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第四十章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第四十章

簡繁轉換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4:59 来源:源1

第一批武器已经下来了。

有竹弓,但士兵们练得很勉强,神射手是没有的,当然花蝴蝶也不要求这个,他在展露了一手百步穿杨的技艺后,很傲娇地表示:这都是禁军们的手艺,你们这群土鳖学不来。

土鳖们很委屈,其中一个请求试一试花蝴蝶那张弓,花蝴蝶很不在意地将自己的一石弓递给了他,然后就发出了一声惨叫——

这个憨货没射过箭,但他有两膀子力气,硬是给花蝴蝶的弓拉断了。

花蝴蝶没忍住就踹了他两脚,无量长寿帝君,踹完之后给他起了个阿罴的外号,大家是文盲,认不得那许多字,就跟着喊他阿皮了。

阿皮在那罚站扛石头时,指挥使正好带着小郎君来团练营了。

小郎君见了这许多道士装束的人,就很是吃惊,尤其跑出来接待他俩的竟是个又高又壮的黑皮肤道童,这就更奇怪了。

他看看叔父,叔父张张嘴,“未知几l位都头何处?”

这个道童就挺挺胸,“我就权作个都头!”

这位指挥使就皱眉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黑都头虽说声音里还透着一股稚嫩,但礼数上还恭敬,就是一张嘴就露馅了:“太尉……”

小郎君就用拳头堵着嘴,想笑又憋着笑不出来。

虞祯那口气没叹完,也忍俊不禁了,“我养病数载,全得安抚使宇文公提拔,才忝居指挥使之位,太尉之称还是免了吧。”

黑都头眨巴眨巴大眼睛,不解地望着他,似乎对自己这么机智的马屁拍在马腿上还很委屈,小郎君就在旁边打了个圆场:“原是真宗皇帝留下的规矩……”

自晚唐开始,军头泛滥,敬称也跟着泛滥,宦官可能只是黄门,但也可以称为太监;小吏不过斗食,但也可以被称为押司,再过数载,大概连相公也可以泛滥起来。

所以按照高三果的理解,挂了军职的就是太尉,他童贯糟蹋掉十几l万禁军的是个太尉,眼前这位统领只带了五百人,也可以称一句太尉呀。

所以后来宋真宗就发了个文,告诉大家不要这么往上叠BUFF,现在叠到相公太尉就罢了,将来谁知道会不会叠上天呢?你看道宗皇帝不就叠BUFF叠上瘾,一路叠成玉清教主微妙道君了嘛?

辽国来的黑都头有点尴尬,但小郎君讲了几l句很得体的玩笑话,将这个尴尬的小片段给岔开了。

没怎么同文官打过交道的高三果就默默记在心里,看小郎君的眼神也温和多了。

再聊几l句天,看看小郎君看过来的眼神,高三果心里的好感度就刷得更高了,觉得这样清贵文秀的小郎君不嫌弃他是辽国来的新皈依者,真是个好人哇!

小郎君不仅没觉得他是个外人,小郎君心里吃惊极了。

这个小都头和他一样的年纪!竟然能领一个百人队!而且这是什么很有趣的事么?根本不可能啊!

这一百人可不是从各地选拔上来的禁军,他们

对军规军令没有一点概念,说他们是笨蛋一点都没小觑了他们。他们看不明白旗令,排不明白队列,刚进军营时,甚至连东南西北都找不到方向。

要训练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还行,”黑都头摸摸脑袋,憨笑了一声,“昼战多旌旗,夜战多火鼓,现在已将这个逐渐练清楚了,不比初进营时那样艰难了。”

指挥使就很吃惊,“小都头年纪虽幼,治军却如此严明,未知这两句出何典耶?”

黑都头也吃惊了,“这是《孙子兵法》里的呀!”

这次轮到指挥使尴尬了,他家是典型的文官传家,不读兵书的。

这暂作会客厅的简陋小木屋里就静了一会儿,外面还能听到道童们在那里跟着两个禁军调过来的教头跑来跑去,时不时嚷个几l嗓子急急如律令的声音。

当然尴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位指挥使忽然意识到,他是不知兵的。

那等到入山剿贼时,谁来指挥这支军队呢?

李素那个同样简陋,但堆满了各种卷册的小屋子里,季兰正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

作为宫女,她得负责给几l个人端茶倒水;作为书记,她还得负责将他们说的话记录下来。

李素、王继业、赵鹿鸣正在开会,开会的议题就是:

入山剿匪,成不成?

刚练了一个多月,这群新兵还是一群小菜鸟,但王善的信息给了出来,现在山寨是志得意满,轻敌自大的状态,那就很适合悄悄摸过去,打爆他们的狗头。

这是帝姬给出的信息,但只能算是抛砖引玉,想进山剿匪,问题是多方面的,她得一个个解决。

首先是王蝴蝶要给出一份报告,详细讲一讲这群新兵都得到了哪些装备,得到了哪些技能。比如说,他们现在得到了弓箭,直射是不成了,七斗弓拉得歪歪扭扭,那个箭矢更是四处乱飞,一天的操练下来,栅栏上,草顶上,土台上,甚至连晚上睡觉时的被窝里都能摸出来两支,可就不见几l支往靶子上扎的。

那抛射怎么样呢?她问。

王蝴蝶思考了一下:“百步之内抛射还好,一百五十步就见稀稀落落了,不过,虽不似夏、辽那般蛮勇,却也够用了。”

列队战斗呢?她又问。

王蝴蝶就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列队是列的,只是一用刀兵,阵线片刻就散了。”

她转头看看季兰,季兰在那笔耕不辍。

“能做到令行禁止么?”

王蝴蝶犹豫了一会儿,“操练时倒记住了。”

言外之意就是拉出去打仗什么样,你是个机灵的,我就不说出来了。

“行,”她点点头,“我知道了。”

接下来是更艰难的问题,要拉五百人进山剿贼,需要多少物资?

“出城多少里?”李素问。

她想了一会儿,“不足百里,但至少三日才能走到。”

出南郑往北,奔着褒水去,几

l个山民向导说,途中要走几l条很隐蔽的山路,骡马是走不过去的,因此必须做好长途拉练的准备。

没怎么在山里待过,地道老汴京人的花蝴蝶就插一句嘴,“那个王善怎么一日便到了?”

“他山路走的熟,又是只有一人,天不亮下山,天黑前就到了南郑,”她说,“咱们是不能比的。”

花蝴蝶就皱眉,“既如此,少不得雇些民夫,运送辎重粮草。”

“若雇役夫,日支铁钱四百。”李素立刻说道。

“雇多少?”

“既入山需三日,路上若遇蹉跎,或是贼人逃走,来回便至少十日,”花蝴蝶开始飞快计算,“每人好歹十五日的粮草,才算稳妥。”

也就是说每个人需要三十三斤的粮食——折合成现代算法,是四十五斤,这个重量让士兵背是不现实的,所以必须要带役夫。

但役夫也不是不吃饭的!所以带上他们,还得包饭!

再加上路上的损耗,比如说装粮食的袋子散了,比如说下雨了,粮食发霉了,比如说役夫们的小推车忽然就翻进山沟里了。

“三百石的粮食是不可少的。”她算得很快,李素还有些吃惊地看了她一眼。

花蝴蝶倒是不惊讶,还很赞许地点点头,“有了这三百石粮食,虽不能保必胜,却足可全身而退了。”

帝姬没被这种赞许的目光冲昏头脑,“除却粮食,兵幕能运进山么?”

没帐篷睡露天当然可以,但是非战斗减员严重啊!

小推车能推得动吗?不行的话,马车进不去山,整两匹骡子试试?一匹百贯?哎呀呀呀……

季兰就在那里疯狂地记,笔尖快要擦出火花。

虞允文走在团练营里,两只眼睛扫来扫去,也快要扫出火花。

这军营显然不能与汴京城的禁军相提并论,可却也有许多新鲜的东西在里面。比如说,这些士兵的军规是很严厉的,操练时行差踏错一步,都有人立刻责骂几l句,再不解气的,甚至挥了鞭子就打过来。

但士兵的面色红润,一看就知道吃得也很饱,到了饭时,他们甚至已经不会抢饭吃,而是捧着个破碗,有序地排队打饭吃饭,光看这一幕是让人万万想不到建营只有月余的。

他们也会在排队时偷偷闲聊几l句,聊他们家里的事,聊团练营的事,甚至聊聊帝姬的事。

小郎君听到了,耳朵还是不自觉就竖起来了,陪他在营中走走的高三果恭维话说得不太好,但很敏锐,立刻就转过来看他。

不太君子,不好,不好,小郎君为自己不得体的行为脸红了一下,但还是问起来。

这座营很好,虽然搞成白鹿灵应宫的道童营有点搞笑,但重要的是它呈现出的秩序就一点也不像这种小朋友建起来的——小郎君不经意地说,这一定需要大人的帮助吧?

高三果对自己这个新朋友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立刻就答了,“怎么没有?王都头是极辛苦的,还有李主簿……”

小郎君记在心里,又继续问,“我想也是,帝姬千里迢迢来此,京中岂无安排呢?”

高三果就很诧异地看看他,“什么安排?”

“比如说,”小郎君说,“帝姬是韦娘娘膝下养大,康王殿下难道不记挂……”

“当然记挂,还差人送过许多汴京的糖果,很好吃!”高三果迅速跑偏,“待我回去,分你些!”

小郎君就尴尬地看着他,直到迟钝的小都头也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你是说这团练营,还有兵书吗?”小都头就乐了,很自豪地挺挺胸,“这是帝姬一点点教给我们的!”

小郎君就吃惊了,甚至有些敬畏,“朝真帝姬?她竟知兵吗?”

大部分战前准备问题都已经捋清了,李素这间简陋的书房里,所有人都是一脸疲惫。

“且先这么着吧,”帝姬站起身,“余下的主簿准备着,支用钱帛时,差季兰写个文书送过来记上就是。”

在座所有人都起身了,得恭送帝姬出去。

花蝴蝶原本一脸的神游天外,起身时忽然像是想起什么。

“帝姬,还有一事。”

正在被佩兰披上兜帽的帝姬转过头来,有点不解,“什么事?”

“虞公不知兵。”他说。

团练营练兵时是灵应宫在练,但说到出门打仗就麻烦了,因为领兵的一定得是指挥使。

但指挥使一看就是个标准北宋文弱文人,怎么办?

花蝴蝶这次不准备挑战帝姬底线了,他已经被驯化好了,正开口要毛遂自荐时,帝姬忽然点点头:

“我知道,”她说,“所以我得去。”

花蝴蝶那些准备好的话就都被吓回肚子里了,帝姬上下打量他几l眼,就很难得笑起来。

“都头自然也不得幸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