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高考落榜?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 > 第130章:龙河大学,已经“入列”了!

第130章:龙河大学,已经“入列”了!(第1/2页)

夜色,浸透了燕京大学的百年砖瓦。

校长办公室里,灯还亮着。

俞天舟的身影被巨大的办公桌吞噬了一半,整个人仿佛都失去了重量,深陷在柔软的皮椅里。

他面前的桌面上,那份关于龙河大学的成果清单,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在他的瞳孔中烙下滚烫的印记。

【方舟内循环系统】

【“龙鳞”仿生复合材料】

【“烛龙”智能光能玻璃】

【便携式全息投影技术】

……

输了。

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生根,便疯狂地滋长,挤占了所有的思考空间,只剩下无尽的空洞与疲惫。

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意气风发,想起了在高校联盟会议上对龙河大学的种种定性与批判。

“哗众取宠。”

“没有学术底蕴。”

“野路子,走不远。”

那些掷地有声的断言,此刻听来,只是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抽在所有传统学术权威的脸上。

可笑。

太可笑了。

当他们还在为一篇论文的引用率、一个课题的经费分配而勾心斗角时,那个叫何宇的年轻人,已经带着他的学校,换了一条赛道。

一条他们连入口都找不到的赛道。

俞天舟缓缓抬起手,拿起桌上的红色内线电话,动作迟缓得如同年过百岁的老人。

电话接通了。

“喂,是我。”他的声音干涩,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深处艰难地挤出来。

“校长,您有什么指示?”

俞天舟闭上眼,靠在椅背上,用尽全身力气,说出了那句宣告着一个时代落幕的话。

“之前……所有针对龙河大学的学术评估、舆论引导……全部,立刻,无条件终止。”

“所有。”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似乎在消化这个命令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转向。

“……明白。”

挂断电话,俞天舟睁开眼,视线再次落到那份清单上。

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我们……从一开始就输了。”

---

与此同时。

数百公里之外,国防部,最高机密等级的先进材料实验室。

这里的气氛,与燕京大学的死寂截然相反。

是足以点燃空气的狂热。

“参数稳定!”

“能量输出达到峰值!”

“目标状态……完美!无任何能量逸散!无任何结构损伤!”

巨大的环形实验室内,数十位身穿白色无尘服的国防科学家,死死地盯着强化观察窗内的景象。

他们的视线焦点,是静静悬浮在磁场中央的那块巴掌大小的透明物质。

【“烛龙”超级玻璃】。

一道比太阳核心还要耀眼的高能粒子束,正以毁灭一切的姿态,精准地轰击在玻璃样品之上。

足以在瞬间将一米厚的特种钢板气化的恐怖能量,此刻却温顺得像一道无害的光。

玻璃的表面,甚至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它只是静静地悬浮在那里,内部流淌着数据驱动的微光,完美地显示着全息影像,仿佛在嘲笑着人类现有物理学的极限。

“停!”

总工程师一声令下,粒子束瞬间消失。

实验室内的气氛凝滞了一秒。

下一刻,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彻底引爆了整个空间!

“成功了!”

“我的天!这根本不是材料,这是神迹!”

“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见证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无数白发苍苍的国之栋梁,此刻激动得像孩子一样,他们拥抱着,嘶吼着,有人甚至流下了滚烫的眼泪。

这种材料的意义,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它意味着,未来的战斗机座舱,可以硬抗导弹的直接命中。

意味着,未来的单兵装甲,将无视大口径***的攒射。

意味着,未来的星际飞船,将拥有足以抵御宇宙射线的坚固外壳。

然而,巨大的惊喜,往往伴随着同样巨大的难题。

当这份堪称完美的测试报告,连同那块完好无损的玻璃样品,一同被送到国防部先进材料加工中心时,狂喜的浪潮,撞上了一堵冰冷的墙。

加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中心主任周立国,一个在材料加工领域干了一辈子的顶级专家,正盯着测试台上那块晶莹剔透的玻璃,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0章:龙河大学,已经“入列”了!(第2/2页)

他的脚边,散落着几片报废的、价值连城的金刚石切割片。

旁边一台价值上亿的高能激光切割机,散热风扇正在疯狂地嘶吼,但它的能量输出口,已经因为能量反射过载而烧毁了。

“主任,所有方法都试过了。”

一名满手油污、眼神中充满挫败感的首席技师走了过来,声音沙哑。

“高压水刀,无效。”

“超声波震动切割,无效。”

“高能激光,无效,甚至烧了我们一台设备。”

“金刚石刀具……您看到了,那玩意儿比金刚石还硬,我们这是拿鸡蛋碰石头。”

周立国一言不发,只是拿起那份最新的加工测试报告。

上面每一项测试结果后面,都跟着两个刺眼的红字。

【无法加工】。

【无法切割】。

【无法打磨】。

【无法进行任何有效塑形】。

周立国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

这简直是世界上最荒诞的事情。

国家得到了一种近乎“神之材料”的瑰宝,却发现自己连把它做成一个杯子的能力都没有。

一个无法被加工成特定形状的材料,无论它的性能多么逆天,都只能是一个躺在实验室里的“概念样品”。

它无法变成战机的座舱盖。

无法变成坦克的观察窗。

无法变成士兵的头盔面罩。

它的价值,等于零。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

从狂喜的云端,瞬间坠入失望的深渊。

紧急会议,连夜召开。

面对这个严峻到近乎无解的挑战,在经过数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后,所有与会高层都得出了一个唯一的、不得不接受的结论。

解铃还须系铃人。

他们必须再次求助于那所创造了奇迹,也带来了这个“甜蜜烦恼”的大学。

---

龙河大学。

校长办公室。

何宇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方舟内循环系统】在沙漠地区应用部署的视频会议。

桌上的红色加密通讯器,突然响起了急促的蜂鸣。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眼神平静,接起了通讯。

电话那头,传来一道沉稳而带着一丝急切的声音,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军方遇到的困境。

没有丝毫的意外。

当何宇放下电话时,他的脸上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创造一种超越时代的技术,必然会遇到超越时代的问题。

他立刻通过内部系统,召集了学校材料学与物理学的核心团队。

几分钟后。

以陆建华院士和方振国教授为首的几十名核心师生,已经聚集在会议室内。

所有人都看得出,这次召集,非同寻常。

何宇没有半句废话,直接走上台。

他抬手在空中一划,一道全息屏幕凭空展开,上面投射出一份刚刚接收到的、抬头印着国徽与军徽的绝密文件。

《关于“烛龙”材料量产加工技术的联合技术攻关请求》。

“各位。”

何宇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安静的会议室中。

“我们的‘烛龙’,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加工难题。”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专注的脸庞。

“国家战略有迫切需求,所以,我决定,将攻克‘烛龙’玻璃的量产加工技术,确定为当前学校的首要科研任务!”

台下的师生们,视线死死地钉在那份来自军方的文件上。

看着上面罗列出的那一连串他们闻所未闻、连军方最顶级加工中心都束手无策的技术难题,他们的脸上,非但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反而,所有人的眼中,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炽热到近乎燃烧的光芒。

陆建华院士激动地推了推自己的老花镜,他的手指在微微颤抖,那不是紧张,而是一个科学家面对未知之巅时的极致兴奋。

方振国教授更是直接,他猛地一拍大腿,低吼道:“好!这才有意思!这才是我们该干的事!”

对他们而言,这不再仅仅是一项科研任务。

这是一种认可。

一种来自国家最高层面的、超越了所有学术期刊和国际奖项的终极认可与荣耀。

这是一个全新的、由他们亲手开启的、需要他们再次去征服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