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 第163章 传承(13w大章)

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63章 传承(13w大章)

簡繁轉換
作者:轻语江湖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14 04:09:08 来源:源1

第163章传承(1.3w大章)

孔瑞接过茶,喝了一口,笑着将跪在地上的两位少年搀了起来,“庆峰、庆杰,今日起,你们便是我的徒弟,跟怀风一起学厨。”

“我们这个行当有句话叫做:千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故交。”

“你们是我侄儿,所以我收你们为徒,传的是家传手艺,日后不管你们学会了好多,都不得外传,晓得不?”

“晓得了。”两个少年垂着头,垂在身前的手紧紧攥着,声音有些青涩。

他们身上穿着半旧的棉麻衣裳,搭在身上空荡荡的,就像挂在竹竿上一般,微微弓着的背,甚至印出了嶙峋的骨头。

周砚心中轻叹了一口气,孔庆峰的记忆应该格外深刻,刚拜师的他确实瘦骨嶙峋,扯根稻草就能把裤腰带拴上。

他看了眼一旁的墙上,一行时间格外醒目:1918.3.12

孔庆峰拜师成功。

周砚在少年的眼睛里看到了紧张,也看到了一丝光。

简单而繁复的拜师礼在三位大师的见证下圆满结束。

孔怀风把托盘放下,揽着两个少年干瘦的肩膀笑着向外走去:“庆峰、庆杰,走,我带你们去看看你们住的地方,今天开始,你们就跟我住一个屋。”

他比二人足足高了一个头,看起来自信又阳光。

房子不大,也算不上豪华,一处堂屋,一个小院,两间房便是全部。

三个少年住一屋,摆了两张木板床,过道便只剩半米宽,床头放着一摞书。

天色转黑,孔庆峰和孔庆杰坐在床上,摸着软和的棉被,看着可以关严实的门窗,眼睛都亮晶晶的。

孔怀风坐他们对面,微笑道:“挤是挤了点,不过我老汉儿说了,才回来将就住,等过两年挣到钱,再换个大点的房子。”

“怀风哥,房子还不够大吗?”孔庆杰左右看着,满眼欣喜:“这比我们房子大多了,还有棉被睡,我们在家睡的是稻草,盖的被子前些天被雨水打湿了,盖在身上一点都不暖和。这个被子摸着好舒服,是给我和大哥盖的吗?”

孔怀风脸上的笑容僵住,眼中露出了几分怜悯之色,张了张嘴,声音有点发闷:“对,庆杰你和庆峰睡那张床,你们瘦点挤一挤,我睡这边。”

“谢谢怀风哥!”两个少年雀跃地说道。

孔怀风也笑了,摆手道:“不谢,那我们睡了嘛,明天一早还要起来练刀工,起晚了要遭我老汉骂。”

三人窸窸窣窣爬上床,床头的油灯吹灭,孔怀风一会便睡着了,打着轻鼾。

另一张床上,孔庆杰有点迷糊的小声道:“大哥,这被子好舒服哦,我从来没有睡过这么舒服的被窝……”

“庆杰,我们这辈子一定要出人头地!让孔家人都能吃饱饭,都能睡上暖和的被窝。”孔庆峰仰面躺着,看着天花板,眼睛在黑暗中透着坚定的光。

身旁传来了弟弟呼呼鼾声,比隔壁孔怀风都要响。

孔庆峰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帮他把被角掖好,很快也进入了梦乡。

……

周砚眼前一黑,再度亮起。

墙上一行红色时间:1918.6.13

露天院子里摆着三张石桌,桌上摆着三块墩子,外边天色刚亮。

两个少年站在墩子前,握着菜刀,正在切冬瓜。

三个月过去,孔庆峰和孔庆杰瘦削的脸颊上明显长了不少肉,棉麻的薄衣服穿在身上,也不像之前那样透着嶙峋的骨头了。

两人的左手上布满了新旧伤痕,特别是孔庆峰,手上的伤痕密密麻麻的。

六月的天,早上都带着几分闷热。

两人额头上已经满是汗珠。

当然,也不一定是热的缘故,因为旁边还站着手握戒尺的师父。

“啪!”

戒尺抽在了孔庆杰的右手上,立马显出了一道红印。

孔瑞沉着脸道:“你看你切的啥子东西!冬瓜片切的那两片是一样厚的?你手指离那么远,生怕被刀碰到一点,怎么练得好直刀法?”

“喊你左手持料,要按稳当,用中指第一关节顶住刀身,一边切一边往后退,保证退的距离是一样的,这样切出来的片厚度就会一样!

“你越害怕,刀越容易空刀切到手指。”

孔庆杰握着刀不敢放,往回缩了缩手,眼眶里已经泛起泪光,点头小声道:“师父,我晓得了。”

“再切一块冬瓜继续练!我看着你切!”孔瑞沉声道,神情依然严肃。

孔庆杰切了一块冬瓜下来,深吸了一口气,又小心翼翼地切了起来。

“左手要稳!对,就是这样。下刀要直,直上直下,不能偏里也不能偏外,不然切出来的片和丝形状都丑得很。”

“手腕要灵活噻!关节是能动的,又不是石头做的,对,这样……”孔瑞一边指导孔庆杰,一边扭头看着一旁的孔庆峰。

孔庆峰握刀已经颇稳,菜刀直起直落,切出来的片虽然还有些厚,但总体还算均匀。

他的手上又添了一道新伤,鲜血从中指慢慢往外淌,切的不深,他眉头都没皱一下,不紧不慢的把手头这块冬瓜切完,才拿起一旁的纱布把伤口上的血拭去,不用师父提醒,自己又去切了一块冬瓜继续切着。

孔瑞微微点头,把目光转回到孔庆杰身上,眉头一皱:“手抬高点!用手腕的力量来切,刀口触墩有一个自然的回力,先找到那个感觉!”

周砚在旁认真瞧着,脑子里闪过许多小周练习刀工时的记忆,无数画面重叠,竟是如此的相似,甚至连师父的话都是一样的。

这……或许也是传承的一种?

院门被顶开,孔怀风扛着两个二十多斤的大冬瓜进门来,笑着道:“老汉儿,今天的冬瓜便宜,我讲了点价,花平日一个半的钱买了两个。”

“幺儿都会讲价了,得行哦。”孔瑞过来帮他把冬瓜接了放在一旁的厨房阴凉处,笑着拍了拍他肩上的白灰,“你这个当师兄的去看着,特别是庆杰,三个月都没啥长进。”

孔怀风温声道:“老汉,庆杰还小的嘛,菜刀都握不稳,切的差点也能理解。我这段时间带他锻炼锻炼,先把力量练起来。”

孔瑞摇头,神情严肃道:“十二岁不小了,既然他拜师学艺,那就要有个端正的态度,庆峰的天赋还不如他,每天至少比他多切一倍冬瓜,现在已经快要掌握直刀法的基本功了。”

孔怀风忍不住笑着摇头:“庆峰太勤快了,一天练**个小时,我们家的鸡看到冬瓜和南瓜都害怕,要不再买个大鹅回来养?”

“莫要东拉西扯,喊你去看着就去看着!”孔瑞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笑道:“今天开始你跟我学做红烧黄辣丁。”

“真的?!”孔怀风眼睛一亮,“要得!不枉我这三年杀了几千条黄辣丁,也该到我煮的时候了!”

孔瑞笑着摇头,转身往堂屋走去。

孔怀风探头看了一眼堂屋的方向,进厨房倒了两碗凉茶出来,小声道:“嘘,快点喝,喝了再切!”

两少年把菜刀轻轻放下,双手接过海碗就吨吨猛灌,一会功夫就把一碗凉茶喝了个精光,同时呼了口气,冲着孔怀风咧嘴笑。

“行了,抓紧练,别偷懒。”孔怀风接回碗,看着两人神情认真道:“师父说了,等你们啥时候把直刀法掌握好了,就带你们进乐明饭店的后厨,那才是真正练刀工的开始。”

“师兄,那不是比现在还辛苦啊?”孔庆杰有些苦恼道。

孔庆峰却是眼睛一亮,“师兄,去了后厨,是不是就能切南瓜、冬瓜之外的东西了?”

“没错,乐明饭店的菜单上有上百种菜,只要你愿意切,有的是食材给你练手。”孔怀风笑着点头。

“太好了!那从今天开始我每天再加练两个小时,早日掌握直刀法!”孔庆峰握拳,有些兴奋道。

“锅锅,求放过!”孔庆杰抬头,眼含热泪:“我是你的亲弟弟啊……”

“我愚蠢的弟弟啊,人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庆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一样。”

……

画面渐暗,再度亮起,已是来到了一处宽阔的后厨。

时间:1918.8.13

长案板前,孔庆峰手握菜刀,目光坚定的切着土豆块,一旁的木桶里已经泡着两桶切好的土豆。

土豆切完切黄瓜、苦瓜……

切块、切片、切丝、切条……

墙上的时间在一天天的快速流动,他的直刀法越发娴熟,切的速度越来越快,切的也越来越好。

孔瑞和孔怀风的身影不时出现,对他的动作进行校正和指导,有时还会亲自上手教导。

等到孔庆峰开始学推切法和拉切法的时候,已是三个月后。

许久不见的孔庆杰终于出现在后厨。

他长高了半个头,也长了些肉,墩子摆在孔庆峰的身边,看着身旁正在切肉丝的孔庆峰,一脸羡慕:“哥,你真学会切肉丝了啊?师父昨天才第一回让我碰黄瓜呢。”

“工作场合,喊师兄。”孔庆峰头都没抬一下,“赶紧切你的,好不容易才通过师父的测试,今天这一桶土豆切完,切好了留下,切不好又回去练三个月。”

“哦!”孔庆杰应了一声,拿起菜刀认真切土豆,动作不算快,但架势已经颇为标准,切出来的土豆块有板有眼,大小均匀。

“哥,你不歇会吗?”

“师兄,这是我的土豆啊?”

“二师兄,这是大师兄的黄辣丁,你也要抢着杀吗?”

“孔庆峰,收手吧,你这样我害怕……”

孔庆杰站在角落里,看着在后厨如花蝴蝶般啥活都抢着干的孔庆峰,不解中带着几分淡淡的忧愁。

“庆杰,站在这里干啥子?”孔怀风端着一份红烧黄辣丁准备上菜,看着站那发呆的孔庆杰笑问道。

“大师兄,二师兄不是墩子吗?他为啥啥都做呢?”庆杰疑惑道。

孔怀风闻言看了眼正给师父擦灶台的孔庆峰,笑着道:“厨师是勤行,勤快的人才能从师父那里多学手艺,你看庆峰这段时间进步多快,可不止刀工上的那点长进。”

孔庆杰挠头:“我们不是才开始学刀工、刀法吗?”

孔怀风笑道:“没得事,你先把刀工、刀法学好。”

时间一天天流逝。

孔庆峰的刀工日渐精湛,相继掌握了锯切法、侧切法、滚切法。

以及平刀法中的平刀片、退刀片、拉片刀、斜刀片、反刀片。

砍刀法也是直刀砍、跟刀砍、拍刀砍一样样掌握。

拍、捶、剁、削更是娴熟运用。

这期间,孔怀风就在旁边的灶台上跟着学做菜,一次次被孔瑞呵斥,被戒尺抽打,被骂的狗血淋头。

孔庆杰在旁瑟瑟发抖,切的更小心了。

这一晃,便是三年。

孔庆峰成了乐明饭店后厨最受厨师喜欢的墩子,一般碰上重要的宴席,大厨都是点名要孔庆峰切菜。

孔庆杰火候还差点意思,但基本功还算扎实,混在后厨墩子里边不显突出,也没拖后腿。

……

时间:1921.3.12早:6:00

城北早市。

天灰蒙蒙亮,孔瑞在前边走着,孔庆峰背着个空背篼跟在他身后。

“庆峰,你的刀工已经相当娴熟,从今天开始,你跟着我正式学做菜。”孔瑞边走边道:“学做菜要先学会‘认和选’,你每天在后厨切的材料是有采购专门去采买的,但作为厨师,你必须要搞得清楚原材料是哪路货以及有啥子规格和讲究。”

“一个厨师要想独当一面,会挑食材是最基本的。而最新鲜的食材,就藏在这早市里头。要想弄到最好的食材,必须起早摸黑,风雨无阻,下刀子都得出门。”

“你看这个黄辣丁,品质好好嘛,活蹦乱跳,表皮一点伤痕都没得,都是下河摸的,挑这种大小的拿来红烧最巴适。”

“挑蔬菜,要一看、二摸、三闻,比如这个黄瓜,要选毛刺多的,摸起来扎手生硬,闻着有股清香的,不管是拍黄瓜还是切丝凉拌,口感和水分都很足。”

“你看这青辣椒,弯的皮薄比直的更辣,可以根据客人的口味来选用……”

孔瑞背着手,带着孔庆峰一个一个菜摊看过去,不时蹲下挑挑拣拣,跟他讲解选菜的技巧,以及优劣之分。

一般上了手的菜,多少都会买一点,摊贩也是高高兴兴地。

周砚跟在后边认真听着,祖师爷讲的太细了,完全是把自己的经验揉碎了一点一点教给徒弟。

他一路跟着听,受益良多。

可惜他鉴定一开,好坏无从遁形。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用,以后他要是收了徒弟,这些知识可都是热乎的。

传承是什么?

不是一张菜谱,也不是高人指点。

而是一整套将一个纯新手领入门,教他一步步成长为优秀厨师的方法。

孔庆峰这个懵懂少年,花了三年时间将刀工练好,而这三年间,孔怀风则是从墩子进阶为一名真正的厨师,马上就要开始正式独立掌勺。

三年后,孔庆峰可能也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厨师。

孔派厨师的培养周期一般为六年,六年可独立掌勺者,算天赋不错的。

六年还炒不明白的,那就只能继续练,直到出师为止。

所以当他们听说周砚只学厨两年半,竟然炒出那样一份火爆猪肝,震惊不言而喻。

早市逛完,背篼也装满了。

孔庆峰腰杆挺得笔直。

三年过去,十七岁的少年,已经褪去了初到嘉州城的青涩与瘦弱,他现在和孔瑞差不多高,身姿看起来颇为壮实,目光变得坚毅。

驴车晃晃悠悠,停在了乐明饭店后厨外。

孔庆峰背着背篼跟在师父身后进后厨,孔怀风和孔庆杰已经到厨房了,上前帮忙把背篼放下。

“今天段家少爷满三岁,段家在乐明饭店包席办小宴席,指名要我和老罗来掌勺。”孔瑞看着三人道:“我们今天要做五道菜,老罗做三道,你们三个给我打下手,确保不要出错。”

“要得!”三人齐声应道。

“师父,是嘉州第一大户段家?”孔怀风好奇问道。

孔瑞笑道:“还能有哪个段家?”

另一边,老罗也正和两个徒弟叮嘱:“今天我们要做雪花鸡淖、坛子肉和软炸扳指,还有一道开水白菜,这四道可都是咱老罗家的代表大菜,表现好了,段家有重赏的,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要是出了差错,不止是丢咱们老罗家的脸,丢的还是东家的脸。”

“要得!”大罗、小罗跟着应道,眼里同样亮着光。

“三岁的段家少爷?这是……段语嫣的爷爷段兴邦?”周砚若有所思,时间线倒是刚好能对上,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是如今嘉州城里最有名的两家饭店,段家在乐明饭店吃饭倒也不算意外。

周砚的眼睛往被称为老罗的光头中年厨师那边看,雪花鸡淖、坛子肉还有软炸扳指可都是名菜啊,他做自媒体的时候去尝过几家大师的私房菜,总感觉差点意思。

特别是雪花鸡淖,这才在各大川菜馆几近失传。

来都来了,他既然不能干涉进程,不看一眼岂不白来了。

他控制着身体往开始做准备工作的老罗师徒三人那边飘去,却突然撞上了一道无形的墙。

他试图偷看,可眼前却变得白茫茫一片,他试图偷听一点技巧,耳朵嗡嗡的,啥也听不清。

周砚退回到孔庆峰身后,老罗三人又重新变得清晰起来。

他大概明白了。

孔庆峰的记忆碎片,始终是以他的视角为主的,他看不到听不到的细节,周砚自然也无法细看。

“厨师要想站得住脚跟,成为别人口中的名厨,那就要有拿手菜。所谓拿手菜,除了要好吃,还得是一般厨师做不出来的,或者说做不了你那么好的。”孔瑞一边把菜从背篼里取出来,一边说道:“我们孔家的拿手菜是啥子?”

“鱼!”三人齐声答道。

孔瑞笑着点头:“没错,鱼是我的拿手菜,嘉州城的老饕都晓得我鱼烧的好。所以段家今天点了三道鱼,脆皮鱼、干烧岩鲤、红烧黄辣丁,都算是我的代表菜。

其次就是我们临江的鳝鱼也是非常有名,我烧还可以,所以他们点了一道临江鳝丝,还要了一个口袋豆腐。”

“这五道菜,怀风已经学的差不多,但做出来的味道始终还差点意思,你们晓得为啥子不?”

孔庆峰不解道:“师父,我看大师兄已经烧的很好了噻?”

“就是!”孔庆杰也道。

孔瑞却笑着摇头:“看着不错,实则火候、调味都差点意思。原因很简单帮厨的时候,他更多时候是给我打下手,很多时候没有自己上手的机会。

技贵熟,熟则生巧。师父教的再多,不如自己亲手做了之后总结的心得。

明天开始,他就要自己独立掌勺,会越做越熟练,一点点把手艺打磨精湛。”

孔怀风神情认真道:“师父,我会虚心总结,继续精进提升。”

孔瑞道:“来嘛,先从鳝丝开始做准备……”

后厨逐渐忙碌起来,师徒四人的配合已经十分默契娴熟,分工明确。

周砚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只能记个大概流程,想要在记忆中学艺的心思算是落了空。

倒是隔壁老罗做的雪花鸡淖和开水白菜,上菜的时候把周砚给惊艳到了。

白色的大瓷盘中,一堆如雪花般洁白无瑕的鸡淖,点缀着些许细小的红色颗粒,服务员端起盘子时,雪堆颤颤巍巍,白里透红,看着相当惊艳。

那份开水白菜,看着平平无奇,却盛在了青花瓷盆中,浅黄色的汤汁清澈如水,不见一丝油光,几片小白菜叶飘在汤中。

孔怀风、孔庆峰三人都扭头看着成菜,眼里满是讶色。

“白菜水煮也能当代表菜吗?”孔庆杰小声道。

“嘘。”孔庆峰瞪了他一眼。

“开水白菜可是名菜,水平不在白菜,而在那锅汤。因为看着清新脱俗,所以不少名流和风雅人士都喜欢点。”孔怀风给俩人解释道:“老罗师傅做的开水白菜和雪花鸡淖,可是咱们乐明饭店的招牌菜。”

“怀风啊,你比你老汉儿有眼光。”老罗正在捞坛子肉,闻言笑着说道。

“嘁,一锅清汤有啥稀奇,我明天去翻翻古菜谱,我也做得出来。”孔瑞撇撇嘴,笑着道。

“得了吧你,你好做你的鱼就行了。”老罗道。

一道道菜从后厨端了出去。

孔怀风借口去上茅厕,实则溜到前厅去看了眼热闹。

服务员端着菜推开包厢门,里边坐满了穿着华服的男男女女,众星拱月般逗着一个穿着蓝色绸缎的小少爷。

周砚跟着瞧了一眼,那少爷生得眉清目秀,一脸富贵相。

……

画面一转。

孔庆峰已然变成了青年模样,站在灶前,神情略显紧绷。

“庆峰,别紧张,今天是你第一回独立掌勺,心态放轻松,只要菜能过东家和师父这一关,接下来你就能独立掌勺炒一些简单的菜了。”孔怀风站在一旁,笑着温声宽慰道。

“二师兄,你得行的!”孔庆杰握着拳头给他鼓劲。

“要得。”孔庆峰表情稍缓,回头看了一眼站在厨房外的师父和东家,深吸一口气,拿起菜刀开始切猪肝。

周砚看着墙上红色的时间:1925.3.28

一晃四年过去了。

如今的孔庆峰应该是二十一岁,从拜师到掌勺,过去了七个年头。

今日若是能够过关,便算是出师了。

孔怀风今年二十四,已经褪去了少年的清朗,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眉眼间还有几分儒雅之色。

而门外站着的孔瑞,眼角多了几分皱纹,比起四年前苍老了几分,精气神还是不错的,面色红润。

看样子今天要炒的菜是火爆猪肝。

倒也合理,非常考校调味和火候的一道菜。

孔怀风和孔庆杰退到一旁,安静看着孔庆峰切菜、炒菜。

很快,一道火爆猪肝出锅。

周砚扫了一眼。

【一份不错的火爆猪肝】

没想到啊,竟然鉴定在记忆碎片也能用。

孔瑞和东家走进门来,一人抽了一双筷子,在三人紧张目光中尝了一块火爆猪肝。

孔瑞没有急着开口,而是看向了东家。

东家细细品尝后,微微点头:“还不错,盐味差了点,火候过了一点,膻味还要再压一下,大厅的客人点的菜,庆峰可以开始炒了。”

孔瑞这才开口道:“东家说的没错,火候和调味都差点意思,要多学多练,继续提升。”

“要得。”孔庆峰恭敬点头,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东家放下筷子走了。

“庆峰,恭喜你通过了!”

“大哥,你太厉害了!”

孔怀风和孔庆杰皆是一脸兴奋。

孔瑞也是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从今天开始,你就算出师了,不过离成为一个好厨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想成名厨,就要做到选料精、切配细、火候准、调味当、成型美。技贵熟,熟则生巧。”

“徒儿谨记!”孔庆峰向孔瑞深深鞠了一躬。

周砚在旁看着这一幕,脸上同样露出了笑容。

七年学厨,吃尽百般苦头。

出师这一刻,算是真正成为了一名厨师。

这晚回到家,师徒四人还喝了一场酒。

师娘陪着喝了一杯,皆是颇为高兴。

画面开始快速拉动。

孔怀风开始掌勺,从大厅散客的菜炒起。

只要有机会炒菜,他都抢着干,不嫌苦,不嫌累。

不炒菜的时候,就给别的厨师切配,继续磨练刀工。

孔怀风始终快他一步,他的天赋要更高一些,也更有灵性一些。

十余年间,孔家父子之名,已经名动嘉州城,成了一桩佳话。

孔庆峰时常听人谈起,脸上有笑,但心头暗暗较劲,第二天便又加练一个小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十年苦练,终于把菜炒上了二楼雅座,炒进了乐明饭店的包厢。

孔家父子的美名,也变成了孔家三杰。

孔派之名,开始流传。

孔庆杰?

周砚认真找了一下,1936年,三十岁的他还在当墩子……

孔庆杰赶着驴车带着孔庆峰去采买食材,咧嘴笑道:“大哥,我觉得这辈子就当墩子问题也不大,师父、大师兄还有你都是名厨,一天要炒那么多菜,我就专门给你们三个切配,守好后方,一样噻!

炒菜我确实没得天赋,墩子当的好,东家发的工资也不少,阿娟和两个娃娃完全养得活。”

孔庆峰看着他沉默良久,点了点头:“也要得。”

……

“大哥!大哥!庆杰留了封信,我到处都找不到他人,你看看写的啥子?”一个挺着孕肚的女人,牵着两个半大孩子走进厨房,红着眼把一封信递给孔庆峰。

孔庆峰看着信纸上歪歪扭扭的字迹:阿娟亲启

脸色一下变得刷白。

孔怀风闻讯赶来,伸手扶住孔庆峰,从他手里接过信慢慢撕开。

信上的字歪七扭八,却写了足足写满了三页纸。

“风哥,庆杰写的啥?”阿娟看着脸色有些沉重的孔怀风,声音里带着几分哭腔。

“弟妹,你跟我来外面坐着,我给你念。”孔怀风扶着阿娟往门外走,在院里的石椅上坐下。

孔庆峰跟了出来,在阿娟身旁站定。

“阿娟,我去打日本鬼子了,今天晚上走,明天就出川,你莫要来找我。

对不起,我晓得你快生了,正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我却在这个时候离开。

小鬼子太可恨了,侵我国土,杀我国人,奸我姊妹。

我们家三个兄弟,一定要有人出川去打鬼子的话,只能是我去。

大哥已经是名厨了,学到了大爷的厨艺,将来是要传承孔派手艺的。三弟才二十岁,刚结婚,连娃娃都还没得……

怀风哥,大哥,我晓得阿娟会拿着信来找你们,所以也给你们写了几句。

怀风哥,你教我识字看书,今天用上了,这些年谢谢你的关心爱护。

大哥,替我向师父和师娘还有我们老娘磕个头,等庆杰回来再膝下尽孝。

阿娟就拜托你和大嫂多照顾一二,肚子里的孩子出生后,让师父帮忙取名。

庆杰。”

孔怀风声音低沉的念完了信,眼眶早已泛红。

“他怎么这么狠心啊,这么狠心。”阿娟嚎啕大哭。

孔庆峰扶着她的肩头,也是泪流满面。

周砚看着墙上的猩红时间:1938.3.6日,心中亦是升起了一丝悲怆。

“弟妹,你放心,阿杰一定会回来的。”孔庆峰语气坚定道:“日后有我一口饭吃,你和三个娃娃都绝对饿不到一餐,等他们年纪再大些,就来跟我学厨,以后都会有一门手艺傍身。”

孔怀风也是温声宽慰道:“弟妹,这段时间我让你嫂子经常过来看你,你先把胎养好,我会托人打听庆杰的消息的。”

……

1938.6.1

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从房间里响起。

门外坐着的孔瑞、孔怀风和孔庆峰三人同时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喜色。

“生了!生了!是个男娃娃!”接生婆抱着孩子出来,笑容满面的看着孔瑞,“孔大师,阿娟说让你帮孩子取个名!”

孔瑞伸手小心翼翼的接过孩子,想了想道:“他老汉儿去打鬼子保家卫国,希望他日后也能成为国之栋梁,就给他取名叫国栋,孔国栋。”

“国栋国栋,来来来,大爷抱一哈。”孔庆峰笑眯眯地伸手接过娃娃。

“孔国栋……原来是师伯啊。”周砚看着被孔庆峰抱着的婴儿,若有所思。

——

画面渐暗,再次亮起时,外面锣鼓喧天。

孔怀风和孔庆峰正在后厨忙碌,不过这个厨房和乐明饭店却是完全不同。

周砚很快在墙上找到了时间:1939.9.8早:10:00

这个时间!

不是邱绮与段兴邦成亲的日子吗?

“孔师傅,等会宴席的菜弄好,我们还是好好商量一下嘛,你们两位要是愿意来我们飞燕酒楼,我给你们开双倍工资,待遇绝对比在乐明饭店要好。”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说话的正是黄四郎,这会站在孔怀风的身旁,一脸谄媚的笑容。

“黄老板,这事就莫要再提了哈,我老汉还在乐明饭店掌勺呢,我们兄弟俩在乐明饭店干了十多年了,背叛老东家来你飞燕酒楼干,要被戳脊梁骨的。”孔怀风面带微笑,但语气平淡,“这次来,也是因为段家找我们东家,让我们过来做几道菜,做完我们就走了,你也不用多想。”

黄四郎压低了几分声音道:“孔大师留在乐明饭店,你们两位孔师傅来我飞燕酒楼,那才是一段佳话嘛!你们要是来飞燕酒楼,主厨给你们兄弟两个当。”

一旁孔庆峰切菜的动作不自觉慢了下来,看向了孔怀风。

“我们不考虑,黄老板,你还是赶紧去忙你的事,今天这婚宴可出不得一点差错,你我都担待不起。”孔怀风看着他说道。

“要得,那你们先忙。”黄四郎碰了个软钉子,摸着鼻子走了,脸上满是被拒绝的幽怨。

等黄四郎走了,孔庆峰小声道:“师兄,主厨你都不干?”

“你想干?”孔怀风刀一停,侧头看向他,神情认真道:“你要有想法,我跟黄四郎说一声,明天你就可以来上班。师父那边,我去帮你说,机会确实还是不错的。”

孔庆峰犹豫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算球!你不干,我也不干!我要是来当主厨,我倒是风光了,师父肯定要被东家说,老罗肯定也会趁机阴阳师父。”

孔怀风笑着道:“这些事都无所谓,主要还是看你怎么想,说句实在话,个人发展的机会还是比较难得的。”

孔庆峰还是摇头:“不考虑了,留在嘉州,飞燕酒楼和乐明饭店没得区别,要是将来有机会,看看能不能去蓉城闯荡一番。”

孔怀风点点头,也就没再多说。

“听说这邱小姐是嘉州第一美人,不晓得到底有好美。”孔庆峰转了话题,“等会找机会去看一眼热闹,说不定还能接点喜糖给几个娃娃吃。”

“等我们这几道菜整完,你就可以去看。”孔怀风笑着点头。

孔庆峰回头看了眼一旁凉菜间,小声道:“飞燕酒楼的卤肉硬是不错,刚刚看他们一筐一筐抬进来,那卤猪耳朵和卤牛肉看着巴适得很。”

“他们家的卤肉出了名的好吃,不少客人就是冲着卤牛肉来的,上回我喊人打包了一份卤猪耳朵,味道硬是好,我们乐明酒楼的卤肉是差了点意思。”孔怀风低声应道。

两人闲聊了几句,便开始紧张备菜。

“新娘新郎来了!”

不多时,外面传来了鞭炮声和欢呼声。

厨房里的厨师们都下意识的往门口的方向看,但没一个离开岗位的,反倒是纷纷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孔怀风和孔庆峰只做两道菜。

一道清蒸江团,一道临江鳝丝。

装盘上菜。

两人的工作便算完成了。

“我去前面凑凑热闹。”孔庆峰解了围裙,笑着往前厅去。

邱、段两家联姻,嘉州城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来了。

孔庆峰是厨子,自然不敢往前厅去,站在厅外瞅了两眼。

高台上,新娘凤冠霞帔,正与穿着蓝色西服的段家少爷对拜。

团扇微微倾斜,看到了新娘的绝美容颜。

周砚趴在门边,看着台上对拜的邱绮与段兴邦。

段兴邦的腰比邱绮弯的更深,头垂的更低。

邱绮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笑容。

所谓的上位者为爱低头。

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周砚满足地笑了。

这一幕,算是补齐了上回只看到他们下车的遗憾。

孔庆峰接了一把喜糖,踹在兜里,心满意足地回了后厨。

婚礼结束后,段家老爷亲自让他们两个单独进包厢感谢了几句,一人给他们拿了五百银元作为赏银。

“师兄,这活真不赖啊,下次还叫我啊。”孔庆峰跟着孔怀风出了飞燕酒楼,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装刀具的口袋沉的得两只手才提得动。

“肯定喊你。”孔怀风笑道。

两人在飞燕酒楼门口分别,然后又在一出小院门口相遇。

两人看了眼对方手里提着的口袋,都笑了。

“你拿好多?”

“两百。”

“我也两百。”

“敲门。”

院门敲开,阿娟看着两人有些意外。

“进去说。”孔庆峰直接进门,孔怀风进门还把门反手带上。

“阿娟,这里有两百银元,你藏好,慢慢花,给三个孩子多吃点肉。”孔庆峰把两条包好的银元放在桌上。

“这里还有两百。”孔怀风也把钱拿了出来。

阿娟连忙摆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大哥,怀风哥,你们上个月才给我们拿了钱,又经常送吃的过来,这啷个使得嘛。”

“这是我们去帮段家结婚帮席挣的,我们还有多的,下回没了你再跟我们讲。”孔庆峰从包里捧了一大把糖放在桌上,笑着道:“喜糖,给三个孩子吃嘛。”

阿娟红着眼睛道:“你们帮了我们家那么多,我都不晓得该怎么报答你们。”

孔庆峰摆手道:“一家人,报答啥子,你把三个孩子带好就行,等大娃十三岁了,就让他来给我当学徒。”

“要得。”阿娟点头。

……

1945.6.3

孔家。

孔瑞躺在床上,脸色惨白,紧握着跪在床边的孔怀风和孔庆峰的手,声音嘶哑道:“小鬼子赶出去的时候,烧一张当天的报纸给我。孔派的手艺,你们一定……一定要给我传下去……”

话音落下,孔瑞的手无力垂下。

“老汉儿!”

“师父!”

“大爷……”

满屋悲怆的哭泣声。

周砚缓缓握紧了拳头,要是祖师爷能再等三个月多好。

……

1949.12.16

嘉州全城解·放。

乐明饭店的东家带着一家老小,提前坐上船南下。

乐明饭店关门一阵后变成了国营饭店,原班厨师全部被召回,重新开业。

孔怀风德高望重,且在抗战中多次捐钱,颇有贤名,又识字有文化,被任命为厨师长。

孔庆峰也回来了,依旧负责掌勺,同样是大师傅。

老罗前年病死了,大罗前年被拉了壮丁没回来,小罗熬成了老罗,也成大师父了。

乐明饭店重新开门,生意颇为稀松,主要负责接待领导。

大户们都跑了,没啥人有闲钱来饭店吃饭的,都忙着分地呢。

孔庆峰端着一碗稀饭和孔怀风面对面坐着,就着泡萝卜吸溜吃着。

四十六岁的孔怀风和当年的中年孔瑞有八分相似,看起来还要更儒雅几分。

“师兄,我准备收晓飞当徒弟,你觉得怎么样?”孔庆峰看着孔怀风问道。

孔怀风放下碗:“晓飞自己怎么想?”

“十二岁的孩子,能想啥子,家里虽然分了田地,他也没得耕田的力气噻,来饭店当学徒,至少不会饿肚皮,家里也少个半大孩子吃饭,阿娟会轻松点。”孔庆峰闷声道:“吃饱饭,是头等大事。”

孔怀风沉默了一会,点头道:“要得,啥时候办拜师宴,我来主持。”

“那就明天嘛,我看了日子,明天合适。”孔庆峰笑着道。

堂屋。

孔庆峰和他夫人坐在椅子上。

一个少年跪在地上奉茶,口中诵念:“侍师如父、终生不渝。伏冀慨允。”

孔怀风和老罗坐在一旁,面带笑容。

阿娟红着眼站在一旁,别过头去抹了抹眼泪。

孔庆峰接过茶喝了一口,伸手将少年扶了起来:“晓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徒弟,好好跟着我学厨。”

“要得,大爷。”

“喊啥子?”

“师父!”

“嗯。”

周砚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笑容。

当年跪在这里拜师求艺的少年,今天成了师父。

传承在这一刻完美闭环了。

……

时间一晃。

1958.11.8早:7:00

“培训班!你莫非要把我们孔派的菜谱、手艺全部拿出来教给外姓人吗?孔怀风!你莫要忘了你姓啥!

拜师的时候,师父说了:千两黄金不卖道,十字街头送故交!

孔派的手艺是家传的,绝对不能传给外人!

难道你忘了师父的临终嘱托了吗?”

乐明饭店的办公室里,孔庆峰拍着桌子气汹汹道。

坐在桌子后边的孔怀风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了孔庆峰的面前,语重心长道:“庆峰,时代已经变了。我们现在饭店是国有的,大家互相之间称呼的是同志。

各地的厨师培训班办得红红火火,一批又一批年轻有为的厨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势头相当好。

我没有忘了师父的嘱托,恰恰正是因为师父的嘱托,我才决定要相应号召开设培训班主讲,把孔派的菜谱、手艺全部整理成教材,传授给更多的年轻厨师。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孔派的手艺传承下去!

你收了五个孔家的子弟当徒弟,这些年过去,你看哪一个能担得起孔派的衣钵?”

孔庆峰沉默了一会,闷声道:“我看国栋能行!”

孔怀风盯着他的眼睛:“你真这样觉得?”

孔庆峰移开目光,沉声道:“反正我不同意!孔家那么多子弟,总归会有有天赋的,我们慢慢挑,慢慢选,肯定能找到合适的!”

孔怀风眉头一皱,准备开口。

突然一个人冲进门来,带着哭腔道:“孔大爷,我……我老汉没了!”

“小罗,你说啥子?”孔怀风和孔庆峰闻言皆是一惊。

两人跟着小罗冲到宿舍,宿舍里外已经站满了饭店的厨子,老罗靠在床上,脸色青白,身子已经冷了。

“昨天晚上他高兴,多喝了二两酒,今天早上我来他就这样了。”小罗嚎啕大哭。

老罗被拉回了老家,孔怀风和孔庆峰跑前跑后,帮着才十八岁的小罗办了各项手续。

“小罗,办完了你老汉的丧事,你就回来嘛。”孔怀风往他手里塞了一沓钱,“这是饭店大家的一点心意。”

小罗一脸悲戚:“孔大爷,我还回来做啥子?我老汉的刀工我都还没有学精,我们老罗家的传承断了,在我这里断了。

雪花鸡淖、坛子肉、软炸扳指、开水白菜,我啥子都不会啊,啥子都不会。”

小罗哭的格外伤心,一半是因为老汉儿,一半是因为罗家断掉的传承。

“回来,我教你做菜。”孔怀风握住了小罗的手,语气坚定道:“我们乐明饭店的厨师培训班马上就要开办,我会作为主讲,把我们孔派的所有技艺和菜谱都拿出来,教给你们这些青年厨师。”

小罗愣住,抬头看着孔怀风,眼里满是震惊与不解,“真……真的吗?”

孔庆峰下意识向前一步,张了张嘴,看着小罗却说不出话来。

“真的。”孔怀风点头,语气坚定,“你来,我把名额给你留着,你就是第一批学员。”

“要得,我一定回来。”小罗点头,朝着孔怀风和孔庆峰深深鞠了一躬:“孔大爷,孔二爷,大义!”

小罗赶着马车走了。

孔怀风和孔庆峰并排走在秋日萧瑟的长街上,久久都没说话。

“庆峰,不管你答不答应,我都决定要做了,意外和明天不晓得哪一个会先来。”孔怀风在街头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孔庆峰道:

“老罗比你还小三岁,他只收了小罗这一个徒弟,家传的手艺,这下彻底断了。从今天起,嘉州再没人做得出那么美味的雪花鸡淖和鲜美的开水白菜。”

“我在孔家没有看到一个能继承衣钵的孩子,所以我五十岁了还没有收徒。今天老罗的死给我敲响了警钟,家传的手艺就算没有断在我们这一代,也可能会在下一代断掉。”

“但要是做成教材,批量培训年轻厨师,汇集成册,一定能够让更多的厨师学会我们孔派的手艺。或许,我也可以从中收到几个天赋不错的徒弟,将孔派真正传承下去。”

孔庆峰沉默良久,开口道:“师兄,我不赞同,也不反对。”

“要得。”孔怀风笑了。

周砚站在街头,看着两位穿着中山装的老人,心中百感交集。

原来孔派从家传到开班授艺,竟还有这般渊源。

培训班在孔怀风的主持下顺利开了起来,在嘉州厨师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许多年轻厨师慕名而来,在乐明饭店的组织下分批培训,从中涌现出了不少天赋不错的年轻厨师。

这其中,周砚发现了一个少年。

少年很瘦,身材像竹竿一般,原来是乐明饭店打杂的,负责扫地、拖地。

每次干完活,就跑到培训班窗外和门口听课,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孔庆峰路过的时候经常看到他。

“你天天都来听课,叫什么名字?”这天孔怀风上完课,叫住了少年。

“我……我叫肖磊。”少年低着头,有点结巴道。

“想学厨?”孔怀风问道。

“想!”少年抬头,眼里亮起了光。

孔怀风看着他笑了,点头道:“明天开始,干完你的活就进来上课。”

“谢谢孔大爷!”少年高兴的跳了起来。

这日起,少年混进了培训班的最后一排。

“哎哟喂,一个直刀法学半年都整不明白?”

“怎么这么木呢?”

“你以后就叫石头!”

“重来!”

孔庆峰每次路过,都听到孔怀风在训肖磊。

周砚目瞪口呆,这不是他因为天赋异禀被师爷收为徒弟的师父吗?

好啊好啊!原来你是这样的石头!

周砚笑疯了。

……

一年后。

孔怀风办了收徒典礼。

一次收了四个徒弟。

许运良、方逸飞、宋博,还有肖磊。

孔庆峰出席了收徒仪式。

礼成之后。

孔怀风和孔庆峰在后院喝茶。

“许运良、方逸飞和宋博的天赋确实不错,在年轻厨师里面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肖磊这块石头,你为啥子要收他当徒弟呢?”孔庆峰看着孔怀风,满脸不解:“你不是最看重天赋吗?”

“勤奋不也是天赋的一种吗?”孔怀风端起茶喝了一口,悠悠道:“我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你的影子。”

“比起学得快,我更相信师父说的那句:技贵熟,熟则生巧。”

孔庆峰愣住,许久后释然地笑了。

——

画面渐渐变暗,周砚猛然睁眼,已然回到了会议室。

耳边再度传来孔庆峰低沉的声音。

一口气写完这一段传承!

求月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