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74飞将军李广

秦汉传奇 74飞将军李广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与刘濞牵头组团的七国彻底闹崩。七国联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杀来。汉景帝以周亚夫为太尉,统军对抗七国联军。同时汉景帝又把自己的胞弟梁王刘武推到前面,让他死守梁都睢阳。

刘武面对强势的七国联军,派人向周亚夫求援。哪知道周亚夫死活不肯派出援兵,这让刘武恨死了这个功二代。

后来周亚夫见时机成熟,立刻率领三十六将出关平叛,李广以骑都尉的官衔位列其中。当时汉军追至昌邑城下,李广一路上箭射刀砍,奇迹般地夺得叛军军旗立下大功,从此名声大震。刘武看到李广热血偾张的战斗场面,不禁暗生结纳之意。

后来刘武设宴款待汉军诸将,对年轻的李广好一通夸赞,还私自授给他梁国将军印。政治经验不足的李广认为刘武是皇帝的胞弟,有窦太后罩着,妥妥的就是帝国的储君。也就收下了梁国的将军印。

汉景帝很快听说了李广与弟弟的交集,立即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你想烧刘武的冷灶,那就上边关去烧吧,离朝堂远远的,眼不见为净。

就这样,在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李广丧失了绝佳的封侯机会,只是以上谷太守的身份被发配到边关,找匈奴撒气了。这是汉景帝对李广的变相惩罚,却在后世成就了李广的不朽声名,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然而一个太守的兵马有限,战功也大不到哪儿去,而且李广经常是自己杀得兴起,忘记了手下人。最后清点战功时,李广杀敌数十,部下却伤亡过百,功不抵过。如此一来,虽然无日不战,但李广真的没有啥过硬的战功,也就离封侯渐行渐远。

当然这背后还有大汉的基本国策,只要匈奴做得不过分,也不想与之大打出手。

李广闲居无事,一日乡间有人来请饮酒,李广随带一个马兵前往赴席。饮到天晚回家,路过亭下,正值霸陵县尉巡夜前来,厉声喝止。原来汉制不许人民夜行,夜行者谓之犯夜。李广未及答言,从骑已代为报名,说是故李将军。县尉此时亦酒醉,悍然说道:“就是现任将军也不宜犯夜,何况是故将军呢?”遂将李广并马兵留在亭下睡了一宿,次早方得归家。李广素性褊狭,受了霸陵尉侮辱怀恨在心,要想报复。

李广时时以射猎自娱,生性尤喜射虎,每居边郡,听说其地有虎,便随带弓箭亲往射之。李广常日随带兵士,跨山越岭寻觅虎迹,虎若被他遇见,一箭一只,莫想望活,也不知杀了多少。一日李广行到山中转角之处,忽然一阵风过,迎面来一班斓大虎。那虎一见有人便蹲在地上,大吼一声张牙舞爪猛扑过来。此时李广与虎相去不过数丈之地,随从兵士见来势凶猛,一时猝不及防,吓得手足无措。李广张弓搭箭急向那虎射去。说时迟,那时快,那虎一爪早扑到李广身上。一班兵士急持兵器来救,忽见那虎四足一蹬,直挺挺地倒地而死,行近看时,原来李广一箭直贯虎心,所以死得如此迅速。再看李广身上也鲜血淋漓,众人回想适才情景危险万分,不觉毛发悚然,遂扶李广回去延医调治。李广此番几乎命丧虎口,在他人早怀戒心,偏他毫不介意,待得伤痕平复,仍然出外射猎。

又一日复巡至山麓,遥望丛草中间似有一虎蹲着,急忙张弓搭箭射将过去。从骑见他射中虎身,立即过去牵取,谁知走近草丛仔细一瞧,并不是虎,却是一块大石!最奇怪的是箭透石中约有数寸,上面露出箭羽,用手拔它却不起。大众互相诧异,返报李广。李广不信自来观看,果然不错,于是再回到原处注射,箭到石上全然不受,反将箭镞折断。李广连射数箭终不能入。石性本坚,非箭镞所能贯入,李广视石为虎全力射之,而又适中其隙不足为怪。

一次汉景帝不知怎么想起了李广这个家伙,就派宦官借口巡边到李广军中查看。此时正赶上匈奴来犯,宦官便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忽然遇上了三个匈奴人。宦官觉得以多打少可以立功,就向那三个匈奴人杀去。谁知这三人箭术超群,不仅伤了宦官,还将其随从射杀殆尽。宦官吓坏了,只得纵马逃回李广身边。

李广一听就知道宦官遇上了匈奴射雕人,这让他非常激动。李广就喜欢与匈奴射雕人pk,可总是遇不到。如今听说有射雕人出现,李广立即麻利地带上一百多名骑兵去找场子。

在宦官的指引下,李广一行追上了射雕人。这三个家伙真是艺高人胆大,也不骑马,只在前面不紧不慢地走着,那意思似乎是在等着李广来追。

这也太嚣张了,脾气本来就不好的李广如何受得了!李广立即对准射箭,但听弓弦响处,一个早已倒地;二人未及开弓,又倒一个;余下一人正想射箭,李广第三箭又来了。三个人两人身死,一人尚活。左右赶上捉来,李广问明来历,果是匈奴中的射雕者,遂命左右将他捆缚。李广上马正待回营,忽见前面尘沙大起,定睛一望却是匈奴马队,约有数千人漫山遍野而来。

李广骑兵骤遇匈奴大队,人人恐惧,自顾只有百骑,众寡悬殊万难抵敌,便要策马逃走。李广连忙阻住道:“不可,今与敌军相隔数里。若是逃走匈奴一定自后追射,我等立刻死绝;不如立住不走,匈奴以为我是诱敌,不敢来击尚可保全。”于是李广拔队反向前行,相距匈奴阵地二里之处时才吩咐立定,又命兵士悉数下马解鞍休息。部众疑虑道:“敌兵甚多,今若解鞍,遇有紧急,恐来不及。”李广道:“胡虏料吾必逃,今解鞍以明不走,正欲使他以为我们是诱敌之兵。”部下只得依言而行。匈奴见此情形果然不敢来击。

李广与匈奴相拒良久,忽见匈奴队中出来一个将官,乘坐白马巡视军队。李广飞身上马,带了十余骑直向此人奔来。相离不远,李广一箭射去,敌将应声而倒。李广勒马仍回原地,解鞍放马即卧地上。看看天色已暮,匈奴觉得李广举动怪异,心想汉兵定有大队人马埋伏近旁,不如退去免中其计,遂传令回兵。时已夜半,李广等到匈奴人马退尽方才率众还营。到得营中已是平明时候。景帝闻知此事,深赞李广甚有将略,又调李广为北地、雁门、代郡、云中、陇西等郡太守,皆以力战著称。

汉景帝驾崩后,汉武帝即位。武帝素闻李广之名,将他调为未央宫卫尉,边郡太守程不识也召回京师,让他做长乐宫卫尉。李广用兵尚宽,随便行止不拘行伍;程不识用兵尚严,部曲必整部众谨受约束。两将都是防边能手,士卒愿从李广,不愿从程不识。程不识也推重李广,但谓宽易致失宁可从严。两人名望相同将略不同。

越年,匈奴遣使申请和亲。王恢说不如与他绝好相机进兵。韩安国这时为御史大夫,主张和亲。王恢说道:“陛下即位数年,威加四海统一华夷,独匈奴侵盗不已肆无忌惮,若不设法痛击,如何示威!”韩安国反驳道:“臣闻高皇帝被困平城七日不食,及出围返都不相仇怨,可见圣人以天下为心,不愿挟私害公。自与匈奴和亲利及五世,所以臣以为不如主和!”王恢又道:“此语似是而非。从前高皇帝不去报怨,乃因天下新定,不应屡次兴师劳民。今海内久安,只有匈奴屡来寇边,常为民患死伤累累,仁人君子引为痛心,奈何不乘机击逐呢!”韩安国又申驳道:“臣闻兵法有言,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所以不战屈人安坐退敌。今欲卷甲轻举长驱深入,臣恐道远力竭反为敌擒,所以决意主和不愿主战!”王恢摇首道:“韩御史徒读兵书未谙兵略,若使我兵轻进原是可虞,今当诱彼入塞设伏邀击,使他左右受敌进退两难,臣料擒渠获丑在此一举,可保有利无害呢!”

武帝听了多时,也觉得王恢之计可用,遂使韩安国为护军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大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率同兵马三十多万悄悄出发。王恢先令聂1往见军臣单于,说愿举马邑城献虏。单于似信非信,便问聂1道:“你本商民,怎能献城?”聂1答道:“我有同志数百人,若混入马邑斩了令丞,管教全城可取财物可得,但望单于发兵接应,自然没有他患了!”单于闻言甚喜,立即派部目随聂1先入马邑,俟聂1得斩守令然后进兵。聂1返回马邑,先杀死数名死囚,枭了首级悬诸城上,托言是令丞头颅。匈奴来使忙去回报军臣单于,单于便领兵十万亲来接应。

军臣单于路过武州,可巧路旁有一亭堡,当下指挥人马把亭围住,此次亭尉得了军令,佯示镇静使敌不疑,所以留住亭内。谁料被匈奴兵马团团围住,没奈何出降匈奴,报知汉将秘谋。单于慌忙退还,及驰入塞外才额手相庆道:“我得亭尉实邀天佑!”一面说一面召过亭尉,特封天王。

此时王恢已抄出代郡,拟从匈奴兵背后截夺辎重,蓦闻单于退归,自思随身兵士不过二、三万人,怎敌得过匈奴大队,遂敛兵不出旋即引还。韩安国等带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好几日不见动静,也只好空手回都。韩安国等人本来就不赞成王恢的办法,当然无罪。

王恢还朝入见武帝,武帝不禁怒起,说他劳师纵敌罪有所归。王恢答辩道:“此次出师原拟前后夹攻计擒单于,诸将军分伏马邑,由臣抄袭敌后截击辎重,不幸良谋被泄单于逃归,臣所部止三万人,不能拦阻单于,陛下如开恩恕臣,臣愿邀功赎罪。”武帝令将王恢下狱。廷尉议罪当斩,武帝当即依议限期正法。王恢惶急异常,密遣人持了千金献与丞相田蚡,托其解救。田蚡见了金钱岂有不受,但见武帝正在盛怒之下,自己不敢进言,算来只有太后可以挽回帝意。遂入见太后说道:“王恢谋击匈奴伏兵马邑,本来是一条好计,偏被匈奴探悉,计虽不成,但罪不至死。今若将王恢加诛,等于是为匈奴报仇!岂能一误再误?”王太后本来不甚干预政事,只因其弟来言只得应允。待武帝入省,便将田蚡所言略述一遍。武帝答道:“马邑一役本是王恢主谋,出师三十万望得大功,就使单于退去不中我计,但王恢已抄出敌后,何不邀击一阵借慰众心?今王恢贪生怕死逗留不出,若不按律加诛,如何得谢天下呢!”

王太后本与王恢无亲,不过为了母弟情面代为转言。见武帝义正词严,也觉得不便多说,待武帝出宫后使人复报田蚡。田蚡见事不济,只得回绝王恢。不知千金可曾退还?王恢自知无望,便在狱中自杀。狱吏据实奏闻,有诏免议。

却说军臣单于自从马邑回兵,心怨汉廷设计诱陷,由此断绝和亲,不时遣兵入塞侵盗。武帝久欲出兵征之,却因朝中多事未暇兼顾。至元光六年春,匈奴复入上谷杀掠吏民。武帝遂拜卫青为车骑将军,兵出上谷;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兵出云中;太中大夫公孙敖为骑将军,兵出代郡;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兵出雁门,各率马队一万往击匈奴。四将领命分道前进。自高祖被围白登至今七十年,汉兵第一次出塞。

匈奴听说汉兵大举来伐,急命部下预备迎敌。先说李广兵出雁门,恰与单于大队相遇,两下交战良久。匈奴兵十余万,汉兵仅有万人,众寡悬殊。李广虽然勇猛善战,终难取胜,部下兵士死亡过半,胡兵将李广四面围住。李广东冲西突不能脱身。单于素闻李广之名,今见他被困垓心,急传下命令,务须生擒李广,不得将他杀死。后来李广战到力竭,身又受伤,不能抵拒,胡兵一拥上前竟将李广擒住。单于心中大喜即命回军。李广部下将校眼看主将被擒无力救援,只得收集败残兵士退回数十里驻札。胡兵一齐高唱凯歌而回。李广虽然被擒,心中却很镇静,意欲设计逃走,故意假作伤重不能起坐。胡兵料他万难逃脱,也就不加捆缚,取出绳网将李广盛住,系在两马之间慢慢行走。

李广卧在网上,前后左右都是胡兵围守,要想脱逃未得其便,索性闭目假死。约略行有十余里路,李广偷眼一瞧,见近身有个胡儿坐着一匹好马,于是尽力一挣扯断绳索,腾身急起跃上胡儿马背,把胡儿推落马下,夺得弓箭加鞭南驰。胡兵见广走脱回马急追,好在坐骑得力,胡兵多数追赶不上,也有数十人乘坐好马渐渐追近,李广便将夺来的弓箭回射追兵,无不应弦而倒。李广且行且射,一直行有数十里路,却与部下残兵相遇。胡兵追赶不上只得回去,李广竟得逃脱。

李广回来后,朝廷将他交给官吏处置。官吏认为李广损失重大,又被敌人活捉,应当斩首,后来李广赎为庶人。

只因李广数次与匈奴力战,威名久著;加之前次受伤被获,身在多人围守之中竟能单骑逃脱,真是神勇莫测,以此匈奴人人畏服,给李广起了个绰号,叫做“汉飞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