢随便将它作为奏表呈上。

这信送到李纲手里,只是想替帝姬拉一把主战派相公们的好感度:太原若是没有帝姬在,张孝纯相信自己依旧能守得住,可太原府若是没有帝姬,此时金人的西路军恐怕已经绕路南行,与完颜宗望会师于汴京城下了!

宣抚司没有提起过她。

她自己也缄口不言,恭顺忍让地任由父兄决定她的命运。

但受过恩惠的人不愿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

他们想试一试,谦卑地求一求,能不能将帝姬从她不幸的命运中解救出来?

李纲拿着这封信进了书房,等到晚上女使四处点起灯火时,这位宰执依旧没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