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50章 麻婆豆腐诶!(62k二合一)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50章 麻婆豆腐诶!(62k二合一)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7 来源:源1

第150章麻婆豆腐诶!(6.2k二合一)

周砚没想到,会在这里再见到那个卖豆腐的聋哑少年。

少年显然也没想到,看到周砚后愣了一下,脸上很快露出了笑容,手指翻舞,试图跟周砚说什么。

周砚能从他笑容感受到他的心情,但确实看不懂手语,只得无奈的看向了身旁的老太太。

老太太笑着挥了挥手,示意少年进去。

显然,她也看不懂。

少年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招手示意俩人进门,并且主动去帮老太太提手里的篮子。

老太太笑着把篮子递给他,跟周砚介绍道:“这是来福,丽华的孙子。”

“我早上的豆腐就是他这里买的。”周砚笑道。

“难怪哦,我说苏稽啥时候又来个会做西坝豆腐的,手艺还有这么好。”老太太恍然,迈步往院子里走去,看着来福的背影有些意外:“他一个人去的?他还卖的来豆腐?”

“是一个人,不过确实不太会。”周砚想到了少年早上缩在角落里,目光畏怯的模样。

他要不搭把手,可能一天都卖不完那两方豆腐。

不过他是奶奶表妹的孙子,那算起来不就是他表弟?

俗称,老表?

周砚跟着进了院子。

从外边看垮了一半的房子,倒是有个打理的干干净净的大院子,靠近屋檐下放着一个小石磨,院墙边还有个闲置的大石磨,上边盖着一件蓑衣。

院子里有好几排竹竿,其中两根上边挂满了腐竹。

【一条极其不错的腐竹】

周砚眉梢一挑。

嘿!除了豆腐做得好,姨婆这腐竹做的也是呱呱叫啊。

一旁还有个茅草屋,微微冒着烟,豆干的香味从茅草屋中飘了出来,看样子应该是在烘豆腐干。

屋檐下堆着两摞一人高的豆腐磨具,和各种做豆腐的工具,同样摆的整整齐齐,就是看着已经闲置许久了。

“以前生意好的时候,还养了头驴拉磨,丽华去苏稽镇上摆摊,她儿子就赶驴车去各村叫卖,生意烫得很。丽华生得清秀,那时候大家都喊她豆腐西施。”老太太看着角落那闲置的大石磨说道,笑容中带着几分怀念。

周砚心头有些疑惑,做豆腐虽苦,可生意要是好,应该不至于把日子过成这般模样吧?连房子塌了都不修补。

他奶奶当年做卤味,可是一个人把五个儿子拉扯长大,孩子们也各自成家,过得还算体面。

“芬芬姐,你来啊。”堂屋门口出现了一个拄着木棍的老奶奶,干瘦,佝偻着腰,棉麻的衣服穿在身上就像挂在树枝上一般,空荡荡的,一头银发稀稀疏疏,如杂草般被随意扎成了一小把。

巴掌大的脸皱巴巴的,像个老苦瓜。

她拄着拐杖出来,左腿明显不敢受力,眼睛有些红肿,虚着眼睛瞧着院里站着的两人。

“丽华,你出来干啥子,快进去嘛。”老太太连忙上前,满眼心疼的扶住孙老太,关切地问道:“腿还是疼的恼火啊?眼睛好点没得嘛?”

周砚心头一紧,这位姨婆年纪比老太太小,可气色比老太太差太多了。

风烛残年四个字,在周砚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没得事,都习惯了。”孙老太咧嘴笑了笑,仰着脑袋,虚着眼睛看着周砚,“这是哪个孙孙?这么大了,我都认不得了。”

“姨婆,我是周砚。”周砚连忙上前两步,笑着说道。

“老四的儿,今年都二十了,你应该是没怎么见过。”老太太给她介绍道。

“记得,铁英生他的时候我还去了,那时候跟个小猫一样,一下就长这么高了。”孙老太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走嘛,进来坐。”

老太太扶着她进门,一步一步慢慢挪,几米的距离,愣是挪了两分钟,才在椅子上坐下。

“来就来了,还提啥子鸡蛋和东西,你们能来看我,我就很高兴了。”孙老太摇头道。

“给你带的卤猪头肉,要不要尝一块?”老太太笑着拿出那包用油皮纸包好的卤味,笑着说道。

“我说闻到卤肉香了呢,要吃,好久没有吃到芬芬姐卤的猪头肉了。”孙老太点头,枯槁的面容上露出了几分雀跃。

“来嘛来嘛。”老太太把油纸包打开,又转进厨房拿了双筷子出来递给孙老太,笑盈盈道:“尝尝看,这不是我卤的,是周砚卤的,他现在开饭店了,把我卤菜的手艺也传承下去了。”

“真的?这么厉害?”孙老太有些惊讶,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猪头肉,用所剩不多的牙齿慢慢嚼着,皱巴巴的脸似乎都随之舒展开来,连连点头:“嗯,好吃!味道跟芬芬姐你做的一模一样,周砚学的太好了。”

看得出来,吃到猪头肉,她确实很开心。

名为来福的少年端着两杯茶出来,茶杯里都放着敲碎的冰糖,这是这个年代的糖水。

“来福,过来尝尝你表哥做的卤猪头肉。”孙老太冲着少年招了招手,给他也夹了一块猪头肉。

少年伸手接过,然后喂到嘴里,脸上也是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周砚嘴角也不禁微微上扬,生活很苦,但也好像没那么糟糕。

“来福现在自己去卖豆腐了吗?”老太太在孙老太身旁坐下。

“是,去了三天了,前两天只卖了两斤豆腐出去,剩下的只能做成霉豆腐,倒是今天背去的两方豆腐的全部卖完了,回来跟我比划,说遇到了一个好心人帮他卖的。”孙老太看着来福,神情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没得法啊,我也不晓得还能再做几天豆腐,所以只能喊他去做,喊他去卖,再苦再累,总归有条活路嘛。”

“来福还是可以,才跟你学了一年,豆腐就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你好好把腿和眼睛养好,慢慢教他,以后又是个做豆腐的好师傅。”老太太宽慰道。

“芳芳姐,我的身体我晓得,去年立伟和巧倩被大水冲走,房子又塌了,我在床上躺了三个月,眼泪哭干,身体也拖垮了,还把家里那点钱吃药吃完了。”孙老太握着老太太的手,有些惆怅的看着来福,“死,我倒是不怕,下去反倒热闹些,就是放心不下来福,看得到他有一条活路,我眼睛才闭得上。要是豆腐做不好,卖不出去了,不如送他出去打工。”

老太太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你放心,这个年代不一样了,怎么都会有活路的。”

周砚喝了口茶,糖放的有点多,甜的齁人,又默默把杯子放了回去。

来福站在孙老太的身旁,一双干净明亮的眼睛盯着周砚,见周砚看来,冲他笑了笑。

周砚大概有点听懂了,孙老太应该是怕她走后,来福没法谋生,所以让他一个人去卖豆腐。

两块豆腐中,那块【不错】的豆腐,应该是来福做的。

其实没那么糟糕,即便和完美有一定差距,但已经是菜市场能卖的水准了,隔壁三个豆腐摊,也就一家比他做的稍好一点。

就是他这卖豆腐的水平吧,确实有待提高。

守着一方【完美的豆腐】,一天竟然只卖出去一斤。

要没他这个好心人,今天这两方豆腐怕是也卖不出去。

不过这个年代,让一个聋哑少年出去打工,恐怕并非什么好活路。

周砚心头轻叹了一口气,这姨婆也是个苦命人。

青年丧夫,晚年丧子,留下一个聋哑的小孙子相依为命。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

【叮!支线任务触发:西坝豆腐传承守卫战!孙丽华作为西坝豆腐的传承人,如今年岁已高,试图将西坝豆腐的制作技艺传承给顾来福,但因为顾来福是聋哑人,豆腐销路成了问题,入不敷出。孙丽华因此对豆腐技艺传承失去了信心,已经开始向亲属求助,准备送来福去南方打工,寻找活路。

苏稽镇唯一的西坝豆腐传承,即将因此断掉。请玩家介入干预,提升并稳定来福的豆腐销量,改变孙丽华的想法,让其将西坝豆腐继续传承下去,从而保证玩家饭店后续可获得【完美】豆腐以及豆腐衍生品供应。】

【任务奖励:麻婆豆腐!接受:是/否】

周砚还没感慨完,眼底弹出了一道系统任务。

看完任务的周砚,一秒都没有迟疑,直接选择接受。

麻婆豆腐诶!

上哪能学到完美的麻婆豆腐啊。

当然是从系统这里学最快。

学会了还可以问问肖师想不想学,嘿嘿。

当然,更重要的是,周砚认为系统的判断是正确的。

在眼下苏稽镇范围内,他姨婆的西坝豆腐做法,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一旦这传承断了,他再想做豆腐类的菜品,就只能在一堆【不错】、【相当不错】的豆腐里面做选择了。

至于自己做豆腐?

老太太都说了,打铁、撑船、磨豆腐是人生三大苦。

他是来享受生活,不是来受苦的。

他的目光转向了来福,笑容逐渐变态。

没办法,只能苦一苦孩子了。

周砚拿出纸笔,刷刷写了一行字,递向来福:来福,你喜不喜欢做豆腐?

来福看完之后,用力点了点头,眼里有光亮起。

周砚又写道:“那你想不想去南方打工?”

来福摇头,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了孙老太,眼中有着几分担忧。

周砚啥都明白了。

“姨婆,今天早上,我还碰到来福了,就是没认出他,在他这里买了两块豆腐回去做了,我奶奶一吃就说这豆腐手艺跟你做的差不多,没想到真是。”周砚看着孙老太笑着开口道:

“你放心嘛,还有我们这些表兄弟给来福扎起,来福要是喜欢做豆腐,就让他安心做豆腐,送他去南方打工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你在家没人照顾,他也不放心噻。”

“真的啊?”孙老太愣了一下,旋即意识到了什么,看向了来福。

来福点点头,手指比划了几下。

“哎哟,原来早上的好心人是周砚啊,我都不晓得。”孙老太看着周砚,神情有些激动:“难怪老话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们面都没见过,来福还能靠你这个老表帮他把豆腐卖出去。你这个人,太好了。”

老太太也是有些意外的看向周砚,她知道周砚的豆腐是来福这买的,但没想到他还帮着卖完了。

“姨婆,来福一天要卖好多豆腐,你们的日子才过得去啊?”周砚开门见山问道。

孙老太想了想道:“一斤豆腐卖二角钱,买一斤豆子是二角钱,一斤豆子出三斤豆腐,加上杂七杂八的损耗,要是一天卖十斤豆腐出去,他手头能留一块钱,那日子就能过了。”

一天卖十斤,不是有手就行?

周砚估摸着今天早上帮来福卖出的两板豆腐,应该有二十斤左右,小板,一板十斤。

卖两板的话,那来福一天就能挣两块钱,一个月六十。

这收入比纺织厂的一线工人都高了。

苦行当自然会有不错的利润空间,不然谁拿命去干啊。

“姨婆你只管教他把豆腐做好,销路你不用担心,我会帮他想办法,至少保证一天能销十斤豆腐出去。”周砚心头有数了,便拍着胸脯向孙老太保证道。

孙老太却是连连摆手:“你自己开饭店都忙得很,啷个好意思麻烦你呢,要不得,要不得。”

“你这么说就见外了哈,我现在就是还没有做豆腐菜,等我要是学会了麻婆豆腐,说不定一天都要让老表送十斤豆腐到我店里来。”周砚笑道,先给孙老太吃颗定心丸,又好奇问道:“姨婆你现在行动不太方便,还能亲手做豆腐吗?”

孙老太摇头:“我现在做不动了,就是搬个板凳坐旁边喊来福做,我手把手教一板,他自己做一板,所以一板好点,一板要差点,你们肯定吃出来。”

“是有点区别,你手把手教的特别好,豆腐细嫩又有韧劲,我拿来煮鲫鱼汤八分钟都不得散碎,来福做的跟外面卖的差不多了,但跟你做的还是有些差距。”周砚点头道:“以后我饭店要的话,还是拿你手把手教的那一板,等来福达到你的水平,我再要他单独做的。”

“不愧是大厨,确实懂得起。”孙老太看着周砚的目光有些不同了,连连点头:“那肯定给你送好的,你开饭店卖给客人不一样的。”

周砚又道:“你让他明天还是做两板豆腐嘛,就去桥头那里卖,我明天早上去买菜,顺路再帮他吆喝两声,客人买了觉得好,下回自然又来,把口碑做起,生意就不难做了。”

“要得!就是让你费心了。”孙老太点头。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周砚摆手,看着周老太那红肿的眼睛,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道:“姨婆,你这眼睛有没有去医院看过?我看着像是炎症感染,要不要哪天我带你到医院去看看?”

一门手艺的传承,绝非一两天之功。

来福虽已入门,但要精益求精,达到孙老太的手艺,少不得师父提点。

周老太这眼疾,让周砚有点担忧。

看着也不像是青光眼,估计和丧子之后经常哭有关系,更像是感染。

孙老太摇头:“不用看了,之前我找刘老五看过,他说我这眼睛治不好了,能看一天是一天。”

“刘老五那个赤脚医生懂个锤子,以前是个兽医,看了两天《赤脚医生手册》就敢出来帮人看病了!”老太太有点气恼,拉着孙老太道:“丽华,还是要去医院让正经医生看看。”

“要得……”

两位老太太闲叙起来,周砚则是到院子里逛了一圈。

这土夯房,到处是裂缝,瞧着有些触目惊心。

有过塌房经验的周砚很清楚,这破房子绝对抗不过明年夏天的雨季。

上回他们家塌房,是老周同志足够警觉,及时把他妈和周沫沫拉了出来,才没有受伤。

可来福和孙老太,一个聋哑人,一个腿脚不便,这房子要是塌了,还真不一定能跑出来。

重修房子实在太贵,周砚琢磨着,要是他们卖豆腐能挣到钱,到镇上租个带院子的房子,做买卖还方便些。

当然,这是别人家的事情,他做不了主,到时候也只能给他们提提建议。

周砚对院子里晒着的腐竹挺感兴趣的,上前摘了一根下来,色泽淡黄透亮,晒得焦干,轻轻一掰,直接脆断,端面有许多空心的小孔,凑到鼻子前闻了一下,有股浓郁的纯正豆香。

不愧是被鉴定为【极其不错】的腐竹,品质确实高。

周砚见猎心喜,这可是卤素菜中的好东西,而且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卖。

周砚又钻到一旁的茅草屋里看了一眼。

里边摆着六个熏烤架子,现在只有一个炉子是烤着火的,筛子上整齐排列着上百片薄厚均匀的豆干,色泽相当漂亮。

【一炉相当不错的豆干】

系统随之给出鉴定结果。

周砚回头看着站在茅草屋门口的来福,拿出纸笔写了一行字:我能不能尝一块?

来福笑着点头。

周砚从筛子上拿了一块豆干,入手还有点烫,左手倒右手来回几趟,才没把豆干丢出去,从茅草屋中钻出来。

豆干的厚度约一公分,切的四四方方,已经烘的表面微干,颜色是红棕色的,颇为鲜亮。

周砚闻了一下,有股淡淡的卤香,掰开一角,外壳烘地微微焦干,里边还是白色的,略微偏黄,豆腐看着依旧细腻。

他尝了一口,口感嚼起来有点弹牙,卤香颇为浓郁,豆香颇为突出,咽下之后,余味微甜。

这豆干确实不错。

就是这卤水吧……

和他奶奶的那一锅老卤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但单从豆干的口感而言,已经做得相当有水准。

【相当不错】的鉴定结果,比起腐竹差了一级,应该就是卤水上的不足了。

不过豆干也不是非得要成品,周砚看着茅屋里空置的六个竹筛,琢磨了一下,一手拿着腐竹,咬着豆干转身进了堂屋。

表姐妹俩忆苦思甜,倒是聊的颇为开心。

周砚也不知道老太太从哪变出了一瓶酒,已经和孙老太喝上了,一口猪头肉,一口酒,那叫一个豪爽。

全然看不到先前站在门口,佝偻着腰,一脸苦瓜相的老太太模样。

等两人把杯子里的二两酒喝完,周砚这才拿着腐竹和豆干上前,看着孙老太道:“姨婆,你这个腐竹和豆干怎么卖呢?我准备卤素菜,看到你这腐竹好得很,我想找你订货。”

“腐竹我一般卖的八毛钱一斤。”孙老太看着周砚手里的腐竹,笑着说道:“你要的话,就算六毛钱一斤嘛。”

“就八毛,少一分我都不要。”周砚摇头,态度坚决。

腐竹产量太低了,而且做法特别麻烦,这便宜周砚可不能占。

“两斤豆子才出一斤腐竹,做起来麻烦得很,守着锅一天也做不了好多,勾着腰酸背痛的,八毛不算贵。”老太太也是开口,笑着道:“你姨婆这腐竹和豆干都做的好得很,当年我都是从她这里拿货的。”

周砚有点猜到为何老太太会来饭店绕这一道了,除了看表妹,还带他来进货了,笑着点头:“豆干我想要半成品,你把豆腐切成这个样子,然后帮我烤的表面泛黄微干就要得,我自己拿回去卤和上色。”

“要得,芬芬姐当年也是这样要求的。”孙老太点头。

就这样,周砚把孙老太家里的腐竹给买空了,量不多,五斤,但装了一大袋。

半成品豆干预定的每天要三斤,后天早上开始让来福背到豆腐摊,周砚自己去拿,给他算的价格是四毛钱一斤。

豆腐烘烤之后缩水一半多,这价格不算贵。

不过周砚也是有要求的,送他店里的东西,必须孙老太亲自把关,质量要有保证。

“你们慢慢走哦,下回又来。”孙老太站在堂屋门口,冲着两人摆手,手里攥着钱,眼眶里闪着泪花,眼睛比来时明亮了几分。

“要得,你好好的,姐姐过些天又来看你。”老太太伸手摸了摸她的头,跟着周砚转身出门。

来福把两人送出大门,一路跟着自行车到了小路口才停下。

“姨婆做的腐竹和豆干硬是好,我这段时间天天逛菜市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腐竹。”周砚笑着说道:“奶奶,我打算明天开始卖卤素菜,”

老太太笑盈盈道:“卖嘛,腐竹加上豆干,再弄点海带、藕片和土豆,喜欢吃的人多得很,当年我的卤素菜比卤肉销得还要快,娃娃些和女同志都多喜欢吃。”

“你娃娃,也是菩萨心肠,随你老娘。”快到饭店,老太太感慨了一句。

周砚微微一笑道:“这么好的豆腐,就该传下去!一直一直传承下去!”

求月票~~

今天会有加更,不过可能会晚一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