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40章 厂食堂的墙角:开挖!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40章 厂食堂的墙角:开挖!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7 来源:源1

张淑芬一天两顿酒,天天有肉吃,儿孙孝顺,儿媳和睦,活成了周村老太太们最羡慕的样子。

可她也有她的烦恼。

小儿子是老头子牺牲那年出生的,她给他取名卫国,就是为了能让几个孩子记住老头子是为什么牺牲的。

周卫国打小就聪明,运动好,学校运动会总能拿一叠奖状回家,喜欢他的小姑娘可多着呢,书包里经常会有笔触稚嫩的情书。

十八岁那年报名参军,奖状变成了立功受奖通知书和喜报,参加抢险、比武优胜等,几乎年年都有,一路升到了连长,和他爹当年一个级别。

在军队的津贴,大部分都寄回来,她给存着。

直到那年,镇上传回来了一封电报,再见他时,他已经断了一臂,瘸了腿。

县里的领导都来了,乡亲们夹道欢迎战斗英雄回乡,十里八乡都来看。

这光景,让她有些恍惚,那年老头子回乡,也是这般热闹。

她想哭,最后却笑了。

她的儿子和他老汉一样是英雄,但这一次,儿子活着回来了。

组织上很重视,要给他安排工作,每个月的伤残补贴也给到位。

但拗不过周卫国这个犟种,说不想给国家添负担,就要回家种田。

一晃,四年过去了。

他还真用一只手把家里那三分菜地种的有模有样,菜长得比别家还好。

这两年也给他安排了相亲,可姑娘上门一瞧,缺胳膊跛脚,脸上一道吓人的疤,又没有正经工作,立马就跑了。

周卫国成了村里人私下里笑话的对象,说他脑子轴,有官不当,是个犟种,宝器。

三十四岁,在乡下都成老光棍了。

老太太愁啊,好话歹话都说过,组织上年年过节来探望也在劝他,都不管用。

没想到,今天周砚竟然把他说动了。

“以前怎么没发现,这小子还挺会说的。”老太太心里嘀咕,脸上却满是欣慰之色。

周沫沫出生前,周砚是孙辈里最小的,小时候他妈、老汉忙,就喜欢跑她这来蹭饭。

周卫国要是真去上班了,当不当官她不在乎,只要他能走出去,活的有价值,她也就心满意足了。

再说了,要是上班后有姑娘能瞧得上他,她也就不用烦心了。

周砚和周卫国在门口聊了好一会,他简单描绘未来的世界,包装成书里看到的知识,听得周卫国两眼放光。

“大丈夫处世,碌碌无为,与朽木腐草何异常?”周卫国重重一拍柿子树,目光坚毅:“好,明天我就去人事局。”

这一刻,周砚在他的身上又看到了十八岁那个少年的影子。

不,变得更高大了。

“那明天我陪小叔去,我来接你。”周砚起身道。

“不用,我借个自行车自己就去了。”周卫国也是站起身来,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种小事都要人陪的话,那我还能做什么?你只管顾好饭店的事,说不定中午我还上你店里吃饭呢。”

“要得。”周砚点头,从兜里摸出一叠大团结,递给周卫国:“小叔,这是我之前找你借的一百块钱,还给你。”

周卫国笑着接过,没点就揣兜里,看着他道:“要用钱的时候来找我,这钱我还给你留着。”

“那我可不会客气的。”周砚也笑了。

周砚又坐了会,便说有事要回店里。

“不吃了晚饭再回去吗我还说杀只鸡晚上吃。”老太太从一旁的鸡棚出来,手里拎着只羽毛油亮的大公鸡。

“我要回去弄新菜单,留到下次再吃嘛。”周砚笑着道。

“要得。”老太太把公鸡丢回鸡棚,转进堂屋提了半袋橘子出来。

“拿到,这是煮卤水要用到的香料和骨头清单,你哪天准备好了,就来接我。”老太太把一张纸递给周砚,上边写满了各种香料和用量,足有二十多种。

“要得。”周砚小心折好放到口袋里,接过橘子,“等我准备好了就来请您。”

“去嘛,沫沫就让她在这里耍,吃了夜饭再让卫国送她回去。”老太太笑着道。

“好。”周砚应了一声,骑上车就走了。

他先回家了一趟。

老周同志正在院里掰绣花针做鱼钩,抬头看了一眼周砚又看了眼门口,“沫沫呢?”

“在奶奶那里,吃了晚饭小叔送她回来。”

周砚凑上前,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把针烧红了再掰弯,地上已经做好了两个成品,还有好几根被掰断的。

“老汉,你不怕我妈看到打你哦,一盒针都给你掰完了。”周砚笑道,这种妈见打行为,他都不敢做。

“打啥子,她不敢。”老周同志继续掰针,不以为意道,“这盒我新买的,她根本不晓得。”

“我妈呢?”周砚左右看着,堂屋里安安静静的。

他们家是一层平房,用篱笆围了个小院,地上是老周同志从河里捡的石头铺的,门口种了棵葡萄树,这会叶子已经开始掉了。

一间堂屋,两间卧室,角落里还有个茅房,泥巴夯的墙,满是斑驳的痕迹,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院子里连片枯叶都没有。

“隔壁搓一分钱的麻将去了,一个星期就休息一天,她也要放松放松嘛。”周淼应道。

“要得,那我就先回店里去。”周砚把橘子放在凳子上,转身准备走。

“晚上不在家里吃吗?”

“不吃了,我打算下个星期开始卖烧菜和炒菜,今天回去把菜单整出来,准备工作做好,明天又忙的飞起。”周砚应了一声,直接出门去了。

“炒菜?烧菜?”老周同志抬起头,周砚已经骑车走远了。

回去的路上,周砚满脑子都在想菜该怎么定价。

一份牛肉烧笋干,要用到三两牛肉,一斤牛肉一块五,还是他爸给他的成本价。

红烧排骨和碎花牛肉也得用三两肉,排骨的成本还更高些,一斤得一块八。

一份菜,光是肉的成本就要四毛五到五毛四。

配菜、油、调料、柴火,还有各种用具的损耗、人工等等,还得再加两三毛。

粗算一下,红烧牛肉、青红椒牛肉碎的成本约摸六毛五,红烧排骨能到七毛五。

鲫鱼的价格是四毛五一斤,一份藿香鲫鱼要用到两条八两左右的鲫鱼,烧鱼费油费调料,按三毛算,成本约一块钱。

周砚想到了店里原来那份菜单:蒜泥白肉3角5分、咸烧白4角5分、回锅肉6角、东坡肘子1块2角……

小周同志把饭店干倒闭,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菜单是对标着厂食堂做的啊。

看似没毛病,实则全是坑。

厂食堂的采购,能从供销社拿到最好、最新鲜的食材,凭票价格便宜近一半。

食堂能拿到一块一斤的五花肉,换成周砚得花一块八甚至两块。

而且厂食堂还给工人们发饭票,价格本来就比国营饭店和个体饭店更便宜。

硬要从价格上去和厂食堂对标,甚至还更便宜,不亏成麻瓜才有鬼。

牛肉烧笋干、双椒牛肉碎定一块一份,红烧排骨定一块二一份。

藿香鲫鱼这道菜做法繁琐,而且还要考虑鲫鱼的损耗,定两块钱一份。

这季节没黄瓜了,不然拍黄瓜也能上菜单凑个数的。

这定价比厂食堂的小炒贵三分之一,比如厂食堂的红烧鲫鱼是一块五一份。

没办法,周砚开饭店要挣钱,得有利润空间才行。

而且,如果便宜就能留住客人的话,当初小周就不会天天独守空店了。

味道是一道菜的溢价空间,受食客所认同。

这一点,周砚还是颇有信心的。

川美的大学生给周二娃饭店制造了话题度,周砚估摸着明天会有不少工人来凑热闹,看看这小饭店到底有什么魔力。

这种泼天的流量,他肯定不能错过。

而且这段时间,也有不少客人呼吁他赶紧上炒菜和烧菜,哪怕是把几道面臊子先上了也行,有些人是真不爱吃面。

刚好他又学了个藿香鲫鱼,加上跷脚牛肉,凑一凑,菜单上也有个四菜一汤了。

目标群体,就是厂食堂小炒的核心顾客。

挖厂食堂墙角的事,他可太有动力了。

明天就开干!

周砚骑着车回到饭店,发现门口站个人。

“林叔,您怎么站这?”周砚捏下刹车,有些意外的看着林志强。

“我还说你不在呢。”林志强看着周砚笑道:“小周啊,明天我打算在你店里请人吃个饭,除了面,你还有没有其他拿手菜啊?”

……

……

PS:求月票!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