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第三十八章 柳暗花明的李二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第三十八章 柳暗花明的李二

簡繁轉換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4:59 来源:源1

小老头爬起山来就很厉害,先是骑马爬,然后是跳下马用脚爬,再然后是手脚并用的爬。

山顶上有个小木屋,算是个哨所,这也是张孝纯和赵鹿鸣建的,力求在每个制高点都建这么个烽火台,再放几个宋兵。

这活很危险,因为金人白日里爬山容易被发现,夜晚爬山要是不点火把就很难看到,人家只要派出百八十人,这几个斥候跑不快就得被包饺子——当然这样的事也是屡见不鲜的,毕竟太原没有长城——而“包饺子”也不意味着快捷无痛苦的俘虏或死亡,金人总有许多办法提醒你,他们在残暴这件事上多么有创意。

现在他们一行人爬到了山顶上,几个灵应军就很激动地过来同他们见礼。

“无量万寿帝君!”

身后有人噗嗤就乐了。

但小老头儿没乐,赵鹿鸣也没乐。

山顶的小屋被摧毁过几次,又重建了几次,但并不是全无痕迹。

“辛苦你们。”她说。

灵应军士兵就行了一礼,不言语了。

“闻听代州忻州接连陷落,我曾忧心太原,”种师中说,“今见此景,始知太原能屹立至今,全赖张知府与帝姬苦心操持。”

“的确苦心,”她说,“但还不知守不守得住。”

石岭关的大旗插了一面接一面的,现在新加入了一面“种”字旗,金军估计要研究一下,西线今天无战事。

种师中四面看看,依旧是走一走,捏一捏地上的土,又同身边的人吩咐些什么,赵鹿鸣就跟着探头探脑,有时种师中习惯性讲点陕西方言,她没听懂,种十五郎就赶紧给她翻译,惹得小老头儿瞥他。

太原是个大盆地,但在石岭关附近的山里也有小盆地,老人捏捏,又抬头看看,就选定了这里:“这土极黏,若是冰雪消融,一片泥泞时提前部署好,待起雾将金人引到这里,必立奇功。”

“多大的奇功?”她赶紧问,“能一决胜负吗?”

小老头儿就拈须须,“难。”

种师中刚到太原的第二日,还没真正同金人兵戎相见,要说知根知底是不可能的,但实力只要看看这些个营寨都留下反复争夺痕迹就知道了。

再不然,看看太原城里的伤兵,看看伤亡报告呢。

“金人之中当有名将。”种师中说。

“名将也会死。”她说。

老人就笑了,“名将确实也会死,但他们较庸碌之辈,更不易犯错。”

想全歼完颜粘罕、完颜娄室、完颜希尹这群金国名将很难,种师中说,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勇敢,而是因为他们格外有战斗经验,知道一场战斗该什么时刻开始,什么时刻结束。

他们眼下所谋划的这一场也很难全歼金军。

“金人狂妄之极,皆因破辽时摧枯拉朽,南下河东一路又无阻挡,今日却不同了,”种师中说,“咱们而今构思妥当,大破他几场,待大宋雄兵渐至,金人却只能以钱货土地驱策各路仆从军时,士气必定此消彼长……”

她听得眼睛渐渐亮起来。

“只要京城不出事,”老人家说,“咱们必胜。”

她突然就是一个激灵!

“小种相公,阵前不讲谶语!”

小种相公也吓了一跳,“这怎么就谶语了啊?!”

理论上讲,京城垂拱殿那个座位上,只栓条狗它也是不会出什么事的。

能出什么事呢?金人的东路军看到西路军迟迟不能控制太行山,已经心生退意,准备给抢来的战利品打包回去,等到三四月份回到金国,正好种地,现在留在黄河边迟迟不肯走,无非是想能多讹点就多讹点,毕竟谁嫌战利品太多分不过来?

但垂拱殿上拴着的毕竟不是条狗,而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李纲站在下面,已经絮絮叨叨讲了很久。

“陛下与太上皇,父子一体也!而今金人在侧,岂能因军事又犯猜忌,绝了西京的漕运?若兵士生变,金人复来,大宋江山如之何也!宗庙社稷如之何也!”

他讲得很动情,上面坐着的官家就也跟着动情了。

“卿良言教我,我岂是那等不明事理的昏君?”他说,“此事,我遣人——”

官家的话又收了。

李纲不明所以地顺着官家的目光往身后看,正看见耿南仲进殿。

这位资政殿大学士最近正在努力给自己美白,一走一过就带起一阵奶香味儿,比之汴京城太平年岁里最时髦的女郎也不差几分。

他听说李纲进宫了,就赶紧也进宫了。

现在变成耿南仲的主场了。

“臣听说李相公曾与太上皇有书信往来。”耿南仲说。

李纲站直了,“确有此事。”

“太上皇说,‘若能调和父子间,使无疑阻,当书青史,垂名万世’。”

“太上皇一片舐犊之情,况且臣已将信送至宫中,”李纲说,“臣无所瞒。”

“相公气势之盛,”耿南仲就笑,“官家怎会疑你?”

官家听了这话,眉头就不可查地皱了皱。

待李纲告退后,官家望向自己的老师,耿南仲轻轻叹了一口气。

“李纲确是个孤直之臣,一片忠心呀。”

他这么说了一句,他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就沿着这句话问下去了:

“他忠的是朕,还是太上皇?”

西军在洛阳渐渐集结起来,不仅吓到了金人,还深深吓到了官家。

洛阳一共多少人?十万?二十万?三十万还是五十万?

打金人用得着这么多人吗?虽说被推上来,官家很怨念,可来都来了,怎么他这位置还坐不稳呢?

放任西军囤在洛阳?

不行呀!那不成了太上皇和童贯的军队了?

那下令调西军入京?

不行呀!谁知道那是勤王的军队呢?还是“清君侧”的军队呢?

官家已经疲惫不堪,脑子被搅得一片混沌,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对。

他还很年轻,治理国家还不是很有经验,那不如求教于老师?

老师说:怕什么,西军十几万人,他们每日里的粮草难道是从天而降吗?

学生说:粮草不都是从南方征调,走漕运过来的吗?

老师说:对呀!那你断了漕运,不就断了西京的粮草?

学生说:断了粮草,西军岂不是要乱起来?!

老师说:洛阳乱起来,与你一个高坐京城的官家有什么关系!

赵鹿鸣是想不到的。

不如说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想不到这样的操作。

你一个被敌军围困的孤城,就为了和你亲爹置气,生生给援军的粮草断了。

狗也干不出这么蠢的事啊!天这么冷,你是真心实意准备去雪乡旅游吗?

但话说回来,老师这么教学生也有他的道理在,毕竟学生马上就要荣升大金的舅哥了,只要给帝姬嫁过去,再舍弃了三镇,从此大家就是一家子骨肉,何必还防备人家呢?

嫁帝姬也就罢了,官家和曹家打了一声招呼,曹家也立刻知情识趣,说是雷霆雨露,皆为君恩,只要能尽忠报国,曹家怎么都感激涕零。

“这才是个知情识趣的。”官家对耿南仲说。

“太原既无事,官家须得早些将帝姬召回来,”耿南仲说,“久则生变。”

官家皱皱眉,“此事可机密?”

“事关江山社稷,岂能不机密呢?”耿南仲嘀嘀咕咕,“赵良嗣而今还关在宫中,依臣之见,待此间事了,他这等误国误民之人,早该处置了去。”

官家那张柔软而白皙的圆脸上就沾染了一丝不忍。

“他到底是一片忠心。”

他的声音很柔和,耿南仲就笑起来,“官家之仁,古之明君也是比不过的,咱们不究他妻儿之责就是。”

“也不须如此做作,倒令外人以为朝廷心虚,”官家想一想,说道,“给他妻儿送个容易些的去处,也就是了。”

赵良嗣是听不到官家和耿南仲嘀咕的这些话的,但他要是听到了,他会说一点也不稀奇。

他被关在一个很冷清的地方,每日里有人送三餐,送水送炭,再清理马桶。除此外几乎连脚步声也听不见。

小院子寒素,送来的三餐也很敷衍,炭火一烧就冒起滚滚浓烟,但宫女内侍们像是看不见也不在乎,就这么关着他。

他在里面不知待了几日,忽然有一天,外面有人喊:“收马桶了!”

赵良嗣依旧是不出去,继续懒洋洋躺在他那没有多少热气的被子里,他知道过一会儿小内侍会骂骂咧咧地走进来做完清理工作。

不过今天有些不一样,有人走进来了,但不是奔着净房去,脚步声是奔着他的卧室来的。

赵良嗣是个警觉的人,一听到这鬼鬼祟祟的声音,头皮就是一紧,下意识往四处望去,顺手就握住了烛台。

官家必然是不想留他的!

他的牙齿咬得死紧,发出了轻微的咯咯声,可他也想不出他还有哪条活路!

卧室门轻轻被推开了,有男子的身影,蹑手蹑脚准备往里进。

赵良嗣猛地举起烛台,目光忽然凝滞了。

“你,你,”他迟疑着,“我似乎认得你!”

“恩公如何不认得小人啦?”这个内侍装扮,下巴干干净净的男人摆了摆双手,“小人是帝姬荐入恩公门下的李二呀!”

这个辽人大汉愣愣地站那想了半天,终于想了起来。

“可你怎么当了内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