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七十一章:开学一课,来自航天总师的求助

第七十一章:开学一课,来自航天总师的求助(第1/2页)

龙海大学,全息报告厅。

这座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超越时代的艺术品,穹顶之上,流光如星河变幻,将整个空间浸染出一种深邃的未来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杂着顶尖智慧与昂扬热情的独特气息。

上千名学者,每一位都是从华夏乃至世界各大顶尖学府中,被何宇以不可思议的条件“挖”来的瑰宝。他们是物理学的泰斗,是生物基因领域的先驱,是人工智能算法的奠基人。

此刻,这些往日里分属不同山头、甚至互为竞争对手的学术巨擘们,第一次齐聚一堂。他们低声交谈着,眼神中闪烁的光芒,是对这片名为“龙海”的未知土地的好奇,更是对即将开启的全新事业的灼热期待。

这,是龙海大学的首次教学研讨会,亦是这艘集结了华夏最强大脑的超级战舰,正式启航的汽笛。

报告厅内,座无虚席。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第一排最中央的那个位置。

那里坐着的,是龙海大学的缔造者,那个以一己之力搅动了整个华夏学术圈风云的年轻人——何宇。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随着开幕时间临近,何宇并没有丝毫起身上台的意思。他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神情平静,仿佛他不是此间的主人,而是一名最普通的听众。

他将整个舞台,将这万众瞩目的焦点,留给了另一位特殊的客人。

嗡——

一声轻微的能量共鸣声响起。

报告厅正中央的全息投影台上,光粒子开始汇聚,从无到有,由虚化实。

光线先是勾勒出一双踏实的皮鞋,随后是笔挺的裤线,再然后是那件洗得有些发白的、却依旧整洁的中山装。

最后,一张镌刻着岁月风霜与家国重任的威严面孔,清晰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那张脸,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无比熟悉,它频繁地出现在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颁奖典礼上,出现在国家重大工程的纪录片中。

他,正是华夏航天总局的总设计师,孙建国院士。

其身影之凝实,连衣领处的细微褶皱都纤毫毕现,仿佛他并非一道跨越数千公里的投影,而是真人亲临。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所有学者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背,原本轻松的交流氛围,在孙建国出现的那一刻,化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国之重器的崇高敬意。

“各位龙海大学的同仁们,大家好。”

孙院士的声音通过量子通讯网络,在报告厅内响起。那声音带着一丝金属般的质感,更透着一股无法用技术滤去的、深深的疲倦。

没有客套的寒暄,没有官方式的开场白。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那一双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直接切入了那个沉重得让他几乎无法喘息的主题。

“今天,我不是以一个院士的身份,来这里做什么学术报告。”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

“我是作为一个求助者,来向各位,向龙海大学求助。”

求助?

这两个字从孙建国的口中说出,其份量不亚于一场十二级的地震,在所有专家的心海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是谁?他是华夏航天事业的擎天之柱!他代表的是国家意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一章:开学一课,来自航天总师的求助(第2/2页)

他,需要向谁求助?

不等众人从这巨大的震惊中回过神来,孙院士身后那巨大的全息屏幕,瞬间被一行宏伟而又充满了悲壮感的标题所占据——

【月球永久性基地——“广寒宫”计划】

“广寒宫”三个字,是用古朴的篆体书写,充满了神话的浪漫。

但其下那一排排冰冷的参数和复杂的工程结构图,却在诉说着一个冰冷的、属于现代工业文明的野心。

“‘广寒宫’计划,是我们华夏航天数代人,从我老师的老师那一辈算起,耗费了近三十年心血,却始终无法攻克的一个国家级难题。”

孙院士的声音里,充满了不甘与无奈。

他抬起手,在身前的虚拟控制台轻轻一挥。

身后屏幕上的画面开始飞速切换。

那是一个又一个设计精巧、构思宏大的月球基地模型。有深埋于月壤之下的地堡式,有矗立于月面之上的穹顶式,还有依靠环形山天险构建的半开放式……

每一个模型,都凝聚着无数顶尖工程师的心血。

但无一例外,在模型的旁边,都标注着一个触目惊心的词——【模拟失败】。

“我们的火箭技术,已经迭代到了‘长征十七号’,足以将任何我们想要的设备,以公斤级的精度,送上月球的任何一个角落。”

“我们的建筑材料,新型的记忆合金与陶瓷纤维,也足以抵御月表之上,从零上150度到零下180度的极端温差。”

“但是……”

孙院士的话锋猛然一转,他伸出食指,重重地敲击了一下眼前的虚拟桌面。

咚!

一声沉闷的巨响,仿佛战鼓的悲鸣,回荡在整个报告厅。

屏幕上,那上百个寄托了无尽希望的基地模型,在这一瞬间,齐刷刷地变成了刺眼的、代表着致命错误的血红色!

“我们始终无法建立一个可以稳定、可靠地运行十年以上的‘地外生态内循环系统’!”

“这是整个计划最核心的瓶颈!是一道我们用了三十年,依旧没能跨过去的坎!”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嘶吼。

“能源可以解决,建筑可以解决,通讯可以解决!唯独‘活着’这件事,我们解决不了!”

“我们无法在那个死寂的世界里,创造出一个可以依赖的、小小的‘地球’!”

孙院士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死死地盯着台下那些来自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能源学等各个领域的顶尖大脑。

他的眼神,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院士,而是一个为了一个伟大梦想,耗尽了毕生心血,却走投无路的老人,在发出最后的、最恳切的期盼。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是华夏最聪明、最富有创造力的一群人。”

“所以,我今天代表航天总局,代表那些为了这个计划,已经长眠地下的前辈们,恳请各位……”

“恳请你们,能利用龙海大学这片神奇的土地,和这里我们闻所未闻的先进设备,为我们沉寂已久的‘广寒宫’计划,提供一个新的可能……”

“一个新的思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