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第五十六章 帝姬的美德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第五十六章 帝姬的美德

簡繁轉換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4:59 来源:源1

宰执通常是很忙的,连带着他的府邸也不会太清闲。

他有自己的派系,有同僚,有姻亲,还有学生,一旦他得了势,自然这群人都会跟着被提拔到不同的职位上去,如同机器上的每一个零件般,执行这位宰执的命令——直到他做出令朝野上下失望的决断,令官家决定要抛弃他之前,这架机器大体上是会运行得很稳。

除此之外,还有些尚未成为官员的太学生,或是京中有名望的人,也都可能登门拜访,提出一些想法,解决宰执当下的烦恼,再进一步等待宰执满足他的诉求。

因此李纲家门前车水马龙,总有人过来递名帖,等待,再离开,这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这位宰执虽然脾气不太好,但为人还是颇清正的,有空也许会见你,没空也不会在家门前摆摊让你先买一壶二十万钱的好茶水。

但他在看完太原府送过来的信后,就没有再接待什么人。

他沉默思考了大概一晚上,并且在第二天邀请了一位平时来往并不多的官员来家中作客。

几年没见,李纲上下打量这位回京叙职的四川安抚使,有点迷惑。

宇文时中的样貌气度是不必说的,世代的清贵书香门户,又给皇子们当了几年老师,当初在京城时就是个很儒雅但不失威严的夫子,外放几年后,威严就当更胜一筹了。

况且宇文时中还是官家潜龙时的旧臣,虽不比耿南仲,但依旧是很得官家青眼的呀!

怎么看着一股子凄然味道!

李纲府上有好茶,茶壶茶碗送过来,沏了一碗,宇文时中一喝一个不吱声。

“与季蒙在兴元府时所饮如何?”

“川茶粗老,不及建茶远甚。”宇文时中垂着眼帘说。

“季蒙喝了几岁的老茶,却能练出灵应军那般精兵,”李纲笑道,“可见川茶自有精道处。”

宇文时中就像是有些吃惊似的,抬眼看他。

“相公,我不知呀!”

李纲也惊了,“你是兴元府安抚使,你不知灵应军之事?”

“原是兴元府有山贼作乱,白鹿灵应宫招募了些道人,充作乡勇团练,”宇文时中说,“后来得了枢密院的诏令,才有了厢军的编制罢了。”

“太原府捷报连连,”李纲笑道,“厢军岂足比?”

“官家顾重天下,当此国难之时,乡野走卒亦有舍生报国之责,”宇文时中说,“此不足怪。”

这句话就很假,透着一股言不由衷的味儿,平常的李纲听了这话就要骂,而今身为宰执,颇有点趾高气扬的李纲就更当骂了。

但李纲还是忍下来了,也假惺惺地喝一口茶。

“听说灵应军的指使宗泽,善养士卒,通晓兵事,若非季蒙,必是宗泽之功了?”

宇文时中一袭深深浅浅的灰色衣袍,端坐在那捧着个茶杯,还是一脸的凄然。

“宗泽胸怀大志,忠厚朴实,但兵事非其所长。”

李纲就满脸的迷惑,“你们一个两个都不知兵,却练出了这样的精兵,那必是太原府守臣张孝纯的功劳了?”

“听闻张太原勇于任事,机敏果决,但也没亲临战事。”宇文时中说,“下官未至太原,不当置喙。”

不当置喙,但排除掉了所有的错误选项。

李纲说:“我知道了。”

“下官今日得见相公,也有一事须相公解惑。”宇文时中忽然说。

他放下茶杯,身上那股凄然的气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得有些突兀的目光。

李纲皱起眉,“何事?”

“下官曾见有蛟困于蜀山之中,寻渊不得,”宇文时中说,“不知当如何处置?”

有些隐晦,但也不是特别隐晦。

但这话还是超出李纲的想象范畴了。

太上皇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官家青春正盛,极会保养,两位天子在上,哪条蛟想化龙啊?

李纲就直觉地想歪了。

“季蒙所担心者,是九殿下?”

宇文时中就紧紧地皱眉。

他担心的不是赵构,他担心的是朝真帝姬。

尤其是朝真帝姬束手就擒,不做任何反抗回到京城,又引发了这样一场动荡后,他想想就觉得更可怕了。

上到官家,下到百姓,人人都觉得她十全十美,具备了一切女性恭谦柔顺的美德,她那样苦!可她从头到尾都不发一言!

谁也不会认为她有任何野心,哪怕将权柄交到她手里,她身上自我牺牲的特性也会牢牢桎梏着她,不令她对皇权有一丝一毫的威胁。

尽忠可能有不同意见,但尽忠不敢说话。

宇文时中也有不同意见,但他很难将忧虑清晰地说出来。

她可不仅仅是个只会装装样子的女性版王莽,她是真真切切地为大宋力挽狂澜,守住了太原府的!

她在兴元府夙兴夜寐的一切努力,都换作了石岭关下的战果。

太原府的生民因她得存,中山与河间门的守军也因她而得到来自太行山的支援。

也许她是个野心家,但她为大宋立下的大功是做不得假的。

对君主的忠诚让宇文时中很想提醒李纲,但对这位帝姬的敬意又阻止了他将话说得更清晰明白些。

至于赵构,这位亲王虽然有着勃勃野心,却还太年轻了些,不知过刚易折的道理。

但宇文时中实在是说不下去了。

他含糊地应了一声。

“相公而今宰执天下,事事当慎重才是。”

李纲沉思了很久,“季蒙是老成之言。”

他听出宇文时中那一番话明里暗里都在肯定帝姬的功劳,也听出宇文时中对于封赏帝姬的踟躇。

这事,他当有个决断。

朝真帝姬还在忙她的事,准确说是忙驸马的事。

宋朝时这些达官显贵们的丧礼和葬礼中间门要隔很久,因为他们从找风水宝地开始,到修建,再到找人算出一个吉时下葬,间门隔几年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司马光就极厌恶这一点,还写文章批评过这种“非此地非此时”不可的风俗,但批评归批评,大家还是要这么搞,甚至有些地方还能为了搞丧葬而倾家荡产。

驸马的吉穴得曹家替他修,原本官家想干脆都宫中负责,在京郊找个地方得了,但曹家就上了奏折,曹诱老泪纵横,希望孙子将来能埋回真定祖坟里去。

考虑到金军还没撤出真定,大宋上下都在高呼收复河山,曹家老爷子的请求就显得政治非常正确,官家也不能不同意。

没下葬之前,驸马不能长年累月放在宫中,那就得挪到个什么地方去。

帝姬说,送去宝箓宫吧,我要为他做一场法事。

官家很犹豫,很不想驸马的名字再多出现在京城街头,但考虑到妹妹最近情绪很坏,还是不情不愿地同意了。

司天台体察上意,还想阻拦一下,被神霄派的道士们给骂回去了——术业有专攻,你们研究点地上的事得了,少管我们神仙!

司天台的官员就讷讷闭了嘴。

驸马的灵柩移出宫中那天,有不少人跟着往宝箓宫送了一道。

等到了宝箓宫,寻常百姓被拦在外面,许多达官显贵就一波接一波地过来敬一炷香火。

金钟玉磬敲着,香火点着,汴京城的百姓们在几里外还能听到道士们吹吹打打,风一吹,纸灰裹着许多香料燃烧的味道就一起刮过来,扑一脸。

李纲就被扑了一脸,皱眉用袖子擦擦脸,再看看左右,都是一脸忍耐的表情。

这样的地方,帝姬能待得住吗?

朝真帝姬还真就待住了。

这位性情刚强的宰执很难形容他看到朝真帝姬时的第一反应。

她静静地跪在灵前,眉目间门一片静谧,似乎俗世已经不能再令她在意。

纸灰和香灰也不会只扑在外人身上,它们纷纷洒洒,落在她一身缟素上,又显出很奇异的效果,像是这个瘦弱而安静的少女随时会燃烧起来,烧起一场熊熊大火,将辜负她,背叛她的一切燃烧殆尽。

李纲想起徐徽言的信,又想起宇文时中的话语。

“驸马已去,过伤无益,帝姬当顺其变以节哀。”

帝姬依旧是跪坐在灵前,不言不语,只是轻轻地点一点头,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李纲又觉得自己刚刚的感觉只是一种错觉。

这个失去了驸马的少女也许有最为坚韧果决的一面,但现在她仍然只是个失去了驸马,伤心欲绝的女孩子。

这个想法让他不准备再绕弯子,而是要说一些更直白的话语。

“张太原等人有信奏,欲表帝姬守城之功,”他说,“帝姬为大宋,也当珍重自己才是。”

帝姬终于说话了。

她的声音又轻又哑,像是已经哭坏了嗓子。

“我不曾有什么功劳,都是将士们用命罢了。”

“帝姬何必自谦?”李纲说,“若有功者不能赏,与士气何益,岂非子贡赎人?”

她轻轻抬头,第一次直视着李纲,用那张苍白憔悴的脸,和那双浮肿含泪的眼睛。

“我不要什么封赏,”她说,“相公若以为灵应军有功,请救赵良嗣一命就是。”

李纲就愣了。

灵应军中有些辽人,其中还有赵良嗣的子侄,这事他听说了。

可赵良嗣死不死,与朝真帝姬有什么相干啊?那只是辽人的事,她只要愿意,西军有的是兵将补上他们的位置啊。

他说了想要为帝姬上表求封赏,帝姬辞了不说,还要用功劳换赵良嗣的命?

这是什么觉悟,什么品德啊!

这能是野心家?

官家睡醒一觉突然要北伐都比朝真帝姬有操莽之心更有可能吧!

这能是野心家?!

这位性子很直的宰执深吸一口气,下定了一个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