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57太子与国舅

秦汉传奇 57太子与国舅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齐王刘襄收兵回国,未几病亡,谥为哀王,其子刘则嗣立,十四年又死,谥为文王。刘则无子,照例应该除国。文帝追念前功,不忍撤除齐国,乃分齐地为六国,尽封刘肥六子为王。长子将闾为齐王,次子刘志为济北王,三子刘贤为菑川王,四子刘雄渠为胶东王,五子刘卬为胶西王,六子刘辟光为济南王。六王同日受封,并皆莅镇。

吴王刘濞本是文帝堂兄。自高祖十一年受封,据有四郡之地,到国未久高祖驾崩。惠帝吕后时,因为天下新定,允许诸侯王各治其国,刘濞查得本国鄣郡地方产铜,便招集各国亡命之人开采铜山私自铸钱,又煮海水为盐垄断厚利。

文帝即位之后,刘濞例应来朝,自以为是文帝之兄,犯不着自己亲来,便遣其太子刘贤入京朝见。文帝以礼看待,因是自己侄儿,便命皇太子陪他饮宴游玩。

太子刘启与吴太子刘贤本是再从堂兄弟,向无仇怨,此时刘贤入朝,刘启奉了父命陪他游宴,当然和气相迎格外欢洽。盘桓了好几天,相习生狎,渐觉得熟不拘礼任意笑谈。吴太子身旁又有随来的师傅相偕出入,一淘儿逐队寻欢,除每日酣饮外,有时也博弈消闲。两人对坐举棋,左立东宫侍臣,右立吴太子师傅,从旁参赞。

彼此赌了好几次各有胜负。吴太子不肯罢手,还要与皇太子决一雌雄。刘启也不肯示弱,就与他下棋斗胜。到了生死关头,皇太子误下一着老将会面,吴太子一手掩住,接着就用自己的将军吃了刘启的将军,刘启不肯认输,说将军走不出的,定要悔一着错棋。吴太子道:“放屁!老将会面,怎么就走不出了?你先走错,我就可以走出来吃你!”两人遂起争论。吴太子的师傅多是楚人,帮着吴太子力争,你一言,我一语,统说皇太子理屈。皇太子究系储君,从未经过这般委屈,不由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顺手提起棋盘便向吴太子头上掷去。吴太子未曾防备,一时不及闪避立即晕倒,霎时间脑浆迸流死于非命!

吴太子师傅等人当然喧闹起来,东宫侍臣保护太子出去,奏明文帝。文帝倒也吃惊,但又不好加罪太子,只得训戒一番,又召入吴太子师傅等好言劝慰。一面厚殓吴太子,令他师傅等送柩回吴。吴王刘濞悲恨交并不愿收受,且怒语道:“今天下一家,死在长安便葬在长安,何必送来?”当下派吏截住棺木,仍叫他发回长安。文帝闻报也就把他埋葬了事,从此吴王刘濞心存怨望不守臣节,每遇朝使到来便骄倨无礼。朝使返报文帝,文帝知他为儿子衔恨原谅三分。复遣使臣召刘濞入京,意欲当面排解释怨修和。偏刘濞不愿应召,托词有病却回朝使。文帝又使人至吴探问,见刘濞并无病容据实返报。文帝惹动怒意,每遇吴国使者到京,文帝便责问吴王何以不朝,将使者囚系狱中治罪。既而又有吴使西来面见文帝。文帝责问吴王何故诈病不肯入朝?吴使从容答道:“吴王因为儿子冤死托病不朝,今被陛下察觉囚系使臣。吴王很是忧惧唯恐受诛。若陛下再加急迫,吴王更加不敢入朝了。臣愿陛下不咎既往使彼自新,吴王得陛下宽容自然悦服。”文帝听了觉得有理,遂将所系吴使一并放归,且遣人赍了几杖往赐吴王。吴王拜命不敢生心。

却说薄昭因为谋立外甥汉文帝有功,被赐封太原。太原称不上繁华,但也是富庶之地。薄昭刚来到太原时,还能够保持国舅爷该有的身份,处处小心谨慎,深怕给旁人落得个皇亲国戚骄横跋扈的印象。

时间一久,薄昭觉得太原不是都城腹地,与朝中大臣也没有多少交集,就开始慢慢地放松警惕。

薄昭虽然有些放松,但也不至于放纵,该守的立法一点不敢逾越,毕竟深知为官之道,更明白艰难创业换来的今天实在不容易。

可是薄氏的子弟们不这么想,觉得薄昭已经贵为皇舅爷,当年要不是极力拥护汉文帝刘恒,表哥也不会有今天,这群薄氏子弟就开始在太原地区作威作福,强取豪夺,劣迹斑斑。

不久薄氏子弟的坏名声就传到了长安,汉文帝派自己的宠臣钟毓去巡视一番。钟毓到那里一看,薄昭家的纨绔子弟们果然在鱼肉百姓。钟毓便奏明汉文帝有关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请汉文帝诛杀为首的薄贵。

薄昭听说此事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跟钟毓求情,哪知钟毓不吃这一套,就是坚持自己的意见。

薄昭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把钟毓给绑了,对其进行恐吓。钟毓作为皇帝钦点的使者,自然不会怕薄昭,两人来回互怼,薄昭一时没压住怒火,一刀把钟毓给捅死了。

钟毓被杀后,汉文帝极其恼怒。身为一国之君,手下的宠臣如何专横都可以,唯独不能凌驾到皇权之上。汉文帝派出的使者就代表汉文帝本人,如今使者被杀,就等于是挑衅自己的皇权。

汉文帝二话不说下诏处死薄昭。这时大臣中有人阻止说:“汉朝向来以孝治天下,今天若诛杀舅爷,陛下就是不孝“。另一派则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若不杀皇舅爷,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汉文帝内心是倾向诛杀薄昭的,但是又怕自己担上不孝的罪名,就多次派丞相去见薄昭,暗示薄昭自己看着办。薄昭此时也豁出去了,就是不自杀,家门也不出,看你们能把我怎么着。

大臣犯了死罪,皇帝让其自杀是一种恩典,这样可以保留一具全尸,免遭处斩时的羞辱,同时还表明这事不会再继续追究下去,家人也不会受到牵连。不知道薄昭认为自己不该死还是幻想姐姐薄太后会来救他,反正就是不肯自杀。

汉文帝心想,给脸你还不兜着,那就别怪外甥无情了。就派满朝文武披麻戴孝去薄府哭丧,从皇宫大门集合,众人一起哭喊皇舅爷,一直到薄府也不停止。个个坐在院子里、厅堂中,一连哭了好几天。

最后薄昭被折磨得不行,同时也看出外甥是铁了心要跟自己过不去,就在家中自杀而亡。

汉文帝诛杀薄昭,最大的导火线就是使者钟毓被杀事件,汉文帝为了维护法纪,只好诛杀舅舅。

实际上的原因不是如此。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不过是封建社会的一句口号,在汉文帝那个时代,人们的意识更多的还是“刑不上大夫”!汉文帝的太子失手打死了吴王的太子,文帝不但没有追究他的过失杀人罪,连他的太子地位都没有触动;淮南王刘长擅自制定王国法令,驱逐朝廷官员私授官爵,文帝让薄昭写信责备他,刘长不但不听劝告,并且还真的造反了。对于这种大逆不道之罪,文帝也没有杀他,只不过是废除了刘长的王号而已。

薄昭是文帝的舅舅,薄太后的亲弟弟,这时候薄太后尚在,文帝怎么就要逼死这个舅舅呢。

现在人的看法是:汉文帝要防止外戚专政。

刘邦死后,他的儿子刘盈当了皇帝。由于刘盈比较柔弱,吕后实际上掌握了权力。刘盈死后,吕后临朝称制,成了实际上的皇帝。她改变了刘邦与大臣们“非刘氏不得为王”的盟约,封诸吕为王。这时候的天下,皇帝由吕太后废立,吕姓王的势头盖过了刘姓王,刘氏天下几乎成了吕氏天下。汉文帝是如何登上皇帝宝座,他自己十分清楚。正因为吕氏外戚势力过大,惠帝一门被屠戮殆尽,自己才有幸当上皇帝,不然轮八圈都不会轮到自己头上。

将这种情况向后推演,如果薄氏成为吕氏,或者薄氏亡了刘氏天下,或者出现另外一个刘姓皇帝,那样就不是他刘恒的子孙了。为了防患于未然,所以借此机会除掉薄昭,不让吕氏的故事重演,

因为汉文帝刚坐上皇位,此前与长安打交道也不多,所以登基以后,许多朝中大臣并不怎么敬畏他。汉文帝为了向朝廷大臣和天下百姓树威,于是杀掉自己的亲舅舅,就是向满朝大臣表明,自己也不是善茬,最好不要有过分的行为。

所以人们常说帝王之家没有骨肉亲情可言。皇家只会为了皇位而相互攻伐苟合,一旦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不要说汉文帝诛杀亲舅舅薄昭,李世民诛杀亲兄弟也丝毫没眨眼。

薄昭死了,外甥又活了十三年,姐姐薄太后又活了十五年。奇怪的是,薄太后竟然没有问文帝弟弟是怎么死的!她可能真的以为薄昭是自杀的。等到事情沉寂一段时间,即使老太太知道薄昭是被逼死的,在活着的儿子和死去的弟弟之间,薄太后又能维护谁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