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3奇货可居

秦汉传奇 3奇货可居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秦的第一代远祖是女修,有一天女修捡到一个鸟卵,吃下去后便怀了孕,生下一个儿子叫大业,大业之子叫做大费,大费便是伯益。

伯益几代后传到恶来,恶来善走有力,助纣为虐,与纣王同诛。

恶来的五世孙非子住在犬丘,他替周孝王养马,周孝王很喜欢他,把他封在秦邑。

秦国从非子到穆公,有过十四个国君,他们大体上是由父传子,只有一代是先弟后兄;另一代是兄终弟及。

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他是一位明君,求才若渴.宽宏大量,雄才大略,有错认错。

百里奚是楚国人,在虞国当大夫,晋国把虞国灭了,百里奚被俘虏,成为奴隶,被晋献公指定做他女儿的跟班,跟女儿到秦国,作为陪嫁的奴才之一。百里奚中途逃走,逃往楚国.却又被楚国的乡下人扣留,作了这些乡下人的奴隶。

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秦穆公,秦穆公立刻派遣官吏到楚国,用五张公羊皮把百里奚买了来,他解除了百里奚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作大官。

百里奚说:“我有一个朋友叫做蹇叔,见解比我高明。他劝我不要做虞国的大夫,我不听,所以才被晋军俘虏作了奴隶。”秦穆公立刻又派人去楚国,把蹇叔也请了来.和百里奚一齐重用。

秦穆公有一天在岐山打猎,把马圈在树上,没圈好,马跑到城里的大街上,被几个老百姓捉住。

老百娃不知道这马是他们国君的马,糊里糊涂就把这匹马宰了,烤来吃,很多人聚拢来看热闹,越聚越多,有三百余名之多。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分尝了马肉,吃得多的吃了好几块;吃得少的只吃了一、两块。

乐极生悲,野餐结束时他们被兵士抓去。这时他们才知道犯了滔天大罪.性命难保。秦穆公却派人送了酒来对他们说:“你们吃的是一匹好马,吃了好马的肉必须喝酒,否则可能中毒,你们赶快喝酒,喝了酒以后各自回家。”这三百多名老百姓喜出望外,感激万分。

穆公以后孝公以前,秦国常常内乱,有过十六个国君。周天子显王见到秦国突飞猛进,就派人到咸阳来,送给秦孝公祭祀祖先用的“胙肉”,同时称他为诸侯之伯。秦孝公也派自己的公子少官到逢泽大会诸侯,率领他们去洛阳朝拜周天子。

在秦国诸多奇葩的法律之中,有一条让现代男性很难接受,这条法律规定所有的成年男子都不允许哭泣,一旦哭泣要受到重罚。

在现代生活中,由于我们远离战争,享受着富裕的生活,但成年男子也经常会出现一些流泪的现象,久别重逢的流泪,离婚的流泪,更有甚者喜极而泣的流泪。按理来说在现代生活我们已经看惯了眼泪,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关键时刻有眼泪还是得流。

随着历史的变迁,秦国法律的很多条文都是很残缺的,但是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我们能够或多或少的看到一些影子。从最开始出土的秦简,到后来张永死老婆时或多或少的描绘,秦国都明确规定,成年男性流泪必然遭到处罚,处罚的具体内容为,刮去胡子与眉毛。这个法律的效应极为严苛,就连相国张仪在自己的妻子死去以后,他也不能流泪,只能感慨的说一句,秦国有律法男儿不准流泪。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们穿越到了秦国,或者秦朝,先不说那里的生活条件我们能否适应,就不能流眼泪这条估计我们就得遭殃,因为在那原始的时代里面每个人都要去打仗,天天都会有打架斗殴,而且各种环境都刺激着我们,难免会有一种思乡之情的流泪,或者是受伤的流泪,只要流泪要被刮去胡子和眉毛,甚至有的时候还会遭到周围执行官员的殴打,不得不说这样的穿越感受实在是要多糟有多糟。

那么问题来了,当年的秦国为何要搞这么一个奇葩的法律,不允许别人流泪呢?按照一些历史的推测,很多学者认为秦国是一个绝对崇尚武力的国家,从当年的商鞅变法开始,整个国家从骨子里面改变了那种堕落的气息。秦国是以绝对的法律逼着人们,奋发图强,同时也不允许国内任何的靡靡之音。所以眼泪作为一个极为低迷的东西,自然就被很多秦国人看不起,连法律都不允许。

因为秦国士兵从小就被教育,不怕死勇敢的冲在第一线,为了军功付出一切代价,所以他们不能流泪,不能下跪。因此,控制情感成为了秦国当时军事主义的一大特点,连情感都被控制了,然后再鼓励大家为了国家为了功劳去厮杀,这样的国家怎么不会成为虎狼之国,怎么不会成为战争机器,也难怪会统一天下。

秦孝公以后,秦始皇以前,先后有过五个王: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武王在位四年,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孝文王在位三天,庄襄王在位三年。

却说庄襄王名叫异人,入质赵国,后来改名子楚,生母为夏姬。

异人母子均不受安国君【后来的孝文王】的宠爱,加上安国君有子二十多人,异人于是被送往赵国邯郸作为质子。其时秦、赵两国关系恶化,不时发生战争,异人倍受冷遇。他缺少出行的车马和日用的财物,生活困窘,十分失意。

卫国大商人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其人天资颖悟,识见精明。幼年鬼谷子曾授以相法,善能相人。见了异人便连声赞道:“奇货可居也!”当时异人同公孙乾归宅。

吕不韦回家后见父问曰:“耕田之利几倍?”父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父曰:“百倍。”“立主定国之赢几倍?”父曰:“则无数矣。”不韦曰:“耕田劳力,商贾劳心,其利有算。今秦皇孙异人相貌丰雅,此人后必大贵。见今拘质于此,不得还国,愿以千金贿赂赵侍臣,讨救还国以图富贵,此无穷之利也。”父曰:“此事为之不易。如成,则可以为王侯;如不成,破家之道也!汝宜斟酌为之。”不韦曰:“儿之相法百发百中。料异人后来必贵,儿命亦当发达。此举甚利,父不必忧矣。”

于是吕不韦决定进行一次政治赌博,他去跟异人游说:“我可以光大你的门庭。”异人笑道:“你还是先光大你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秦王老矣,安国君已为太子,王业大定,国势日强。安国君虽爱幸华阳夫人而无子,若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你为中子,又拘质在赵,日远日疏,若秦王薨,必立安国君为王,诸子旦暮在前争为太子。富贵他人得之,你只有老死赵国,何能归秦?”异人被不韦说到伤心处,便涕泣与语道:“你的话真是金玉之论,肺腑之言也!但为今之计奈何?”不韦曰:“你贫困如此,无以奉献于亲及结好宾客。不韦虽贫,请破家为千金,与你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陈说颠末,说你忠爱。料安国君、华阳夫人一定立你为嫡。得归秦国,将来必为太子。此计如何?”异人乃顿首谢曰:“吾父母邦国久未归省,终日郁郁,生不如死。你能捐金为我图之,他日还国再见天日,但有得地之时,富贵与你共之。你可速行,早赐佳音。我在此屈指悬望也。”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异人,作为日常生活和结交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然后带领心腹二人,离赵国前往咸阳。此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有八水三川,五关四塞,风景富丽,人物俊雅。当时六国以秦中为天下第一。现今昭王在位,兵强国富,十分繁盛。

不韦到咸阳进城,寻一僻净店房安歇。随同从人上街市,密访华阳夫人亲属。有人说夫人无亲,止有姐姐皇姨在太子府对门居住,临街有闲房百余间,专住往来客商,因此称之为皇姨店。不韦就借寻房为由,私托阍人传达皇姨。皇姨便问不韦:“何处乡邑。”不韦曰:“某阳翟人也,姓吕名不韦,贾于赵地。与皇孙异人对居,时相往来,心迹相托。皇孙常仰望皇姨与华阳夫人乃同胞至亲,敬专不韦前来投见,敢求转达。外有黄金五十两,奉皇姨为茶果之资。”说完就将黄金献上。

皇姨大喜曰:“礼物虽出于皇孙,其实有劳于足下。且问皇孙在赵起居如何?足下想知其详。”不韦道:“某与皇孙公馆对居,终日相会,交情甚厚,凡事尽心吐露。且皇孙贤明仁孝,仪容非常,天下仰其风采。常曰:‘我以国君夫人为天,日夜思想,不得归省。愿你将我书礼投献于国君夫人上寿,就如见我国君夫人之面一般’。仰望皇姨转达,今皇孙在赵度日如年,某不远千里而来,望皇姨救援。倘皇孙得地之日,决不忘大德矣。”皇姨曰:“你且在我店中安歇,明日引你见夫人,再从长计议。”不韦乘便,又告皇姨曰:“吾闻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今华阳夫人事太子,虽爱而无子。若此时不将诸子中贤孝者举以为嫡,恐他日太子为王,定将嫡子立为太子,那时夫人之门必生蓬蒿,且人老花残,虽欲进言,而太子终不听也。今皇孙异人贤明仁孝,仰慕夫人日切;而夫人正当宠爱优沃之时,言听计从之日,若肯举一言立异人为嫡,则异人无国而为有国,夫人无子而为有子,世享秦禄,而皇姨亦得常保富贵。此所谓一言以为万世之利也。”皇姨曰:“足下之言甚善,我就将此言转达夫人,救拔异人还国。”

次日皇姨早起,引不韦入宫见华阳夫人。皇姨先入内见夫人,各叙礼毕。皇姨曰:“今有皇孙异人一向在赵为质,昼夜思想夫人。今差心腹吕不韦具书礼来,与国君夫人上寿,现在宫门外伺候,未敢速进。”夫人曰:“既是皇孙差来的人,有书礼,着他进来。”不韦闻命,即整衣鞠躬进宫。礼毕,将书物呈上。夫人开看礼物,乃是明珠四颗,玉钗二只,甚喜。吕不韦谈及异人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异人把夫人看成亲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不韦接着让华阳夫人的姐姐劝说华阳夫人认异人为养子。

正话间,宫人报曰:“国君回宫。”夫人急整衣迎接。同皇姨进礼毕,就将异人哀情并书礼献上。国君看礼物毕,拆其书曰:

不肖男异人沐浴顿首百拜,君父安国君,母华阳夫人千秋殿下:男以监军伐赵,师败被虏,敌国为仇,自分必死。幸赖使臣牛西驰书仗义,雄辩剖分,不辱君命,赵国畏服,拘男为质,用阻大兵。赵遂以为得计,而男岂能存活耶?日夜思归,彷徨万状。仰念父母,徒形梦寐耳!跬步不忘,一饭三叹。即今心托吕鸿,珠玉上献。悠悠此心,如临膝下。诸凡委曲,不能悉陈。万乞俯念孤孽,早赐救援,如得生还,昊天罔极。冒干慈威,无任激切惓惓之至。

国君看罢书信涕泪如雨。夫人因而进言曰:“异人于诸子中甚贤,凡往来使客多称誉之。况妾幸充后宫,极蒙眷爱,不幸宠深而无子,孑然一身,形影相吊,虽极目前之欢,恐难永终其好。今闻异人之贤,欲立以为嫡,不识国君许之乎?”夫人俯伏在地,颦眉蹙眼,硬咽不起。国君以手扶之曰:“夫人且省烦恼,寡人答应就是。”于是和夫人刻下玉符,立异人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又赐送厚礼给异人。

吕不韦离秦返赵,一路正值暮秋天气。怎见得?

南陌游人依旧,东篱黄菊飘金。马前西风正急,梧桐叶底鸣禽。正是旗亭唤酒对谁斟?野花虽艳色,无意绕溪寻。

不数日行抵邯郸。入了城,先到家见父吕翁,备将见秦安国君并立嫡一节告知父亲,吕翁大喜。

不韦归寝,见爱妾朱姬神思倦怠,态度困懒,便问曰:“我离家才两月余,汝在家或有私情耶?”姬曰:“妾自家君从小抚养成人,幽居闺阁,无事不敢转出中堂,何有私情耶?妾在月前蒙惠,已有娠矣,连日殊觉倦怠,非有他也。”不韦闻言甚喜,低头自思曰:“吾家当大昌矣。”遂与姬就寝,以言挑之曰:“汝欲为富家妇耶?欲为王家妇也?”姬曰:“君何出此言耶?”不韦曰:“现在秦王孙异人在赵为质,我看他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后必大贵,我为他破千金,至秦国说他母亲华阳夫人及他父亲安国君,已刻玉符定盟,立为嫡子矣。异日救还秦国,久后定立为王。我欲明日置酒请来相会,令汝筵前拜见。汝侍酒后,倘异人有留恋之情,汝亦半推半就,与彼私通,我却佯怒,汝即同波哀告,就许为佳偶。倘他日生子,汝当为太皇后,我亦共富贵,世为秦族矣。汝从小举动不凡,亦当大贵,但成事之后,决不可忘今日也。”姬曰:“妾与君数年恩爱,情如胶漆,岂忍速舍耶?”不韦曰:“我想与你共图富贵,非你背其德也。古人云:‘成大事者,不矜细行。’你虽暂屈一时,实为万世之计,何乐而不为也?”姬曰:“出君之口,本君之心,妾虽依命,实君之愿也。”不韦大喜,遂计议已定。

吕不韦次日便去引那异人进来开筵相待。酒到半酣才令赵姬盛妆出见,从旁劝酒。异人不瞧犹可,瞧着那花容月貌,禁不住目眩心迷,一时神情失主,偷眼相窥。那赵姬也知凑趣,转动一双秋波,与他对映,虽然吕不韦已经授意,但赵姬本来狂荡,当然爱及少年。异人心痒难熬,跃跃欲动。正巧吕不韦似有酒意,就在席间假寐,把手枕头,略有鼾声。异人色胆如天,便去牵动翠袖,涎脸乞怜。那美姬若嗔若喜,半推半就,遂与异人就席欢洽。正要引人入胜,不防座上拍的一声,接着便闻呵叱道:“你在干吗?吾爱妾如花,虽千金不易也,汝受我厚恩,反调戏耶?”异人慌忙回顾。见不韦立起座前面有怒容,顿时吓得魂飞天外。朱姬跪而言道:“大人破家为皇孙以图富贵,今贱妾反致大人动怒,既背大人又失皇孙,两难之地不若死耳!”就壁上拔剑欲自刎。吕不韦急抱住低言道:“汝且注,容吾一言。汝今既为皇孙所染,况皇孙又深爱而不舍,两情相悦似难再阻,不若将汝与皇孙为室,他日得地之时,不可忘也。”又冷笑对异人说道,“我与君交好有年,不应这般戏侮,就使爱我姬人,也可直言告我,何必鬼鬼祟祟,作此伎俩呢?”异人听了转惊为喜,便向不韦叩头道:“果蒙见惠,感恩不浅,此后如得富贵,誓必图报。”不韦复道:“交友贵有始终,我便将此姬赠君,但有条约二件,须要依我。”异人道:“除死以外,无不可从。”不韦即说出两大条件:“一是须纳此姬为正室,二是此姬生子,应立为嫡嗣。”异人满口应承,于是不韦将他扶起,接着嘱附赵姬,坐在异人座侧,三人直饮到夜色仓黄,才唤入一乘轻舆,使赵姬陪伴异人上车,同返客馆。这时赵姬已有身孕。美眷如花,流光似水,异人与赵姬日夕绸缪,约莫过了八个月,诞生一子,生得隆准巨目,方额长眉,背上有麟,出世有齿,容貌奇异。皇孙甚喜,取名为政,寄姓赵氏。异人只道是八月生男,定是早产,哪知是吕氏种下的暗胎。

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国派大将王齮率师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想杀死异人泄愤。异人与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贿赂守城官吏,然后逃出赵国,通过出征的秦军返回秦国。

不数日来到咸阳,不韦曰:“华阳夫人乃楚人也,皇孙当着楚服以见夫人。”异人依其言,换楚服拜见国君并夫人,各各伤感。夫人复谓安国君曰:“妾乃楚人也,皇孙着楚服来见,真吾子也!更其名子楚。”国君曰:“善!”于是子楚跪而进言曰:“儿被虏为质,幸赖不韦以千金积好左右,又将爱妾与儿为妻,破家竭力,救拔还国,再生之恩古今少有。伏望重加官爵以酬其功。”国君唤不韦进内而谢曰:“吾儿在赵,足下不避斧钺,救拔归秦,希世之功,诚为再造。尊公并家眷到时,已赐田千亩,安置新宅居住矣。明日奏过父王,封官报德。”不韦曰:“微功蒙赐,已荷重恩,岂敢望外耶?”说完拜辞归宅。子楚同朱氏、儿子政,就在华阳夫人宫中居住不题。

次日安国君早朝奏曰:“臣子异人,伐赵被虏,久拘于彼,以为质子,我王一向未忍加兵,盖投鼠忌器耳。今得阳翟大贾吕不韦救拔还国,此不世之功也。奏知我王当加封官。”昭王大喜!即宣不韦朝见,封为太子少傅,兼东宫承局之职。不韦叩头谢恩。自此在秦发迹。正是:

化家为国机如海,

立种生苗意更深。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

前250年,孝文王正式即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子楚即位后下令大赦天下,按功表彰先王功臣,优待宗族亲属,布施于民。并尊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养母华阳夫人为华阳太后,朱氏为王后,子政为太子,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佩剑上殿,召命不名,威权日重,群臣莫敢仰视。

吕不韦当丞相,一直当到庄襄王去世。在这三年期间,他替庄襄王吞了“东周”,吃了韩国的成皋荥阳,魏国的高都,赵国的榆次。

公元前247年五月,庄襄王薨,享年三十五岁。嬴政继位。以朱氏为王太后,尊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秦王年少,国政皆不韦统理,出入宫禁,略无忌惮,时时与太后私通。宫门之中畏不韦之威,莫敢声言。不韦奢侈日极,养家童万人,招致四方食客数千人,金玉如山,甲第连云,奇珍异宝不可胜数。又延览天下名士,凡有闻见著为集论,名为《吕氏春秋》。悬于咸阳市门外,若有人能够增损一字者,予以千金。悬告十余日,无人敢增损一字,吕不韦遂将此书颁行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