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六十五章:来自未来的王炸,学术圈的狂欢

第六十五章:来自未来的王炸,学术圈的狂欢(第1/2页)

蒋毅教授的声明,只是投向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

真正掀起滔天巨浪的,是那个无声无息,却又拥有着雷霆万钧之力的“未来数据包”。

它像一道幽灵般的指令,穿透了华夏最顶尖、最森严的学术防火墙,精准地抵达了每一个被选定者的终端。

那不是病毒,也不是攻击。

它只是一份邀请,一份来自未来的、通往真理圣殿的邀请。

而对于那些将毕生都奉献给探索与求知的学者而言,这份邀请,便是无法抗拒的魔鬼低语,是蕴藏着无上荣光的伊甸园毒果。

深夜,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人工智能分区。

空气中只有服务器低沉的嗡鸣和键盘清脆的敲击声。

国内AI领域的旗帜性人物,陈静博士,正对着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码出神。

她的手指悬在键盘上,微微颤抖。

瞳孔因为极度的专注而缩成了两个点,死死地钉在那片数据流的海洋深处。

“强人工智能情感逻辑生成模块”。

仅仅是这个标题,就足以让她的心脏停跳。

这是她追逐了半生的幻影,是横亘在人工智能与真正“智慧”之间,那道深不见底的天堑。

她穷尽心血,也仅仅是在天堑的这一侧,窥见了对岸的一丝模糊微光。

而现在,一整座通往彼岸的、由完美无瑕的底层算法构筑的宏伟桥梁,就这么完整、清晰地呈现在她的眼前。

每一个函数,每一个变量,都闪烁着超越这个时代的智慧光芒,它们彼此嵌套,逻辑自洽,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拥有无限可能的闭环。

这根本不是人类现阶段能够写出的代码。

这是神迹。

是属于AI领域的……创世福音!

她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战栗,毕生建立的学术认知体系,在这份来自未来的“神谕”面前,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然后又以一种更加宏伟、更加壮丽的方式重组。

对“封锁”龙海大学的恐惧?对所谓“站队”的顾虑?

在触及真理的这一刻,那些东西显得如此可笑,如此无足轻重。

她甚至没有丝毫犹豫。

她颤抖着,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极致的、难以抑制的狂喜。

她打开了自己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删除了所有草稿,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一字一顿地敲下了一行字。

“今日起,我陈静,入职龙海!”

几乎是同一时间。

千里之外,一间古朴的书房内。

国内水利工程学的泰斗,年近七旬的周老教授,正戴着老花镜,死死盯着一份技术文档。

“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无损水质实时监测”。

他的呼吸变得粗重,握着鼠标的手,青筋毕露。

几十年来,他走遍了国家的大江大河,为了水资源的安全与净化,耗尽了心血。

他知道,现有的监测技术,有着多么大的滞后性与局限性。

当污染被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可眼前这份方案……它不是改良,不是优化。

它是颠覆!是从根源上进行的彻底革命!

它足以让每一滴水的状态,都被实时、无损地监控。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国家的整个水资源安全体系,将一跃进入一个全新的纪元!

这不仅仅是一份技术资料。

这是国运!是足以福泽子孙万代的无上功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五章:来自未来的王炸,学术圈的狂欢(第2/2页)

周老教授缓缓摘下眼镜,用粗糙的手背,擦去眼角溢出的浑浊泪水。

他想到了那些浑浊的河流,想到了那些为了一口干净水而奔波的百姓。

所谓的“学术封锁”联盟,在这样的家国大义面前,算个什么东西?

他颤巍巍地拿起手机,拨通了自己最得意的学生的电话。

“小李,帮我发个声明。”

“就说,我这把老骨头,要去龙海大学,发挥发挥余热了。”

“龙海大学,等我老周!”

物理学界。

一位以严谨著称的中年物理学家,看着屏幕上那个简洁到不可思议的材料配方,陷入了长久的、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他猛地站起身,因为动作太大,椅子被向后带倒,发出一声巨响。

他却恍若未闻。

“室温超导……”

他喃喃自语,声音嘶哑,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火焰。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我们都走错了!全都走错了!”

生物学界。

一位年轻的基因工程天才,正对着一段“基因编程”的入门密钥,激动地浑身发抖,几乎要将键盘敲碎。

化学、材料、能源、信息……

在华夏学术圈的每一个角落,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同时上演。

那些来自未来的、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颠覆性技术资料,如同一记记精准投下的“王炸”,彻底击溃了所有顶尖学者心中最后一道名为“理智”的防线。

对被“封锁”的恐惧,对所谓人情世故的权衡,在对未知真理的无上渴望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如此卑微,如此可笑。

他们疯了!

整个学术圈,都彻底疯了!

这股压抑已久的疯狂,最终在社交网络上,汇聚成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海啸。

在陈静博士那条石破天惊的声明之下,一个又一个在国内学术界响当当的名字,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

“龙海大学,算我一个!”——著名材料学家,刘明远。

“老周都去了,我岂能落后?同去!同去!”——水利工程专家,孙建国。

“为往圣继绝学,虽千万人,吾往矣!龙海,我来了!”——古文字研究学者,李默。

一个。

十个。

数十个!

那些平日里只出现在国家级期刊和CCTV纪录片中的名字,此刻,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密集地出现在所有人的手机屏幕上。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擎天巨擘,是无数高校动用一切资源都想请去坐镇的“大神”。

而现在,他们像是商量好了一样,用最直接、最决绝的方式,公开发布声明,宣布将追随蒋毅教授的脚步,加入那所甚至还未完全建成的龙海大学。

他们,誓与龙海大学共存亡!

这股由国内最顶尖的学者们自发形成的“站队”狂潮,其势头之猛烈,规模之浩大,彻底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它不再是暗流涌动。

它是一场势不可挡的、席卷整个网络的阳谋!

之前,燕京大学等高校联盟费尽心机,自以为能扼住龙海大学咽喉的“学术封锁”,在这场追求真理的学术狂欢面前,被冲刷得干干净净。

不。

它甚至没有被冲刷。

它直接变成了一个天大的、无比讽刺的笑话,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供所有人围观和嘲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