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科幻 > 秦汉传奇 > 71夜郎自大

秦汉传奇 71夜郎自大

簡繁轉換
作者:洪刘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9-13 15:55:37 来源:源1

却说汉武帝有天去嵩山“嵩阳观”游玩,一进头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不禁连声称赞:“哎呀!好大的柏树啊!”

伴驾官员见皇上对这棵树赞不绝口,也都跟着说:“是啊!我们跟随万岁游遍天下,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的柏树呢!”

帝呼臣应议论纷纷,兴头越来越高。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一口将这棵柏树封为“大将军”。

封罢“大将军”,又往后院走去,登上阅台,穿过二堂,来到正中院,这时迎面又看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更大。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暗自想道:前院的柏树被封为“大将军”,这一棵咋封呢?不封吧,情理不顺;封吧,想不出合适的封号;把前院那棵树的封号移过来吧,自己身为天子,金口玉言,封号已定,不容更动。想来想去,最后拿定主意,只见他指着面前的大柏树说道:“朕封你为‘二将军’”一个随驾御使跪下奏道:“臣启万岁,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他的意思是提醒汉武帝改封,但又不敢直言。汉武帝完全知道这位臣子的意思,但他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明知封错了,却硬是不改。只见他把脸一黑,斥责那位大臣说:“什么大呀小呀,先入为主!”

那位伴驾御使连忙叩头称“是”,别的伴驾官员见此情景,再也没人敢多嘴了。

汉武帝封罢“将军柏”后,就离开了嵩阳观。

嵩阳观里的两棵柏树虽然都受了封,可是心里都很别扭。“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日子长了,就慢慢变成了弯腰树。“二将军”觉得自己高大无比,倒被封为“二将军”,整天生闷气,肚子都气炸了,就变成了空心树。后来游人们给编了几句顺口溜:

“大”封“小”,“小”封“大”

“大将军”羞愧头耷拉,

“二将军”不服肺气炸,

“先入为主”成笑话。

时到今日,这两棵汉封“将军柏”仍然生长在嵩阳观的大院里,“先入为主”这个成语也成了汉武帝知错不改的见证。

却说武帝下诏来召相如,相如便与文君暂别束装上路。相如出门坐在车中,自思我昔日屈身酒保为人所笑,此次奉诏入京,主上谅有用我之意,将来必须高官厚禄衣锦还乡,方足一洗从前耻辱。正在沉思,车马忽然停住。原来成都城北有一桥名为升仙桥,又有送客观,乃是送行之地。相如车到此处,早有许多亲友闻他入京在此等候。相如急下车与众人相见,各道殷勤,叙谈片刻,彼此珍重而别。相如出到市门触起车中思想,命从人取笔,就在市门上题道:

“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

相如题毕驱车前进,一路晓行夜宿到了长安,入见武帝。武帝问道:“《子虚赋》是否亲笔?”相如答道:“《子虚赋》原出臣手,不过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武帝遂令尚书给与笔札。相如遂作《上林赋》奏上武帝。《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与《子虚赋》相衔接,且更有文采。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形象。武帝展览一周,觉得满纸琳琅目不胜赏,叹为奇才拜为郎官。

一日相如从武帝至长杨宫射猎,武帝年富力强,最喜亲击熊豕驰逐野兽。相如上书谏阻,武帝见疏称善,乃罢猎而还。路过宜春宫秦二世被弑处,相如又作赋凭吊,武帝览辞叹赏,遂拜相如为孝文园令。

司马相如一时春风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己忘却。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虽说是三四月,谁又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红似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黄,我欲对镜心意乱。三月桃花飘零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十分惊叹妻子才华横溢。遥想昔日的夫妻恩爱之情,不觉羞愧万分。

汉武帝时期,南越一直是个“难剃头”,用一句话来形容它和大汉的关系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南越一会儿宣布“回归”汉朝的怀抱,一会儿又宣布独立,总之和汉朝的关系是若即若离。也正是因为这样,汉武帝没有少花费精力来处理南越的事情。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武帝令番阳县令唐蒙出使南越,希望南越归附汉朝。

《西游记》里的人参果,千年开一次花,千年结一次果,千年才成熟一次,而此时唐蒙就吃到了一种特殊水果,他惊问道:这是什么?

招待的官员回答道:枸酱。

唐蒙叹道: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有啊。

官员回道:此物天上地下都没有,只有夜郎有。

回到长安后,唐蒙交给汉武帝一个古色古香的小木匣,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串枸酱说:“臣这一次虽然无功而返,却有意外的发现。枸酱是稀世之果,产于夜郎,却能流通到南越,说明夜郎和南越是相通的。我们可以沿着枸酱从夜郎运往南越的路线,出奇兵智取南越。”

武帝即从其请,拜唐蒙为中郎将,由巴郡符关前进,一路山岭崎岖,经了多日才抵夜郎国都。

夜郎在南夷之中算是大国。唐蒙既至夜郎,入见夜郎侯竹多同。夜郎王向来独霸一方,不知中国情形,自以为据有大地惟我独尊。竹多同一见唐蒙到来,先是略感惊讶,随后不屑一顾地问:“汉与我国谁大?”唐蒙笑道:“汝国区区之地,如何比得大汉?”乃备述中国土地之大,人民之众,物产之多,文化之美,并将带来的丝绸字画、金银珠宝、金帛货物等厚赐夜郎王。这些东西在夜郎王眼里都是旷世珍宝,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他的脸马上多云转晴,态度也由“不友好”转变成“友好”。

收了唐蒙的礼,竹多同作为“回报”,主动问唐蒙“有什么要求需要帮助”。唐蒙提出让夜郎国归附大汉的请求。竹多同表示可以考虑。不过他要征求各大酋长的意见。各大酋长见到唐蒙送来的奇珍异宝,个个都愿意投入汉朝的怀抱。

夜郎国就这样被唐蒙的金钱外交搞定了。唐蒙回到长安后,汉武帝即封夜郎国为郡,并把整个南夷都划在他们的管辖之内。

汉武帝复命唐蒙前往修治道路。唐蒙奉命到了巴蜀,竟按照征发军队制度调集士卒,人民以为要他当兵,不免私行逃走。唐蒙用军法诛其头目,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汉武帝接到报告大为震惊,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本意。司马相如回到老家后大手一挥,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妙笔生花的檄文:《喻巴蜀檄》。

司马相如的檄文大致分为三点:

首先宣扬汉武帝的威德。

其次解释在巴、蜀二郡征兵只是为了保护财物和使者的安全,不存在进行战争的忧患。

最后以当时的忠义、荣辱观来开导民众。

檄文一经发行,便如同一剂灵丹妙药,结果巴、蜀的武力行为得到缓解,谣言得到控制,取而代之的是“理解”和“原谅”之声。檄文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司马相如小试牛刀取得不错的效果后,又上奏武帝道:“西夷如邛莋、冉駹并称大部,地近蜀郡容易交通,秦时曾通道置吏,尚有遗辙。今若规复旧制更置郡县,比南夷还要好哩!”武帝甚喜,即拜相如为中郎将,持节出使。

此次相如赴蜀与前次不同。前次官职尚卑,又非朝廷特派正使,所以地方官虽然迎送,不过照例相待没甚殷勤。此次出使,相如乘坐高车驷马,前呼后拥冠冕堂皇。到了蜀郡,蜀郡太守出郊远迎,成都县令身负弩矢作为前驱。相如车过升仙桥,想起昔年初入长安时曾在市门题字,如今果然高车驷马遂了夙愿,心中何等快意。道旁士女无不叹羡,消息传到临邛,卓王孙邀同程郑等人望风趋集,争献牛酒。相如托言皇命在身,不肯轻与相见。卓王孙等只好恳求从吏表示殷勤。相如不便还却牛酒,特使从吏向他复报全数收受。卓王孙觉得十分光荣,对着同来亲友叹道:“想不到司马长卿竟有今日!”诸亲友齐声附和,盛称文君眼光过人。卓王孙于是顺道访女,即将文君接回临邛,并且重新分给家财,与其男相等。

相如安心西行驰入西夷境内,也是照着唐蒙老法,把车中随带币物分给西夷。各部落就是为了财帛来求内附。此时既得如愿,当然奉表称臣。

于是西至沫若水,南至牂牁江,凿灵山道架桥孙水,直达邛都。共设一都尉十县令,归蜀管辖。规画已毕,仍从原路回蜀。

卓王孙亟将文君送至行辕,相如挈文君来到长安,自诣朝堂复命。武帝慰劳有加,相如沾沾自喜渐有骄色。

才人多半好色,相如前时勾动文君,全为好色起见,及文君华色渐衰,相如又有他念,欲纳茂陵女为妾,卓文君听说后,恨相如薄情,遂作诗一篇,名为《白头吟》,欲与相如决绝。其诗道: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蹀躞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女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相如见诗后十分羞愧,只得将此事作罢。

在即将被丈夫厌弃的时刻,自重自爱的卓文君用一首诗来表明了自己的底线,也成功地唤回了丈夫的心。司马相如最终选择回到卓文君身边,同时也避免了自己背负上“渣男”的恶名,但他实际上还是暴露了自己的花心与劈腿,只不过性情大度的卓文君还深爱着司马相如这个“心机男”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