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107收复邯郸

秦汉传奇 107收复邯郸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刘秀被王郎追杀的日子真是惨透了,连一口热乎的吃食都没有,混得是要多惨有多惨。刘秀用大司马的名义征调邻近县城的人马,又得到四千精兵。他拜信都太守任光为左大将军,信都都尉李忠为右大将军,和成太守邳彤为后大将军,信都县令万脩为偏将军,还把他们都封为列侯。

接着刘秀派邓禹牵头征发各个郡国的奔命兵。

什么是奔命兵?依汉制,“奔命兵”就是在太平盛世时,朝廷让各郡国举荐的一些材官、骑士,这些人大多是剽悍善战的猛士,平常领着国家的俸禄,一旦国家有难,或者是发生紧急事件,就应召为国效力。搁到现在,就是能快速征召的预备役部队。

此时天下大乱,哪有什么奔命兵啊?因此邓禹召集的奔命兵,实际上就是临时花钱募集的雇佣兵。这些家伙良莠不齐、战斗力不强不说,一穷二白的刘秀哪有钱雇佣他们啊?可刘秀被王郎逼得濒临绝境,他只能砸锅卖铁将就着用奔命兵。

不知道邓禹是如何召集到这些奔命兵的,想来他忽悠人的本事还是不错的,有干政委的天然资质。

邓禹带着这些乌合之众去进攻常山郡乐阳县,在勇将铫期的助攻下,居然拿下了乐阳,邓禹取得了用兵以来的开门红。

刘秀欲向爱子路及刁子都乞援,信都太守任光谏止道:“爱子路和刁子都都是亡命盗贼,何足深恃?兵不在多,明公破莽时以一敌十,何患王郎?”。原来爱子路与肥城人刘诩起兵卢县城头,刘玄初立,曾子路与刘诩上表称贺,刘玄拜曾子路为东莱太守,刘诩为济南太守;刁子都起兵东海,刘玄封他为扬州牧。任光不愿乞援两人,可他发出通告时却说:“算卦的王郎冒充宗室诱惑人民,大逆不道,现在大司马刘公调来爱子路、刁子都等百万大军前来征伐。一切军民人等反正的既往不咎;抗拒的决不宽容!”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各城官吏都害怕起来。

刘秀带领着任光、邓禹、冯异他们趁着黑夜去袭击邻近的堂阳。城里的官兵们看了通告后早已提心吊胆,一见城外全是火把,他们不知道刘秀有多少兵马,马上就投降了。拿下了一个城,人马多了些;接着又打下了几个县,人马又多了些。刘秀他们还没到昌城,昌城人刘植就率领本族子弟和宾客开了城门,刘秀拜刘植为骁骑将军。

巨鹿宋子人耿纯也率领本族子弟和宾客两千多人投奔到刘秀这边来了。他这队人马非常特别,不但年老的害病的都有,有的人还带着棺材。刘秀问他为什么带着棺材。耿纯说:“您孤单地到了河北,我们全族的人都跟了来,我怕他们一碰到困难就想回家,所以叫人烧了房屋,让他们不能回头。他们怕死在路上,所以连棺材也带了来。”刘秀听了哭笑不得,便拜耿纯为前将军,耿纯的几个叔伯兄弟都做了偏将军。

七拼八凑,刘秀便有了几万人马。这时真定王刘扬又召集十万兵马跟王郎联合起来。这下可把刘秀急坏了。骁骑将军刘植说:“我跟刘扬有点交情,我愿意去劝他归附。”刘秀就派他到真定去见刘扬。

刘植赶到真定城后对刘扬说道:“大王和臣同为高祖子孙,如果按族谱论的话,臣还得尊大王为王叔。如今刘秀起兵,四方豪杰云集,必能重光汉室基业。王叔是宗室耆老,应该鼎力相助才是,怎么能帮算卦的王郎呢?”听了这位大侄子的忽悠,刘扬有些动心,可他提了个条件,就是要与刘秀联姻。

听了刘扬的话,刘植有些为难地说:“叔父,这事怕有些难办,刘秀早已与阴氏成婚,怎么能够再与叔父联姻呢?而且我们都姓刘啊!”刘扬一听不以为然地说:“伯先可知道我要为谁说媒?实不相瞒,舍妹嫁与郭昌,生有一女名叫郭圣通,因其父早亡,故一直养在孤的府中。孤这个外甥女不仅貌美娴淑,而且自幼仰慕英雄,正是刘秀的好内助。再说堂堂的真定王府,岂是乡野阴氏可以匹敌的?”说完刘扬紧紧地盯着刘植的双眼。刘植听说是刘扬的外甥女,想也没想就打了包票。过去一夫多妻,刘秀又不必跟阴氏离婚,娶十个老婆也没事。

刘植满心欢喜地回到刘秀大营向他道喜,然后告诉他说:“刘扬愿意归附大司马,可是他不太放心,要和你结成亲家才愿意和您联合。”刘秀惊疑道:“我尚无子女如何联姻?有妹伯姬,又许给李通为继室了。”刘植回答道:“不是叫你嫁女给他家,而是他有个外甥女郭氏愿奉箕帚。”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刘秀假意推说自己已娶阴氏为妻,刘植笑道:“天子一娶九女,诸侯一娶三女,您娶两妻也不为多。况刘扬新附,若不与他结为姻亲,如何可恃?”刘秀这时也顾不得阴丽华了,便对刘植说道:“有劳伯先回复真定王,就说刘秀愿娶郭氏为妻!”

接着在刘植的陪同下,刘秀亲往郭氏位于漆里的家中迎亲。刘扬当天便将外甥女郭圣通装束停当,送至宾馆与刘秀成婚。刘秀见郭氏丰容靓丽不同凡姝。当下洞房合卺并枕交欢。

刘秀在与阴丽华完婚的前提下,复娶郭圣通为妻,并在登基后立郭氏为皇后,这在今人看来,刘秀不仅是个典型的渣男,而且还违反婚姻法。但我们不能用今人的标准要求古人,更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要求君王,这是读史的常识。其实刘秀这个渣男远比古代那些混账皇帝好得多,他与郭圣通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否则也不可能一下子生出五个儿子一个女儿。

刘秀与郭圣通结婚以后,刘扬就帮助刘秀去打王郎,刘秀的兵力又加强了不少。

却说耿弇自蓟城与刘秀相失,他便往北到上谷去见父亲,请父亲耿况发兵帮助刘秀。耿况正接到王郎通告,叫他归顺邯郸。耿况拿不定主意。官吏们也主张投降王郎。可是上谷的大臣寇恂说:“邯郸突然起兵,谁也不知底细,咱们不能轻易响应。大司马刘秀是刘伯升的亲兄弟,品德高尚虚心待人。咱们不如去归附他。”耿况很为难地说:“邯郸方面势力挺大,单单一个上谷也没办法抵抗。怎么办呢?”寇恂说:“渔阳、上谷的突骑足有万骑,发此两郡兵马,邯郸根本不足虑”。

耿况同意了,就派寇恂到渔阳去。渔阳太守彭宠也接到王郎的通告,叫他及早归附官拜原职。彭宠的部下都愿意“官拜原职”。只有三个长官不同意。一个是南阳宛城人吴汉,还有两个是吴汉的朋友安阳人盖延和王梁。他们都劝彭宠归附南阳的刘秀。彭宠不能决定。吴汉说话带结巴,要说的话越多越说不上来。他见彭宠不答应,就赌着气跑出去了。这时候路上有逃难的人经过。吴汉瞧见难民之中有个儒生,就派人把他请来吃饭,顺便问问他外面的情况。

那个儒生刚刚从邯郸逃出来。他说那个在邯郸自立为天子的刘子舆其实不姓刘,他是算卦的王郎。”吴汉一听立即带他回去见彭宠。彭宠听说邯郸的天子原来是冒名顶替的。他就派吴汉等人带着骑兵和步兵去进攻蓟城。吴汉杀了王郎的大将,夺下了蓟城。

接着上谷的兵马与渔阳的兵马合在一起。他们沿路打败了王郎的军队,杀了大将以下三万多人,很快打下了二十二个县,一直到了广阿。听说城里的兵马很多,可是不知道是哪一路的。景丹一马当先大声问道:“城里的将军是谁?”汉兵回答道:“大司马刘公!”将士们一听,高兴得把沿路的劳累都忘了。

刘秀把他们都迎了进去,刘秀笑着说:“邯郸的将士屡次说要发渔阳、上谷的兵马来打我,想不到你们是来帮我的。”于是拜景丹、寇恂、耿弇、吴汉、盖延、王梁六个人为偏将军,又拜不在身边的耿况和彭宠为大将军,还封耿况、彭宠、景丹、盖延为列侯。

刘秀率领大军去进攻巨鹿,这时候刘玄也派尚书令谢躬来打王郎。两路大军把巨鹿城团团围住,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还是不能把巨鹿城拿下。这时前将军耿纯说:“何必在这儿浪费时间呢?不如直接去打邯郸,杀了王郎,巨鹿必然投降。”

从刘秀在河北的这些惊心动魄的经历来看,他无疑是一个时代的幸运儿。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自身的努力是主要的。运气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也许在冥冥之中,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左右着他的命运。刘秀每次面临危急的时候,总是有如神助,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在钢铁般的意志坚持之下,在一系列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刘秀的实力越来越强。此刻他决定留下一部分人马佯攻巨鹿,自己则挥师南下直取邯郸!

刘秀接连打了几个大胜仗,王郎支持不住。他派大夫杜威求和,杜威说他真的是成帝的儿子。刘秀奋然道:“就是成帝复生天下也不可得,何况是个假子舆呢?”杜威又说:“那么封他一个万户侯吧。”刘秀道:“他敢冒充汉裔,待以不死已算宽仁,还想再做万户侯么?”杜威知道不可说,怒气勃勃地转身就走。刘秀督兵猛攻,又过了二十多日,城内不能支持,王郎、刘林连夜逃跑,王霸、臧宫紧紧追赶。王霸赶上王郎,一刀把他劈死,割下他的脑袋。刘林逃得不知去向。

刘秀收复邯郸检点公文,所有郡县吏民与王郎往来文书悉令毁去,有人说:“反对咱们的人都在这里面,现在连人名都查不到了。”刘秀说:“既往不咎。烧了这些文书,好让这些睡不着觉的人安心!”大伙儿这才明白过来,全都佩服刘秀。

却说更始皇帝刘玄也实在不像样了。申屠建、李松他们打下了长安后请他迁都。长安宫殿除了未央宫已经被烧毁以外,别的宫殿大体上还可以用。更始住在长乐宫,就在前殿临朝。文武百官们上朝拜贺,他竟然有点害怕。只知道耷拉着脑袋,不停地用手摩着席子,别说发号施令,连话都说不上来。

诸将朝贺已毕,李松、赵萌劝刘玄加封功臣为王,朱鲔抗议道:“从前高祖有约,非刘氏不王,今宗室且未加封,如何得封他人?”李松、赵萌又请先封宗室后封诸臣,于是封刘祉为定陶王,刘庆为燕王,刘歙为元氏王,刘嘉为汉中王,刘赐为宛王,刘信为汝阴王。宗室毕封,乃封王匡为泚阳王,王凤为宜城王,朱鲔为胶东王,王常为邓王,申屠建为平氏王,朱鲔为胶东王。朱鲔坚决推辞。更始就拜他为左大司马,赵萌为右大司马,李松为丞相,共秉内政。赵萌有女颇具姿色,刘玄纳入后宫,大得宠爱。

赵萌见这位皇帝姑爷像个木头人儿,就对他说:“不要老是不开口。大臣、将军来朝见,总该应付几句。”正好有几个将军从外地回来,更始就想问问他们。可是这位皇帝什么都不知道,有什么可问的呢?他想起刚刚起义时曾经问过抢劫回来的小兵,问他抢了多少东西。于是现在也问那些得胜回朝的将军们说:“你们抢了多少东西?”这让人家怎么说呢?他们听了都张着嘴,你瞧瞧我、我瞧瞧你,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却说刘秀接连打下了几个城以后,又占领了广阿。他在城楼上摊开地图,用手指头点着一个个郡国对邓禹说:“天下郡国甚多,现在什得其一,你前言反掌可定,谈何容易?”邓禹坚定地说:“如今天下混乱不堪,百姓思得明君。别看我们现在地方不大,只要明公施行德政,早晚天下必归一统。古今成大业者莫不如是,明公勿疑!”刘秀听后高兴不已。

有了自己的地盘,在邓禹等人的刻意宣传下,刘秀的名望开始发酵,越来越多的乱世豪杰加盟刘秀集团。对于这些人,刘秀都会让邓禹为自己掌眼。邓禹慧眼识珠。经他举荐的人才,往往都能胜任,刘秀常常夸邓禹是自己最称职的组织部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