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 第三十九章 各显神通

穿越成宋徽宗公主 第三十九章 各显神通

簡繁轉換
作者:蒿里茫茫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9-12 04:04:59 来源:源1

赵鹿鸣可能已经忘记李二了,但赵良嗣对他倒有点印象。

这是个辽人,当年在汴京街头被人羞辱殴打,朝真帝姬见后将他救了,送来了赵良嗣府上——大家都是辽人,都被排挤,自然有一点兔死狐悲,同病相怜的情谊。

但具体怎么安置李二的,赵良嗣就忘了,似乎是将他送去了姻亲小蔡相公处,再后来呢?

李二就说:“小人在小蔡相公府上结识了几个内官,听说宫中极便宜,就进宫了。”

赵良嗣瞠目结舌,“可你不是有家室吗?”

李二就一乐,“小人按月往家交钱呢。”

赵良嗣挠挠头,也就说不出话了。

见闲话翻篇了,李二就抓紧说:“恩公,小人知晓如何带恩公出去。”

赵良嗣的心猛然就是一跳!

太上皇在位时,好住在艮岳和延福宫,据说是认为禁中的水土不适合生孩子。但官家继位后,就几乎一直待在皇宫中。

坏消息是,按照规矩大部分的班直和内侍宫女都该聚集在皇宫这里,人多眼杂。

好消息是,官家总觉得这群伺候自己的人里大部分是太上皇的眼线,所以变着法的打发他们出去——官家有这样的不安也正常,当年他还是太子时,耿南仲伸手去蜀中搞了一下兴元府的物价,完事儿将锅扔给童贯的事,明明只有太子身边的几个小内侍知道,最后耿南仲还不是被童贯送去吃荔枝了?

所以宫中这些日子也有点乱哄哄的,不知道是哪个派系的内官就被赶出去,淌眼抹泪,好不可怜,而李二抓的就是这个时机。

“听宫中说,耿南仲劝官家杀了恩公,若此时不走,恐怕要出大事啊!”

赵良嗣听了之后也不说话,又坐回到床榻上。

屋子里冷飕飕的,李二都有些站不住,往四面搜罗一圈,一见了炭盆里烧尽的碎炭,就粗鲁地骂了一句辽地的脏话。

“这群贱奴,浑不当咱们北人作人!”

赵良嗣忽然一激灵,抬起头去看李二。

“你不要救我,”他说,“你去救帝姬。”

李二整个人就懵了,脸上显现出十分的为难神气。

“帝姬在太原,小人不过一内侍,救不得呀!”

非常为难。

李二说,关押赵良嗣的这个小院子往外溜是好溜的,具体怎么好溜,李二没说,大概是赵良嗣住的地方不在内宫,与官家和妃嫔离得都远,内侍们出来进去原就频繁,尤其现在特殊时期,总有内侍拉帮结伙往洛阳跑,班直不乐意结仇,看管得就不严。以赵良嗣目前的冷遇,一两日间恐怕内侍都察觉不到他逃了。

但给帝姬送信,这就很难了——李二是有家室的呀!他要是跑了,他这份工作就算完了,那他不就白净身了吗?

“恩公大恩,”李二小声道,“小人下辈子结草衔环就是,但这辈子不成啊……我还没给我女儿攒够一套体面嫁妆,外加一个小铺面,还有二十亩的……”

赵良嗣就深深地皱起了眉,将脸放在双手里。

这人不是什么燕赵之地出的义士,他有良心,有条件的前提下,也乐意报个恩,但没条件的话,他还是觉得下辈子再报恩也来得及。

非常典型的一个小市民。

但赵良嗣不能走。

他逃出去还被官家知道了,耿南仲立刻就可能对帝姬图穷匕见,什么招数都用上。

赵良嗣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中,他不知道京城还有谁能救得了帝姬。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你帮我给康王送个信,成不成?”

康王赵构依旧没去洛阳,滞留在京城。

太上皇跑得太快,没带上他,再想走就不容易了,他只要一出康王府,周围就连枝头的麻雀都得跟着他飞上一段,看看他去了何处,见了何人,说了些什么谤君辱臣的谣言没有。

差不多就和郓王同一待遇。

郓王就冷笑连连,在府里闭门不出,赵构则是大张旗鼓地在外面走一走看一看,劝勉一下京城中的青壮年好好操练,保卫官家,保卫大宋。

官家看金人从“黄河岸边的白山怪物”变成了“大宋忠诚的异族朋友”后,就找了个借口不轻不重训斥了九哥一顿,九哥也乖觉,申请时不时进宫看看自己母亲,顺带也给官家看看。

官家哥哥同意了,李二就不用跑出宫去太久,在无数皇城司骨干的眼皮下头铁去敲康王府的门。

他只要趁着康王在韦太妃宫中,找个机会悄悄过来送个信就行,官家想不到防着太上皇的这些女人,皇城司也不会在太妃宫殿的房梁上蹲着。

“何事?”韦太妃问道。

赵构将纸条送到炭盆前点了,“无事,姐姐为呦呦准备的针线如何了?”

韦氏听了,就叹一口气,“你不知道,那曹家二十五郎出事了,听说他染了风寒,病得甚重,官家都派了太医去瞧,不知救不救得回来哪!”

她愁容满面,黛眉微颦,“这两个孩子,我看都是极好的,怎么这样没福气?”

赵构的眼睛就缓慢地眨了两下,“竟是个痴情的。”

“你说什么?”韦氏问。

眼前的青年就是一乐,“儿无事。”

韦氏忽然脸色沉了下去,挥一挥手,宫女内侍就悄然退出了这间明亮的屋子。

“曹家二十五郎不是病?那是出了什么事不成?”韦氏说,“九哥,今非昔比,你事事须小心,呦呦自有她的道要修,官家也有他的筹谋,你可不要碍了眼去!”

赵构安静地看着他的母亲,他有些东西是自她身上遗传来的,比如某些城府和敏锐的察觉。

但也有些东西是母亲不具备的,比如他眼下想要搏一搏的野心。

今非昔比是不错,可哥哥那个志大才疏的心性,那位置坐不坐得稳还未可知呀!他要是现在不准备着,来日有了机会,他怎么抓得住?

但赵构从不将心里话讲给别人——哪怕是自己母亲。

“姐姐,你放心就是。”他轻声道,“儿一心一意,只想为兄长分忧。”

韦氏还是不放心,“你告诉我,你究竟要做什么?!”

九哥将双手摊开,“儿忧心国事,从此开始斋戒,每日只吃一餐,如何?”

赵鹿鸣也吃斋,而且每天吃得确实也不多。

南边运来的粮草有些慢,但战争期间,什么都有可能,她派人去问了,准备如果是因为人为因素迟误的,她就要抡起梁师成的刀子,随机杀几个粮官。毕竟粮草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都是头等大事,能直接决定战争走向,她实在是想不到有什么人敢在这事儿上做文章。

她慢慢地吃简单朴素的午餐,一边吃,一边听同样陪她吃斋的种师中讲一些关于下场战斗的构思:

你在石岭关防线上找到一个山谷,并且询问过当地人近期有可能的天气,由此制定了一个同金人的战斗计划。这一切都很好,但问题是金人不是傻子,两军交锋,人家得领兵来你的主场,然后才轮得到你的陷阱开始起效。

但完颜娄室不是傻子,就看完颜活女翻山越岭的劲头,就知道金人一贯是不乐意在对手选定的战场上作战的。

关于这件事,赵鹿鸣没想出什么好主意,但种师中想了一个。

“帝姬喜事将近,或将返京,若是将石岭关的旗帜换了,再舍几个营寨,收缩防线”种师中说,“金人就知道咱们换了帅。”

“换帅之后呢?”

种十五郎站在一边赶紧问,挨了叔父一个白眼。

“帝姬聪慧,通晓兵事,有什么听不懂的,要你在这聒噪!”

“金人不曾与种家军交手,”她说,“自然要掂量一下新换防守军的轻重。”

种十五郎就讪讪地又站回去了。

石岭关上的一些细微举动,很快就被日日盯着这边的金人发现了。

这可能是陷阱,但也可能是换帅所造成的一些布防上的混乱。正常情况下金人应该会大喜过望,认为宋军终于回归到一贯水准。但完颜娄室是个很谨慎的人,他一边派出斥候,多方探查,一边又在完颜粘罕处问到了汴京城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新闻,而后才将这些消息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坐在他的帐篷里对着地图使劲琢磨。

帐帘忽然被掀开,有人走了进来。

完颜娄室转过身,看到了他的长子站在门口,无声地望着他。

那是他的长子。

这个念头在完颜娄室的心里忽然荡开一层温柔的涟漪。

他知道清源城作战失利的事不怪儿子,都是那些契丹狗出卖了女真弓的秘密,害得儿子折戟沉沙,身负重伤——可他不能将这些温柔的话说出口。

“石岭关换帅了。”他冷淡地说,“叫你来,你可曾听说种师中这个人?”

“略有耳闻,是西军的一位宿将,”完颜活女说,“他们为什么换帅?”

“朝真公主要嫁给完颜宗弼——”父亲心不在焉地说道,忽然他的话音止住了。

“你怎么了?”他问。

这个因为养伤,肤色显得极其苍白的儿子无言地望着他的父亲,他什么都没说,像是只在那安静地听。

可他的眼神出卖了一切。

父亲的嘴唇轻轻颤抖起来。

“你喜欢她?”

完颜活女还是不说话,像个苍白而痛苦的灵魂一样,望着他的父亲。

“你为什么不死在清源城?”完颜娄室声音里也带上了颤抖的咆哮,“你该战死在清源城!”

“若统领决定出战,”完颜活女说,“我愿为先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